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实现途径的探究

于晓波

关键词:医学院校, 人文素质, 实现途径
摘要: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一个重要因素,与医学院校的教学中重专业、轻人文密切相关.真正提高人文素质教育的质量,把人文教育工作落到实处,无论对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还是对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辨位定点针刀松解术治疗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辨位定点针刀松解术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颈椎病患者根据临床症状分型并辨位定点,进行针刀松解术.每周一次,3次为1疗程.结果:治愈112例,占46.7%;显效74例,占30.8%;有效40例,占16.7%;无效14例,占5.8%.总有效率94.2%.结论:辨位定点针刀松解术能显著改善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苏兴平;安维新;王冬;丁明仁;李勇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综合护理对慢性胃溃疡病人各项遵医行为、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 :研究综合护理措施干预慢性胃溃疡病人后对其各项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于我院就诊的96例慢性胃溃疡病人依据护理方法被分为2组(每组48例),将常规护理的措施被用来对照组的管理中,而综合护理的措施被用来干预观察组,对比其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护理后,在各项遵医行为方面,观察组显著比对照组优秀,其差异性显著(P<0.05);而通过对比2组病人的生活质量评分发现,观察组也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慢性胃溃疡病人被给予综合护理的措施后可使其需求得到满足,同时大大提高此类患者的遵医嘱行为,这对于其生活质量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达选萍;姬欣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腹腔镜手术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和分析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中腹腔镜手术的效果.方法:此次抽取2012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医治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53例)当分析的对象,以入院顺序分乙组(26例)、甲组(27例).此次研究乙组是开腹手术,研究甲组是腹腔镜手术,总结患者的疼痛评分、临床情况、免疫功能指标.结果:甲组VAS评分小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手术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时间都小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CD8+、CD4+、CD3+、CD4+/CD8+都大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中,腹腔镜手术的创伤小、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出血量低、疼痛轻、恢复时间短,而且对机体免疫功能产生的影响小.

    作者:杨启阳;王兰英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锁骨钩板并带线锚钉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

    目的:探讨锁骨钩并带线锚钉联合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我院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采用锁骨钩并带线锚钉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36例,术后采用Karlsson评分标准评价手术效果.结果:36例术后随访9月-24月,平均13月,肩外形正常,x线片复查肩锁关节解剖关系恢复.参照Karlsson标准评定:优20例,良15例,差1例,优良率97.2%,差2.8%.结论:锁骨钩板使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达早期复位和稳定,喙锁韧带重建和肩锁关节稳定结构的保留和修复,保证了远期稳定,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史会明;胡远军;王飞;任广铁;王盛海;盛杰鑫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阳光家园集中托养重性精神残疾人对托养机构满意度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了解阳光家园重性精神障碍残疾人对托养机构满意度后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8年3月收治在我院集中托养的212名阳光家园重性精神障碍残疾人及156名监护人对托养机构满意度调查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精神残疾人与监护人对托养机构满意度均较高.监护人满意度明显高于精神残疾人.结论:监护人及残疾人满意度都较高.但仍有部分精神残疾人对长期的集中托养不满,觉得托养生活单调、长期托养脱离社会.

    作者:范宏英;刘攀;袁红涛;王海燕;王朋静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介入手术室的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

    目的:对介入手术室的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将我院800例于介入手术室中进行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0例,并分别给予改进后和改进前的介入手术室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发生不良情况的人数为11例,不良情况总发生率为2.75%,护理人员不良情况发生率为0.25%;对照组患者发生不良情况的人数为57例,不良情况总发生率为14.25%,护理人员不良情况发生率为1.75%,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介入手术室护理方法进行改进,能够降低患者和护理人员的不良情况发生率.

    作者:夏增苗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2016-2017年威海市文登区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报告

    目的:了解辖区内乡镇小型集中供水的水质情况.方法:国家标准检测方法.结果:合格率68.7%.结论:加强乡镇供水安全管理.

    作者:潘永丽;郐东兰;周磊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口腔修复门诊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

    老年患者占口腔修复科临床接诊病人的很大部分,本文从做好心理护理入手对门诊老年病人的心理进行分析,做好相应措施,以寻求临床上医患更好地合作.建议主要包括:①尊重病人,满足老年病人的合理要求.②消除恐惧心理.③开导、鼓励患者.

    作者:金莲淑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腹膜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腹膜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2月到2018年2月收治的腹膜透析患者40例,采用问卷调查与患者病历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分析腹膜透析患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提出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年龄、住院时间、腹透龄、CRP以及Alb均是腹膜透析患者发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腹膜透析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患者年龄越大、住院时间越久、腹透龄越长、CRP越高、Alb越低,患者出现感染的风险越大;为此,必须针对患者的感染风险因素进行预防护理.

    作者:娄占本;热沙来提古?白和提亚尔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1例注射用骨瓜提取物致过敏性休克的抢救体会

    近年来,随着临床使用药物日益增多,注射用骨瓜提取物引起的过敏姓休克时有发生.该文报道了今年我院1例注射用骨瓜提取物致过敏姓休克的病例,旨在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陆庆红;顾芸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效果及剂量分析评价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在急性脑梗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3月-2018年2月本科接诊的急性脑梗塞病患104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A、B两组,A组(n=52)采用大剂量尿激酶溶栓疗法,B组(n=52)采用小剂量尿激酶溶栓疗法.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比较NIHSS评分等指标.结果:A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15%,比B组的80.77%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A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比B组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选择大剂量尿激酶溶栓疗法对急性脑梗塞病患进行施治,可显著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病情控制效果.

