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剖宫产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护理分析

杨益

关键词:剖宫产, 静脉自控镇痛(PCIA), 护理
摘要: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总结相关护理方法和体会.方法:择取从2016年3月到2017年1月在我们医院剖宫产术后产妇80例,其中42例接受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产妇作为观察组,其余38例肌内注射哌替啶镇痛是作为对照组,分别对后两组产妇的镇痛效果、开奶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还有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方法展开了综述.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小于对照组,开奶的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病人控制静脉镇痛的镇痛效果非常理想,可以缩短开药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它值得临床应用.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对比外科手术、保守治疗肠梗阻(粘连性)的临床价值

    目的:观察粘连性肠梗阻采取保守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的应用成效.方法:本次的60例研究对象均选自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接收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手术疗法,观察组采取保守治疗,探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成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疗效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明显,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对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采取保守治疗,其成效明显高于手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腹痛、腹胀等症状,具有显著价值意义,可进一步推广.

    作者:刘建金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乙肝患者HBV-DNA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乙肝大、小三阳人群病毒载量情况,为临床治疗乙肝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PCR荧光探针技术定量检测HBV-DNA.结果:乙肝大三阳人群病毒载量均≥105拷贝/ml,乙肝小三阳人群病毒载量有两种结果:一种是102~104拷贝/ml,另一种是<500拷贝/ml.结论:乙肝大三阳人群体内都有不同程度的病毒复制,除非是为了观察治疗效果,否则没有必要检测HBV-DNA含量.乙肝小三阳人群定期检测HBV-DNA是很有必要的.

    作者:李元珍;吴三明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TAPP术及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双侧腹股沟疝临床观察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TAPP)术和无张力疝修补术对双侧腹股沟疝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间收治的100例双侧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给予观察组TAPP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疼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疼痛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0%,与观察组的6.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PP术既可缓解双侧腹股沟疝患者疼痛程度,又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推广应用价值明显.

    作者:吴卫东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康复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中的应用价值评估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于2017年04月--2018年04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电脑完全随机分组法,将之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49例.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化护理,研究组患者进行常规化护理的同时应用康复护理.结果:研究组护理后的JOA评分、ODI评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开展康复护理,可以有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症状,促使其早日康复.值得临床借鉴普及.

    作者:胡成清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老年肺结核的预防和控制对策研究

    目的:探讨老年肺结核的预防和控制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2月接治的50例老年肺结核患者,根据其临床症状、X线诊断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并对其预防和控制对策进行相关研究.结果对50例老年肺结核患者临床症状及X线诊断分析发现,老年患者临床症状存在咳嗽、咳痰26例(52.0%)及呼吸困难13例(26.0%)患者所占比重较大,而X线诊断结果显示,浸润性肺结核患者在所有入选患者中占据较大比例38例(76.0%).结论:根据我院老年肺结核患者临床症状及诊断结果总结分析发现,肺结核具备治疗特殊性及复杂性,需通过各种途径进行有效控制及预防,以保证治疗效果.

    作者:王珊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耿玉强主任应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中风后抑郁经验

    目的:介绍耿玉强主任医师治疗中风后抑郁的经验.方法:在临床随师学习,总结其临床疾病诊疗特点.结论:耿玉强主任医师认为,中风后抑郁为经脉闭阻、脏腑阴阳失调导致,该方剂具有调理气机的功效,同时兼有安神作用,可防治脑神失养,进而治疗中风后抑郁.

    作者:杨波;耿玉强;吕东;柳伯昌;吕宏;汪海霞;王科;鞠亚波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老年脑梗塞患者护理服务中引入人性化理念的优越性探讨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塞患者护理服务中引入人性化理念的优越性.方法:将2015年5月-2017年4月90例老年脑梗塞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施行常规化护理干预,实验组应用人性化理念护理.比较两组老年脑梗塞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疾病了解程度、治疗配合度;护理前后患者不良情绪、神经功能、独立生活能力.结果:实验组老年脑梗塞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疾病了解程度、治疗配合度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不良情绪、神经功能、独立生活能力相近,P>0.05;护理后实验组不良情绪、神经功能、独立生活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理念护理在老年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提高患者疾病认知和遵医水平,更好改善神经功能和提升自理能力,缓解不良情绪,提高满意度.

