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药防治慢性胃炎伴焦虑抑郁状态研究新进展

徐媛媛

关键词:中医药, 慢性胃炎, 焦虑抑郁状态, 病理病机, 临床效果
摘要:慢性胃炎者常常合并焦虑、抑郁状态,常规西医在治疗慢性胃炎伴焦虑抑郁状态中虽说能取得一定效果,但由于副作用较多,因此常常需要联合中药对患者开展治疗.和以往相比,我国中医药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了全面分析中医药防治慢性胃炎伴焦虑抑郁状态研究情况,本文分为3个方面,对上述命题进行分析,旨意为相关学者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性建议.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护理干预在锁定钢板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在锁定钢板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进行锁定钢板治疗的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0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两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完全负重时间均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缩短其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出血量,促进骨折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李静;王庆慧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二甲双胍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关于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应用不同治疗方案干预疾病的价值探讨.方法:现随机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住院部收治的老年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组后其中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疗法治疗,即为胰岛素注射治疗;另外的观察组则在常规控制血糖的基础上,联合使用二甲双胍,两组患者服药时间均为3个月,对于患者在此期间的血糖与血糖波动性等相关指标进行记录,判断两种疗法的应用效果.结果:血糖控制治疗之前,检测两组患者的身体血糖情况,数据对比可知较为接近,不存在较大差异(P>0.05);治疗后二甲双胍组的空腹血糖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二甲双胍组血脂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对后具有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可应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其能够将空腹血糖以及血红蛋白水平保持在良好的范围内,同时也能够降低患者的血脂水平,减少出现脑血管意外的几率,其临床应用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嘎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胆结石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探析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胆结石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胆结石手术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将其分为两组,分组方式为随机分组方式,每组各46例患者.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和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创口愈合时间、术后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3.48%和73.91%,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35%和19.57%,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胆结石手术期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改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王晓芹;高存青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营养治疗在重度营养不良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重度营养不良肺结核患者应用不同营养治疗方案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2月本科接诊的重度营养不良肺结核病患78例,采用数字抽签法分成A、B两组(n=39).A组实行肠外营养治疗,B组仅接受常规治疗.分析两组营养指标的改善情况,比较SF-36评分.结果:A组血红蛋白和白蛋白指标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B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A组治疗后的SF-36评分为(84.63±5.01)分,明显高于B组的(70.22±5.18)分,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取肠外营养治疗方案对重度营养不良肺结核病患进行干预,可显著改善其血红蛋白等指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刘晋萍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基层条件下怎样提高传染病的发现和控制效果

    目的:探究基层条件下怎样更好的发现和控制传染病.方法:在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我疾控中心随机选取了562位基层志愿者作为本次调查研究资料,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志愿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志愿者进行不同的传染病宣传教育,探究两组志愿者对传染病的发现控制认识.结果:采用特殊宣传教育的观察组志愿者对传染病有效认识率为94.31%,而采用常规宣传教育的对照组志愿者对传染病有效认识率为90.04%.结论:我疾控中心采用的特殊宣传教育方式,可以让基层人群对传染病有更加深入的认知了解,因此有助于提高传染病发现和控制效果.

    作者:李保华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青岛市综合医院住院患者焦虑抑郁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青岛市综合医院中各临床科室住院患者的焦虑抑郁现状及主要影响因素.方法:根据入组标准,选取青岛市市立医院住院患者582例,采用自制的一般状况调查表,宗式抑郁自评量表(SDS)、宗式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其进行评定,并依据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ICD-10诊断标准做出诊断.结果:在调查的各临床科室中,疼痛科的焦虑患病率高(59.09%),肝胆外科的焦虑患病率低(18.60%),而在抑郁的患病率调查中,肿瘤内科高(62.69%),呼吸内科低(16.67%),不同科室的焦虑、抑郁患病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综合医院的住院患者中,焦虑抑郁患病率较高,应建立必要的诊疗及联络会诊制度,以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

    作者:于康磊;薛枫;秦俊峰;王冠军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术前疼痛管理对全膝关节置换病人术后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术前疼痛管理对全膝关节置换病人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拟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病人5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术前疼痛教育,术前24小时超前镇痛,术后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两组病人实施手术前后的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病人对镇痛以及疼痛的认知度高于对照组病人对镇痛以及疼痛的认知度(P<0.05),术后观察组病人的生理机能恢复速度高于对照组病人的生理机能回复速度(P<0.05).结论:对拟实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人进行术前疼痛管理能提高病人对疼痛以及镇痛的认知,降低疼痛阈值,有助于术后病人的疼痛控制以及康复,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杨鹏学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探讨132例快速型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快速型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总结临床相关疾病诊疗经验.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于我院重症医科就诊的快速型心房颤动患者132例,将其随机分为I组、II组、III组各44例,其中I组患者给予美托洛尔治疗,II组患者采用普罗帕酮治疗,III组患者则采用胺碘酮治疗,对三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次研究患者经治疗后,三组心室率和血压均达标,且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组患者的心室率平均达标时间比II组和III组患者短,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美托洛尔、普罗帕酮、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房颤动疗效明显,但控制心室率时间依次延长.因此,药物治疗快速型心房颤动应根据患者个体病情给予针对性治疗,才能达到理想效果.

    作者:王宁;吐尔孙古丽·麦麦提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营养干预对控制社区几种慢性疾病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究营养干预对控制社区几种慢性疾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慢性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在全部患者均满足观察指标的情况下,对患者进行营养干预,比较分析患者在进行护理干预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患者在接受营养干预后的临床疗效明显要优于干预前的疗效,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病患者采用营养干预有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护理疗效显著,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张凤莉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护理干预对减轻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减轻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外科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手术患者9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综合护理干预,并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情况.结果: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有效率达到了93.9%,但对照组这一数据仅仅只有75.5%,说明观察组患者疼痛减轻效果显著,恢复进度良好.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减轻外科患者术后疼痛具有显著的效果,可以在今后的护理工作中推广使用.

