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莫沙必利与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分析

高新娥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 疗效, 莫沙必利, 多潘立酮
摘要:目的:分析并比较莫沙必利与多潘立酮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方面临床效果的不同.方法:选取9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其中48例用莫沙必利治疗,另外48例用多潘立酮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表现改变情况及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莫沙必利组的胃排空率和有效率高于多潘立酮组,无效率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明显低于多潘立酮组(P<0.05),表明莫沙必利的疗效相比于多潘立酮更适合于FD的治疗.结论:莫沙必利治疗FD的效果好于多潘立酮,复发概率更低,且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更少,临床中可以推广莫沙必利治疗FD.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儿童康复护理中优质护理的运用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康复护理中优质护理的运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64例患儿,数字随机抽取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ADL日常生活能力及FMA肢体运动功能.结果:观察组优良率78.13%,显著高于对照组43.75%(P<0.05);护理后,观察组ADL评分、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童康复护理中优质护理的运用可提高护理效果,促进患儿运动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海萍;刘金香;张桂芳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综合康复护理在老年痴呆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综合康复护理在老年痴呆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4月~2016年11月,康复科收治的老年痴呆患者80例,按照入院顺序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分别采用常规康复、综合康复护理,12个月后评价疗效.结果:12个月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MMSE评分高于治疗前、观察组上升值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照料者评价患者的日常表现改善VA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护理可以明显增进老年痴呆疗效.

    作者:米娜玩·玉素甫;祖里皮亚·台外库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慢性呼吸衰竭老年人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人慢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慢性呼吸衰竭的老年患者60例,对患者作好临床基础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效果.结论:60例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满意的58例,不满意2例,满意度96.67%.结论:对老年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给予整体护理,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李君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1例多原发肿瘤的临床分析:患者短期内罹患4部位异时性原发恶性肿瘤

    目的:研究与分析短期内罹患4部位异时性原发恶性肿瘤的治疗情况.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法对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多原发肿瘤疾病一例患者的治疗情况以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经过取得病理并化疗治疗后,原有发热症状消失,且后续复查病灶几乎完全消退,治疗效果佳.结论:对于患有多原发肿瘤疾病的患者,应警惕其自身肿瘤易感性,不要遗漏可能产生新发肿瘤的诊断,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确诊后可采取手术治疗,且术后采取必要措施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作者:苏晓晔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自拟中风疼痛汤治疗中风后半身疼痛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索自拟中风疼痛汤在中风后半身疼痛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在2015年4月-2018年2月我院疼痛科收治的中风后半身疼痛患者中抽取180例,根据患者的治疗意愿分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接受中药汤自拟中风疼痛汤口服,对比两组的总有效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疼痛缓解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中风疼痛汤缓解中风后半身疼痛患者的肢体疼痛感,提高生活质量,且服药方法简单,值得推广.

    作者:曹广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重症支原体肺炎疾病早期激素治疗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病程早期应用甲泼尼龙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住院诊断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50例,根据糖皮质激素应用时机不同,分为A群(在病程7天以内,≤7天)25例和B群(在病程7天以外,>7天)25例,两组均设立实验和空白分组.实验组治疗方案为阿奇霉素、甲泼尼龙的联合治疗,空白组为阿奇霉素、进口头孢曲松的常规治疗,甲泼尼龙及进口头孢曲松应用时机相同.对比实验和空白组:入院后发热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胸片四项指标.结果:A群实验组上述四项指标均优于空白组(P<0.05).B群两组比较上述四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疾病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能缩短患儿发热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并改善胸片及炎性指标.

    作者:罗文誉;刘建英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中药配合针刺治疗运动神经元疾病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分析中药配合针刺治疗运动神经元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0例运动神经元疾病的患者,患者均采取中药结合针刺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治疗后口齿发音比治疗前清晰,吞咽好转,抬头肌力提高Ⅰ~Ⅱ级,相关的临床症状好转.结论:对于运动神经元疾病的患者,采取中药配合针刺的方法进行治疗,具有一定的效果,能明显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吴世卫;陈瑜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中医治未病对亚健康人群健康状况影响的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中医治未病对亚健康人群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选2013.1--2017.1期间检测符合亚健康患者120例,分为研究组和参考组各60例,分别使用常规的治疗干预(参考组)和中医治未病进行干预(研究组),观察治疗干预前后患者的生命质量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干预后,两组患者均在心理、生理和社会关系情况上有所改善,研究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参考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亚健康人群进行综合的健康干预能够有效的提高生命质量情况,中医治未病干预可以改善亚健康患者的健康状况,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刘永梅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疗效分析

    目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联合应用氨氯地平与依那普利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展开分析.方法:将98例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纯服用氨氯地平的为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依那普利进行治疗的则为观察组.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进行对比与评价.结果:经统计,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收缩压及舒张压等血压水平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数据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此外,两组患者头晕头痛、心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进行治疗,可对其血压水平进行有效控制,且不良反应少,值得重视.

