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同;陆爱云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对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以2017年1月-12月为病例选取时间,纳入82例冠心病住院治疗患者,按照入院登记先后顺序分为参照组、试验组,各41例,分别予以常规护理、优质护理,对比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明显降低,试验组两项指标评分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予以冠心病患者优质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效果确切,可于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邓小云 刊期: 2018年第26期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我门诊部自 1992 年元月至 2016 年元月对 12834 例颈椎病患者颈椎牵引量进行了统计学处理,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2834 例,男性 7544 例,女性 6288 例.均应用坐立两用颈椎牵引机(无锡大箕山仪器厂制造)牵引,牵引方法为坐式牵引,每次牵引 20 分钟,每天牵引一次.其牵引量与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及平均每 10 厘米身高体重的关系分别见下列表1、表 2、表 3、表 4、表 5.
作者:邢智广;范宁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前国家要求大型仪器分析实验用水满足一级水,其中对可溶性硅提出检测要求,但国标方法[1]中对蒸发设备要求铂皿,价格昂贵,许多基层实验室无法满足,我们利用聚四氟乙烯消化罐代替铂皿蒸发水样取得很好的效果.国标方法中使用对甲氨基酚硫酸盐作为还原剂,但其存在毒性,我们用抗坏血酸[2]代替实验,即减少配制过程中的繁琐操作又减少试剂毒性,同时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赵霞;阎善信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复方白及乳膏在防治鼻咽癌放疗患者放射性皮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某三甲医院肿瘤科接受放化疗的鼻咽癌放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卡方检验或秩和检验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干预效果,α取0.05为检验水准.结果:在患者放疗结束时,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的未发生Ⅲ级、Ⅳ级放射性皮炎,Ⅰ级、Ⅱ级放射性皮炎发生率也较对照组低;焦虑明显减轻(P<0.05),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复方白及乳膏可以较好的防治放射性皮炎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状态,有效提高鼻咽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很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常双;赵静;袁艺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对微意识状态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微意识状态患者42例,按照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1例和观察组21例.对照组采用一般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康复状态、血液炎症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GCS评分(11.35±2.0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GCS评分(9.94±1.78),观察组WBC(7.54±1.13)109/L、NE(4.12±1.24)109/L、CRP(37.00±10.65)mg/L及并发症发生率9.5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WBC(8.85±1.26)109/L、NE(5.23±1.15)109/L、CRP(45.00±11.61)mg/L及并发症发生率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可有效改善微意识状态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神经功能,患者意识恢复良好,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高红卫;张华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光子照射治疗对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7月在我院行腹部手术治疗的35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175例)和对照组(17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止痛、抗菌消炎和包扎等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光子照射治疗,并比较不同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发热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切口换药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切口甲级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乙级愈合和丙级愈合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光子照射治疗能明显减少妇产科腹部手术发热率、切口换药次数以及加速切口愈合,其值得借鉴推广.
作者:高欣欣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调查和分析临床本科护士职业生涯规划现状.方法:编制《护士职业生涯规划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放问卷120份,回收118份,67.80%被动选择护理专业.结论:大多数护士不了解职业生涯规划,医院应建立职业生涯规划辅导机构促进护士完善职业生涯规划.
作者:刘彬;刘磊;陆金莹;毕鑫;王丽娜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患者实施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不同的给药方法,将本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接收并用胰岛素治疗的10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甲乙两组,各50例.甲组给予常规皮下注射,乙组给予胰岛素泵连续皮下注射,对比其效果.结果:(1)治疗后乙组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水平均低于甲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2)甲组患者胰岛素剂量高于乙组,血糖达标的时间长于乙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3)甲组低血糖发生率为18.0%,高于乙组的4.0%,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胰岛素常规分次皮下注射给药相比,对糖尿病患者采取胰岛素泵连续皮下注射治疗的效果更为显著,临床价值更高.
作者:姜丽萍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分析妊娠高血压对早产儿近期的影响.方法 :本次120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接收的早产儿,以孕母妊娠期血压为依据,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每组60例,研究组A包括15例孕母轻度子痫前期、10例重度子痫前期和45例妊娠期高血压,研究组B中,早产儿均为同期因为胎儿窘迫等因素分娩引起的,对两组新生儿比血症、宫内窘迫发生率、血常规、甲状腺激素水平以及凝血功能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A新生儿败血症发生率以及宫内窘迫发生分别是55%和46.67%,研究组B分别是23.33%和21.67%,研究组B较研究组A更低,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在Hb、PT和APTT方面,研究组B较研究组A更低,而Plt、Fib、T3以及T4较对照组更高,差异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结论 :对于妊娠高血压产妇而言,其很容易引发早产、凝血功能障碍、宫内发育延缓等现象,对新生儿未来成长以及发育造成了一定影响,因此需要加强妊娠高血压分娩的重视程度,并实施有效的护理方法,避免影响新生儿发育.
