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例贲门失弛缓症合并食管癌术前营养支持治疗的护理

张萍;仲继红

关键词:贲门失弛缓症, 食管癌, 营养支持, 护理
摘要:贲门失弛缓症(achalasia of cardia,AC)是一种原发性食管神经肌肉病变所致的食管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以吞咽时食管体部缺乏蠕动以及食管下段括约肌松弛不良或完全不松弛为特征,伴有食管体部的扩张.发病率为0.5~1.2/10万,常见于30~60岁.临床主要表现为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呕吐、食物反流;吞咽困难多呈间歇多发性,常因情绪波动,发怒,忧郁或进食过冷和辛辣的食物而诱发.长期吞咽困难可造成营养不良和消瘦[2].有学者报道食管贲门失弛缓症致食管癌的发生率为4.6%,明显高于一般人群,可能与食管腔内长期有食物潴留致食管黏膜病变有关,目前手术切除是常见的治疗方法.此类患者术前就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和心理问题,增加患者的手术风险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充分的术前准备和有效的营养支持对此类患者尤为重要.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精神科护理人员受伤后的心理危机干预

    目的:分析精神科护理人员在受伤后的心理危机干预的作用.方法:从我市五年内受到伤害的精神科护理人员中,随机抽取100名,将其分成对照组50名,在受伤后未对其采取心理危机干预;实验组50名,在受伤后采取心理危机干预.并对两组效果进行比对.结果:通过心理危机干预的精神科护理人员,在受伤后情绪得到有效缓解,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精神科护理人员受伤后,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可以大大的减轻受伤人员的心理压力、稳定受伤人员的情绪、进而促进其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的提高,因此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刘振华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儿童康复护理中优质护理的运用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康复护理中优质护理的运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64例患儿,数字随机抽取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ADL日常生活能力及FMA肢体运动功能.结果:观察组优良率78.13%,显著高于对照组43.75%(P<0.05);护理后,观察组ADL评分、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童康复护理中优质护理的运用可提高护理效果,促进患儿运动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海萍;刘金香;张桂芳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低位B-Lynch缝合术治疗难治性前置胎盘性产后出血的疗效

    目的:研究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低位B-Lynch缝合术治疗难治性前置胎盘性产后出血的作用.方法:观察30例难治性前置胎盘性产后出血产妇进行治疗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93.33%,较对照组的66.67%高,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止血时间、术后2h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低位B-Lynch缝合术对减少难治性前置胎盘性产后出血效果显著.

    作者:牛志红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神经内科急性脑梗死采用前列地尔治疗对预后的价值研究

    目的:研究和分析神经内科急性脑梗死采用前列地尔治疗对预后的价值.方法:从本院神经内科在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随机抽取124例患者,并采用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前列地尔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1.94%,明显高于对照组74.19%,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ESS评分有所增加,且增加幅度更为明显,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能够使患者达到预期的状态,改善患者病情,保证疗效的同时降低对患者的伤害,具有一定的积极价值.

    作者:刘小溪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探究骨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以及对策

    目的:分析骨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方法:利用访问法、归纳总结法,对骨科护理实践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策略.结果:在骨科护理中,有效开展护理工作、增强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对减少或规避骨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发挥积极的作用.结论:院方应积极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及护理技能水平,使之能够更好开展骨科护理工作,对确保骨科护理安全和提高护理质量有积极影响,同时也能减少护理纠纷问题和提高患者满意度,防止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作者:陈晓荣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宫颈腺癌临床病理及诊断探究

    目的:分析宫颈腺癌临床病理及诊断方法.方法:选择本院于2015年2月-2018年2月间收治的15例宫颈腺癌患者为研究主体.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确定其临床病理与诊断过程.结果:患者的临床症状为阴道流液、流血与白带增多,属非特异性特征.经TCT(液基细胞学检查)后,假阳性率为33.33%(5/15),经高危型HPV(人类乳头瘤病毒)检测后,阳性率为86.67%(13/15).首次活检时便已确诊病例为6例(40.00%),病理巨检的主要类型是结节息肉状(40.00%)和内生型(26.67%).组织学类型主要为黏液腺癌(33.33%),免疫组化中CEA(癌胚抗原)、P53(癌抑制遗传基因)、Ki-67(增殖期细胞核抗原)、PAX-8基因、ER(雌激素受体)、PR(孕激素受体)与P16(抑癌基因)均为阳性表达.结论:宫颈腺癌的主要症状均呈非特异性特征,通过TCT、阴道镜、高危型HPV、免疫组化与宫颈锥切等检查与诊疗手段,能够减少误诊或漏诊情况.

