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静脉营养在新生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冉龙国;余明友;刘泰全;田如平

关键词:静脉营养, 新生儿, 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静脉营养在新生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间我科收治疗的新生儿46例危重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3例新生儿给予常规补液治疗,观察组23例新生儿给予静脉营养支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6%,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4%;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危重新生儿(包括早产儿)给予静脉营养支持治疗效果优于常规治疗,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推广应用.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50例儿童肠道传染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探讨50例肠道传染病患儿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肠道传染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其相关特征.结果:男性所占比例(62.00%)显著高于女性(38.00%),3岁以下婴幼儿所占比例较高(64.00%),P<0.05;一般肠道传染性疾病所占比例高(70.00%),P<0.05;患儿以夏秋季节发病率较高(80.00%),城区肠道传染病患儿所占比例(74.00%)显著高于乡村患儿(26.00%),P<0.05;致病菌以志贺菌属所占比例高(40.00%),不同的致病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各不相同(P<0.05);细菌性痢疾患儿发病至就诊间隔时间短,就诊时粪便性质以粘液便所占比例高(52.00%),分析延误就诊原因主要为无医保、家庭人均年收入较低、家长受教育程度低等(P<0.05);47例患儿病情均好转或痊愈.结论: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儿童肠道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接诊疑似病例应根据其实际情况综合判断病情并给予积极的对症治疗.

    作者:钟景成;叶郁辉;陈君;吴延杰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针灸联合穴位注射治疗视神经萎缩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穴位注射治疗视神经萎缩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6例视神经萎缩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本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单纯针灸,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患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2mL黄芪注射液,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个月.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患者视力.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视力均明显提高,但观察组患者视力提高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穴位注射治疗视神经萎缩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邢晓娜;陈敬韬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阿奇霉素治疗细菌性感染的临床疗效

    目的:对细菌性感染患者采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探讨.方法:将2017年3月-2017年11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细菌性感染患者,98例作为本次实验的临床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方式分为每组各49例的观察和对照两组,观察组给予阿其霉素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红霉素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给予阿奇霉素治疗的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较明显更高,对比之间的数据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细菌性感染采取阿奇霉素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更具优势,安全性较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阿尔孜古丽·卡斯木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脊髓损伤截瘫患者康复期的护理研究

    目的:文章主要针对脊髄损伤合并截瘫病人膀胱功能障碍的康复护理效果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脊髓损伤合并截瘫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在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期间,将其依据信封式随机分组为对照组、观察组,2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康复护理,并将2组患者经相应护理方案干预的膀胱功能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脊髄损伤合并截瘫患者经康复护理方案干预的留置屎管时间为(37.25±8.13)d,膀胱容量为(300.13±79.50)ml,残余尿量为(35.13土10.77)ml,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尿路感染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脊髄损伤合并截瘫病人膀胱功能障碍的康复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作者:任秋凤;阿依提拉克孜·吐尔逊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1例贲门失弛缓症合并食管癌术前营养支持治疗的护理

    贲门失弛缓症(achalasia of cardia,AC)是一种原发性食管神经肌肉病变所致的食管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以吞咽时食管体部缺乏蠕动以及食管下段括约肌松弛不良或完全不松弛为特征,伴有食管体部的扩张.发病率为0.5~1.2/10万,常见于30~60岁.临床主要表现为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呕吐、食物反流;吞咽困难多呈间歇多发性,常因情绪波动,发怒,忧郁或进食过冷和辛辣的食物而诱发.长期吞咽困难可造成营养不良和消瘦[2].有学者报道食管贲门失弛缓症致食管癌的发生率为4.6%,明显高于一般人群,可能与食管腔内长期有食物潴留致食管黏膜病变有关,目前手术切除是常见的治疗方法.此类患者术前就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和心理问题,增加患者的手术风险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充分的术前准备和有效的营养支持对此类患者尤为重要.

    作者:张萍;仲继红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产后保健对母乳喂养的干预价值研究

    目的:研究产后保健对母乳喂养的干预价值.方法:2016年9月--2018年1月期间,选择我院管辖区的14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有7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配合产后保健,经随访,了解患者母乳喂养情况,并调查满意度.结果:①统计发现,观察组纯母乳喂养率为81.42%(57/70),对照组为68.57%(48/7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调查显示,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2.7±4.95)分,对照组为(88.1±5.03)分,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产后保健干预,可促进母乳喂养,且产妇满意度高.

