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观察

严俊;葛维林

关键词:甲状腺腺叶切除术, 甲状腺结节, 临床效果, 安全性
摘要:目的 观察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安全性.方法 选择自2012年6月——2017年10月收治入我院且符合要求的甲状腺结节患者122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给予甲状腺腺叶切除术,而对照组给予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对比分析两组的患者在给予相应处理后术中的出血量,发生声音嘶哑、低钙抽搐、暂时性的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及永久性的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情况.结果 给予相应处理后,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70.50±21.35)ml,而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为(160.42±37.25),观察组相比对照组而言出血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60例中有3例出现声音嘶哑,2例出现低钙抽搐,4例出现暂时性的甲状旁腺功能低下,2例出现永久性的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总共9例出现并发症.实验组有8例出现声音嘶哑,6例出现低钙抽搐,3例出现暂时性的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无出现永久性的甲状旁腺功能低下者,总共17例出现并发症.观察组比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更小(p<0.05).结论 甲状腺腺叶切术相比甲状腺次全切术治疗甲状腺结节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的并发症少,有更好的临床效果,更加可靠安全.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回药皮炎汤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12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回药皮炎汤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疗效.方法 将入选的120例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治疗组:早晚口服回药皮炎汤,对照组: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左西替利嗪口服液,两组均治疗28天,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3.33%,对照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回药皮炎汤治疗阴虚内热型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更确切,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赵平安;张洁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醒脑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重症脑出血患者促醒、减轻脑水肿的作用分析

    目的 观察并分析醒脑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重症脑出血患者促醒、减轻脑水肿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重症脑出血患者100例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例数等同的2组,对照组(n=50)给予实施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n=50)给予实施醒脑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然后对比两组重症脑出血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00%(P<0.05);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及GC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肿大小以及水肿体积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醒脑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重症脑出血患者促醒、减轻脑水肿有着良好的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刘伟;昌伟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西药药剂临床使用合理性的调查研究

    目的 探讨西药药剂临床使用情况和使用的合理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未实施管理考核的门诊和住院普通处方1000张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实施考核管理后的处方1000张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对处方使用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分析西药药剂使用情况,阐述西药药剂临床使用的合理性.结果 观察组西药药剂临床使用合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西药药剂临床使用不合理主要是在联合用药、重复用药和用法用量不明等方面存在不合理之处,通过有效的考核管理,可以有效提升西药药剂临床使用合理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行美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动机性访谈式延伸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动机性访谈式延伸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90例脑卒中患者,所有脑卒中患者的收取时间(2016年1月2日——2016年5月10日),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一组(45例脑卒中患者)、对照组一组(45例脑卒中患者),分别实施动机性访谈式延伸护理以及常规护理,将两组脑卒中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95.01±1.15)分、认知能力评分(26.12±1.17)分与对照组患者具有差异(P<0.05).结论 通过对脑卒中患者实施动机性访谈式延伸护理后,取得显著效果,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认知能力,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姜丽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延续性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科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出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出院时给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延续性护理服务,分别于患者出院时和出院半年后,采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对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进行评价,探讨延续性护理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出院后NIHSS评分为(5.56±1.7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可以改善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

    作者:袁迷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护理探讨

    目的 探讨脑动脉瘤介入栓塞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44例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施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护理结束后44例患者中发生5例并发症,其中皮下血肿2例、脑血管痉挛引起的脑缺血2例、脑梗死1例,经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其余患者全部治愈.结论 对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患者采取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显著提高手术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秀菊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收治高脂血症患者40例,采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对治疗前后血脂变化以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40例高脂血症患者经治疗,血清TC、TG、LDL-C水平明显下降,HDL-C显著上升,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胃肠道不适1例,病情自行缓解.结论 对高脂血症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任红秋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对脑血栓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分析

    目的 研究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对脑血栓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18例脑血栓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59例.予以对照组患者阿司匹林治疗,予以观察组患者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治疗的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0%,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8.13%,两组比较呈现为(X2=4.8273,P=0.0280)的差异性,产生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满意程度分别为98.30%和86.44%,两组比较呈现为(X2=5.8940,P=0.0151)的差异性,产生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脑血栓患者采用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治疗,治疗的效果更好,患者的满意程度更高.

    作者:刘泽萍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系统护理干预对甲状腺癌患者负面情绪及恢复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改善甲状腺癌患者负面情绪以及临床恢复采用系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所收治的患者20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10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之上给予系统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护理前后负面情绪改善情况以及临床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护理前负面情绪、疼痛评分与参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评分均低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研究组患者临床各项指标均优于参照组患者,患者护理满意度也相对参照组较高,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甲状腺癌患者采用系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负面情绪,对患者临床各项症状恢复也具有显著效果.

    作者:王晶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探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 了解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接受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2016年——2018年间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确诊为高血压脑出血并制定对症治疗方案患者为分析对象,从中选取42例并在编序后用双色球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有患者21例,分别给予高血压脑出血对症保守治疗、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案下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变化并归纳早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此类疾病应用价值.结果 经治疗后患者颅内血肿以及血肿周围水肿情况均得到改善,观察组改善数据更具优越性(P<0.05);治疗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均得到改善,观察组改善数据更具优越性(P<0.05);经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均得到改善,观察组改善数据更具优越性(P<0.05).结论 对早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相对于保守治疗手段而言具有更好的病情治疗效果,且安全性令人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唐俊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高危因素及防治

    目的 观察并分析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高危因素及防治.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50例危重新生儿为此次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其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探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临床高危因素并进行针对性防治.结果 50例机械通气新生儿中,有24例发生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48%;单因素分析发现插管时间、插管次数、胎龄、出生体重、使用PS以及医源性操作等因素与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有关(P<0.05).结论 针对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高危因素,要给予积极的综合防治措施.