    作者:崔丽燕;亢姝娇;刘小宁;张立君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探讨CT对甲状腺腺瘤及单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诊断价值

    目的:研究CT对甲状腺腺瘤及单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进行CT诊断的甲状腺腺瘤患者18例为(肿瘤组),进行CT诊断的单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15例(腺肿组),对比两组患者病灶区域的CT平扫、增强CT情况及周边正常腺体CT平扫、增强CT结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正常腺体的CT平扫及增强CT结果,均无显著差异(P>0.05).对比两组患者病灶区域的CT平扫结果及增强CT结果,肿瘤组患者明显高于腺肿组患者,且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进行CT诊断可以明显区分甲状腺腺瘤及单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值得临床相关医务人员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周亚兴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社区卫生院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和常规治疗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在临床较为常见,为心内科病症,此病是处于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的一种临床表现.这种疾病发病突然,病情严重危急,需要对患者进行及时的对症治疗,如果没有及时诊断与治疗,后果十分严重.本文就对这种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进行分析.

    作者:李平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维生素C安瓿玻璃碎片飞溅入眼的教训

    目的:针对维生素C安瓿玻璃片飞溅入眼所得到的教训进行研究.方法:对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护理部实习生在掰维生素C安瓿玻璃时,不慎被碎片飞溅入眼,这一情况,进行回顾与分析.讨论其根本原因,以及从此次事件中我们应当吸取的教训,为以后的工作鸣警钟,防止同种事件发生,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结论:护理部人员在给患者做治疗前,要先对药物进行配比,而目前来说,安瓿玻璃瓶在医学应用中仍旧广泛,医护人员打开安瓿玻璃瓶时,经常会被划伤,更甚者玻璃碎片飞溅到眼睛,不可避免的会对眼睛造成伤害.而此次研究就是从以往的失误中总结经验,发现不足,找出应对类似事件的方法,避免再次发生类似事件.

    作者:孟友娣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头孢呋辛钠治疗老年肺气肿感染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在老年肺气肿感染患者中采用头孢呋辛钠进行治疗,探究分析其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于2016年3月-2017年11月期间从我院选取100例年肺气肿感染患者进行探讨分析,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组50例:将青霉素应用到对照组中,将头孢呋辛钠应用到观察组中,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临床指标改善时间进行比较.结果:相较于对照组的治疗效率,观察组明显较高,其中对照组的治疗效率为64%,观察组的治疗效果率为90%(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肺气肿感染患者中采用头孢呋辛钠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有效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具有在临床中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李伟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浅谈大型综合性医院消防安全管理

    医院是城市综合体的主体部分之一,由于其建筑紧密分布、人流多、设备多、压力容器、化学试剂、被子纸张等易燃易爆物品多等特点,因此若是引起火灾,较易产生巨大的经济损失及人员死伤.所以,强化对医院消防的监督管理,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火灾的发生率,进而确保医务人员以及患者与家属等的人身安全,同时指导并监督医院相关管理者做好内部消防管理工作显得至关重要.

    作者:王东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兰州市市区与农村山区儿童静脉血微量元素对比分析

    目的:比较兰州市市区与农村山区儿童静脉血微量元素.方法:选择兰州市市区与农村山区3~6岁儿童各600人进行微量元素调查.结果:兰州市市区儿童Ca、P、Zn缺乏的比例分别为1.67%、1.00%、4.00%,农村山区儿童分别为3.83%、3.17%、7.17%,均为市区儿童低于农村山区(P<0.05).而Fe、Mg、Cu的缺乏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市区儿童Ca、P、Zn的含量水平高于农村山区(P<0.05);而Fe、Mg、Cu的含量水平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兰州市Ca、P、Zn普遍缺乏,农村儿童缺乏率高于城市儿童.

