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凤美
目的:探讨高龄食管癌合并慢阻肺患者术后呼吸系统的护理.方法:总结2016年10月至2018年2月共30例高龄食管癌合并慢阻肺手术病例呼吸道护理的护理经验.结果:经治疗及有效的护理干预后呼吸系统症状均得到控制.结论:加强高龄食管癌合并慢阻肺患者呼吸系统的护理干预,可缓解症状,提高手术效果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孔萍萍;张霞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观察点阵激光联合曲安奈德治疗瘢痕的疗效和实用性.方法:应用点阵激光联合治疗瘢痕疙瘩106例,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随访,观察治疗效果和满意率.结果:85%的瘢痕表面接近平整色泽接近正常,患者满意.结论:点阵激光联合曲安奈德治疗瘢痕效果显著,患者满意率高.
作者:赵文利;刘玲玲;于玲;徐婧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究生物性可吸收缝线在妇产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用2015年1月一2016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800例妇产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进行随机分成二组,每组400名患者.400名患者为普通细线缝合法的是对照组,400名患者为生物性可吸收缝合法手的是观察组,比较二组手术后在切口愈合与感染情况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伤口愈合效果和感染率等方面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表明,生物性可吸收缝线的妇产科临床疗效较之普通丝线缝合法是显著的,其应用前景与研发价值较具前瞻性.
作者:孙玉健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分析在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中实施西咪替丁与兰索拉唑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间所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42例作为临床对象,运用计算机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21例)、观察组(21例).对照组予以西咪替丁进行治疗,观察组予以兰索拉唑进行治疗,2组患者的给药方式均是在静脉端完成滴注,对2组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2组在分别予以不同的治疗方案后,其观察组疼痛消失的时间和对照组相比明显更短,其胃内的PH值和对照组相比更高,且复发率明显更低,溃疡的愈合程度明显更优.实施统计学分析后,2组间各数据对比将显著的差异形成,P<0.05.结论:在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患者治疗中,予以兰索拉唑的临床疗效和西咪替丁对比明显更优,能对胃酸的分泌状况进行改善,较快消失患者产生的疼痛之感,可以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并普及运用.
作者:赵建阁;张维;张晖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观察本院门诊抗菌药物的实际应用情况,对处方合理性进行评价.方法:择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门诊抗菌药物处方7945张,参考药物说明书、《处方点评暂行管理规定》以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对本院门诊抗菌药物处方使用的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7945张抗菌药物处方中,在科室方面,占比高的为呼吸科门诊;在药物方面,占比高的类型为注射剂型,而占比高的种类为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经评价达到合理标准的处方有7102张,合理率为89.39%;不合理处方共计843张,其中表现多为给药方式、剂量不合理以及无指征用药.结论:总体来看本院门诊的抗菌药物处方具有较好的合理性,但仍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临床药师需要进一步提高抗菌药物管理力度,通过有效干预为临床用药提供安全保障.
作者:杨睿 刊期: 2018年第26期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推行,使得动物免疫学教学过程中也开始广泛应用到了多媒体技术,并能够促使其教学效率跟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但是在多媒体教学的具体应用过程之中还存在有比较多的问题,针对这一情况,也就需要相关教学人员加强对多媒体教学应用效果的研究力度,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的多媒体教学模式进行不断的优化与完善.本文主要就动物免疫学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探究分析.
作者:杨艳丽;王继燕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研究分析中药结合常规西药治疗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7年1月份-12月份收治的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68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中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达到94.12%(32/34),较比对照组76.47%(26/34)的效果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8%(2/34),较比对照组8.82%(3/34)的发生率无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实施中药结合常规西药治疗效果较好,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姜雯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分析个体化健康教育对门诊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效果.方法 :研究选取本社区服务中心门诊收治的100例高血压患者,病例研究时间为2015年9月~2017年9月,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集体教育模式,观察组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教育前后的自我管理能力.结果:两组患者教育后的合理饮食、服药依从性、血压监测、适量运动、心理调节以及知识掌握等自我管理能力与教育前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教育后的自我管理能力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健康教育应用于门诊高血压患者,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降压效果,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作者:谈家福;周惠英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研究长托宁联合阿托品对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胆碱酯酶活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168例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长托宁治疗,观察组采用长托宁联合阿托品治疗.结果:观察组的胆碱酯酶恢复时间、N样症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M样症状恢复时间以及CNS样症状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中毒反跳、阿托品中毒和死亡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长托宁联合阿托品对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具有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可以有效增强胆碱酯酶活力.
