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析术前护理干预对结肠破裂手术效果的影响

孙冰

关键词:结肠破裂, 术前护理
摘要:目的:探究术前护理干预对结肠破裂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抽选我院收治的30例结肠破裂患者,对其实施术前护理干预,观察效果.结果:经术前护理干预后,30例结肠破裂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未出现并发症;护理满意度达90%(27/30).结论:有效的术前护理干预能够提高结肠破裂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戊酸雌二醇+米非司酮对妊娠中期行引产对成功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和分析在妊娠中期孕妇中米非司酮+戊酸雌二醇的引产效果.方法:此次抽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引产的妊娠中期孕妇(100例)当分析的对象,以入院顺序分乙组、甲组,每组50例.此次研究乙组孕妇使用米非司酮引产,研究甲组是通过米非司酮+戊酸雌二醇进行引产,总结引产成功情况、宫腔残留情况、产程和VAS评分.结果:甲组引产成功率(100.0%)大于乙组(92.0%),有统计学意义(X2=4.167,P=0.041).甲组的宫腔残留率(20.0%)小于乙组(40.0%),有统计学意义(X2=4.762,P=0.029).甲组的产程(3.81±1.19)h短于乙组(4.57±1.21)h,有统计学意义(t=3.167,P=0.002).甲组的VAS评分(2.12±0.74)分小于乙组(4.20±0.98)分,有统计学意义(t=11.977,P=0.000).结论:在妊娠中期孕妇中,米非司酮+戊酸雌二醇的引产效果确切,引产成功率高、宫腔残留率低、产程短、疼痛轻.

    作者:常玲玲;席艳妮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活性丫型节育器在计划生育门诊中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评价活性丫型节育器在计划生育门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5年11月--2017年10月期间,回顾性选择我院计划生育门诊收治的124例患者,根据节育器类型,分为两组,应用TCu220C-IUD普通宫内节育器的患者设为对照组(n=54),应用活性丫型节育器的患者设为研究组(n=70),比较两组患者节育器使用情况,并统计不良反应情况.结果:①比较节育器续用率,研究组为94.28%,对照组为79.62%,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统计不良反应,研究组发生率为7.14%,对照组为16.67%,组间数据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性丫型节育器在计划生育门诊中,应用价值高,不仅可提高续用率,而且不良反应少,建议推广使用.

    作者:韩玉花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非洛地平联合倍他乐克对高血压的治疗作用分析

    目的:分析非洛地平联合倍他乐克对高血压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近一年我院收治的10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案例,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采用的是非洛地平以及非洛地平联合倍他乐克治疗,治疗后对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分析,乙组和甲组总有效率分别是94%和76%,乙组的优势明显.甲组和乙组不良反应率分别是12%和6%,乙组的优势明显.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值分析,治疗后乙组的数值低,对比后差异明显.结论:对高血压患者采用非洛地平联合倍他乐克进行治疗,效果明显,能让患者尽快恢复,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进娥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胸透和DR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在健康体检中运用胸部X线检查,对其应用价值加以探讨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7年11月期间在海拉尔区人民医院健康体检者9587例,其中3016例体检者的胸透视影像作为胸透组,其余6571例体检者的胸部DR资料作为DR组.根据体检者的年龄与性别加以分组.对体检者的检查结果依照:正常无差、一般性描述异常以及阳性发现异常加以分类,对体检者的阳性检出率加以计算,并加以统计学分析.结果:其中DR性组以及胸透组的阳性检出率相似,(Χ2=1.623,P>0.05).9587例体检者不同性别胸部X线阳性检出率相对比,女性的阳性检出率较男性阳性检出率相对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9587例体检者不同年龄组,老年组的阳性检出率为4.6%,明显高于青年组的0.1%与中年组的0.9%,且P<0.05.结论:对于胸部疾病来说,胸部摄片的阳性检出率与胸部透视相当,但胸部DR具有辐射剂量低,效率高,便捷简单的特点,推荐在临床上首选使用.

