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析微创钻孔引流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

王玖飞

关键词:微创钻孔引流, 高血压性脑出血, 临床效果, 开窗血肿清除术
摘要:目的 对微创钻孔引流在高血压性脑出血中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取5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参与此次研究,患者均于2016年2月份到2017年12月份入院进行治疗.随机均等分组,对照组予以开窗血肿清除术,患者共29例;实验组予以微创钻孔引流术,患者共29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以及预后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手术情况理想,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短,再出血率较低,数据对比所得P值在0.05以下,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预后情况理想,血肿量改善幅度较大,数据对比所得P值在0.05以下,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实施微创钻孔引流治疗,创伤性小,患者术后恢复快,且安全性高.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在食管癌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在食管癌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92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成观察和对照两组(n=46例),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结果 观察组经过护理后的焦虑量评分(6.44±1.44)分和抑郁量评分(5.68±1.3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经过护理后的焦虑量评分(12.28±3.33)分和抑郁量评分(11.14±3.21)分(P<0.05).结论 将人文关怀护理措施运用于食管癌患者的护理工作之中,对于患者的身心健康有着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冯琼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护理干预在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胸腔积液采用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护理干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72例胸腔积液实施闭式引流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全面系统化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引流时间、平均日引流量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100%,明显优于对照组86.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作者:杨冰冰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性病病例漏报调查分析

    性疾病属于一种社会范围性很强的疾病,大多数性疾病都属于传染性的.并且这种疾病的发病因素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如性生活混乱、不卫生等都有可能引发性疾病.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造成较大的困扰.因此对于性疾病的治疗与调查而言十分重要,采用客观的方式了解我州性病病例漏报调查分析性疾病发病人群的感染状况.而在我州的性疾病病历报告中经常存在着漏报现象,对疾病病历的管理以及防治策略的制定存在着一定的影响.本次研究主要针对性疾病病历漏报的现象以及原因进行分析.

    作者:李燕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耳穴压豆法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睡眠质量的改善效果分析

    目的 探索和分析抑郁症患者应用耳穴压豆法护理干预对其睡眠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 2015年8月至2017年9月在我院接受抑郁症治疗的患者中抽取59例,将抽取对象分为探究组(n=31)和对比组(n=28),所抽取对象经分组后其临床资料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抽取对象均应用抗抑郁药物治疗,同时采用康复护理措施.探究组患者同时应用耳穴压豆法,比较2组患者睡眠效率、入睡时间以及睡眠时间.结果 护理后探究组患者睡眠效率明显较对比组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9506,P=0.0472),入睡时间明显较对比组患者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7661,P=0.0143),睡眠时间明显长于对比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676,P=0.0358).结论 抑郁症患者应用耳穴压豆法护理干预可改善其睡眠质量.

    作者:段丽丽;段建伟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阴道分泌物对妇女尿常规检查结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在妇女尿常规检查中阴道分泌物对其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妇科疾病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在责任护士的帮助下于阴道分泌物流出后采集中段尿液,对照组由自身采用常规尿液采集方式进行检查,对比两组中段尿液中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蛋白质检出率、尿液酸碱度、尿胆原和尿胆红素含量.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蛋白质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结论 阴道分泌物会对常规尿检测结果造成影响,造成检测假阳性率升高.临床尿检时应告知患者正确的采集尿液标本方法,同时强化对医务人员的教育,提高尿检的准确率.

    作者:盛玉军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难治性哮喘及其临床治疗新技术分析

    难治性哮喘是哮喘临床治疗的一大难点,其治疗难度大、所需费用高而影响着患者,因此需要寻找治疗的新技术,改善难治性哮喘治疗的现状.而支气管形成术(BT)是当下治疗难治性哮喘的一项新技术,对于难治性的哮喘的治疗有着显著的效果,而且在目前的治疗结果反馈中显示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支气管形成术(BT)的临床应用相对较少,进而长期疗效分析的数据也相对较少,仍需进一步证实.因此本文主要对该治疗方法进行进一步的效果分析及安全性分析.

    作者:杨涛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药学干预在抗生素用药中的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药学干预在抗生素用药中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96例抗生素药物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成实验组、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未行药学干预,实验组患者行药学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抗生素使用疗程、费用及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抗生素药物治疗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患者抗生素药物治疗有效率为77.27%,实验组患者抗生素药物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27%,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给予患者抗生素药物治疗时,采取有效的药学干预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用药安全性,有效确保抗生素药物合理使用,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作者:张影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补中益气汤在胃癌围手术期胃肠功能恢复和营养状况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补中益气汤对胃癌围手术期胃肠功能恢复和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入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行胃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两组均予以常规营养支持,观察组加服补中益气汤,比较两组的胃肠功能恢复和营养状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等)及营养指标(血清GH、PA、Alb和TRF)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胃癌围手术期服用补中益气汤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作者:毕秀叶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的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后血栓脱落可致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严重者危及生命,早期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可防止致死性PE,同时结合抗凝溶栓治疗及有效的护理,效果良好.

