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大黄赤芍汤对肝硬化患者内毒素血症及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路慎国

关键词:肝硬化, 肠黏膜屏障, 大黄赤芍汤, 内毒素血症,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
摘要:目的:研究在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患者同时接受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与大黄赤芍汤治疗的具体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3月至2018年1月时间段内收治的76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相关分组方式将其均分成成为常规组及结合组,常规组患者接受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结合组患者则在上述基础上服用大黄赤芍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主要指标.结果:结合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对比后存在明显意义(P<0.05).结论:针对肝硬化患者的治疗,患者接受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与大黄赤芍汤治疗的效果较好,其内毒素血症与肠黏膜屏障功能会得到较好改善,该方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实行综合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方式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和疗效的相关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共计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上的患者全部接受血液透析的相关治疗,使用随机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的方式,对观察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综合护理干预的护理方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肾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实行血液透析3月后尿素氮等相关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使用生存质量量表进行测算,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相关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p<0.05).结论:使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方式能够有效应用在尿毒症血液透析的患者中,治疗效果良好,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充分的提高,适用于临床的广泛应用.

    作者:张爱华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锁骨钩板并带线锚钉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

    目的:探讨锁骨钩并带线锚钉联合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我院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采用锁骨钩并带线锚钉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36例,术后采用Karlsson评分标准评价手术效果.结果:36例术后随访9月-24月,平均13月,肩外形正常,x线片复查肩锁关节解剖关系恢复.参照Karlsson标准评定:优20例,良15例,差1例,优良率97.2%,差2.8%.结论:锁骨钩板使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达早期复位和稳定,喙锁韧带重建和肩锁关节稳定结构的保留和修复,保证了远期稳定,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史会明;胡远军;王飞;任广铁;王盛海;盛杰鑫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脑血栓运用辛伐他汀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辛伐他汀在脑面栓治疗中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200例脑血栓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00例,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实验组实施辛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HDL-C和TG、TC和LDL-C值.结果:治疗后,常规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6%,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的HDL-C和TG、TC和LDL-C值等指标明显优于常规组,对比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脑血栓的治疗中,实施辛伐他汀治疗,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因此可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吴俊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探讨黄体酮个体化治疗复发性流产效果及对提高保胎率的作用

    目的:探讨临床妇科收治的复发性流产病例应用黄体酮个体化方案治疗提高保胎率的价值.方法:选择复发性流产患者80例,均为我院妇科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常规剂量黄体酮肌注治疗(对照组,n=40)与每周对患者孕酮值精准监测,对黄体酮用量适时调整,行个体化治疗(观察组,n=40)保胎率及妊娠情况等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黄体酮注射天数、黄体酮总用药剂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具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保胎成功38例,保胎成功率为95%;对照组保胎成功31例,保胎成功率为77.5%,具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第6周、8周、10周孕酮值水平及分娩孕周均高于对照组,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复发性流产患者,取黄体酮个体化应用,可明显减少黄体酮应用时间和应用剂量,提高保胎成功率,改善孕酮值,价值十分突出.

    作者:罗佳佳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抚触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研究抚触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46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新生儿护理,观察组联合采用抚触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观测指标.结果:观察组的黄疸持续时间、血清间接胆红素水平、黄疸指数、胎粪排尽时间和每天平均的哭闹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每天排便次数、每天排便量、每天平均奶量、平均睡眠时间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抚触护理干预能使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症状明显改善,增加新生儿的奶量,并改善其胃肠道功能.

    作者:徐莉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快速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血葡萄糖检测结果的比较研究

    目的 :探讨快速血糖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血葡萄糖检测结果的比较.方法 :选择2016年9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糖尿病患者50例作为观察对象,50例患者分别进行快速血糖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查,观察两种检测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 :两种检测方式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两者数据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餐后两小时血糖值比较,两组数据差异不明显(P>0.05).但是在检测时间等方面比较,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 :快速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血葡萄糖检测结果相一致,均可作为临床诊断方式,快速血糖仪的方式更为简单便捷,值得临床推广及运用.

    作者:芦昱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对肺炎患儿实施针对性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46例肺炎患儿随机进行平分,观察组、对照组各为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并将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9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比较存在显著性.结论:对肺炎患儿实施针对性护理可促进治疗效果得到提高,加快患儿康复速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萍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托幼机构手足口病发病及防控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讨论托幼机构手足口病发病及防控现状调查分析.方法:对某市中2013年到2017年五年的托幼机构的手足口病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手足口病发病的情况,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结果:托幼机构出现手足口病的发病率有升高的趋势,其中男性儿童的发病率高于女性儿童,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托幼机构对手足口病的防疫的情况有不足的地方,如消毒的设施,健康教育,执行的情况等.结论:调查托幼机构的手足口病的情况,能够了解手足口病的情况,从而加强家属教师的手足口病的健康教育,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

    作者:李丽;张淑萍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清胃汤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的疗效及其对该型症候改善情况研究

    目的:分析对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患者行以清胃汤治疗的效果及其对该型症候改善情况.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0例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行以常规西药治疗、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清胃汤治疗,对两组疗效及该型症候改善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中医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患者行以清胃汤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洪伟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和解生津法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通过回顾病例分析和解生津法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方法:对3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研究,采用自身对比方法对比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后对比目标病灶显示临床获益率83%,治疗前后症候评价结果、KPS评分(P<0.05).结论:和解生津法能有效缓解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祎;吴勇俊;何秀云;周红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通过对xxx地区的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描述和分析,找出其影响因素,为有效控制此类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XXX地区出现的90例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患者资料,通过数据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2016年XXX地区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的发病和流行在致病菌、发病时间、发病地点、发病人群上存在着显著差异.致病菌以副溶血性弧菌和沙门氏菌感染为主,发病特征在季节上表现为第一、二个季度高发;地点分布上表现为主要发生在单位集体食堂;发病人群上表现为主要发生在16~60岁年龄组.结论:细菌性食源性疾病仍然是该地区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应完善并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有效控制其发生和流行.