    作者:韦冬欣;苏晓谦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耐药结核病的流行状况监测与预防措施

    目的 观察我区耐药结核病流行特征,从而为预防治疗结核病提供指导.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中心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255例涂阳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肺结核流行特征.结果 ①所有患者致病菌均属于结核分支杆菌,未发现其它类型的结核菌;②255例患者,231例初治、24例复治;191例男、64例女;65.10%(166/255例)病例来自农业地区;③总耐药率为69.80%(178/255),且不同年龄段耐药率差异不显著(P>0.05);④单耐药谱中对链霉素、异烟肼耐药率较高.多耐药谱中对异烟肼+链霉素耐药率较高.结论 我区耐药结核病流行趋势较为严峻,有关部门应提高其监测、管理力度,特别是对于复治肺结核患者,更应提高疾病防治知识宣传力度,从而控制疾病的发生,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

    作者:刘国栋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供应室器械清洗质量控制在防止院内感染的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供应室器械清洗质量控制在防止院内感染的作用.方法 选取从病房收回的金属器械(中等污染)400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在器械清洗过程的前、中、后加强器械清洗质量控制,对照组器械清洗完后常规目测检查.结果 器械清洗过程的前、中、后加强器械清洗质量控制的观察组较对照组清洗质量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供应室器械清洗过程的前、中、后加强器械清洗质量控制,能够有效的控制医院内感染.

    作者:刘淑萍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扶正抗癌中药在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分析抗癌中药扶正法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所收治的8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癌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结合中药抗癌扶正疗法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34例(85.0%),无效6例,对照组总有效18例(45.0%),无效22例,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抗癌中药扶正疗法结合常规抗癌治疗对于治疗晚期恶性肿瘤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卢言平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英夫利昔单抗治疗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英夫利昔单抗治疗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选择我院在2016年12月——2018年2月接诊治疗的100例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通过抽签法将其平均分为50例参照组(英夫利昔单抗治疗)与50例实验组(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参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参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0.00%,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英夫利昔单抗治疗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病症,且安全有效.

    作者:买提库尔班·买吐送;图尔荪江·麦提库尔班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不锈钢器械钝化处理在临床使用中的研究

    目的 分析不锈钢器械钝化处理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 研究主体为200件生锈的医疗器械,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00件,对照组器械放置在80℃,比例为1:7的除锈溶液中浸泡10min,取出后重新洗刷.观察组将器械放置在温度为85℃,比例为1:7的钝化剂中浸泡30min后取出.对比两组器械使用合格率.将除锈合格的器械放在0.45%Nacl溶液中5h,对比两组器械返锈率.结果 经过清洗后的器械在经过干燥通过目测与5倍镜观察后显示,两组器械除锈合格率差异不大.两组器械清洗合格后关节处完全打开,依次浸泡在0.45%的Nacl溶液中,经过5h的浸泡后观察返锈率,对照组返锈率(25.78%)明显比观察组(6.12%)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钝化剂能够有效起到除锈作用,与除锈剂一致,但是钝化剂能够减少器械返锈次数,使器械寿命延长,在临床使用中能够提供更多便利.

    作者:李小芬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64例胃癌根治术围术期护理观察

    目的 探讨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64例在我院接受胃癌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以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围术期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术后疗效,在临床上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作者:季明莉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健康教育在骨伤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骨伤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骨伤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加强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焦虑、抑郁情况的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健康教育干预后两组的焦虑、抑郁(SAS、SDS)评分与干预前评分相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健康教育干预后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6.67%,两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应用于在骨伤科的临床护理工作中,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焦虑、忧郁等不良心理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海英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彩超在泌尿系统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究彩超在泌尿系统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96例泌尿系统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彩超诊断特点.结果 经彩超检查显示,96例泌尿系统结石患者中,有25例结石单发单侧,71例结石多发多侧.结石多发多侧患者中,有6例为膀胱结石,8例为后尿道结石,29例为输尿管结石,28例为肾结石.结论 作为临床一种无创、简便、价格低廉的诊断方法之一,彩超在泌尿系统结石诊断中具有诊断准确率高,显示发病部位准确等优势,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永颖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宫颈扩张球囊用于晚期妊娠引产促宫颈成熟97例分析

    目的 探讨宫颈扩张球囊在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和成功引产方面的效果.方法 选取云龙县人民医院收治有引产指征和阴道试产要求的产妇147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n=97)和对照组(n=50)分别应用宫颈扩张球囊和缩宫素促宫颈成熟,比较2组宫颈成熟效果及分娩结果.结果 观察组宫颈Bishop评分、顺产率、新生儿Apgar评分和引产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产程、产妇出血量则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扩张球囊能有效扩张宫颈,与催产素相比,在促进宫颈成熟和提高引产成功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更高.

    作者:赵晓霞 刊期: 2018年第21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