    作者:杨国梅;张承圣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自发性气胸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观察

    目的 讨论自发性气胸临床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自发性气胸患者80例,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的人数有38例,满意度为95%,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的人数有31例,满意度为77.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为(54.2±6.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41.8±5.4)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护理中对自发性气胸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有助于提高护理效果,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陈伟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CHD)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应用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血脂指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在血脂指标、临床疗效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曲美他嗪、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能有效改善血脂指标,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侯克红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探讨调强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联合CO60腔内后装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效果

    目的 针对于中晚期宫颈癌病人采取调强放疗和三维适形放疗联合腔内后装放疗,对其放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本研究涉及到的对象为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所收治的处于中晚期阶段的宫颈癌病人176例,随机分化成两组,其中一组采取的放疗方法为调强放疗联合腔内后装放疗,为A组,另一组采取三维适形放疗联合腔内后装放疗,为B组,放疗后对两组病人血小板下降、消化道损伤、肠道慢性放射性损伤的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数据显示,A组出现血小板下降、消化道损伤、肠道慢性放射性损伤的例数都比B组的少,进行统计学分析,存在明显差别.结论 对中晚期宫颈癌病人采取调强放疗联合腔内后装放疗的安全性要比采用三维适形放疗的要高,但两种放疗方法效果一致.

    作者:亢启军;陈君;吴超群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护理人员对病人健康行为干预的探讨

    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是互相制约的,凡受心里和社会因素影响而产生的疾病称身心疾病.病员都是作为家庭、社会的一名成员存在的,许多疾病所产生的症状,常常是在全面适应家庭、社会生活过程中所表现的精神缺陷.护理人员不仅要注意病人个人的心理反应,更要注意其他家庭成员及其他人对病人的态度,以及他们之间都的互相关系.应及时劝导和帮助病人正视现实、分析矛盾、端正态度、克服困难,以培养较为稳定的情绪与行为模式.护理人员对病人进行的行为干预就是帮助病人自理,以增进健康,促进疾病痊愈.护理人员的语言及行为会对护患之间的关系构成一定的影响,改变病人的健康状况和疾病的转归.

    作者:管侠;梁丰;李敏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血清尿酸偏高原因及其治疗方法

    目前基本接受了的是血清尿酸浓度较高时存在着痛风的可能.嘌呤摄入过多、内源性嘌呤产生过多、肾脏疾病、长期禁食和糖尿病等是发病原因.饮食的治疗、排尿酸的处方药、抑制尿酸的生成、碱化尿液药物、排尿酸的功能茶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张滢洁等[1]发现了高尿酸血症(HUA)不仅与通风诊断有关,还存在一定的与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等的关联,因此探讨血清尿酸偏高的机理及治疗方法等存在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惠敏;方素华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行髓核摘除术与椎间融合术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究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行髓核摘除术与椎间融合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98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成实验组、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9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椎间融合术治疗,给予实验组患者髓核摘除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 经过手术,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84%,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1.63%,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给予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髓核摘除术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作者:王雷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探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治疗效果

    目的 观察并探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普罗帕酮药物治疗)与对照组(维拉帕米药物治疗),每组患者人数相同各56例,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转律成功率以及心动转律时间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及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14%、28.57%,两组结果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转律成功率以及心动转律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普罗帕酮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能够提升患者的心动转律成功率,在缩短患者心动转律时间的同时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光春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基于微信平台的混合教学在心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混合教学在心内科护理实习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科实习的2014级护理本科生80人,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及实验组(n=40),对照组采用LBL+PBL联合教学,实验组采用微信平台+LBL+PBL混合教学,实习时间4周,在出科考核中统计两组的理论成绩、技能操作及满意度,比较两组的优劣及差异性.结果 对照组成绩:基本理论(82.28±2.89)分,技能操作(85.08±3.72)分,实验组成绩:基本理论(86.13±3.73)分,技能操作(87.91±3.43)分,实验组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度调查结果:实验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微信平台的混合教学在心内科护理实习带教中效果较好,提高了护理实习质量.

    作者:李家欢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预防性护理流程在ICU失禁性皮炎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患者采取预防性护理流程在降低失禁性皮炎发生的应用效果分析分析.方法 纳入我院ICU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42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为对照组.分析原因,制定预防性护理流程,运用于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另42例ICU患者为预防组.将两组患者失禁性皮炎发生率及发生程度、疼痛VAS评分、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分析.结果 预防组患者发生失禁性皮炎几率为2.38%,多为轻度且无重度,而对照组为26.18%,且以重度患者居多,预防组VAS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对于ICU患者而言,采取预防性护理流程,可明显降低患者发生失禁性皮炎的几率,减轻皮炎的严重程度,降低患者疼痛,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拉近护患距离,效果理想.

    作者:刘春英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对急诊科老年严重性创伤患者进行综合急救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对急诊科老年严重性创伤患者进行综合急救治疗的效果.方法 以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为研究时间段,将该时间段在我院急诊科收治的老年严重性创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急救处理,观察组进行综合急救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指标.结果 观察组在确诊时间、受伤至住院时间、急诊科停留时间、影像学检查时间、急诊科至手术室时间以及总住院时间等指标上,数值均小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诊科老年严重性创伤患者进行综合急救治疗,救治效率高,疗效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沈景君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推拿治疗中风后痉挛近况

    痉挛是中风后常见并发症,是以速度依赖性牵张反射亢进为特征的运动障碍,多表现为上肢屈肌和下肢伸肌痉挛的共同运动模式. 痉挛状态直接影响患侧肢体的运动功能,进而影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推拿治疗可以疏通经络,调气和血,平衡阴阳,在颈肩腰腿痛等疾病治疗过程中,推拿取得很好的疗效,能有效缓解疼痛,降低肌张力. 近年来,推拿在中风后痉挛治疗方面也取得了积极效果,现对其进行简要评价.

    作者:刘磊;郑鹏 刊期: 2018年第21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