    作者:王宁;马骏;王兆东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小儿手足口病的传染预防措施分析

    目的:分析总结小儿手足口病的传染预防措施.方法:收集在我院从2017年1月至12月的罹患手足口病的儿童50例,将这些儿童随机平均分为两个组,一个对照组,一个干扰组.对照组的患儿治疗时只单纯使用干扰素,干扰组的患儿治疗时使用干扰素+利巴韦林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效果并回顾性整理总结小儿手足口病的传染措施.结果:联合组中患病孩子显效的有12名、有效的有10名、无效的有3名,则总效率为88%;对照组中患病孩子显效的有8名、有效的有10名、无效的有7名,则总效率为72%.实验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上利用利巴韦林联合干扰素药物可以有效提高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效果,此外家庭和医院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的预防和降低小儿手足口病的传播率和发病率,不管是治疗方法还是预防措施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爱芹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鼻中隔偏曲合并变应性鼻炎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手术治疗鼻中隔偏曲合并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以电脑随机编码法将2014年1月-2017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2例鼻中隔偏曲合并变应性鼻炎患者分成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前一组予以药物治疗,后一组采取鼻内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各症状改善情况和一年后的复发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病人的鼻塞得分(0.56±0.21分)、鼻痒得分(0.48±0.13分)、打喷嚏得分(0.50±0.24分)、流涕得分(0.55±0.26分)以及一年之间的复发率(2.44%)都比对照组低(p值<0.05).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鼻中隔偏曲合并变应性鼻炎的近远期疗效都较好.

    作者:蔡戈;杨义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疾控中心健康教育在慢性病防控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将健康教育运用在疾控中心的慢性病相关防控工作中,分析并评估应用价值及意义.方法:此文实验研究资料来自于2015年3月至2017年11月本疾控中心纳入分析的32例慢性病患者,予以分组的方法采取随机法,每组收入16例,常规的防控工作实行于参照组,常规的防控工作结合强化健康教育干预实行于实验组,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合计值、不良行为合计值.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合计值相比于参照组患者相关数据值,P<0.05,充分证实计算数据检测后的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不良行为合计值相比于参照组患者相关数据值,P<0.05,充分证实计算数据检测后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疾控中心的慢性病相关防控工作中采取健康教育展示重要应用效果.

    作者:蒋岩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透明质酸钠膝关节腔内注射治疗骨关节病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在骨关节病患者的治疗中以透明质酸钠行腔内注射的临床疗效及其护理方案.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诊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共计90例作为研究样本,所有患者均于膝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治疗,并给予全面护理干预.结果:患者平均随访时间(5.24±0.17)个月.治疗显效患者27例,治疗有效患者60例,治疗无效患者3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67%.结论:针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疾病患者行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治疗,并给予全面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作者:张海峰;郭守荣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润肠通便汤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患者的安全性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润肠通便汤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2016年2月-2017年1月入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老年习惯性便秘患者采用随机分组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为2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润肠通便汤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相关治疗后数据显示研究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中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比较存有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应用润肠通便汤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患者可获得良好临床治疗效果,同时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安全性得以保障,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郭信文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患者的无陪护护理措施分析

    目的:主要对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患者的无陪护护理措施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06月至2017年12月的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102例,按照两组不同的护理服务措施,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患者52例,对照组患者50例.对照组精神分裂症患者执行常规无陪护护理服务措施,实验组精神分裂症患者执行全面的无陪护护理服务措施.3个月后比较两组护理服务措施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高危事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高危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护理时,采取全面的无陪护护理服务措施,可以有效的降低护理高危事件的发生率,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田蒙蒙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超声造影技术在基层医院疾病诊断运用中的现状分析与探讨

    近年来,造影成像技术得到飞速发展,同时新型声学造影剂也得到推广应用.医学超声在肝脏、胰腺、肾脏、心血管疾病等诊疗方面显示出明确的临床价值,使超声医学从解剖成像技术深入到功能性成像的应用领域.目前,超声造影技术在基层医院疾病诊断也得到广泛开展,为临床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科学依据,受到了广大医院与患者的认可与推崇.然而,由于其开发与应用实践较短,尚且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本文探讨超声造影技术在基层医院疾病诊断运用中的现状,为今后临床实践工作积累经验.

    作者:王虎林;唐雪莲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究重症急性胰腺炎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接受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例,选取住院时间为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的患者,共选取患者100人.根据患者住院时间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手术组和非手术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其中,手术组中痊愈的患者有44人,其他6人死亡,其对应的治疗有效率为88.00%,而非手术组中通过治疗痊愈出院的有37人,治疗无效死亡的人数有13人,对应的治疗有效率为74.00%.对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其比较结果为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展开治疗,采用手术治疗的方法效果更加显著,其治疗有效率较高.

    作者:纪文利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精神科护理人员受伤后的心理危机干预

    目的:分析精神科护理人员在受伤后的心理危机干预的作用.方法:从我市五年内受到伤害的精神科护理人员中,随机抽取100名,将其分成对照组50名,在受伤后未对其采取心理危机干预;实验组50名,在受伤后采取心理危机干预.并对两组效果进行比对.结果:通过心理危机干预的精神科护理人员,在受伤后情绪得到有效缓解,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精神科护理人员受伤后,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可以大大的减轻受伤人员的心理压力、稳定受伤人员的情绪、进而促进其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的提高,因此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刘振华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中医康复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中医康复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4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45例,对其实施中医康复治疗,比较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治疗之后患肢运动功能较治疗之前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之后VAS、神经功能缺损、Fugl-Meyer、日常活动能力评分较治疗之前改善明显(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实施中医康复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提高患肢的运动功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海;钟玲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剖宫产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护理分析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总结相关护理方法和体会.方法:择取从2016年3月到2017年1月在我们医院剖宫产术后产妇80例,其中42例接受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产妇作为观察组,其余38例肌内注射哌替啶镇痛是作为对照组,分别对后两组产妇的镇痛效果、开奶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还有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方法展开了综述.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小于对照组,开奶的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病人控制静脉镇痛的镇痛效果非常理想,可以缩短开药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它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杨益 刊期: 2018年第25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