    作者:李黎明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风险管理在放射科介入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风险管理在放射科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情况及效果.方法:对我院放射科介入治疗中应用风险管理前一年和应用后一年的护理效果等进行观察比对分析.结果:采用风险管理模式后,临床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显著提升,护理质量明显改善,与之前比较差异明显,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管理是一种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在放射科介入临床治疗中效果较好,能够有效改善治疗效果,提升专业能力和综合技能,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提高治疗安全性,值得在临床进一步应用或者广泛推广.

    作者:徐海杰;李彩霞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冠心病危险因素研究新进展

    冠心病的产生是还有多个因素造成的一种疾病,除了传统的危险因素之外,近些年相关研究还发现了一些新型的危险因素,比如,内脂素、脂联素、抵抗素、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脂蛋白a等,在此将这些新的危险因素对冠心病的发病机制进行简要的论述.

    作者:杨海燕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血液检验诊断和鉴别缺铁性贫血的意义研究与分析

    目的:探讨血液检验诊断和鉴别缺铁性贫血的意义.方法:于2017年03月--2018年03月,选取玉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治的缺铁性贫血患者43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纳入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在玉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健康检查的正常者43例,作为常规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血液检验.结果:研究组血红蛋白量、RBC计数、HCT等水平明显低于常规组,同时MCH、MCV、MCHC等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缺铁性贫血行血液检验诊断和鉴别的意义重大,值得临床推广,尤其是基层医院.

    作者:杨宝勤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全髋及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比较

    目的:研究并比较全髋及半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分组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患者行半髋关节置换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以及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并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的出血量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没有明显的区别;此外实验组患者术后出现的并发症明显比对照组少,两组之间的差异比较明显.结论:全髋及半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半髋关节置换术具有减少住院时间的优点,而全髋关节置换术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可根据需求选择治疗方案.

    作者:杨勇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快速康复外科在关节置换早期功能锻炼的现状分析

    本文主要对快速康复外科在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应用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分别从髋膝关节置换术的术前的健康宣教、术后疼痛的管理、术后各种管道维护以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几个方面总结了目前国内的临床应用的情况.并结合我国现状提出建议,为今后开展快速康复外科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郭杨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圣散子方联合适形放疗治疗晚期肺腺癌外周血CTC、CSC相关性研究

    目的:观察中药圣散子方联合适形放疗治疗晚期肺腺癌患者外周血CTC、CSC与临床效果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3月于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呼吸内科、胸外科、放疗科等科室临床确诊的Ⅲ、Ⅳ期肺腺癌患者6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3例,采用适形放疗及对症支持治疗方案,试验组3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口服中药圣散子方联合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放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近期治疗效果均显著(P<0.05),试验组在放疗不良反应方面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圣散子方联合适形放疗治疗晚期肺腺癌效果显著,同时可减轻患者放疗不良作用,可推广应用.

    作者:宋振玉;冷宁;彭传真;吴建军;栾福玉;周明玉;聂文;宋永欣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的临床护理途径及其效果研究

    目的:对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中的护理特点加以研究,寻找有效的临床护理途径,分析其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本院接受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的68例病人进行本组试验,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研究组接受围手术期护理,对照组接受传统护理,对比两组术中与术后各项指标情况,调查两组满意率.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卧床、术后进食、带引流管及住院总天数等时间指标均比对照组少(P<0.05);研究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是97.06%,对照组则是79.41%,两组对比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中实施围手术期护理,于传统的护理模式进行对比更具优势,且对促进病人尽早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董海菊;李飞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吡嗪酰胺抗结核化疗致高尿酸血症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抗结核化疗中吡嗪酰胺导致的高尿酸血症情况.方法:调查对象为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26例结核病患者,根据吡嗪酰胺使用情况分为两组,HRZE纳入观察组,HRE纳入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高尿酸血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高尿酸血症发生率为82.5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5%;且治疗后观察组血清尿酸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抗结核化疗中使用吡嗪酰胺,造成高尿酸血症发生几率升高,需要临床密切监测患者血尿酸浓度.

    作者:张占军 刊期: 2018年第25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