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英
目的 探讨优质服务情景剧表演比赛在医护行为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时间为界限,将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60名医护作为培训对象,医生20人,护士4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培训模式进行培训,2014-6——2015-6观察组融入优质服务情景剧表演比赛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培训,培训后进行比赛,分别统计两组人员投诉、纠纷发生次数,并向医护和患者发放问卷调查.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在医护纠纷投诉,患者满意度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情景剧表演有利于规范医护服务行为,提高医护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谢月娥;何学萍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分析创伤骨科患者应用外固定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病例筛选2016年1月份——2017年8月份收治的创伤实施支架固定治疗的患者83例按照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有限内固定38例,观察组患者实施外固定治疗45例,比较两组治疗优良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手术相关情况,包括(手术操作时间,手术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优良率达到95.56%(43/45)VS对照组84.21%(32/38)的优良率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VS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固定架在临床应用于创伤骨科的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大大缩短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且治疗后优良率较高,利于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狄传刚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无偿献血前体检不合格原因.方法 回顾分析260例无偿献血前体检不合格者的临床资料,对无偿献血前体检不合格的原因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本研究中无偿献血者体检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包括血压、饮食、睡眠、体重、既往疾病史、年龄、心肺接种史等,其中血压与饮食占比高,均显著高于其他因素(P<0.05).结论 无偿献血者献血前体检不合格的原因众多,因此应加强对群众的健康教育,以促进临床用血安全性提升.
作者:邱向华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了优质护理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肺功能情况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80例老年慢阻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两组,对其实施不同的护理方案.一组实施常规护理,另一组实施优质护理.结果 研究发现,实施了优质护理的观察组老年患者生活质量及肺功能情况FEVIFVI值、FEVI、FEVI%预测值明显强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老年慢阻肺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肺功能情况,适合大力推广.
作者:李丽珍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在慢性宫颈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于2015年3月——2018年3月间收治的88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为研究主体,划分为A组和B组,均是44例.A组给予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B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A组的急救知识掌握度(88.64%)高于B组(70.45%);遵医行为掌握度(90.91%)高于B组(72.73%);疾病认知掌握度(95.45%)高于B组(75.00%),对比均差异明显(P<0.05).A组的治疗时间短于B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A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45%,B组为79.55%,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 为慢性宫颈炎患者行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可提高其健康知识掌握度与护理满意度,缩短其治疗时间,可推广.
作者:伍千卫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评价含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四联疗法补救治疗老年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疗效.方法 2016年12月——2018年1月期间,共选择74例幽门螺旋杆菌根除治疗失败的老年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均给予含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四联疗法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本组74例患者,67例成功根除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90.54%(67/74),用药期间,6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11%(6/74).结论 含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四联疗法,补救治疗老年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疗效显著,可推广.
作者:邱振宇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全身感染期使用手术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重症胰腺炎全身感染期的患者55例,分为对照组22例,实验组23例,对照组采用抗感染、抑酶、胃肠减压引流等非手术治疗,实验组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采用手术清除坏死病灶等外科处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愈20例,总有效率86.96%;对照组患者治愈17例,总治愈率77.27%,实验组患者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消化道出血、感染性休克、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腹腔间隔室综合征(IAP)等情况发生率少于对照组.结论 重症胰腺炎全身感染期患者使用手术治疗效果明确,并发症少,有利于预后,值得临床加以推广应用.
作者:刘辉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骨搬移技术在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及骨不连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间收治的胫骨骨缺损及骨不连患者5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骨搬移的技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是93.1%,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是79.3%,明显可以观察到实验组高于对照组,而且数据的差异有意义,P<0.05.此外,实验组的出血量是100.4±6.7ml,手术时间是66.1±8.4min,住院时间是11.5±3.0天,这三项指标的表现情况都要比对照组的好,实验组仅出现2例并发症,比对照组低,上述数据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搬移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及骨不连患者的疗效显著,同时还能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有很高应用价值.
作者:刘旋;刘杰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何种强度有氧运动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率更高、预后更好,心衰住院率及心血管原因死亡率更低.方法 对在该院老年科住院的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进行心肺运动试验,以该患者AT氧耗量的百分比作为制定运动强度的标准进行分组,将患者随机分成3组,60%AT运动组、70%AT运动组、80%AT运动组,每组60例,共180例.对三组患者分别行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LIFE)、LVEF、NT-proBNP检查.制定运动处方,进行运动康复.结果 60%AT运动组与其他2组比较,VO2peak、AT、LVEF、NT-proBNP、LIFE、心衰住院率、心血管原因死亡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0%AT的运动强度,能够明显改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能够改善预后.
