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岁英
目的:探讨青少年轻中度近视应用阿托品点眼后防控效果及安全性和耐受性评价.方法:前瞻性随机双盲病例对照研究.病例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近视青少年180例,研究组90例带框架镜或不带框架镜青少年轻中度近视患者给予1%阿托品眼用凝胶点眼治疗3个月、6个月,1年后,对患者的视力、晶状体厚度、眼轴等改变实施临床观察对比,以及产生的不良反应作汇总,对照组只带或不带框架镜不作其他治疗.结果:1%阿托品眼用凝胶点眼治疗一年后裸眼视力(UCVA)低度近视显著提高甚至恢复正常,中度近视能很好的稳定或增长缓慢,等效球镜(SE)及角膜曲率明显下降,眼轴增长可减少20%-40%,使用3个月后,与用药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并于6个月、1年变化趋于稳定.而对照组3个月、6个月、1年后UCVA、SE及角膜曲率均有明显增长,有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等效球镜(D)治疗一年后两组增长度数有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同时1%阿托品眼用凝胶使用后可能产生一定的不良反应,畏光、视近物模糊是常见的不良反应,占比100%,其他不良反应虽占比低,但严重.结论:1%阿托品眼用凝胶用于儿童青少年低中度近视有一定的防控作用,低度数(<-1.00D)患者有恢复正常可能,中度近视度数能稳定或延缓增长,等效球镜(SE)及角膜曲率明显下降,眼轴增长可减少20%-40%,但停药易反复,产生的不良反应不容忽视.
作者:孔彦月;童世琼;陈云武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护理记录中的缺陷,提出应对策略.方法:选取本院患者作为样本,随机分为控制组与对照组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填写护理记录,控制组在分析护理记录中存在的缺陷的基础上,提出并实施应对策略.结果:控制组护理人员护理记录缺陷发生率2.08%、护理风险发生率2.08%、患者满意度97.9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医院应加强对神经内科护理人员的培训与管理,护理人员则需详细、及时、规范的填写护理记录,以降低护理记录缺陷率,避免护理风险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陈燕;张丹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观察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科内2016年11月~2017年8月接收的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90例,按照护理方法,分为舒适组和常规组,各45例,分别给予舒适护理、常规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舒适组患者舒适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后,可有效提升患者舒适程度,促进治疗效果增强,提升生存质量.
作者:廖小琼;陈明燕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分析专病一体化护理干预对腹膜透析(PD)患者营养管理的效果及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SGA)评分、自我护理水平及营养状况.方法:选择本院于2015年2月-2018年2月间收治的50例PD患者为研究主体.均给予营养管理,划分为A组和B组,均是25例.A组行专病一体化护理,B组行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A组的SGA评分高于B组;各项营养指标均高于B组;各项自我护理要点掌握评分高于B组,对比均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膜透析治疗期间,为患者实施专病一体化护理,可提高其自我护理水平,改善其营养状况,保证其治疗效果.
作者:买尔哈吧?阿不力克木;阿吉古?艾尔肯 刊期: 2018年第26期
慢性乙型及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在病程中可能出现轻微型肝性脑病.导致患者出现程度轻重不同的急性神经精神症状.慢性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常出现慢性肝性脑病,在数年中反复发作.肝炎肝衰竭患者病程发展,肝功能恶化并发肝性脑病伴随黄疸进行性加深,凝血功能异常,消化道出血,感染,腹水,水电解质紊乱.甚至可发展至不可逆肝昏迷.这样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表现为意识障碍,行为失常,甚至昏迷的肝性脑病临床综合症的危险因素涉及到护理的多个层面,导致了护理干预的复杂性.笔者分析总结了2012年10月至2017年10月我科收治的肝性脑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及临床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胜莉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研究呋喃唑酮以及克拉霉素联合使用对胃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11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230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每次10 mg,每天2次,并且口服呋喃唑酮,每次0.1 g,每天3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口服克拉霉素,每次0.25 g,每天3次.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溃疡直径、复发率以及幽门螺杆菌转阴率.结果:观察组胃溃疡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3.04%(107/1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39%(89/115)(P<0.05);两组治疗后的溃疡直径均明显缩小(P<0.05),且观察组的溃疡直径缩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幽门螺杆菌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呋喃唑酮以及克拉霉素联合使用可以显著缩小胃溃疡患者的溃疡直径,降低复发率,提高幽门螺杆菌转阴率.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韩翠英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分析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对脊柱胸腰段骨折的治疗效果及各项指标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于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88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为研究主体.划分为A组和B组,均是44例.A组给予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B组给予前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与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B组为79.55%(P<0.05).对比术前与术后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楔变指数(伤椎椎体前方高度/其后方高度)和后凸Cobb角等指标,无差异(P>0.05).但两组术后各项指标显著优于术前,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为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行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可改善其相关指标,取得较佳的治疗效果,可推广.
