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艳玲
目的:研究舒适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11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20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妊娠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的不良结局(剖宫产、早产、胎盘早剥、子痫、产后出血和先兆子痫),新生儿的不良结局(低体重儿、胎儿窘迫、死亡和新生儿窒息);记录两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值.结果:观察组组产妇的不良结局(剖宫产、早产、胎盘早剥、子痫、产后出血和先兆子痫)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P<0.05);观察组新生儿的不良结局(低体重儿、胎儿窘迫、死亡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P<0.05);观察组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值平均为(8.54±1.3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的(6.32±1.14)分(P<0.05).结论:舒适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妊娠高血压产妇以及新生儿的不良结局,改善新生儿的Apgar评分.
作者:刘树青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剖宫产术后产妇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81例剖宫产产妇,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41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优质护理,分析两组产妇大术后疼痛情况、住院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焦虑与抑郁情况.结果:研究组产妇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t=4.01,P<0.05);研究组产妇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t=4.87,P<0.05);研究组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优于对照组(t=3.62,P<0.05);护理前,两组产妇的焦虑、抑郁情况比较差异不显著,护理后产妇的以上指标均改善,且研究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剖宫产产妇进行优质护理,可缓解产妇术后疼痛情况,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新生儿Apgar评分,改善其焦虑与抑郁情况.
作者:路敏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研究分析使用细节呼吸对保证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2016年2月—2017年7月我院接收的手术室患者88例,均分两组后,行临床护理,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则在该基础上,实施细节护理措施,对两种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予以对比.结果:研究组的器械准备、配合技能、设备管理以及消毒隔离等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明显的差异性,说明细节护理效果明显.结论:在临床上,使用细节护理方法实施手术室护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予以应用.
作者:冯玉娟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微量元素铁、锌联合红细胞4项参数在小儿缺铁性贫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缺铁性贫血患儿60例作为研究组,选组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60例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微量元素铁、铜、锌、钙、镁以及红细胞参数MCH、MCV、RDW、MCHC水平.结果:研究组微量元素铁、锌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MCV、MCHC、MCH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RDW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微量元素镁、钙、铜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微量元素铁、锌以及红细胞4项参数在小儿缺铁性贫血临床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作者:熊军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究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实施传统开腹手术与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的效果差异.方法:本次在我院普外科收集74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其均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入院,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7)与观察组(n=37),两组患者分别行开腹手术及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中、术后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T管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采取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效果显著优于传统开腹手术,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预后,因此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雷延伟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研究分析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治疗中采用不同院前急救方式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与可行性.方法:研究样本选自本院60例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按照患者治疗前后顺序将其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常规组患者采用边转运边治疗的方案,研究组患者采用先治疗再转运的治疗方案,将两组患者心功能各项指标、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等指标作为对比依据.结果:研究组患者与常规组患者心功能各项指标、组间差异显著,其中研究组较为优异(P<0.05).研究组患者与常规组患者心功能各项指标组间差异显著,其中研究组较为优异(P<0.05).结论:本次研究证明,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中采用先治疗再转运的方案,有利于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改善患者心功能各项指标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法推广.
作者:王利文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分析研讨神经干细胞移植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大鼠行为学及海马线立体膜电位的变化.方法:将神经干细胞移植到阿尔茨海默病大鼠脑部,用分子生物学测定其海马线立体膜电位,用水迷宫实验观察其学习记忆能力.结果: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接受神经干细胞移植后,其学习记忆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海马线立体膜电位增高.结论:阿尔茨海默病大鼠神经干细胞移植可改善其痴呆状态.
