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灸推拿与中药联合应用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宋和兰

关键词:椎动脉型颈椎病, 中药, 针灸推拿,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 探究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患者在使用针灸推拿与中药联合应用后的治疗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2016.10——2017.10收治的88例CSA患者,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1组与治疗2组,44例治疗1组采用针灸推拿与中药联合治疗,另44例治疗2组采用中药治疗.探讨实施不同治疗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 治疗1组治疗总有效率(97.73%)显著比治疗2组(84.09%)高(x2=4.950,P<0.05).结论 将针灸推拿与中药治疗联合应用于CSA患者后,能显著提升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此方法值得应用与推广.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胆囊穿孔诊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于胆囊穿孔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3年2月——2016年5月收治的胆囊穿孔患者共5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这52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Philips128层螺旋CT机进行检查诊断,研究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对比检查结果,分析对比Philips128层螺旋CT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此病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研究组诊断正确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胆囊穿孔的诊断中,彩色多普勒超声比Philips128层螺旋CT的准确率高,可信度强,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李永荣;韩兴权;万登敏;雷劲松;谢刚;潘光华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腔镜在老年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观察

    目的 研究老年胆囊切除术患者采取腔镜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4月——2017年10月纳入的150例老年胆囊切除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75例,研究组采取腹腔镜进行手术,对照组采取传统开腹术,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5.33%低于对照组发生率17.33%(P<0.05).结论 老年胆囊切除术患者采取腔镜治疗效果显著,有效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对患者伤害,促进病情康复,减少并发症,保障患者身心安全.

    作者:曹贵章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血站检验科关键控制点质量管理分析

    目的 观察探讨血站检验科关键控制点的质量管理.方法 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血站检验科关键控制点采取常规管理方式,设为对照组,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血站检验科关键控制点加强质量管理,设为研究组,比较血液检查结果.结果 研究组检验不合格率为0.91%,低于对照组的1.08%(P>0.05).结论 血站检验科关键控制点,加强质量管理,可提高血液检验合格率.

    作者:唐英;潘海平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分析早期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在脑外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 总结分析早期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在脑外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44例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例,均应用开颅血肿清除术+去骨板减压术,对照组在开颅血肿清除术+去骨板减压术后3个月进行脑室腹腔引流术、6个月后进行颅骨修补术,观察组在开颅血肿清除术+去骨板减压术后3个月左右进行颅骨修补术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术,观察比较两组GC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OS(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分流管堵塞及颅内感染发生情况等.结果 观察组GCS评估优良率81.82%明显高于对照组优良率50.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GOS评估良好率50.00%明显高于对照组良好率18.18%,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脑外伤患者实施早期颅骨修补术及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神经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渊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个性化健康教育方案用于慢性胃炎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个性化健康教育方案在慢性胃炎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研究于医院内部随机选取了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74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度为97.3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8.38%(P<0.05);护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4.59%,显著高于对照组83.78%(P<0.05).结论 个性化健康教育方案在慢性胃炎患者的护理中具有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有利于提高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程度与护理满意度,宜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中.

    作者:苏娜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红蓝光与强脉冲光联合治疗痤疮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红蓝光与强脉冲光联合治疗痤疮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接收的68例痤疮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红蓝光联合强脉冲光治疗可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4例患者给予强脉冲光治疗,实验组34例患者给予红蓝光联合强脉冲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8周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94.1%VS79.4%),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1VS4),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 对于痤疮患者给予红蓝光联合强脉冲光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安全性.

    作者:吴敏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针刺联合四妙散加减治疗湿热内蕴型特发性水肿的体会

    特发性水肿(idiopathic edema),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排除心源性、肾源性、肝源性、营养不良性等之外的原因不明的水肿.此病多发于女性,年龄在20-50岁之间.西医治疗方法多给予利尿剂,但此方法不良反应较多,治疗效果不甚满意,易反复,患者依从性较差.中医在治疗特发性水肿方面有着较好的优势,本文从中医角度探讨治疗特发性水肿的体会.

