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晶;韩振红;韩玲玲
目的 分析持续性护理教育在重度子宫脱垂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南京市妇幼保健院盆底科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重度子宫脱垂的患者100名,随机进行分组,分别为常规组和教育组,常规组按照一般的盆底科的护理常规给重度子宫脱垂的患者进行护理,教育组则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了对重度子宫脱垂患者的持续性的护理教育.记录两组重度子宫脱垂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及术后的护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教育组的重度子宫脱垂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次数优于常规组的重度子宫脱垂患者,两者之间相互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持续性护理教育在重度子宫脱垂患者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使得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大大减少,促进了患者身心健康.
作者:方一宇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联合动脉阻断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内接收的子宫肌瘤患者中,随机抽取40名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20例.对照组患者注射垂体后叶素后行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患者接受动脉阻断术联合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基本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联合动脉阻断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安全有效,对患者卵巢不会产生影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杨晓丽;宋腊梅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网膜素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探讨其与2型糖尿病肾病起始和进展可能相关联的机制.方法 收集2016年11月至2017年5月前来青海省人民医院内分泌Ⅱ科就诊的7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作为糖尿病组(DM组),并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其区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NUAlb组)、微量白蛋白尿组(MUAlb组)和临床白蛋白尿组(CUAlb组),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共2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NC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受试者血浆Omentin-1水平,同时测定体重指数(BMI)、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肌酐(Scr)等相关临床指标,分析血浆Omentin-1与各代谢指标的关系.结果 DM组及各亚组的血浆Omentin-1水平均明显低于NC组(P<0.01),各亚组间Omentin-1水平表现为CUAlb组
作者:王贝贝;姚勇利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开喉剑喷剂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30例小儿疱疹性口腔炎患儿作为研究资料进行调查,随机将其分成两组,一组采用热毒宁注射液进行治疗,为对照组,一组则联合使用开喉剑喷剂进行治疗,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93.33%(14例),其中显效10例,有效4例,无效1例,其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9例)(P<0.05).结论 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开喉剑喷剂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可在该疾病的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李春玲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对比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3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30例采取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30例采取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在手术时间上,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在术中出血量上,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上,观察组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此外,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为3.33%,和对照组的13.33%比较明显更低(P<0.05).结论 在临床中,针对子宫肌瘤患者,采取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效果要明显优于开腹手术;因此,值得采纳及应用.
作者:冷双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措施在脑卒中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20例进行研究;按照抛硬币法进行分组,对照组54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66例,行综合康复护理,对比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神经功能评分(NIHSS)、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对比均无较大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各指标评分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康复护理方式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神经症状及运动能力,可推广应用.
作者:邢辉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究肺癌患者应用个体化综合治疗的疗效及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90例肺癌患者,且通过纳入标准均判定为肺癌患者,并对抽取的肺癌患者分为研究、对照两组各45例,对照组的45例肺癌患者选择常规治疗,研究组抽取的45例肺癌患者选择个体化综合治疗,即应用化疗联合血管抑制素类药物、靶向分子药物等进行治疗.结果 对照组与研究组抽取的各45例肺癌患者选择常规治疗与个体化综合治疗,结果显示,研究组肺癌患者选择个体化综合治疗的有效率、生存时间/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的差异性较大(P<0.05).患者治疗受化疗联合血管抑制素类药物、靶向分子药物治疗等因素的影响.结论 针对肺癌患者选择个体化综合治疗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且患者接受化疗联合血管抑制素类药物、靶向分子药物治疗可以提升患者生存时间和治疗有效率,值得推荐和应用.
作者:张振刚;王海霞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无偿献血前体检不合格原因.方法 回顾分析260例无偿献血前体检不合格者的临床资料,对无偿献血前体检不合格的原因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本研究中无偿献血者体检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包括血压、饮食、睡眠、体重、既往疾病史、年龄、心肺接种史等,其中血压与饮食占比高,均显著高于其他因素(P<0.05).结论 无偿献血者献血前体检不合格的原因众多,因此应加强对群众的健康教育,以促进临床用血安全性提升.
作者:邱向华 刊期: 2018年第21期
难治性哮喘是哮喘临床治疗的一大难点,其治疗难度大、所需费用高而影响着患者,因此需要寻找治疗的新技术,改善难治性哮喘治疗的现状.而支气管形成术(BT)是当下治疗难治性哮喘的一项新技术,对于难治性的哮喘的治疗有着显著的效果,而且在目前的治疗结果反馈中显示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支气管形成术(BT)的临床应用相对较少,进而长期疗效分析的数据也相对较少,仍需进一步证实.因此本文主要对该治疗方法进行进一步的效果分析及安全性分析.
作者:杨涛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癫痫是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导致短暂的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疾病.具有间歇性、短时性的特点.其患病率仅次于脑卒中,发作时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癫痫发作时对大脑的持续损伤,可导致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恶性循环,损伤更多的大脑神经元细胞,会缩短癫痫发作的间歇期.