作者:孙爽;王喜春;祝鸿雁;付宏娟;黄月萍;武峙璇;魏成群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研究在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患者同时接受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与大黄赤芍汤治疗的具体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3月至2018年1月时间段内收治的76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相关分组方式将其均分成成为常规组及结合组,常规组患者接受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结合组患者则在上述基础上服用大黄赤芍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主要指标.结果:结合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对比后存在明显意义(P<0.05).结论:针对肝硬化患者的治疗,患者接受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与大黄赤芍汤治疗的效果较好,其内毒素血症与肠黏膜屏障功能会得到较好改善,该方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路慎国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对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以2017年1月-12月为病例选取时间,纳入82例冠心病住院治疗患者,按照入院登记先后顺序分为参照组、试验组,各41例,分别予以常规护理、优质护理,对比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明显降低,试验组两项指标评分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予以冠心病患者优质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效果确切,可于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邓小云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究低剂量沙利度胺与常规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及分析.方法:选择自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挑选100例为本次研究工作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2组.对照组行一般化疗方法治疗,研究组行一般化疗方法联合低剂量沙利度胺治疗.比较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6.00%)低于研究组(92.00%),χ2=4.762,P=0.029;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00%)低于研究组(14.00%),但两组数据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3.053,P=0.081.结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运用低剂量沙利度胺与常规化疗联合治疗可以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值得在临床中加强推广与应用.
作者:徐晗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5年1月-2017年12月的90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分别为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全程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血压水平,结果:护理前,两组的收缩压(161.2±7.1、160.7±6.9)mmHg及舒张压水平(102.3±6.8、103.7±6.1)mmHg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的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均得到改善(P<0.05),且观察组收缩压水平(121.8±5.9)mmHg及舒张压(73.2±5.4)mmHg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138.2±4.3、89.5±5.8)mmHg(P<0.05),结论:全程护理干预应用于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可改善患者血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玉萍;张中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通过分析孕中期产前筛查结果,探讨临床准确应用孕中期产前筛查结果降低出生缺陷.方法:对2013年1月~2017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23704例孕14~21周孕妇,应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检测血清中甲胎蛋白(AFP)、游离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ree-β-hCG)和雌三醇(uE3)的浓度,结合孕妇年龄、体重等信息,通过风险率评估分析软件评估胎儿21-三体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开放性神经管畸形风险率,对筛查出的具有胎儿出生缺陷的高风险孕妇,在知情同意且自愿的原则下行羊水穿刺或B超检查进行产前诊断.结果:23704例孕14~21周孕妇筛查出21-三体综合征高风险1305例(5.50%),18-三体综合征高风险102例(0.43%),开放性神经管畸形高风险294例(1.24%).1701例高危孕妇中产前诊断出21-三体综合征27例、18-三体综合征7例、开放性神经管畸形5例.23704例孕14~21周孕妇中21-三体综合征发现率11.39/万、18-三体综合征发现率2.95/万、开放性神经管畸形发现率2.11/万.结论:对孕中期孕妇进行产前筛查,有利于高风险胎儿的及早诊断和治疗,从而降低缺陷儿的出生率.
作者:王丽 刊期: 2018年第26期
PDCA循环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在质量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医院的质量管理也将此借鉴过来,并直接引用.我院在创建党员先锋示范岗中针对存在的问题,通过PDCA循环法,推动了医院及学科的发展,促进了医院的文化建设,医院的党组织在医院的建设发展中起到了战斗堡垒作用.
作者:雷玉群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调查二胎剖宫产产妇服务需求现状,满足其服务需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文献回顾、咨询临床护理人员和专家、专题小组讨论,确定研究对象和调查工具,采用便利抽样法,于术前一天运用自行设计的二胎剖宫产产妇一般情况问卷和二胎孕产妇服务需求调查问卷,对武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25名二胎剖宫产产妇进行横断面问卷调查,所有数据运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6%的二胎剖宫产产妇孕期服务需求程度高,78.50%的二胎剖宫产孕妇对营养相关知识讲解及饮食指导需求强烈,希望通过专家咨询、健康教育手册及网络咨询得到解惑;85.51%孕妇认为在孕期中适度的身体锻炼非常有必要,对于锻炼方法、强度、时间、频次方面的能够得到正确指导及建议;81.31%的孕妇需要孕友间的交流;88.78%的孕妇希望了解妊娠晚期常见并发症的症状、注意事项,以及如何进行自我观察与预防;88.79%的孕妇表示在孕晚期需要丈夫的陪伴;83.64%的孕妇倾向于音乐作为胎教的方式.结论:二胎剖宫产产妇对服务需求高,主要包括:营养相关知识讲解及饮食指导、孕妇之间经验交流、适度身体锻炼、个性化胎教、各项辅助检查结果解读、妊娠晚期常见并发症观察及自我预防、丈夫陪伴、褥期观察要点及自我护理、新生儿正确的喂养方法、疼痛相关知识及疼痛控制的方法、新生儿正常生理现象的介绍.
