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肺结核的预防和控制对策研究

王珊

关键词:老年肺结核, 预防, 控制, 对策, 临床症状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肺结核的预防和控制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2月接治的50例老年肺结核患者,根据其临床症状、X线诊断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并对其预防和控制对策进行相关研究.结果对50例老年肺结核患者临床症状及X线诊断分析发现,老年患者临床症状存在咳嗽、咳痰26例(52.0%)及呼吸困难13例(26.0%)患者所占比重较大,而X线诊断结果显示,浸润性肺结核患者在所有入选患者中占据较大比例38例(76.0%).结论:根据我院老年肺结核患者临床症状及诊断结果总结分析发现,肺结核具备治疗特殊性及复杂性,需通过各种途径进行有效控制及预防,以保证治疗效果.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县级医院超声检查中的漏误诊原因与应对策略

    目的:分析县级医院超声检查中的漏误诊原因与应对策略.方法:选择本院于2016年8月-2017年8月间收治的276例急腹症患者为研究主体.对其进行超声检查,总结其漏误诊率,并分析其漏误诊原因,提出应对策略.结果:276例患者中,漏误诊15例,漏误诊率为5.43%.其中,诊断效果佳的为胆石症急性胆囊炎76例,全部确诊,诊断符合率为100%;诊断效果差的为肠梗阻18例,确诊14例,漏误诊4例,诊断符合率为77.78%;再次为急性阑尾炎26例,确诊22例,漏误诊4例,诊断符合率为84.62%.漏误诊原因主要为起病时间较短、检查时间匆促、胃肠道气体明显干扰和未详细询问病史等.结论:超声检查可有效诊断县级医院的急腹症类型,为临床治疗提供数据支持,但存在漏误诊现象,需要给予针对性应对策略,以确保诊断准确性.

    作者:张丽丽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自控镇痛泵在儿科的应用

    疼痛作为第五大生命体征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手偶术后带来的疼痛给人们带来了较大的痛苦和刺激.术后疼痛可以使人体出现强烈的机体反应,并促进新陈代谢和耗氧量增加,不利于预后康复.目前随着术后镇痛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说成人术后镇痛技术在其方式、方法、药物配方上已趋于成熟.但对于小儿疼痛评估困难,某些镇痛药使用的限制以及担心药物的不良反应,所以小儿进行术后镇痛的几率要低于成年人.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小儿术后镇痛.

    作者:周莹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论我区高龄孕妇妊娠结局与及高危因素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改革,多年晚婚晚育的宣教,教育成本及社会压力的增加,以及女性受教育程度显提升,加之各种不孕不育发病率的增高,辅助生殖技术不断进步,高龄产妇越来越多.导致出现高龄产妇的原因有很多,如早期的反复流产、子宫,附件的手术史,避孕等.随年龄增大,不良妊娠结局比例增加,新生儿发育不健康的现象增多.尤其二孩政策的全面开放,高龄妇女的数量正在明显增加.

    作者:刘鹤玲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精细化护理管理对提高神经内科护理质量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精细化护理管理对提高神经内科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患者入选时间为2016年9月~2018年6月,患者例数为92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则实施精细化干预.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比对照组高,同时,研究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采用精细化护理管理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护理质量,降低患者住院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升整体的服务质量,临床应用意义较为深远.

    作者:周梦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神经外科危重患者经皮气管切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危重患者经皮气管切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我院接收的102例神经外科危重患者通过传统治疗组(n=51例)和经皮气管切开术治疗组(n=51例)的方式进行了分组,进而对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效果进行比较好分析.结果:经皮气管切开术治疗组经过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6.08%明显优于传统治疗组经过治疗后的总有效率82.35%,并且经皮气管切开术在手术治疗期间的手术时间(6.42±1.44)分钟和出血量(7.42±1.44)毫升均低于传统治疗组手术治疗期间的手术时间(12.23±2.36)分钟和出血量(15.54±2.89)毫升.结论:医护人员在对神经外科危重患者进行疾病的治疗期间,为了促进患者经过治疗后身体健康状况的改善,并且拥有良好的手术治疗效果,需要将经皮气管切开术运用到相应的治疗过程中.