作者:刘洪艳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塞介入治疗与静脉溶栓治疗的近期与远期疗效.方法:选择于2016年1月-2017年1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脑梗塞患者230例,随机分为介入治疗组和静脉溶栓治疗组,每组各115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介入和静脉溶栓治疗组的再通率分别为82.61%和41.74%,介入治疗组的再通率明显高于静脉溶栓治疗组;介入治疗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2周和1年时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静脉溶栓治疗组,且两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治疗能够及时有效的治疗急性脑梗死,治疗效果明显,安全有效.
作者:赵朝刚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主要为了探究臭氧消毒技术对感染性创面的疗效.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患者的伤口采用臭氧消毒技术,而对照组采用传统消毒技术.观察两组伤口愈合时间、第9天创面愈合程度,第3、6、9、12天患者的新生表皮组织的主要面积比率的变化.结果:当P<0.05时,观察组伤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当P<0.05时,观察组在第9天创面甲级愈合数高于对照组,第3、6、9和12天,观察组的新生上皮组织面积变化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臭氧消毒技术对于患者恢复来说至关重要,可促进伤口愈合并提高药物的疗效.
作者:江瑜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突发脑出血患者在急诊内科中的急救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8年1月收治后在急诊内科接受急救治疗的突发性脑出血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观察和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的出血量(55.68±9.74)ml明显少于治疗前的出血量(95.12±11.24)ml,两者之间差异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26.25%)明显低于治疗前并发症发生率(53.75%),两者之间差异明显,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突发脑出血患者实施急诊内科中的急救治疗的方法效果显著,不仅减少了出血量,还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卓兴利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对比分析儿科护理中实施延续护理干预的系统评价.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8月-2017年12月期间,儿科住院部收治的儿科患者318例进行随机分组讨论,其中15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另159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应用常规护理联合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以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的满意度皆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施延续性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我院的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矛盾发生的可能性,值得临床拓展应用.
作者:杨颖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究新生儿产瘤患者接受自冷式冰袋冷敷干预的价值.方法:选取新生儿产瘤患者100例,时间选取为2016年1月-2018年1月,以远程随机化法分组,其中对照组不实施治疗干预,让患者的产瘤自行吸收,实验组则实施自冷式冰袋冷敷干预,对比2组新生儿产瘤患者干预结果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新生儿产瘤患者干预的总有效率(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54.00%),P<0.05.结论:新生儿产瘤患者接受自冷式冰袋冷敷干预,可更好促进其产瘤的吸收,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陶云江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研究产科护士对产后出血的预防与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于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212例足月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6例.予以对照组产妇常规的护理,予以观察组产妇实行预见性护理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率以及产妇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产妇的的产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产妇,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率分别为4.71%和17.92%,两组比较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产妇对护理的总满意程度低于观察组产妇,两组产妇的护理总满意程度分别为80.18%和93.39%,两组比较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产妇进行产前的预见性护理,能够降低产妇的产后出血率,提升护理效果,降低产妇的分娩风险,提升产妇对护理的总满意程度.
作者:李华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对肺炎患儿实施针对性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46例肺炎患儿随机进行平分,观察组、对照组各为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并将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9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比较存在显著性.结论:对肺炎患儿实施针对性护理可促进治疗效果得到提高,加快患儿康复速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萍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对社区慢性病管理的高血压病人实施药学服务和生活方式干预后观察对血压达标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在管高血压慢病患者136例,在2016年期间,对其进行药学服务与生活方式干预,并在2017年年初,对比分析随访资料,比较2015年度与2016年度血压达标情况及服药依从性.结果:通过对比分析,2016年度136例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率明显高于2015年度,服药依从性明显好于2015年度,患者生活方式也明显有改善.结论:药学服务和生活方式的干预对高血压病人服药依从性和血压达标率有很大提高,值得社区推广.
作者:沈健华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鸟巢式关怀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新生儿1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93例)和对照组(9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鸟巢式关怀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及家属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睡眠时间、出暖箱时间、体温波动幅度及血氧饱和度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7.85%,明显高于对照组满意度73.12%(P<0.05).结论:对新生儿给予鸟巢式关怀,可改善新生儿的临床症状,并可提高护理质量及家属满意度,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石应平;夏莉 刊期: 2018年第26期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为擦超声检查中一项新型技术,在人体中有血流成份组织和脏器疾病中有重要诊断价值.眼科疾病具有诊断难度大、诊断辅助工具少等特点,近年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在眼科疾病诊断中逐步广泛应用,本文围绕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特点及在眼科疾病中诊断情况进行综述.
作者:闫文竹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究丁苯酞联合吡拉西坦治疗脑梗死合并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确诊为脑梗死合并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73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血小板、降脂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吡拉西坦,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两组患者均规律治疗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月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变化情况及治疗期间发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低于观察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失及认知障碍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吡拉西坦治疗脑梗死合并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疗效肯定且副作用少.
作者:赵爽;宋志秀;朱岩岩;陈青;赵建华 刊期: 2018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