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苦参凝胶、氟康唑胶囊联合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探讨

张成兴

关键词:霉菌性阴道炎, 苦参凝胶, 氟康唑胶囊
摘要:目的:探讨苦参凝胶、氟康唑胶囊在霉菌性阴道炎中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妇科2017年2月到201a8年2月期间收治的94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展开研究,并参照数字随机表方法将其分为单一与联合两组(n=47),单一组患者行氟康唑胶囊进行治疗,联合组在单一组患者基础上联合苦参凝胶进行治疗,对比组间患者的临床疗效、复发率及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结果:联合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相比单一组而言要高,且该组复发率也明显低于单一组,组间各指标差异较大(P<0.05);联合组患者阴道疼痛、外阴瘙痒、粘膜充血消失及白带减少时间明显短于单一组,组间各指标差异记到(P<0.05).结论:苦参凝胶、氟康唑胶囊联合用于霉菌性阴道炎的治疗,效果显著,复发率低,其价值临床可进行推广.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降低急诊科静脉留置针患者非计划拔管率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降低急诊科静脉留置针患者非计划拔管率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自2017年12月至2018年3月我院急诊科320例给予外周静脉留置针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基础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结果:非计划拔管率从对照组的13.12%下降到观察组的3.12%;满意度从对照组的80.62%上升到95.62%.结论: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急诊科静脉留置针患者非计划拔管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莎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品管圈活动在失禁性皮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失禁性皮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间收治失禁性皮炎高风险患者7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n=35)以及对照组(n=35).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品管圈活动,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失禁性皮炎发生率(14.29%)较对照组(37.14%)更低(P<0.05);研究组满意度(94.29%)较对照组(77.14%)更高(P<0.05).结论:在失禁性皮炎高风险患者护理过程中实施品管圈活动可有效降低失禁性皮炎发生率,让患者获得更为满意的护理服务.

    作者:周卉婷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在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在糖尿病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开展价值.方法:本研究时间范围为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研究对象来源于在此期间就诊于我院的糖尿病患者8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依据,对患者进行分组,分别为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与人性化护理的观察组,对比两种护理方案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血糖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糖尿病患者护理工作中具有较高的开展价值,值得广泛开展.

    作者:任维菊;王常荣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中Caspase-8、PCNA和nm23的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Caspase-8、PCNA和nm23蛋白表达与正常的子宫内膜的区别,从分子水平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原因及机制,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研究方向,为今后的基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7年12月我院妇科门诊/住院的患者6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aspase-8、PCNA和nm23蛋白在两组组织的表达水平.结果:实验组的Caspase-8水平以阴性为主,对照组以阳性为主,经秩和检验,两组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的PCNA水平以弱阳性和阳性为主,对照组以阴性为主,经秩和检验,两组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的nm23水平以阴性为主,对照组以阳性为主,经秩和检验,两组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Caspase-8、PCNA和nm23蛋白表达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为进一步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分子学致病机制提供了依据.

    作者:黄建;郭金强;周伟新;冯春宇;凌学民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孕晚期营养干预与胎儿生长受限关系的研究

    目的:研究孕妇晚期摄入营养与胎儿生长受限之间的关系.方法:将2015年到2018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95名胎儿生长受限孕妇为观察组,以同时间段来我院做检查的130名新生儿体重正常的孕妇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孕晚期时膳食摄入量和血液维生素含量.结果:胎儿生长受限孕妇的膳食摄入量没有达到所需要求,相对于对照组含量较低,且血液维生素含量也较低,有统计学意义(P<0.01).此外,维生素E含量和新生儿的多个指标都呈正相关.结论:孕妇的维生素含量较低会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

    作者:徐一鸣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的疗效评价

    目的:探究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在局部晚期乳腺癌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40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0例,实验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术后肿瘤转移情况和复发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术后肿瘤转移情况和复发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当中采用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的方式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疗效果,避免肿瘤的转移,与此同时,也减少了肿瘤再次复发的可能性,因此值得推广.

    作者:许多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中循证护理的运用观察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在100例小儿手足口病中的应用措施及效果.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0例手足口病患儿分为2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对照组100例)及循证护理(观察组100例),对比两组患儿护理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97.2%)与对照组患儿(77.8%)相比明显升高,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有效提升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向映竹;袁程;肖琴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颈部血管彩超对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

    目的:观察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血管病变的患者进行彩超检查,即颈部血管彩超,以此分析其的诊断结果与价值.方法:选择60例疑似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患者,选取时间:2016年7月~2017年7月,将颈部血管彩超检查应用于所有的患者,以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检查结果对比的标准,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患者运用颈部血管彩超的诊断准确率、敏感度、特异性,并分析患者病变的位置情况符合率.结果:针对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利用颈部血管彩超进行诊断,其诊断准确率、敏感度、特异性数据指标均较高,分别为:95.00%、96.36%、80.00%,且颈部血管彩超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位置情况符合率为98.18%,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检查结果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将颈部血管彩超运用于对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诊断中,其的诊断价值较高,对于病变的诊断准确率较高,以及位置符合率高.

    作者:梁红艳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神经内镜联合神经导航手术治疗侵袭性垂体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为了研究神经内镜联合神经导航手术治疗侵袭性垂体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侵袭性垂体瘤的患者50例,将其按照治疗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神经内镜联合神经导航进行手术;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手术进行经鼻蝶入路垂体瘤的切除,手术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术后恢复以及手术的切除范围.结果:研究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上均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且在肿瘤的有效切除率和术后症状的缓解率上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结论:采用神经内镜联合神经导航手术治疗侵袭性垂体瘤能够提高手术的全切率,防止术后复发,安全性较高,是治疗垂体瘤的佳手术方案.