    作者:白长青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延续护理对直肠癌患者术后心理行为与自护能力的影响探究

    目的:探究延续护理对直肠癌患者术后心理行为与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直肠癌患者80例,选取时间为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根据其住院顺序的差异将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延续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患者自护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直肠癌患者术后接受延续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提高患者自护能力,改善其预后,效果明显.

    作者:汪红秀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艾灸治疗缓解期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温和灸在不同治疗时间治疗缓解期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本院在2010年7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90例缓解期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双盲法将患者均分为3组,分别是药物治疗组、20min温和灸组、40min温和灸组,比较分析各小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对患者进行随访,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结果:3组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改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结束后1个月,20min温和灸、40min温和灸组的治疗效果均显著优于药物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3组患者治疗后及治疗后1个月缓解期支气管哮喘症状积分显著优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药物治疗相比较,艾灸治疗在远期疗效上临床效果更优越,值得推广.

    作者:陶莉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方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于2015年04月--2018年04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电脑完全随机分组法,将之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50例.常规组患者单纯用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患者联合应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统计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体疗效(96.00%)显著高于常规组(84.00%),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48.1±5.5)%明显高于常规组(34.3±5.8)%,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单纯用阿司匹林治疗的基础上,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联合应用氯吡格雷予以进一步治疗,临床疗效更高.

    作者:张丽华;王树会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与优势

    中医药物是我国传统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地治疗很多西医药物无法治疗的疾病.我国中医药物的种类繁多,且来源较为复杂,对于中医药物的鉴定一直是医疗行业较为困难的工作,药师往往通过对中医药物的颜色、形状以及味道等外观进行鉴定,但是这种鉴定方法往往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以及经验性,需要医师掌握多年的经验以及掌握较为熟练的专业技术.这就会给重要鉴别工作带来困难,而近红外光谱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效果显著,可以提高重要鉴别的准确性以及便捷性.本文主要研究与分析近红外光谱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与优势,希望可以给我国中药鉴定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作者:高元美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略谈信息化管理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信息化技术逐渐在医院手术室管理中有应用,不仅能够提高管理效率,而且对增强手术室工作效果发挥积极的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信息化管理手段在手术室管理中的有效应用,并提出有效的建议.

    作者:王丽丽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妇女流产后关爱方式对避孕效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妇女流产后关爱方式对避孕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2月90例流产妇女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施行常规化护理干预,实验组应用关爱方式.比较两组流产妇女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对避孕方法的掌握度、对避孕知识的掌握度、坚持避孕的行为评分;护理前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焦虑分值;半年内再次妊娠率.结果:实验组流产妇女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对避孕方法的掌握度、对避孕知识的掌握度、坚持避孕的行为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焦虑分值相近,P>0.05;护理后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焦虑分值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半年内再次妊娠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爱方式在流产妇女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提升患者对避孕的了解和依从性,降低短期内妊娠率和减轻焦虑,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李瑞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取石术对泌尿结石的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对泌尿结石患者采取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效果.方法:采取数字双盲法从我院泌尿科临床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106例泌尿结石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甲组与乙组,各53例.对甲组患者施予气压弹道碎石手术治疗,对乙组施予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取石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1)甲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均长于乙组,且甲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1.13%,低于乙组的96.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甲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是7.55%,与乙组的3.77%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泌尿结石患者采取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取石术进行治疗,能够获得较高的疗效与安全性,建议广泛推广运用.

    作者:陈建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500名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全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2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西医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中西医联合治疗和护理,即进行常规西医治疗和护理的同时进行中医定喘汤和穴位贴敷的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和护理后的效果.结果: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和护理后的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总要效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郝丽娜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中Caspase-8、PCNA和nm23的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Caspase-8、PCNA和nm23蛋白表达与正常的子宫内膜的区别,从分子水平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原因及机制,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研究方向,为今后的基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7年12月我院妇科门诊/住院的患者6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aspase-8、PCNA和nm23蛋白在两组组织的表达水平.结果:实验组的Caspase-8水平以阴性为主,对照组以阳性为主,经秩和检验,两组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的PCNA水平以弱阳性和阳性为主,对照组以阴性为主,经秩和检验,两组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的nm23水平以阴性为主,对照组以阳性为主,经秩和检验,两组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Caspase-8、PCNA和nm23蛋白表达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为进一步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分子学致病机制提供了依据.