作者:朱新琪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96例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小梁切除术,观察组给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前房深度、眼压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疗效理想,值得推广.
作者:马兴祥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使用超声生物显微镜对剖宫产不同缝合方式形成瘢痕的对比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妇产科进行足月剖宫产手术者200例,其中使用无针缝合器者100例为研究组,使用皮内缝合100例为对照组,使用超声生物显微镜于产后42天、产后90天和产后180天分别对术后瘢痕进行测量,以观察不同缝合方式对术后瘢痕形成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剖腹产相隔时间、体重方面均无差异,P>0.05.产后42天、产后90天和产后180天研究组和对照组瘢痕厚度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研究组瘢痕厚度小于对照组.结论:超声生物显微镜能准确的为临床提供瘢痕厚度的量化测量指标,可为外科手术缝合方式的改良提供准确、简便、可重复的量化参数,以推动外科尤其是美容外科的发展.
作者:郑卫;王佳旭;冯金凤;武艳娇;王常娟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分析研讨神经干细胞移植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大鼠行为学及海马线立体膜电位的变化.方法:将神经干细胞移植到阿尔茨海默病大鼠脑部,用分子生物学测定其海马线立体膜电位,用水迷宫实验观察其学习记忆能力.结果: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接受神经干细胞移植后,其学习记忆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海马线立体膜电位增高.结论:阿尔茨海默病大鼠神经干细胞移植可改善其痴呆状态.
作者:孙爽;王喜春;祝鸿雁;付宏娟;黄月萍;武峙璇;魏成群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本次研究对生活饮用水中环氧氯丙烷检测的方法进行讨论.方法:在此研究中以生活饮用水作为样本,对其进行有机溶剂萃取,使用高弹石英毛细管柱进行分离,后使用具有ECD气相色谱仪实施测定.结果:RSD均低于10%,加标回收率为84.4~105.4%,低检出限值为0.0002ml/L.结论:FID检测技术有效的满足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的相关要求与水质检测的需求.
作者:宋娟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与代谢综合征(MS)的联系进行探究与分析.方法 :本次的50例研究对象均选自本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诊治的OSAHS患者,将其纳入观察组,另选取50例非OSAHS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甘油三酯、舒张压、收缩压、空腹血糖等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成立(P<0.05);另外观察组的MS的发生率为84%,明显比对照组的14%,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 :代谢综合征的主要危险因素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经过对 OSAHS患者的血脂、血糖和血压等指标检测,可有效判断 OS-AHS患者的病情,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价值.
作者:韩蕾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研究舒芬太尼和芬太尼麻醉对患者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120例患者,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人数均为6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舒芬太尼麻醉,对照组采用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气管插管前后的舒压张、收缩压以及心率等指标.结果 :气管插管前后,观察组患者的舒压张、收缩压以及心率等指标并无显著变化,各个时点的指标变化较小.对照组患者的舒压张、收缩压以及心率等指标在气管插管前后发生了较大的变化(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相同条件下,舒芬太尼对患者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的影响较小,可以较好地应用于全身麻醉诱导中.
