郭佳伟
目的:评价阿奇霉素不同疗程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80例,依据其不同治疗疗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均采用阿奇霉素,实验组用药3d停药4d再用药3d,对照组连续用药5~7d.结果:实验组不良反应情况低于对照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临床各项指标改善时间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阿奇霉素用药3d停药4d再用药3d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能够有效控制病情,疗效确切.
作者:陈研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在内分泌科护理管理中采取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措施,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95例内分泌科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n=50)与参照组(n=45),参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实行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措施,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分别为:病房管理(87.93±5.25)分,基础护理(93.75±4.47)分,病历书写(95.62±4.79)分,护理操作(91.36±5.85)分,健康宣教(89.72±3.81)分,数据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4.00%比参照组高,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应用于内分泌科护理管理中,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王丽基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研究综合护理措施干预慢性胃溃疡病人后对其各项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于我院就诊的96例慢性胃溃疡病人依据护理方法被分为2组(每组48例),将常规护理的措施被用来对照组的管理中,而综合护理的措施被用来干预观察组,对比其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护理后,在各项遵医行为方面,观察组显著比对照组优秀,其差异性显著(P<0.05);而通过对比2组病人的生活质量评分发现,观察组也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慢性胃溃疡病人被给予综合护理的措施后可使其需求得到满足,同时大大提高此类患者的遵医嘱行为,这对于其生活质量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达选萍;姬欣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口腔修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24例老年口腔修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口腔修复治疗,分析修复治疗的特点及其效果.结果:活动义齿修复率为79.2%(19/24);全口义齿修复率为50.0%(12/24);上半口义齿修复率为41.7%(10/24);下半口义齿修复率为33.3%(8/24);固定义齿修复率为20.8%(5/24);上下颌骨间无咬合接触修复率为16.7%(4/24).结论:老年人行口腔修复治疗时,应当在治疗前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修复方案,尽可能地选择方便、快捷、有效的修复手段,帮助患者恢复正常咀嚼功能,改善患者的面部美观,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永军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研究在产科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对于护理质量的提高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产科患者94例,按照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7例,相应接受人性化护理、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产后24小时阴道出血量为(213.26±35.49)ml,护理满意度为93.62%,对照组为(386.95±50.18)ml、76.60%,P<0.05.结论:在产科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能够有效提升产科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程琳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究肝胆外科术后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于2017年1月-10月期间,纳入我院92例肝胆外科行手术治疗患者,以入院顺序为依据,均分两组,各46例,分别予以常规护理、护理干预,对比效果.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7%(1/46),明显低于参照组的15.22%(7/4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胆外科术后对患者进行引流管观察及护理,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保证手术康复效果,推广应用价值高.
作者:张春桃;慕岩;成枫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牙列缺损患者接受口腔种植修复和常规修复方法治疗的效果,为本病症临床治疗提供参照.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3月我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150例牙列缺损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修复治疗)70例与观察组(种植修复治疗)8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8.14%,明显低于观察组96.25%,组间数据差异较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经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口腔修复治疗牙列缺损患者,疗效显著,且基本上不会对患者口腔功能产生影响,值得推广.
作者:王建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通过慢性腰痛散打运动员的腰部形态分析,探讨其腰部形态学改变,为散打运动员慢性腰痛的康复提供指导.方法:采用MRI和ImageJ图像测量软件进行测量分析.结果:慢性腰痛运动员的竖脊肌形状扁宽不规则,腰大肌明显变大,位置靠前;多裂肌、竖脊肌的肌纤维束较难辨别,有脂肪化趋势;椎间盘呈圆形且面积较大;脊柱曲度明显变直,腰椎椎体均呈现不同程度退行性变,椎间盘均呈现出退行性变且出现椎间盘膨出现象.结论:慢性腰痛散打运动员存的腰部组织结构退变及竖脊肌、多裂肌的功能紊乱,屈伸肌肉的比例失衡,伸肌呈萎缩的趋势,严重影响脊柱的稳定性.
作者:周同;陆爱云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手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全子宫切除手术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的体温复常时间、腹痛消失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抗感染药物使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观察两组大小便不适或困难、切口感染和阴道残端漏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体温复常时间、腹痛消失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抗感染药物使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大小便不适或困难、切口感染和阴道残端漏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有助于缩短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霞;魏群 刊期: 2018年第26期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急诊科护士的职业倦怠和工作压力依据调查结果,采取综合干预措施,降低护理人员的职业倦怠感和工作压力,对急诊科护士的身心健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以促进护理水平的提高.
作者:胡燕玲;王琪 刊期: 2018年第26期
共情体现了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的核心价值,是医患和谐融恰的精髓.本文阐述了共情的基本含义、临床作用、面临困境和培育实践,以便不断地探索和增强共情的认知、觉察、体验、启迪及运用水平,提升门诊整体服务品质.