    作者:马德莉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500名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全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2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西医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中西医联合治疗和护理,即进行常规西医治疗和护理的同时进行中医定喘汤和穴位贴敷的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和护理后的效果.结果: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和护理后的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总要效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郝丽娜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浅析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的护理干预效果

    目的:探讨分析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接受临床护理的方式和效果.方法:2017年3月至12月我院对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70例进行了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了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实验组使用综合护理,对两组的抢救成功率,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有33例成功被抢救,成功率是94.3%;对照组有31例成功被抢救,成功率是88.6%,两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有31例满意,满意度是86.6%;对照组共有20例满意患者,满意度是57.1%,两组的满意度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出血次数是(1.4±0.4)次,对照组是(3.3±0.7)次,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减少患者的出血次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中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贾春颖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新疆地区汉族与维吾尔族CYP2C9和VKORC1基因多态性差异性分析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维吾尔族、汉族人群中CYP2C9和VKORC1等位基因多态性位点突变频率的差异性.方法:采用荧光染色原位杂交技术测定新疆地区94例维吾尔族、146例汉族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患者的CYP2C9和VKORC1等位基因多态性,统计分析维、汉民族间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性.结果:146例汉族患者中CYP2C9?3,AA型为128例(占87.7%);AC型为16例(占11.0%);CC型为2例(占1.4%);VKORC1(1639G>A),AA型为121例(占82.9%);AG型为23例(占15.8%);GG型为2例(占1.4%).维吾尔族94例患者中CYP2C9?3,AA型为78例(占83.0%);AC型为11例(占11.7%);CC型为5例(占5.3%);VKORC1(1639G>A),AA型为34例(占36.2%);AG型为41例(占43.6%);GG型为19例(占20.2%).维、汉民族间CYP2C9?3和VKORC1(1639G>A)相同类型基因测定结果统计分析显示:VKORC1(1639G>A),AA型汉族/维吾尔族,P<0.05;AG型汉族/维吾尔族,P<0.05;GG型汉族/维吾尔族,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华法林剂量的个体差异与CYP2C9和VKORC1基因的多态性有关,通过基因组学的研究在不同民族间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将为临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更有意义的用药依据.

    作者:鲍思臣;沈皓;李红健;王婷婷;赵婷;玛尔江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基层医院开展孕早期标准化切面超声筛查的意义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开展孕早期标准化切面筛查的临床意义.方法:(1)孕早期:应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规定的8个标准化切面对4500例孕11~13+6周胎儿进行早孕期筛查,对检查出畸形病例转诊,与上级医院诊断结果对比.(2)孕中、晚孕期:应用超声系统筛查法对孕20-24W、28-32W胎儿进行超声检查,发现畸形进行登记、转诊、随诊并追访胎儿妊娠结局.结果:孕早期(11~13+6周)超声筛查诊断胎儿异常11例,孕中期(21-24周)超声筛查诊断胎儿结构畸形29例,孕晚期肠道畸形2例,生后随访到4300例,新生儿异常7例.结论:基层医院开展孕早期标准化切面超声筛查是可行的,孕早期开展标准化切面筛查不仅可以使胎儿严重复杂畸形诊断时间提前,还可以提高基层医院超声科对孕早期胎儿畸形筛查水平.

    作者:张海霞;彭伟国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健康教育在急性胰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评定急性胰腺炎护理过程中采用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4)与观察组(n=34),分别进行常规护理与联用健康教育,然后分析这两种护理服务的临床应用效果,并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中疾病知识掌握评分为(89.63±6.57)分,遵医行为评分为(92.21±5.94)分,健康生活方式评分为(91.16±5.79)分,自我护理知识评分为(93.83±5.62)分,均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12%,明显好于对照组,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胰腺炎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效果十分突出,不仅有助于提升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能提高护理满意率,值得在推广.