    作者:马酉芳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的临床护理途径及其效果研究

    目的:对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中的护理特点加以研究,寻找有效的临床护理途径,分析其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本院接受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的68例病人进行本组试验,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研究组接受围手术期护理,对照组接受传统护理,对比两组术中与术后各项指标情况,调查两组满意率.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卧床、术后进食、带引流管及住院总天数等时间指标均比对照组少(P<0.05);研究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是97.06%,对照组则是79.41%,两组对比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中实施围手术期护理,于传统的护理模式进行对比更具优势,且对促进病人尽早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董海菊;李飞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隔姜灸治疗肝癌介入治疗术后尿潴留30例

    目的:观察介入治疗术后尿潴留的患者行隔姜炙治疗的实施效果.方法:将2010年3月~2013年8月肝癌介入治疗术后发生尿潴留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共30例.2013年9月~2017年2月肝癌介入治疗术后发生尿潴留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共30例.对照组采用物理治疗及导尿术.观察组采用隔姜炙治疗.结果:观察组显效28例,对照组显效5例,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隔姜炙治疗能有效解除肝癌介入治疗术后尿潴留.

    作者:吴素兰;胡红杏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BI—RADS—US在乳腺下乡筛查的初步探讨

    目的:超声设备的普及和对超声医师技能的培训已使超声成为发现乳腺病灶和鉴别其良恶性的重要影像学方法.但由于对乳腺超声征象的正确识别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导致对图像描述和报告不甚统一.本文旨在探讨BI—RADS—US在乳腺下乡筛查的初步探讨.方法:应用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研究200例乳腺筛查对象的超声改变,然后用BI—RADS—US标准进行鉴别和分级(0—6级),重点对43例乳腺肿块患者与其病理诊断结果对照.结果:43例乳腺肿块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恶性者26灶、良性肿瘤21灶.根据BI—RADS—US标准和分级,Ⅱ级和Ⅲ级共有18灶,与病理结果符合者为15灶(85.7%);V级有24灶,与病理符合者为23灶(95.8%);Ⅳ级有4灶.Ⅵ1灶.结论:BI—RADS—US在乳腺下乡筛查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尤其对筛查出有肿块的患者在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方面的应用有较高的准确性.

    作者:朱远翠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HC可视喉镜在急诊紧急气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HC可视喉镜在急诊危重症患者紧急气管插管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1月,随机将我院急诊科抢救室需紧急气管插管的62例危重症患者分为普通光纤喉镜组(A组)32例,HC可视喉镜组(B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气管插管声门暴露时间、暴露声门成功率、插管1次成功率及气管插管总时间;并比较两组插管前与插管后血氧饱和度和相关不良反应.结果:B组暴露声门的时间为(4.21±1.11)s明显较A组的时间(7.32±1.52)s短(P<0.05);B组暴露声门的成功率(为100%)较A组(为56.25%)高且差异显著(P<0.05);B组插管时间为(19.22±3.21)s,明显较A组的(38.32±5.52)s短(P<0.05);且B组一次插管成功率(为90%)显著高于A组(为56.25%)(P<0.05).B组插管后3min血氧饱和度与A组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HC可视喉镜用于急诊科紧急气管插管危重患者中能够显著缩短患者插管时间,并促进插管成功率提高,迅速改善患者氧合,从而为抢救患者生命赢得宝贵时间,提高抢救效率,值得推广.

    作者:熊健;李玲;梁隆斌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略谈信息化管理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信息化技术逐渐在医院手术室管理中有应用,不仅能够提高管理效率,而且对增强手术室工作效果发挥积极的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信息化管理手段在手术室管理中的有效应用,并提出有效的建议.

    作者:王丽丽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润光养生美容酒急性毒性及其抗炎镇痛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润光养生美容酒的急性毒性及其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通过大鼠大耐受量以及小鼠半数致死量试验评价该酒的急性毒性.通过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模型、巴豆油诱发小鼠耳部急性水肿模型、小鼠耳部毛细血管通透性检测评价该酒的抗炎作用.通过醋酸致小鼠扭体模型评价该酒的镇痛作用.结果润光养生美容酒大鼠大耐受量为181.7 mg·kg-1·BW(相当于原液10 mL·kg-1·BW),小鼠半数致死量为398 mg·kg-1·BW(相当于原液21.90 mL·kg-1·BW).与生理盐水组比较,高(10%Vol)、中(5%Vol)、低剂量(2.5%Vol)的润光养生美容酒均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P<0.05),高剂量(10%Vol)的润光养生美容酒具有显著的镇痛效果(P<0.05).结论润光养生美容酒在临床常用口服剂量是安全的.润光养生美容酒具有显著的抗炎、镇痛作用.