作者:董佳;吴彩中;李野;徐璐 刊期: 2018年第26期
探讨妇科抗菌药物在妇科疾病中临床应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妇科2016年2月~2017年5月接收的120例妇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非抗菌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抗菌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干预后的治疗效果.结果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抗菌药物治疗,治疗总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8.3%),差异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妇科疾病患者中采用抗菌药物治疗,明显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在治疗效果上非常明显,而且安全可靠,合理经济,值得每一位患者尝试.
作者:张晓星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了解常州市武进区2006-2015年学校传染病暴发疫情流行特征,为有效预防学校传染病暴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武进区2006-2015年学校传染病暴发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武进区2006-2015年共报告学校传染病暴发疫情39起,发病人数980例,罹患率1.39%,无死亡病例.学校传染病暴发疫情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占82.05%,其中水痘多共22起,占56.41%;疫情集中出现在3-6月份和12-1月份;小学报告疫情数多共29起,占74.36%,幼托机构患病率为4.09%,高于其他各类学校;首发病例至事件报告时间间隔中位数为10d,暴发疫情持续时间中位数为19d,经检验,首发病例至事件报告时间间隔与疫情持续时间呈正相关.结论:学校是传染病暴发疫情的高发场所,应做好传染病疫情早发现,早报告,加强学校传染病监测和防控,有效预防传染病暴发疫情的发生.
作者:朱华琴;吴惠;朱洪鸣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基层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对策,减少药源性疾病,降低用药风险;方法:对我院门诊处方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基层医疗机构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和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的比例都偏高.结论: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进行归类总结,分析导致不合理使用现状的原因.
作者:李丽春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通过分析探讨大面积特重度烧伤患儿的护理措施,积累护理经验,促进患儿的恢复,本科室通过收治一例大面积特重度烧伤患儿,取得满意的治疗及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莹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方式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和疗效的相关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共计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上的患者全部接受血液透析的相关治疗,使用随机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的方式,对观察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综合护理干预的护理方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肾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实行血液透析3月后尿素氮等相关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使用生存质量量表进行测算,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相关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p<0.05).结论:使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方式能够有效应用在尿毒症血液透析的患者中,治疗效果良好,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充分的提高,适用于临床的广泛应用.
作者:张爱华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三种检测痰结核杆菌方法的评价.方法:从2015年的6月到2017年的12月这个时间段中取材并开展本次研究,所选取结核病患者总计80例,采集患者的痰标本并分别使用荧光染色、萋-尼抗酸染色以及酸性罗氏培养三种方法进行检测,统计检测结果综合分析三种检测方法的应用价值.结果:荧光染色检测下18例痰标本呈阳性,所占比例为22.50%,萋-尼抗酸染色检测下17例痰标本呈阳性,所占比例为21.25%,酸性罗氏培养检测下27例痰标本呈阳性,所占比例为33.75%,荧光染色法完成整个检测工作所需时间为23.8分钟,萋-尼抗酸染色法完成整个检测工作所需时间为18.4分钟,酸性罗氏培养法完成整个检测工作所需时间为21.7天.结论:三种检测方法的检测准确性进行比较,酸性罗氏培养法的准确性具有明显优势,但是酸性罗氏培养法完成整个检测所需时间过长,临床上应当结合患者情况合理选择使用.
作者:徐凤美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分析家庭参与式护理提高早产儿病房家属满意度的效果.方法:在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选取我院早产儿50例,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家庭参与式护理,观察组早产儿家属满意度、基本护理知识、基本护理技能及早产儿发育情况.结果:观察组早产儿家属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基本护理知识评分及基本护理技能评分比对照组高,早产儿发育情况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给予早产儿家庭参与式护理,能提高早产儿家属满意度,促进早产儿成长,掌握较好的早产儿基本护理知识就基本护理技能.
作者:苏亚梅;梁慧霞;郜莉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总结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下,行CBP治疗1例国内小年龄低体重肾移植受者小婴儿行2次肾移植期间的护理.方法:成立多学科协作的治疗小组,制定个性化的CBP治疗方案,实施精准化的婴儿血液透析护理,密切监测透析过程中的生命体征,监测婴儿CBP运转期间的参数观察及报警处理,指导落实个体化的饮食护理,出院后实施延伸护理服务.结果:患儿顺利进行第2次肾移植,康复出院.结论: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下对患儿实施个性化的精准护理为患儿行第2次肾移植赢得了机会,为患儿的后期康复提供了正确的指导和有力的帮助.
作者:郭群;张晓乐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研究预防性护理干预对静脉留置针后静脉炎的临床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0月在我院胸心血管外科进行静脉留置针治疗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留置针护理,观察组采用预防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平均置管时间、静脉炎发生时间、VAS评分以及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平均置管时间以及静脉炎发生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发生静脉炎Ⅰ度2例,Ⅱ度1例,Ⅲ度0例,静脉炎发生率为10.00%(/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33%(7/3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干预对静脉留置针后静脉炎具有较为满意的临床预防效果.
作者:张丽萍 刊期: 2018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