作者:王宏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主要为了探究臭氧消毒技术对感染性创面的疗效.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患者的伤口采用臭氧消毒技术,而对照组采用传统消毒技术.观察两组伤口愈合时间、第9天创面愈合程度,第3、6、9、12天患者的新生表皮组织的主要面积比率的变化.结果:当P<0.05时,观察组伤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当P<0.05时,观察组在第9天创面甲级愈合数高于对照组,第3、6、9和12天,观察组的新生上皮组织面积变化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臭氧消毒技术对于患者恢复来说至关重要,可促进伤口愈合并提高药物的疗效.
作者:江瑜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研究长托宁联合阿托品对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胆碱酯酶活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168例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长托宁治疗,观察组采用长托宁联合阿托品治疗.结果:观察组的胆碱酯酶恢复时间、N样症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M样症状恢复时间以及CNS样症状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中毒反跳、阿托品中毒和死亡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长托宁联合阿托品对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具有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可以有效增强胆碱酯酶活力.
作者:刘洪艳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艾灸治疗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针灸科2017年1月--2017年12月间就诊的79例痛经患者进行艾灸疗法.结果:79例患者中,治愈28例,显效38例,好转11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97.47%;及时疗效评估:有效25例,好转42例,无效12例,及时疗效总有效率84.81%.结论:采用艾灸治疗痛经,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等不适,进行艾灸治疗中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避免烫伤等不良事件.
作者:黄秋菊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 :分析气管切开术治疗重症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对其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重症脑外伤(91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即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8例),采用气管插管术为对照组治疗,采用气管切开术为观察组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就治疗效果而言,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92%(47/48),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9.07%(34/43);就感染情况而言,观察组感染率为6.25%(3/48),对照组感染率为25.58%(11/43),经比较,组间数据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针对重症脑外伤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气管切开术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感染的发病几率.由此可见,该手术疗法对于患者的治疗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作者:黄虎;王昊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究贫血患者鉴别诊断中采取血液检验的效果.方法:研究共收集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地中海贫血患者51例为地中海组,缺铁性贫血患者51例为缺铁组,另择取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51例为对照组,三组均行血液检验,并对其检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在三组检验数据中,缺铁组患者的Hb及MCH水平低,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铁组RDW及MCV水平相比地中海组显著更高,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三组检验数据中,对照组MCH、MCV以及Hb水平高,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检验对贫血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还可以有效鉴别不同类型贫血情况,有利于治疗方案的规划,因此该种诊断鉴别方式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作者:刘艳梅;郭婷;田正双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延髓内侧梗死(medial medul ary infarction,MMI)病因、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分析MMI的预后.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11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27例急性MMI患者临床资料,分析临床特点.结果:27例MMI患者中单侧MMI23例,双侧MMI4例(14.8%),发病年龄为60.2±11.5岁.病因包括:椎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血栓形成或穿支动脉闭塞18例(66.7%),小动脉硬化所致的血管闭塞4例(14.8%),心源性栓塞3例(11.1%),椎动脉夹层2例(7.4%).临床特点:肢体运动障碍多见(24例/88.9%)、构音障碍(18例/66.7%)、眩晕(16例/59.3%)、感觉障碍(15例/55.6%).影像学显示病灶位置:MMI的病灶多位于延髓上段(21例/77.8%),延髓中段(5例/18.5%),延髓中段+下段(1例/3.7%).结论:MMI多见于椎动脉粥样硬化,病灶在延髓上段多见,主要表现为肢体运动障碍、构音障碍、眩晕,预后相对良好.
作者:张梅 刊期: 2018年第26期
目的:评价咪达唑仑和芬太尼联合应用在危重患者机械通气镇静、镇痛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机械通气危重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镇静、镇痛治疗中,对照组单独应用咪达唑仑,观察组则联合应用咪达唑仑与芬太尼,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并统计患者不良反应.结果:①观察组起效时间及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且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对照组8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危重患者机械通气镇静、镇痛治疗过程中,相比单独给予咪达唑仑,联合应用咪达唑仑与芬太尼的疗效更理想,安全性高.
作者:赵斌;刘长江;吴笛;赵佳媛;佟鑫;苏华田;李艳玲 刊期: 2018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