作者:马晓妍;金鑫;缪丹;张静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脑动脉瘤介入栓塞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44例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施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护理结束后44例患者中发生5例并发症,其中皮下血肿2例、脑血管痉挛引起的脑缺血2例、脑梗死1例,经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其余患者全部治愈.结论 对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患者采取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显著提高手术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秀菊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特点,探究临床合理用药的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88例采用中药注射剂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表现、基本资料、用药情况,总结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特点,并根据其特点制定相应的临床合理用药措施.结果 多发性、普遍性、不可预知性、多样性为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特点;注射用双黄连易导致不良反应.临床在应用中药注射剂时,应制定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用药前详细评估患者身体情况,做到有针对性给药,以保证临床合理用药.结论 临床在用药前,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特点,做到规范用药能够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刘涛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64例在我院接受胃癌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以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围术期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术后疗效,在临床上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作者:季明莉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对半髋关节置换以及内固定在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近期疗效中的比较进行探讨.方法 研究参与对象为72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均为我院收治.采用抽签法分成两组,对照组36例,实施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实验组36例,实施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手术情况,并分析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相仿,检验显示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相仿,检验显示P>0.05,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Harris分值变化情况理想,检验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实施半髋关节置换手术,相比内固定治疗,更为适用.
作者:王自刚;盛文辉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手术室麻醉患者临床护理采用预见性护理与循证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所收治的手术患者30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15例,实验组患者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参照组患者给予循证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总满意度93.3%,参照组患者86.7%,组间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前2组生活质量对比无显著性差异,护理后2组患者各项评分均有显著改善,认知功能以及社会功能均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肢体功能与总体健康组间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手术麻醉患者当中,可将2种护理方式相互结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孙凯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6月——2017年5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36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患者18例,非常满意13例,满意4例,不满意1例,护理满意度为94.4%;对照组患者18例,非常满意10例,满意4例,不满意4例,护理满意度为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1例皮下积液,1例上肢水肿;并发症发生率为11.1%;对照组出现2例皮下积液,1例上肢水肿,2例皮下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2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显著,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付晶 刊期: 2018年第21期
难治性哮喘是哮喘临床治疗的一大难点,其治疗难度大、所需费用高而影响着患者,因此需要寻找治疗的新技术,改善难治性哮喘治疗的现状.而支气管形成术(BT)是当下治疗难治性哮喘的一项新技术,对于难治性的哮喘的治疗有着显著的效果,而且在目前的治疗结果反馈中显示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支气管形成术(BT)的临床应用相对较少,进而长期疗效分析的数据也相对较少,仍需进一步证实.因此本文主要对该治疗方法进行进一步的效果分析及安全性分析.
作者:杨涛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氧化锆全瓷冠修复的应用及优势.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后牙牙体缺损患者共180例(180颗患牙),随机分为3组各60例,分别采取爱尔创氧化锆、Wieland氧化锆、Cercon氧化锆全瓷冠修复治疗,对比3组全瓷冠修复成功、轻度牙龈炎发生、边缘密合度比例情况.结果 在全瓷冠修复成功率、轻度牙龈炎发生率及边缘密合度比例方面,爱尔创氧化锆、Wie-land氧化锆、Cercon氧化锆3组疗效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后牙牙体缺损的效果良好,不同种类的氧化锆均可作为理想的全冠修复材料.
作者:孙井岭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大剂量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70例消化道出血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行奥美拉唑,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奥曲肽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及生化指标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大剂量奥美拉唑+奥曲肽治疗消化道出血效果理想,缩短了止血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孙继猛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并分析醒脑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重症脑出血患者促醒、减轻脑水肿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重症脑出血患者100例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例数等同的2组,对照组(n=50)给予实施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n=50)给予实施醒脑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然后对比两组重症脑出血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00%(P<0.05);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及GC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肿大小以及水肿体积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醒脑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重症脑出血患者促醒、减轻脑水肿有着良好的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刘伟;昌伟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西咪替丁+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86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西咪替丁+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血清炎性因子、复发率及住院时间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西咪替丁+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效果显著,有利于患儿病情的快速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惠 刊期: 2018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