    作者:夏敏燕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横纹肌肉瘤组织中ROCK1的表达及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Rho相关卷曲螺旋形成蛋白激酶1(Rho associated coiled coil forming proteinkinase l,ROCK1)在横纹肌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36例横纹肌肉瘤组织与23例正常横纹肌组织,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ROCK1蛋白的表达水平;运用Kaplan-Meier、Log-rank检验与Cox回归分析方法分析ROCK1蛋白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横纹肌肉瘤组织中ROCK1的表达率为72.2%,明显高于正常横纹肌组织的表达率(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6.3,P<0.05).患者预后分析显示,ROCK1低表达患者预后明显好于高表达患者.ROCK1蛋白表达水平、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以及远处转移都是影响横纹肌肉瘤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P值均<0.05).结论:ROCK1在横纹肌肉瘤中呈高表达趋势,并且高表达ROCK1的患者预后较差.

    作者:崔雯雯;彭吉风;蒋金芳;梁伟华;刘春霞;李锋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产后乳房护理对初产妇产后泌乳及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探究产后乳房护理对初产妇产后泌乳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到2017年8月的20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于产后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和乳房护理方法,观察两组产妇产后泌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产妇开始泌乳时间晚于试验组产妇,且48h后泌乳量明显低于试验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8.00%,显著高于试验组的1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乳房护理对初产妇产后泌乳时间及泌乳量均有明显提高,能够有效的降低初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金莲子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剖宫产术后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研究并分析剖宫产术后对母乳喂养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法:收集剖宫产产妇共152例,通过区组随机化分为对照组(76例)和观察组(7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将两组母乳喂养率以及泌乳评分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母乳喂养率以及泌乳评分均更优,P均<0.05.结论:给予剖宫产产妇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升母乳喂养率,并改善产妇泌乳评分,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曹春艳;徐文萍;翟慧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探讨静脉营养在新生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静脉营养在新生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间我科收治疗的新生儿46例危重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3例新生儿给予常规补液治疗,观察组23例新生儿给予静脉营养支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6%,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4%;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危重新生儿(包括早产儿)给予静脉营养支持治疗效果优于常规治疗,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冉龙国;余明友;刘泰全;田如平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万托林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万托林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选取95例于我院进行治疗的毛细支气管患儿(收治于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在取得患儿家长同意的情况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患儿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8例),两组患儿都给予毛细支气管炎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万托林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各项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较少.结论: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万托林(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对于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有较好的疗效,建议临床推广.

    作者:李静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的X线诊断及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的X线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的三甲医院2015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76例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的临床资料,均经手术病理证实.所有患儿均分别实施X线腹部平片及钡剂灌肠X线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标准,观察腹部平片及钡剂灌肠的X线影像表现及阳性检出率.结果:X线腹部平片显示27例结肠瘀张,41例结肠梗阻,8例腹部肠气偏少.钡剂灌肠X线显示4例短段型,52例常见型,5例长段型,10例全结肠型,阳性检出率为93.42%(71/76);随访24h,钡剂潴留率94.74%(72/76).结论: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诊断中腹部平片及钡剂灌肠均能提供有价值X线诊断影像,而不典型X线表现需注重24h复查,并结合临床表现、DR等方法确诊.

    作者:孙建宇;刘名宇;富娜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中医药防治慢性胃炎伴焦虑抑郁状态研究新进展

    慢性胃炎者常常合并焦虑、抑郁状态,常规西医在治疗慢性胃炎伴焦虑抑郁状态中虽说能取得一定效果,但由于副作用较多,因此常常需要联合中药对患者开展治疗.和以往相比,我国中医药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了全面分析中医药防治慢性胃炎伴焦虑抑郁状态研究情况,本文分为3个方面,对上述命题进行分析,旨意为相关学者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性建议.

    作者:徐媛媛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探讨CT灌注成像结合动态增强在良恶性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良恶性肺结节鉴别诊断中CT灌注成像及动态增强扫描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36例肺结节患者常规进行CT灌注成像及动态增强扫描,测定灌注参数值、时间-密度曲线、平扫和增强扫描CT值.结果:恶性、炎性结节血容量(BV)、血流量(BF)、表面渗透系数(PS)值高于良性结节(P<0.05),炎性结节PS值低于恶性结节(P<0.05);增强扫描后,恶性、炎性结节CT值高于良性结节(P<0.05),增强120s、180s时,恶性结节CT值低于炎性结节(P<0.05).结论:CT灌注成像结合动态增强扫描进行良恶性肺结节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优势.

    作者:刘治民 刊期: 2018年第25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