    作者:米山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出疹性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要点分析

    目的:探讨出疹性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要点.方法:将2016年5月至2018年2月期间在本县二级医院收治(以下简称本县收治)的80例出疹性传染病患者选为观察目标,总结分析患者疫情状况.结果:80例患者中,病毒性感染42例(水痘、风疹、急疹、肠道病毒感染、手足口病),过敏性疾病32例(过敏性紫癜、丘疹性荨麻疹、荨麻疹、湿疹),其他疾病6例(猩丘疹性荨麻疹红热).结论:出疹性传染病疫情十分复杂,应尽快确诊治疗,同时加强传染病预防与控制,以此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

    作者:崔太昌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控制环节探讨

    消毒供应中心的主要工作就是为有需要的单位提供无菌的物品,根据各单位的需要提供符合该单位要求的各类无菌制品.在整个产品的生产链中质量控制环节是其中为重要的环节,通过质量控制环节可以保证这批产品的质量.如果质量控制环节出现问题那么整批产品都可能出现问题,进而会引发更多的衍生问题,本文就对此展开了讨论.

    作者:李桂荣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早期应用喜辽妥治疗新生儿输液外渗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喜辽妥治疗新生儿输液外渗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于我院接受静脉输液并出现输液外渗的新生儿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4例应用50%硫酸镁湿敷治疗,观察组34例则应用喜辽妥软膏外用治疗,期间两组新生儿均接受输液外渗的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输液外渗治疗效果及治疗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皮肤肿胀消退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变性皮肤痊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并且观察组输液外渗治疗总有效率、治疗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应用喜辽妥软膏治疗新生儿输液外渗疗效显著,结合针对性护理策略能够有效加快患儿症状消退时间,提升家长治疗总满意度.

    作者:甘长英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药品检验结果偏离的原因以及质量控制的对策分析

    药品质量检验是保证药品安全、高效使用的重要基础,在药品监督与管理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用药需求与要求的不断提升,药品质量控制已经成为人们关注与研究的重点课题.基于此,本文在有关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对药品检测结果偏离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预防药品检测结果偏离,提升药品质量控制水平与效率的对策,以供参考.

    作者:刘爱勤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综合康复护理在老年痴呆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综合康复护理在老年痴呆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4月~2016年11月,康复科收治的老年痴呆患者80例,按照入院顺序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分别采用常规康复、综合康复护理,12个月后评价疗效.结果:12个月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MMSE评分高于治疗前、观察组上升值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照料者评价患者的日常表现改善VA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护理可以明显增进老年痴呆疗效.

    作者:米娜玩·玉素甫;祖里皮亚·台外库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精细化护理干预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精细化护理干预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中的作用.方法:观察90例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不同方案护理的疗效.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满意度97.78%,较对照组86.67%高,且观察组血液pH值、PaCO2均较对照组低,且PaO2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对于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安全可行,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王岚;陈燕翎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浅谈在医院管理中实施病床分类管理的必要性

    近年来,现代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的医疗意识的不断提高,使得住院患者比例逐年增多.住院患者对医疗条件、医护人员的素质及住院环境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病床是医院体系中基本的组成单元,医院的管理工作和医院的全面发展受到病床管理工作质量的直接影响.为了更合理的分配医疗资源;科学评价病床配置的合理性,有效提高医院病床的利用率,对病床进行分类管理有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李桂萍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人性化护理服务在结核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服务在结核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2月~2017年9月,于我门诊部收治的结核病患者中选取80例,随机分为两组,为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护理服务,于对照组基础上,为观察组患者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相对于护理前,两组患者护理后的SDS、SAS评分均在不同程度上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更大,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服务在结核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推广.

    作者:刘玉娟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燃放烟花爆竹所致儿童眼外伤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燃放烟花爆竹所致儿童眼外伤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6例(40只眼)因燃放烟花爆竹致儿童眼外伤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措施要点.结果:所有患儿经救治及精心护理后均大限度保住视功能出院,无眼内感染发生,36例(40眼)因烟花爆竹所致眼外伤患儿,视力恢复情况良好,2眼虽无光感,但成功保住眼球.其中3眼进行二期手术植入人工晶体.结论:烟花爆竹所致的儿童眼外伤复杂而严重,正确的急救方法及有效的护理措施相结合是促进患儿早日康复,大程度恢复患儿视功能的有力保障.

    作者:闫燕翔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重症支原体肺炎疾病早期激素治疗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病程早期应用甲泼尼龙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住院诊断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50例,根据糖皮质激素应用时机不同,分为A群(在病程7天以内,≤7天)25例和B群(在病程7天以外,>7天)25例,两组均设立实验和空白分组.实验组治疗方案为阿奇霉素、甲泼尼龙的联合治疗,空白组为阿奇霉素、进口头孢曲松的常规治疗,甲泼尼龙及进口头孢曲松应用时机相同.对比实验和空白组:入院后发热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胸片四项指标.结果:A群实验组上述四项指标均优于空白组(P<0.05).B群两组比较上述四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疾病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能缩短患儿发热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并改善胸片及炎性指标.

    作者:罗文誉;刘建英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与分析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采取回顾分析法对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早期胃癌以及癌前病变的52例患者(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所有患者均采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主要回顾分析患者的治疗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的病灶整块切除率高达100.0%,所有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61.9±17.4)min,患者的平均病灶直径为(2.8±1.4)mm.经过手术病例检验,结果显示高分化腺癌12例,低分化腺癌9例,中分化腺癌15例,印戒细胞癌1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16例;有3例标本出现了基底部肿瘤侵犯,没有患者出现了切缘阳性病例.有2例患者出现了疾病复发的情况,复发率高达3.8%,复发的患者均采取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结论: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作者:陆芸 刊期: 2018年第25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