作者:刘朝辉 刊期: 2018年第21期
高职护理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是各高职院校在护理教育中一直关注的问题.护理实验室是护理教学的重要场所,是整个护理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我院护理专业招生数量不断上升,面对学生数量增加的现状,就需要切实做好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工作,为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护理人才发挥更大作用
作者:孙琰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并分析醒脑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重症脑出血患者促醒、减轻脑水肿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重症脑出血患者100例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例数等同的2组,对照组(n=50)给予实施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n=50)给予实施醒脑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然后对比两组重症脑出血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00%(P<0.05);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及GC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肿大小以及水肿体积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醒脑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重症脑出血患者促醒、减轻脑水肿有着良好的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刘伟;昌伟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严重多发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救治的治疗方式和效果.方法 选择近三年我院收治的76例严重多发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采用的是常规治疗方式和呼吸机进行治疗,治疗后对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乙组的效果更为明显.对两组患者的各项血气指标分析,甲组的氧合指数、PaCO2以及呼吸频率和PH值分别是168.5±0.2、48.5±0.2、38.5±0.1、6.9±0.2,乙组的上述指标分别是265.5±0.5、38.5±0.2、18.5±0.2和7.0±0.2,乙组的各项指标趋于正常,对比后差异明显.结论 对严重多发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采用早起呼吸机进行治疗,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崔德军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析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主要对象,采用随机表达法分组,45例/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血淀粉酶正常时间、腹胀腹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死亡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22%,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较为显著,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更短,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殷生芝 刊期: 2018年第21期
当今,医学模式已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的整体医学模式转变,从以疾病为中心的群体医学向以人为中心的个体医学转变.人体生命过程中的特殊规律以及人群中个体差异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医学任务也将从以治病为主转向防病,传统的体检不能达到对广大患者起到自始至终的健康管理.如何使患者获得全程的健康管理,对健康管理中心提出了更高的考验.结合多年来对三甲中医院体检中心的医疗实践,提出要发挥中医院的特色和优势,以西医检查项目和多种中医特色体检手段,建立具有中医优势的健康管理体系,同时重视个体的体质因素和证候特征在发病和患病中影响因素,积极运用到健康管理中,为每位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模式.中医体检与西医体检结合运用,弥补西医体检在亚健康临床诊断和干预方面的欠缺,同时也是对中医预防学不断发展形势下的中医特色服务创新模式的有益探索.
作者:董玉福;安艳红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科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出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出院时给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延续性护理服务,分别于患者出院时和出院半年后,采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对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进行评价,探讨延续性护理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出院后NIHSS评分为(5.56±1.7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可以改善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
作者:袁迷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究医养结合老年长期照护模式的运行效果.方法 本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在2007年8月到2017年8月收治的42例老年患者,将所有患者作为本研究的观察组,在临床治疗基础之上为患者进行医养结合长期照护模式的干预,另外选择同期收治的42例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于对照组患者在出院以后进行居家养护.评价本研究两组患者护理干预结束以后的Barthel指数评分和GQOLI-74评分情况.结果 对两组患者出院后半年的Barthel指数评分和GQOLI-74评分进行评价和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存在有明显的差异性,而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更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医养结合老年长期照护模式的应用和实施可以有效的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凤珍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总结轮状病毒肠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升高的原因与轮状病毒肠炎对患儿心肌的损害.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30例轮状病毒检测阳性者(观察A组)与阴性30例(观察B组)为研究对象,另选30名正常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检测并记录病例心肌损害表现,与CK-MB活性升高病例心电图与影像学改变.结果 在CK-MB酶活性水平的比较中,观察A组>观察B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在CK-MB酶质量与肌钙蛋白Ⅰ的水平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患儿心肌损伤症状、体征随着腹泻脱水改善逐渐消失,CK-MB酶活性升高患者心电图、影像学与无心肌损害表现特异性改变.结论 CK-MB酶活性在轮状病毒肠炎中表现明显升高,但仍然无法据此评定轮状病毒肠炎作为心肌损伤的主要因素.
作者:叶海霞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对颈动脉超声在冠心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方法 研究参与对象为我院2016年1月份至2017年3月份收治的150例冠心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75例患者,予以传统诊断;实验组75例患者,予以颈动脉超声诊断.对两组患者的诊断情况进行分析,予以比较.结果 ①两组患者诊断准确度比较:实验组的诊断准确率相比对照组要高,数据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②两组患者诊断满意度比较:实验组的诊断满意度相比对照组要高,数据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可有效提高疾病的诊断率,为医师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作者:陆州;陆硕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在复发性鼻窦炎患者中采用克拉霉素、鼻用激素以及鼻腔冲洗进行治疗,探究分析治疗效果.方法 于2016年3月——2017年11月期间从我院选取100例复发性鼻窦炎患者进行探讨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组50例:将鼻用激素联合鼻腔冲洗应用到对照组中,将低剂量克拉霉素、鼻用激素以及鼻腔冲洗应用到观察组中,比较两组患者的鼻内镜评分、症状改善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鼻内镜评分、症状改善情况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均较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较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复发性鼻窦炎患者中采用克拉霉素、鼻用激素以及鼻腔冲洗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在有效改善患者症状的同时也改善了患者的鼻内镜评分,具有在临床中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崔海萍 刊期: 2018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