    作者:王萌萌;吴瑞娜;高守媛;陈舒婉;张淑君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普外科患者进行术后疼痛护理的效果研究

    目的 观察并探讨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普外科患者进行术后疼痛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普外科患者9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常规护理联合术后疼痛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每组患者人数各47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日常活动能力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日常活动能力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及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7.87%、82.98%,两组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后疼痛护理在接受手术治疗的普外科患者护理中应用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吐尔逊阿依·艾尔肯;古荪合妮木·阿不都西库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胆结石患者护理中全面护理服务的应用与价值评估

    目的 探讨全面护理服务应用在胆结石患者护理中的价值.方法 抽取我院收治的胆结石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时间2015年2月——2018年2月.入组对象不仅有完整的资料,而且自愿配合研究.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的护理措施处理,而观察组除了常规护理措施,还加用全面护理服务.评价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调查护理满意度评分、记录住院时间,实施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要显著比对照组更高,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住院时间则显著比对照组更少,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面护理服务应用在胆结石患者护理中不仅可以改善疗效,而且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满意程度,甚至可以缩短住院的时间,减轻医疗负担,值得推广.

    作者:刘飞飞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参附注射液联合多巴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参附注射液联合多巴胺在临床中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于2016年4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102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1例.给予对照组行常规治疗以及多巴胺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心率(HR)以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量(SV)、每分排血量(CO).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左室射血分数、每搏量以及每分排血量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则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患者选择参附注射液联合多巴胺治疗,能够相辅相成,增加治疗效果,临床意义重大.

    作者:许兰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护理干预在真菌性阴道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 研究和分析护理干预在真菌性阴道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给对照组患者在入院之后实施常规治疗方法和常规护理,给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结果 实施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的患者满意度及依从性比实施常规护理方法的对照高很多,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很多.结论 真菌性阴道炎患者在进行综合护理后治疗的效率明显比常规护理的效果好,患者的满意度也会得到提高,减少焦虑的程度.

    作者:张焱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老年高脂血症患者他汀类药物使用的护理分析

    目的 本文将对老年高脂血症患者他汀类药物使用的护理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4月收治的67例老年高脂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本次实验将对患者护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次实验研究中,有35例患者胃肠道出现不良反应,其中呕吐19例,腹泻16例;有15例肝功能异常;有8例患者出现精神抑郁症反应;有5例患者出现转氨酶提升;有4例神经感觉异常患者.结论 老年高脂血症患者在使用他汀类药物中,护理人员必须要严格观察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清楚患者对药物的实用性,对患者给予适当的治疗,并加强心理干预等,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病情.

    作者:申倩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急诊头孢类抗生素药物使用分析

    目的 探究和分析头孢类抗生素药物在急诊中的使用情况.方法 选择我院急诊科医生自2017年1月至2017年8月开具的150张处方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统计和分析其中头孢类抗生素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 150张处方中,共有68张为头孢类抗生素药物处方,占处方总例数的45.3%,在头孢类抗生素使用处方中,二代头孢菌素(包含头孢呋辛酯、头孢西丁、头孢克洛)使用频率高,占头孢类抗生素处方的48.5%(33/68);三代头孢菌素(包含头孢曲松、头孢克肟、头孢哌酮舒巴坦)使用频率次之,占头孢类抗生素处方的33.8%(23/68);一代头孢菌素(包含头孢拉定、头孢氨苄)使用频率低,占头孢类抗生素处方的17.6%(12/68).头孢类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支气管炎、腹泻等疾病.头孢类抗生素药物在急诊过程中不合理用药情况发生率较高,主要表现为重复给药、给药间隔不合理、联合用药错误等.结论 头孢类抗生素种类繁多,在急诊治疗过程中,临床需对其进行合理、规范使用,才能促进避免患者出现耐药性.