    作者:黄建;郭金强;周伟新;冯春宇;凌学民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探讨髋关节置换术与骨折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目的: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骨折内固定手术和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3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5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案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28例,采用骨折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28例,采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超过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优良率明显大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手术能够有效降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并发症,且患者术后恢复效果较好,值得院方推广.

    作者:孙波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急诊预检分诊评分系统在急诊病人病情评估中的应用

    目的:探析急诊预检分诊评分系统在急诊病人病情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7年4月--2018年3月收治的180例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急诊预检分诊评分系统对患者的病情危重程度进行处置,对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越低,患者病情好转现象越明显.结论:应加大急诊预检分诊评分系统在评估急诊患者病情过程中的应用力度,缩短患者的急诊留观时间,降低患者因病情延误导致的死亡率.

    作者:祖丽比艳木·吾斯曼;李玉环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托吡酯治疗癫痫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观察

    目的:探讨治疗各种癫痫时使用托吡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15年2月~2016年8月我院接诊的癫痫患者90例,施用口服托吡酯治疗,随访观察1年,观察托吡酯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情况.结果:随访观察90例患者5例患者无效(5.6%),好转46例(51.1%),完全控制39例(43.3%),总有效率达到94.4%;采用托吡酯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食欲不振9例,体重减轻8例,出现血尿8例,出现遗忘6例,出现恶心2例,共济失调和意识模糊各1例.结论:就我科室研究来说,说明了托吡酯在癫痫的治疗中疗效好,总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其是一种安全、有效及广谱的抗癫痫药,可作为一线抗癫痫药使用.

    作者:李怡;陈晓燕;董磊;王军成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早期持续肠内营养治疗老年重症脑卒中的应用效果评估

    目的:分析早期持续肠内营养治疗老年重症脑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100例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则采用肠内营养支持.观察两组患者肠胃功能恢复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周后体重、总蛋白和白蛋白等指标的差异.结论: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和肛门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体重、总蛋白和白蛋白等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治疗1周后体重、总蛋白和白蛋白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持续肠内营养支持在老年重症脑卒中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有助于为患者提供有效的营养支持,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许锦锦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脑梗死超早期动脉溶栓与静脉溶栓的疗效对比

    目的:探讨超早期动脉溶栓与静脉溶栓对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01-2018.04收治的2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进行超早期静脉溶栓和动脉溶栓,对比其临床疗效.结果:溶栓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无差异(P>0.05),溶栓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早期动脉溶栓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较静脉溶栓较为突出,降低了患者的不良反应,可在临床上广泛性应用.

    作者:王平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动态心电图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动态心电图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78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检查,将动脉造影作为诊断金标准,对比二者诊断价值.结果:冠状动脉造影与动态心电图冠状动脉病变检出率均较常规心电图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造影与动态心电图冠状动脉病变检出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心电图房性早搏二/三联律、室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成对及矩阵室上速的检出率均较常规心电图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动态心电图诊断的临床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新;乔玉兰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胎儿心脏瓣膜反流检测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胎儿心脏瓣膜反流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于2017年05月--2018年05月收治的产检孕妇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予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分析其彩色检查结果.结果:行产检的100例孕妇中,有1例三尖瓣反流胎儿,7例二尖瓣反流胎儿,4例三尖瓣与二尖瓣同时反流胎儿.胎儿娩出后进行检测,结果提示2例非先天性心脏病,10例先天性心脏病.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胎儿心脏瓣膜反流的价值较高,有利于产检精度的提升,能够更好的深入了解胎儿成长情况.

    作者:王娟;冯文砚;马雅婧 刊期: 2018年第25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