    作者:李文杰;陈龙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透析患者皮肤瘙痒效果观察

    目的:关于透析皮肤瘙痒患者应用血液灌流+透析治疗的临床价值探讨.方法:选取80例来我院进行终末期肾病诊断与治疗患者进行研究,待确诊出现皮肤瘙痒后给予所有患者常规血液透析治疗,之后分组对于其中的观察组患者再次应用血液灌流法干预疾病,记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皮肤瘙痒症状改善效果.结果:经过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联合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皮肤瘙痒得到明显的好转与缓解,治疗有效性较之于对照组有着较大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析皮肤瘙痒症在临床治疗时,需要选择应用效果较好的联合疗法(血液透析、血液灌流)进行干预,以此减轻少瘙痒严重度,提高疾病透析治疗价值.

    作者:梁妮娜;佟国芳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循环改进护理模式应用于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患者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循环改进护理模式应用于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患者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20例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简单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患者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患者接受循环改进模式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VAS评分、生存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1d、3d的VAS评分为(5.36±0.40)、(4.03±0.31),对照组术后1d、3d的VAS评分为(7.28±0.69)、(6.27±0.55),相比之下,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生存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1.67%(55/60)远远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76.67%(46/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患者实施循环改进护理模式,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患者的痛苦,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刘艳;齐然;孙超男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治疗效果研究

    目的:观察与分析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150)给予实施常规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n=150)给予实施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对这两种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00%,两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治疗中,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与常规西药治疗方法相比较,前者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可在临床推广.

    作者:郭巧红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镇痛认知教育联合心理干预在骨科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镇痛认知教育联合心理干预对骨科术后患者焦虑情绪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12月收治的骨科手术患者60例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选择2017年1-12月收治的骨科手术患者60例设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镇痛认知教育联合心理干预.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两组患者术后3d内疼痛程度及焦虑情绪.结果:观察组术后当日、术后2d、术后3d VAS评分分别为(5.40±0.93)、(4.51±0.86)、(3.43±0.4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当日、术后2d、3d SAS评分分别为(58.63±3.76)、(53.24±3.87)、(47.93±4.0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镇痛认知教育联合心理干预有助于缓解骨科术后患者疼痛程度及焦虑情绪,对促进术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尚静;高明静;高明杰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6年12月于我院心内科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厄贝沙坦片(商品名:安博维规格::0.15g?7生产厂家: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口服,对照组给予依那普利片(商品名:依苏规格:10mg生产厂家:扬子江药业集团)口服,对方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降压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5.0%,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7.5%,差异有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少,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张瑶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大理白族自治州護士工作倦怠及工作壓力源調查分析

    目的:了解大理白族自治州护士职业倦怠及工作压力源现状,为预防和降低护士群体的职业倦怠提供理论依据和实施建议.方法:采用Maslach工作倦怠量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及职业满意度情况调查表对大理地区不同级别医院162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大理州护士群体在情感耗竭上属于中度倦怠,在人格解体上为低度倦怠,个人成就感降低上为重度倦怠;大理州护士在人格解体及个人成就感维度上的得分低于美国Maslach提出的医护人员常模;婚姻、医院、科室、职称在工作倦怠上存在不同差异,而民族、聘用类型、学历、职务、培训情况在职业满意度、护士工作压力源及职业倦怠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士工作压力源、情感耗竭和职业满意度呈负相关,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和护士工作压力源呈正相关.结论:大理州护士群体存在职业倦怠现象.

    作者:单慧斌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胆汁瘤形成的护理

    目的:探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胆汁瘤形成的临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7年12月行TACE后形成胆汁瘤的36例患者资料,结果:36例患者中27例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后,症状均改善.全部患者出院时肝功能正常.结论:PTCD和合理使用抗生素是治疗TACE术后胆汁瘤形成的有效治疗方法,护理人员做好心理护理、饮食指导、黄疸和胆道引流管护理可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作者:杨琴;练贤惠;劳凤冰;宋晓依;吕格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CTA及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脑动脉狭窄的分布.方法:将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患有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并经我院行CTA检查的118例患者纳入研究对象,将其分为青年组(20~49岁)、中年(50~59岁)及老年组(≥60岁).结果:118例脑动脉狭窄的患者中颅内动脉狭窄的发生率(78.8%)明显高于颅外动脉(21.2%),青年组中单纯性颅内动脉狭窄的比例比其他年龄组高.结论:脑动脉狭窄的部位与年龄有关.