    作者:张晴昉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剖宫产手术中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 研究并比较剖宫产手术当中选择采用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对于患者进行麻醉的临床效果,以便为干预工作提供可行参考.方法 采用分组对照的方法进行调查和研究,本研究的调查时间为2016年7月到2017年11月,所有患者均为我院收治的进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选择1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产妇进行分组对照研究,每组均为75例.为对照组进行硬膜外麻醉方法行麻醉处理,观察组选择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的方法行麻醉处理,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率,同时评价两组新生儿的相关情况.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产妇经过不同的麻醉以后,在出现恶心、呕吐和低血压等相关不良反应方面存在有差异性,而且观察组比对照组较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于两组新生儿的相关情况进行评价,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对于剖宫产手术在进行麻醉的过程当中,选择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方法进行麻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对于产妇的不良反应情况,但是在对于新生儿的影响方面和硬膜外麻醉之间无差异性,因此临床在具体麻醉过程当中可以根据产妇实际情况,灵活地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进行麻醉.

    作者:孙海春;万利;顾博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患儿院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观察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患儿院内感染病原菌分布,并分析引起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从而指导临床中下一步治疗.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市医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60例院内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病原菌检测结果,分析导致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①160例患儿,其中76例肺部感染、48例血行性感染、22例皮肤感染、14例其它;②160例患者,121例(75.62%)为革兰阴性菌,29例(18.13%)为革兰阳性菌,10例真菌(6.25%);其中病原菌主要为23例(14.38%)铜绿假单胞菌、10例金黄色葡萄球菌(6.25%)、54例(33.75%)肺炎克雷伯菌、18例表皮葡萄球菌(11.25%)及33例(20.63%)大肠埃希菌;③胎龄<32周、住院时间≥1周、侵袭性操作以及激素等是引起院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革兰阴性杆菌是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临床中应提高监测与控制力度,同时熟悉引起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从而保障患儿的身体健康.

    作者:董玉红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采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行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8.5±6.7)h、(31.5±8.2)h、(5.3±2.4)d;对照组分别为(26.6±8.1)h、(37.6±8.8)h、(7.5±2.6)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6%;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晶;王艳;高佳芹;林涛;周妍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连续硬膜外阻滞用于分娩镇痛3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连续硬膜外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分娩产妇60例,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对照组为自然分娩方式分娩,对比两组患者镇痛效果及分娩方式、产后2h出血量、新生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镇痛效果确切,活跃期时间短,剖宫产率低,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硬膜外阻滞用于分娩镇痛效果明确,加速了产程进展,降低了剖宫产率,对母婴均无不良影响.

    作者:王鑫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 在消化内科中探究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具体情况,并对其展开药物治疗,探究药物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40例(于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接诊),其中70例为A组,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展开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和金双歧治疗,选择70例于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患者在A组的基础上展开赛乐特进行治疗.对比效果.结果A组患者和B组患者治疗前得分情况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显著的提升,但B组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A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B组有效率明显优于A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选择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玲玲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骨科四肢骨折术后疼痛的早期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早期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疼痛的效果评价.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64例四肢骨折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法将其分成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人.结果 在疼痛程度、焦虑程度、患者满意与功能康复等评分上,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后早期干预对骨折术后疼痛控制有良好的效果,提高术后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

    作者:于萨莉 刊期: 2018年第24期

  • 头针配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失语患者1例

    目前,中风在我国已成为多发病、常见病,部分患者发病后会遗有失语症.中风患者发生语言障碍后,会严重影响与周围人群的交流,部分患者也会因此而脱离社会群体,给患者本人及家属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及家庭负担.近年来,语言康复训练治疗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中风后失语症,适当配合中医针灸治疗,效果更为显著.本课题通过对运用头针配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失语患者1例进行治疗,发现可有效改善中风患者言语謇涩的临床症状,本文将针对这一治疗论述如下.

    作者:丁庆刚;旋静;张文龙;王晓枫;刘洋 刊期: 2018年第24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