    作者:马晶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剖宫产产妇产后康复操训练对促进子宫修复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剖腹产产妇产后康复操训练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对照研究法,于2016年3月至2018年1月对本院接收的剖腹产产妇138例实施临床研究.按照入院登记薄将入选者分入干预组(n=69)和常规组(n=69),其中常规组实施产科一般护理,干预组采用一般护理联合产后康复操训练,根据两组产妇产后不同时间段的宫底高度、恶露量以及产后康复指标系统分析产后康复操训练的应用价值.结果:与常规组比较,干预组产后第五天、七天及十四天的宫底高度及恶露量情况均呈明显优势(P<0.05),同时产后泌乳始动时间、恶露持续时长以及子宫和体重恢复时间均少于常规组(P<0.05).结论:产后康复操训练可加快剖腹产产妇康复进展,有利于子宫修复、母乳分泌、身体塑形,可缩短恶露持续时间,减少恶露量,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作者:王艳芬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延伸护理用于产后康复护理中的效果评估

    目的 :评估产后康复护理中应用延伸护理的临床作用.方法 :选取100例产妇随机分为普通组(50例,普通护理)与延伸组(50例,普通组+延伸护理).对比护理前后不同组别心理状态、恶露时间、并发症.结果 :护理前,不同组别焦虑自评量表(SAS)、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后均降低(P<0.05),延伸组明显低于普通组(P<0.05);延伸组恶露持续时间明显短于普通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普通组(P<0.05).结论 :产后康复护理中应用延伸护理可改善产妇心理状态、缩短恶露时间、减少并发症.

    作者:李丽丽;乌云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IL-4、sCD40L对Ⅰ型超敏反应患者IgE生成的作用

    目的:探讨IL-4、sCD40L对Ⅰ型超敏反应患者IgE生成的作用.方法:选取30例Ⅰ型超敏反应患者,分为A组和B组和C组,对A、B、C三组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基底进行观察,对细胞培养的清液进行收集并加以评测,计算IgE的总性以及特异性水平.结果:A组患者IgE总性以及特异性分别为每毫升酶含量与普通患者的每毫升酶含量值以及IgE特性性小于0.05/ml相比,具有显著差异.B组患者IgE总性以及特异性分别为每毫升酶含量明显高于普通患者的每毫升酶含量值.C组患者IgE总性以及特异性的每毫升酶含量明显高于二者分别刺激下的酶含量值.结论:CD40以及CD40L在抗原提呈细胞的摄取方面具有积极影响,能够加快患者T淋巴细胞的活化水平,促进B淋巴细胞抗体的产生,对Ⅰ型超敏反应患者的快速痊愈具有积极影响.

    作者:李晓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饮食生活习惯在GERD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和分析在GERD(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治疗中饮食生活习惯的作用.方法:此次抽取2014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医治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130例)当分析的对象,以入院顺序分乙组、甲组,每组65例.此次研究患者均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甲组同时调整饮食生活习惯,总结患者的复发情况、疗效和满意度.结果:甲组复发率(4.62%)小于乙组(16.92%),有统计学意义(x2=5.123,P=0.024).甲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8.46%)大于乙组(87.69%),有统计学意义(x2=5.849,P=0.016).甲组总的满意度(96.92%)大于乙组(84.62%),有统计学意义(x2=5.786,P=0.015).结论:在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常规药物治疗中,饮食生活习惯调整可明显提高疗效、满意度,并降低复发的风险.

    作者:李霞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强化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强化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40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使用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研究组使用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强化治疗,分析两组的血糖控制情况、低血糖的发生情况、血糖达标时间及并发症的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前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治疗后两组的以上指标均下降,且研究组的下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低血糖的发生率为5.0%;对照组的低血糖的发生率为20.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χ2=6.17,P<0.05);研究组的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t=3.91,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改善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5.0%(χ2=6.03,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及并发症患者进行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强化治疗,使患者的血糖控制较好,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缩短血糖达标时间,提高并发症的改善情况.

    作者:斯琴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青岛市男护士的心理健康及工作满意度分析研究

    目的 :对于青岛市各大医院男护士的心理健康及工作满意度进行统计,为有效医院有效管理提供资料支持.方法 随机抽取青岛市的50名男护士进行问卷调查,进行相关的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男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佳,工作满意度低下.结论:影响男护士满意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医院应当重视该现状,多角度出发,保障男护士的基本权益,终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

    作者:朱瑞刚;姜云霞;赵丽;盖玉彪;王爱敏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参松养心胶囊与胺碘酮联合治疗快速房颤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与胺碘酮联合治疗快速房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山阳县人民医院在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进行治疗120例快速房颤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胺碘酮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使用参松养心胶囊与胺碘酮联合治疗,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左心房内径与左心室射血分数.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8.33%(59/60),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5.00%(51/6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χ2=6.17,P<0.05);治疗前,两组的左心房内径与左心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不显著,治疗后,两组的以上指标均改善,且研究组的左心房内径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t=3.14,P<0.05);研究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t=3.62,P<0.05).结论:对于快速房颤患者使用参松养心胶囊与胺碘酮联合治疗,可提高临床效果,改善左心房内径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可供临床参考.

    作者:王新学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精神科康复病房的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风险管理

    分析精神科康复病房护理安全,探讨护理对策,从而减少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作者:马贺 刊期: 2018年第26期

  • 益生菌联合美沙拉秦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益生菌联合美沙拉秦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金堆城钼业集团有限公司职工总医院在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美沙拉秦进行治疗,研究组使用益生菌联合美沙拉秦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进行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5.0%,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2.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χ2=6.17,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7.50%(3/40);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0.0%(4/40);两组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不显著(χ2=1.26,P>0.05).结论:对于溃疡性结肠炎使用益生菌联合美沙拉秦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

    作者:雷慧涛 刊期: 2018年第26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