作者:王洪俊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分析在急诊病房急危重症患者承接引入无缝隙护理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针对我院的急诊病房急危重症患者47例进行观察(3017年3月至2017年10月),随机分成两组后,针对A组23例急危重症患者接收并转运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针对B组24例急危重症患者接收并转运过程中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急诊病房急危重症患者之间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两组急诊病房急危重症患者之间对比的急诊病房转入其他科室的交接时间、转运交接质量评分、护理人员对转运满意度及安全事件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针对急诊病房急危重症患者承接引入其他科室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琪;王涛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多元化随访式健康教育对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100例糖尿病出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仅接受传统出院健康教育,实验组在常规出院健康教育基础上,由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认知程度、文化水平、及沟通能力选择合适的随访方式,如使用随访系统软件打电话,或通过QQ或微信群对病员实施多元化随访式健康教育,半年后采用问卷调查表形式对两组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合理饮食、科学运动、药物治疗、戒烟酒,糖尿病足的预防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在饮食控制、科学运动、遵医嘱服药、血糖监测、足部护理及血糖异常处理等自我管理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多元化随访式健康教育能够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合理饮食、科学运动,规范治疗,降低并发症.
作者:全凤琼;李辉;吴雪;吴莎;刘鹏;何霁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总结观察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心理干预的临床经验.方法:选取80例在院RA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40例.两组RA患者均给予传统抗风湿药物治疗同时,干预组另给予积极心理干预及饮食指导.所有入组患者在入院时和干预治疗3个月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定患者的焦虑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量表得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评分虽然对照组SAS评分干预后比干预前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改善幅度较大(P<0.05),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入院时,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评分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RA患者实施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焦虑状态,提高常规药物治疗的疗效,从而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作者:赵莉 刊期: 2018年第26期
吴圣贤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擅长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失眠眩晕头痛等症,处方用药颇具特色,笔者侍诊师侧,对老师运用成方治疗失眠有所感悟,现将吴教授治疗失眠效方浅析如下:临床资料一:2013-10-22 女性 62 岁 因寐差20 余年,加重2 月就诊,诉入睡困难,烦躁,需服用镇静药氯硝西泮 1/4,白天头昏沉,健忘,口干口苦,舌麻,神疲乏力.
作者:潘美香;吴圣贤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究贫血患者鉴别诊断中采取血液检验的效果.方法:研究共收集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地中海贫血患者51例为地中海组,缺铁性贫血患者51例为缺铁组,另择取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51例为对照组,三组均行血液检验,并对其检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在三组检验数据中,缺铁组患者的Hb及MCH水平低,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铁组RDW及MCV水平相比地中海组显著更高,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三组检验数据中,对照组MCH、MCV以及Hb水平高,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检验对贫血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还可以有效鉴别不同类型贫血情况,有利于治疗方案的规划,因此该种诊断鉴别方式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作者:刘艳梅;郭婷;田正双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手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全子宫切除手术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的体温复常时间、腹痛消失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抗感染药物使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观察两组大小便不适或困难、切口感染和阴道残端漏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体温复常时间、腹痛消失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抗感染药物使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大小便不适或困难、切口感染和阴道残端漏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有助于缩短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霞;魏群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模式在阴道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阴道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试验组行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阴道炎患的治疗过程中,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治疗后患者的疾病复发率,提高了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
作者:李雪莲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对老年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肺阻塞疾病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的护理,使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实验组患者的护理,在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使用综合康复措施进行护理,检测肺部功能相关指标检测.结果:两组患者在进行护理前,肺部功能指标相差较小,在使用不同的护理方式后,实验组患者肺部功能指标恢复较为正常.数据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实验说明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使用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对老年COPD患者肺功能恢复较好.
作者:黄炳花;徐莉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中药足浴护理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应用效果,为改善DPN患者的预后提供参考.方法: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采用回顾性总结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诊治的DPN患者106例,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56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包括温水足浴;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足浴护理,两组都干预持续观察4周.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8.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0%(P<0.05).护理后两组的足部神经功能评分都显著低于护理前(P<0.05),护理后观察组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足浴护理在DPN患者中的应用能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改善患者的足部神经功能,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秀霞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总结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相关原因,提出应对策略.方法:对我院2016年6月-2017年8月精神科出现的60例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总结各类型事件构成比以及不同工作年限、不同职称护理人员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包括自伤、意外跌伤、安检不严、吞服异物、供应室差错、外跑等,其中自伤占比高于其他各类型事件占比,P<0.05.另外,护理人员工作年限越短、职称越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越高,P<0.05.结论:针对精神科,护理工作需要强化病房安全管理、规范工作流程、完善管理制度、重视工作人员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培训,保证精神科患者安全的同时提高护理人员工作安全性.
作者:马顺姬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分析在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中实施西咪替丁与兰索拉唑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间所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42例作为临床对象,运用计算机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21例)、观察组(21例).对照组予以西咪替丁进行治疗,观察组予以兰索拉唑进行治疗,2组患者的给药方式均是在静脉端完成滴注,对2组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2组在分别予以不同的治疗方案后,其观察组疼痛消失的时间和对照组相比明显更短,其胃内的PH值和对照组相比更高,且复发率明显更低,溃疡的愈合程度明显更优.实施统计学分析后,2组间各数据对比将显著的差异形成,P<0.05.结论:在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患者治疗中,予以兰索拉唑的临床疗效和西咪替丁对比明显更优,能对胃酸的分泌状况进行改善,较快消失患者产生的疼痛之感,可以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并普及运用.
作者:赵建阁;张维;张晖 刊期: 2018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