    作者:王卓群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缬沙坦、氨氯地平联合治疗高血压(原发性)的临床有效性、安全性分析

    目的:分析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以及用药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84例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缬沙坦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情况、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治疗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等数据也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血压,且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作者:杜胜卿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血培养快速鉴定(MALDI-TOP MS)联合降钙素原(PCT)诊断脓毒血症临床应用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2011 年报道败血症是第 10 位引起死亡的原因.败血症是严重、常见的感染,在肺部、腹腔和尿道原发感染中发生率分别约为 36%、19%和 13%.如果血液里可检测到细菌,3 min 就能达每个器官.如不能及时治疗,在不同的病程中死亡率大不相同.当在炎症综合征时死亡率仅为 7%,如果不能及时获得正确的治疗,将发展为脓毒血症、严重脓毒血症和脓毒血症休克,死亡率将上升到 48%.全世界每 3 秒钟就有 1 例死于脓毒血症,全球有(2000-3000)万人经受脓毒血症的痛苦,其中有 600 万时婴儿和儿童.由此可见,快速早期分层诊断时降低脓毒血症死亡率的重要步骤.因此,降钙素原(PCT)联合 MS 技术测定作为细菌性脓毒血症的生物标志获得广泛的共识,这为临床病原血流感染的实验室诊断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作者:巢世兰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重视小儿的用药特点及不合理用药的危害

    近几年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临床上儿童药物在种类与数量等方面均呈现显著上升趋势,一方面为儿童的临床治疗药物选择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但另一方面也容易引起儿童用药不当的情况,面临用药不安全的隐患,临床上要严格按照儿童的发育特点和用药特点,合理选择治疗药物,严禁滥用药物,防止对儿童本身造成不可逆的危害,严格筛选适应症和禁忌症,精准计算剂量,保证科学、合理、正确用药,从而保证医疗质量和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减少不合理用药的危害.

    作者:王永霞;孙红丽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应用调经促孕丸治疗不孕症的临床有效性研究

    目的:探讨应用调经促孕丸治疗不孕症的临床有效性.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2016年7月-2018年4月100例不孕症患者分成不同组.对照组给予克罗米酚治疗,中西医联合治疗组则给予克罗米酚联合调经促孕丸治疗.比较两组排卵率和妊娠率;子宫内膜平均厚度、宫颈黏液评分;治疗安全性.结果:中西医联合治疗组排卵率和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中西医联合治疗组子宫内膜平均厚度、宫颈黏液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中西医联合治疗组治疗安全性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克罗米酚联合调经促孕丸治疗不孕症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增加子宫内膜厚度,提高宫颈黏液评分,增加排卵率和妊娠率,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通飞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中药配合针灸治疗胃痛肝气犯胃证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中药配合针灸治疗胃痛中辨证为肝气犯胃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胃痛肝气犯胃证患者4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中药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中药配合针灸进行治疗,为期8周,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痊愈7例(35.0%),显效5例(25.0%),有效4例(20.0%),无效4例(20.0%),总有效率80.0%;实验组痊愈10例(50.0%),显效5例(25.0%),有效3例(15.0%),无效2例(10.0%),总有效率90.0%.结论:中药配合针灸治疗胃痛肝气犯胃证效果显著,明显优于单独使用中药,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侯伟超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针灸与索利那新单独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有效性比较

    目的:比较针灸与索利那新对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治疗效果,探讨中医传统方法之针灸治疗OAB的有效性.方法:选取60例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随机分成2组,针灸组30例,索利那新组30例,分别连续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治疗1周后,4周后,3个月后的治疗效果,记录排尿日记,按照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评分表(OABSS)进行评分,比较各组日间排尿次数、夜间排尿次数、尿急及尿失禁次数,每次尿量等,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治疗4周后针灸组总缓解率(83.3%),索利那新组总缓解率(90.0%),组间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灸与索利那新用于治疗OAB患者,均能有效改善其症状,针灸组与索利那新组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有效性相当,针灸治疗更加经济,避免了药物毒副作用.

    作者:王启开;林明亮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急诊优质护理对急性胸痛患者心绞痛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主要探讨分析急诊优质护理对急性胸痛患者心绞痛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急诊科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的急性心绞痛患者126例,按照两组不同的护理服务措施,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患者,各为6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进行常规的护理措施,实验组心绞痛患者在其基础上行优质护理服务措施.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护理服务措施对急性心绞痛患者的治疗效果、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及满意度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抢救时间(10.12±3.65)min和住院时间(9.14±2.96)d明显的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达到90.48%,护理服务满意度达到93.2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急性心绞痛患者护理时,发现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措施,不仅能缩短急性心绞痛患者的抢救时间和住院时间,还能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同时增加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

    作者:陈岩 刊期: 2018年第25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