    作者:李武国;苏乔;潘卫松;赵广银;李雯雯;周永标;杜颖;李文英;李润光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急性造血功能停滞1例

    急性造血停滞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骨髓造血功能停滞,外周血表现以一系 、两系或三系血细胞减少,其中以红系造血停滞为常见,通常表现为血中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减少或全血细胞减少[1],预后良好,多数去除病因1~2周后恢复,治疗目的在于帮助渡过危象期,所以及时正确的诊断至关重要.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报告如下.

    作者:刘唱;姜红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外科营养支持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手术严重的感染、外伤、多发性损伤都会造成机体处于一种高代谢的条件下,尤其是增强的分解代谢,造成短期时间之内产生营养不良等问题,因为免疫力低下等容易让身体处于一种感染的高危状态,与此同时,由于身体的介质激素、体内酶和其他蛋白质合成等能源出现不足,而造成肠胃、肾、肝、心等系统产生一些功能障碍,造成患者对手术的耐受能力下降,而产生一些手术之后的并发症,或者组织修复困难等问题,所以加强外科病人的营养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赵蓉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中医治未病对亚健康人群健康状况影响的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中医治未病对亚健康人群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选2013.1--2017.1期间检测符合亚健康患者120例,分为研究组和参考组各60例,分别使用常规的治疗干预(参考组)和中医治未病进行干预(研究组),观察治疗干预前后患者的生命质量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干预后,两组患者均在心理、生理和社会关系情况上有所改善,研究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参考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亚健康人群进行综合的健康干预能够有效的提高生命质量情况,中医治未病干预可以改善亚健康患者的健康状况,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刘永梅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1例多原发肿瘤的临床分析:患者短期内罹患4部位异时性原发恶性肿瘤

    目的:研究与分析短期内罹患4部位异时性原发恶性肿瘤的治疗情况.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法对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多原发肿瘤疾病一例患者的治疗情况以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经过取得病理并化疗治疗后,原有发热症状消失,且后续复查病灶几乎完全消退,治疗效果佳.结论:对于患有多原发肿瘤疾病的患者,应警惕其自身肿瘤易感性,不要遗漏可能产生新发肿瘤的诊断,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确诊后可采取手术治疗,且术后采取必要措施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作者:苏晓晔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骨科护理中风险发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目的:探讨骨科护理中风险发生的原因及对策.方法:选择本院骨科于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1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意外伤发生情况、投诉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投诉率、意外伤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创伤骨科应用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显著降低风险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祝燕苹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在老年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采取临床护理路径的治疗效果.方法:从我院2016.2`2017.3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老年患者共104例进行研究,采取数字随机分配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2例,对实验组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的躁狂、抑郁情况均改善(P<0.05),但护理后观察组的HAMD评分、BRM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双相情感障碍治疗中采取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病情,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美红;刘春珍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不同年龄小儿七氟醚全麻后苏醒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小儿七氟醚全麻后苏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60例的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2-5岁,30例.研究组患儿6-10岁,30例.所有患儿均愿意采用七氟醚全麻方式进行手术治疗.对照组患儿与研究组患儿给予七氟醚进行全麻.对比两组患儿苏醒后的患儿产生的躁动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儿苏醒后的躁动发生率(93.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苏醒后的躁动发生率(63.3%).结论:不同年龄小儿患者中年龄较小的患儿产生的不良情况高于年龄较大的患儿.因此护理医务人员在进行患儿麻醉应该根据患儿年龄可以适当的控制剂量,以此来降低患儿的苏醒率.

    作者:汪富平;马新军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针灸治疗面瘫的临床研究进展

    文章对近五年针灸治疗面瘫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了研究,从概念和针灸治疗的方法上进行了相关的整理和总结.得出结论是:针灸治疗面瘫有很好的效果,除了常规的针刺之外,再选穴位和手法上的应用以及多种治疗方法并用是针灸治疗难治性面瘫取得疗效的关键.

    作者:张倩 刊期: 2018年第25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