作者:吴波;刘静;赵体玉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儿童营养改善项目预防学龄前儿童贫血的效果.方法:选取我市贫困地区5岁以下的学龄前儿童300名,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150名,不采取任何营养干预措施,观察组150名,采取儿童营养改善项目进行营养支持,分析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贫血发生率为5.33%(8/150),对照组贫血发生率为18.67%(28/150),观察组贫血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贫困地区的学龄前儿童实施营养改善项目能够获得较好的营养改善效果,儿童的贫血发生率能够得到显著降低,营养状况能够得到较大改善,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学龄前儿童贫血预防方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星桂琴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观察火针联合中药运用到治疗扁平疣患者中的功效.方法:选出2015年11月到2017年11月这一时间段我院接收并治疗的扁平疣患者104例,并依据不同治疗方式分成两个组别,组一52例患者施以西医,组二43例患者施以中药秦马四虫汤联合火针,比照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组二患者的治疗疗效好于组一患者,P<0.05.结论:中药秦马四虫汤联合火针运用到对扁平疣患者辅以治疗后,治疗的成效较优,耗时较短,痊愈的概率较大,值得医学领域的全方位推行与运用.
作者:王钰成;燕丽勤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对剖宫产率增高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降低剖宫产率的几点临床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间院妇产科收治的产妇中的80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的展开临床资料分析,对导致产妇采取剖宫产的因素进行分析,并且总结有效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结果:800例产妇中,266例伴有剖宫产史以及臀先露(33.25%);343例为足月儿剖宫产(42.88%).分析剖宫产率较高的原因有,胎儿发生宫内窘迫、产妇羊水过少、既往存在剖宫产史、珍贵儿、巨大儿、臀先露及重度妊娠并发症与社会影响因素等.对各因素均需采取措施进行控制.结论:剖宫产率高的原因多种,对此要求医护人员除了需要具备充足的专业知识,还应当做好产前、产时的相关宣教工作,进行良好医患沟通交流,同时要求医护人员对剖宫产的指征需要严格掌握,并且在社会以及医患双方共同的努力下,更好的促使剖宫产率的有效下降.
作者:覃信秀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了解辖区内乡镇小型集中供水的水质情况.方法:国家标准检测方法.结果:合格率68.7%.结论:加强乡镇供水安全管理.
作者:潘永丽;郐东兰;周磊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分析微生物实验室细菌检验标本总体质量,探讨其对应措施.方法:根据乱数表法择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所收各科临床检验标本3267例展开回顾性分析.分析此阶段检验标本质量.结果:在本次实验3267例样本中,总计有3034例经检验后评为合格或优良,占比92.9%.结论:为提高检验质量,应从采集、送检、管理三方面着手,进而优化实验室细菌标本检验工作.
作者:陈伟伟 刊期: 2018年第26期
PICC(peripheral 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是经外周置入的中心静脉长导管,主要用于7天以上中期或长期静脉输液治疗或用于静脉输注高渗性、刺激性药物[1],导管留置时间可长达一年.因其具有操作简单、危险性小、并发症少、留置时间长等特点而日益受到医护人员和患者的欢迎[2].但同时它又是临床操作难度较大的一项护理技术且存在相关并发症,其中PICC置管过程中发生利多卡因过敏案例未见报道,但在其他操作中有文献报道,包括牙科局麻时、清创缝合局麻时、硬膜外麻醉时等[3-6].2016年,我院1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在行PICC置管过程中,使用2%盐酸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后发生全身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静;钱火红;甘丽芬 刊期: 2018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