    作者:黄柳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行循证护理干预的效果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行循证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于2016年2月-2018年2月间收治的92例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为研究主体.划分为A组和B组,均是46例.A组给予循证护理,B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A组的各项临床指标均优于B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52%,B组为23.91%,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该术式患者行循证护理可改善其临床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佳的应用价值.

    作者:杨红梅;游长菊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分析研究特布他林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联合治疗急性 加重期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特布他林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联合治疗急性加重期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纳入本次实验,入选病例均来自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7例)与对照组(37例),对照组采取特布他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气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6%)较对照组(75.7%)更高,PaO2较对照组更高,PaCO2较对照组更低,不良反应发生率(8.1%)较对照组(27.0%)更高,组间对比P<0.05.结论: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给予特布他林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有保障.

    作者:曹雅静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焦虑抑郁型消化内科患者临床健康教育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焦虑抑郁型消化内科患者临床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7月22日~2018年3月14日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焦虑抑郁型消化内科患者分为对照组(n=60)、观察组(n=60),前组采用常规护理;后组在护理服务中贯穿健康教育.于出院前应用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SF-36的各项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活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情感职能、情感健康、社会功能、总体健康八项内容的得分全部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健康教育应用于焦虑抑郁型消化内科患者的临床护理中,能够帮助患者减轻不良情绪的困扰,一定程度的改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王海华;晋学臣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一次性使用无菌阴道扩张器(全透明推拉式)环氧乙烷残留量的极限浸提时间探讨

    目的:探讨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一次性使用无菌阴道扩张器(全透明推拉式)环氧乙烷残留量的极限浸提时间.方法:先对8个不同厂家的样品分别在平衡时间为40、80、120、160和200min时的环氧乙烷残留量进行测定,然后又测定了平衡时间为170min时的环氧乙烷残留量.结果:在平衡时间增加到160min之前,增加平衡时间测得的环氧乙烷残留量均有明显增加,而当平衡时间从160min增加到200min时测得的环氧乙烷残留量却明显减少.另外,对平衡时间为170min时测定的结果显示此时环氧乙烷残留量相比平衡时间为160min时已经开始下降.结论:极限浸提时间应为160min.

    作者:崔彬彬;刘向辉;汤晓阳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门诊中的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门诊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儿童保健门诊收治的170例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85例,对照组实施儿童保健门诊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前者的基础上加强儿童保健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85例儿童身体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家长不确定感评分及焦虑程度评分分别为(34.54±5.40)分和(40.31±6.53)分,均显著低与对照组的(45.20±8.23)分和(56.27±8.54)分,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5.87±3.1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83±5.8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童保健门诊中应用健康教育能够提升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的掌握度,改善儿童得到身体状况,缓解家长的焦虑感及不确定感,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潘虹;程艳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肺非霍奇金淋巴瘤误诊肺癌1例

    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根据瘤细胞分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和霍奇金淋巴瘤两类.累及肺部较少见,在肺部主要表现为结节或肿块等,由于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因此极易误诊为肺癌或肺炎等其他疾病.我院2017年7月收治一名以肺部大面积实变为主要表现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孔;王雅岩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剖宫产产妇产后康复操训练对促进子宫修复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剖腹产产妇产后康复操训练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对照研究法,于2016年3月至2018年1月对本院接收的剖腹产产妇138例实施临床研究.按照入院登记薄将入选者分入干预组(n=69)和常规组(n=69),其中常规组实施产科一般护理,干预组采用一般护理联合产后康复操训练,根据两组产妇产后不同时间段的宫底高度、恶露量以及产后康复指标系统分析产后康复操训练的应用价值.结果:与常规组比较,干预组产后第五天、七天及十四天的宫底高度及恶露量情况均呈明显优势(P<0.05),同时产后泌乳始动时间、恶露持续时长以及子宫和体重恢复时间均少于常规组(P<0.05).结论:产后康复操训练可加快剖腹产产妇康复进展,有利于子宫修复、母乳分泌、身体塑形,可缩短恶露持续时间,减少恶露量,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作者:王艳芬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重症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术的治疗效果 及对其临床症状的影响评价

    目的 :分析气管切开术治疗重症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对其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重症脑外伤(91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即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8例),采用气管插管术为对照组治疗,采用气管切开术为观察组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就治疗效果而言,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92%(47/48),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9.07%(34/43);就感染情况而言,观察组感染率为6.25%(3/48),对照组感染率为25.58%(11/43),经比较,组间数据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针对重症脑外伤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气管切开术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感染的发病几率.由此可见,该手术疗法对于患者的治疗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作者:黄虎;王昊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研究临床药学在用药方案中运用的积极意义

    临床药学是近来一门比较新兴的学科,它的特点在将医学和药学合理的结合,能对临床用药进行有效的指导以便用药的合理化和安全有效的指导用药,本文就临床药学在合理用药中的各方面积极作用进行探讨,以便分析临床药学在合理用药方案中的积极意义.

    作者:韩春 刊期: 2018年第26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