    作者:程凤霞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针灸联合穴位注射治疗视神经萎缩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穴位注射治疗视神经萎缩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6例视神经萎缩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本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单纯针灸,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患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2mL黄芪注射液,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个月.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患者视力.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视力均明显提高,但观察组患者视力提高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穴位注射治疗视神经萎缩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邢晓娜;陈敬韬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CT引导下125Ⅰ放射粒子植入用于脊柱椎体溶骨性转移瘤治疗中的价值研究

    目的:对CT引导下125Ⅰ放射粒子植入用于脊柱椎体溶骨性转移瘤治疗中的价值进行研究,为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间治疗的脊柱椎体溶骨性转移瘤患者9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两个研究组.分别采用CT引导下125Ⅰ放射粒子植入治疗和采用常规放射治疗.结果:观察组疼痛缓解率为91.7%高于对照组80.9%的疼痛缓解率(P<0.05);观察组肿瘤缓解率为70.8%高于对照组55.3%的肿瘤缓解率(P<0.05).结论:CT引导下125Ⅰ放射粒子植入用于脊柱椎体溶骨性转移瘤的治疗能够提高疼痛缓解率和肿瘤缓解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维刚;张立瑶;唐腾腾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论我区高龄孕妇妊娠结局与及高危因素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改革,多年晚婚晚育的宣教,教育成本及社会压力的增加,以及女性受教育程度显提升,加之各种不孕不育发病率的增高,辅助生殖技术不断进步,高龄产妇越来越多.导致出现高龄产妇的原因有很多,如早期的反复流产、子宫,附件的手术史,避孕等.随年龄增大,不良妊娠结局比例增加,新生儿发育不健康的现象增多.尤其二孩政策的全面开放,高龄妇女的数量正在明显增加.

    作者:刘鹤玲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与优势

    中医药物是我国传统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地治疗很多西医药物无法治疗的疾病.我国中医药物的种类繁多,且来源较为复杂,对于中医药物的鉴定一直是医疗行业较为困难的工作,药师往往通过对中医药物的颜色、形状以及味道等外观进行鉴定,但是这种鉴定方法往往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以及经验性,需要医师掌握多年的经验以及掌握较为熟练的专业技术.这就会给重要鉴别工作带来困难,而近红外光谱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效果显著,可以提高重要鉴别的准确性以及便捷性.本文主要研究与分析近红外光谱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与优势,希望可以给我国中药鉴定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作者:高元美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妊娠期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产妇57作为实验组,另取同时段接诊的甲状腺功能正常产妇57例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妊娠结局.结果:实验组不良妊娠事件总发生率36.84%显著高于对照组8.77%(P<0.05).结论:妊娠期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会增加不良妊娠事件发生风险,应及时给予有效诊治,尽可能改善妊娠结局,保证母婴健康.

    作者:唐美媛;王晓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对比分析培美曲塞联合奈达铂与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目的:探析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采用培美曲塞结合奈达铂以及结合顺铂治疗的效果.方法:参研对象选取2015年10月至2018年2月医院诊治的66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参照组各33例,依次给予培美曲塞、奈达铂治疗,培美曲塞、顺铂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和用药副反应.结果:试验组总疗效与参照组接近,P>0.05,无统计学意义;参照组用药副反应多于试验组,形成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NSCLC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奈达铂联合培美曲塞治疗整体疗效更理想,副反应少,值得进一步推荐.

    作者:唐洪君;钟海鸣;陈景胜;余勇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安宫黄体酮联合戊酸雌二醇治疗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安宫黄体酮联合戊酸雌二醇治疗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7年3月本院诊治的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82例,采用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接受戊酸雌二醇治疗,观察组接受安宫黄体酮联合戊酸雌二醇治疗.对比两组疗效、止血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56%)较对照组(70.73%)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控制时间(27.62±11.43)h及完全止血时间(43.17±17.60)h均较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宫黄体酮联合戊酸雌二醇治疗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疗效较好,可有效控制患者出血,快速止血,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作者:马新卉;谭丽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护理干预对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内痿血管保护的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患者的护理干预对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血管保护的调查和分析.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在出院前和出院后均接受综合干预.结果:经过护理干预的60例慢性肾脏病患者知识提高85%,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8.3%,掌握药物知识提高了88.3%,纠正不良饮食行为提高了80%.结论:建立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血管保护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感知管理系统,改变不良生活行为,延缓肾功能的进一步恶化和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曾红莲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认知治疗提高老年痴呆症患者康复期生活自理能力的有效性

    目的:探究认知治疗在促进老年痴呆症患者康复期生活自理能力提升过程中的有效应.方法:选取本院在2012年到2016年收取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服用多奈哌齐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之上,加以认知功能训练治疗,每周进行3次,每次的时间在45分钟左右.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各项分数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在两组患者进行不同的治疗之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在MMSE的疗效指数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达到了76%,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6%;观察组与对照组在ADL的疗效指数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达到了66%,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58%.患者在经过认知治疗之后,能够有效的提升自身在康复期的生活自理能力.结论:在对老年痴呆症患者康复期恢复的过程中,通过采用认知治疗的手段,能够有效的实现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提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许乃红;赵东荣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微生物在人类生活中无所不在,它们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微生物在给人类生活带来巨大灾难的同时,也可能被有效利用而为人类服务,进而造福人类.

    作者:徐厚来 刊期: 2018年第25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