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症急性胰腺炎全身感染期使用手术治疗的方法和效果

刘辉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 手术治疗, 对照实验, 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全身感染期使用手术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重症胰腺炎全身感染期的患者55例,分为对照组22例,实验组23例,对照组采用抗感染、抑酶、胃肠减压引流等非手术治疗,实验组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采用手术清除坏死病灶等外科处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愈20例,总有效率86.96%;对照组患者治愈17例,总治愈率77.27%,实验组患者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消化道出血、感染性休克、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腹腔间隔室综合征(IAP)等情况发生率少于对照组.结论 重症胰腺炎全身感染期患者使用手术治疗效果明确,并发症少,有利于预后,值得临床加以推广应用.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加强围产期护理干预对82例剖宫产产妇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加强剖宫产产妇围产期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行剖宫产术82例产妇根据不同护理干预方式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实验组(41例,加强围产期护理干预)和对照组(41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下肢肿胀率、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下肢症状评分以及产妇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产妇下肢肿胀率(9.76%)、下肢深静脉血栓率(2.44%)显著低于对照组43.9%、19.5%,比较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产妇下肢肿胀、疼痛、温度、皮肤颜色等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产妇对护理满意度(97.56%)显著高于对照组(73.17%),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加强剖宫产产妇围产期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产妇下肢症状,有效降低下肢肿胀率,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也可有效提高产妇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王颖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难治性哮喘及其临床治疗新技术分析

    难治性哮喘是哮喘临床治疗的一大难点,其治疗难度大、所需费用高而影响着患者,因此需要寻找治疗的新技术,改善难治性哮喘治疗的现状.而支气管形成术(BT)是当下治疗难治性哮喘的一项新技术,对于难治性的哮喘的治疗有着显著的效果,而且在目前的治疗结果反馈中显示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支气管形成术(BT)的临床应用相对较少,进而长期疗效分析的数据也相对较少,仍需进一步证实.因此本文主要对该治疗方法进行进一步的效果分析及安全性分析.

    作者:杨涛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探讨医院药品保管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目的 探讨医院药品保管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中的原因和提出合理的解决方式,便于提升药品保管和管理的质量.方法 分析医院药品保管和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药品保管和管理制度不完善、医院重视程度不够、服务意识薄弱等.结果 分析医院药品保管和管理所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针对性的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结论 通过建立健全药品保管和管理制度,提升医护人员的职业知识和职业素养,推进药品保管和管理的自动化水平,注重药品分类摆放和标识,从而提升药品保管和管理的质量.

    作者:于如宏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不锈钢器械钝化处理在临床使用中的研究

    目的 分析不锈钢器械钝化处理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 研究主体为200件生锈的医疗器械,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00件,对照组器械放置在80℃,比例为1:7的除锈溶液中浸泡10min,取出后重新洗刷.观察组将器械放置在温度为85℃,比例为1:7的钝化剂中浸泡30min后取出.对比两组器械使用合格率.将除锈合格的器械放在0.45%Nacl溶液中5h,对比两组器械返锈率.结果 经过清洗后的器械在经过干燥通过目测与5倍镜观察后显示,两组器械除锈合格率差异不大.两组器械清洗合格后关节处完全打开,依次浸泡在0.45%的Nacl溶液中,经过5h的浸泡后观察返锈率,对照组返锈率(25.78%)明显比观察组(6.12%)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钝化剂能够有效起到除锈作用,与除锈剂一致,但是钝化剂能够减少器械返锈次数,使器械寿命延长,在临床使用中能够提供更多便利.

    作者:李小芬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维生素D与冠心病患者血清炎症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维生素D缺乏与冠心病患者的血清炎症指标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心内科就诊的120例冠心病患者为病例组研究对象,选择同期来院就诊的50例健康就诊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研究对象血清25-OHD3、hs-CRP、IL-6、IL-10、TNF-α等水平是否存在差异,并分析25-OHD3与上述炎症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病例组血清25-OHD3水平低于对照组,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25-OHD3与炎症因子的水平呈现明显负相关性.结论 维生素D可能通过炎症因子水平来影响冠心病的发病及进展.

    作者:马丽梅;邱涛;王晓蕊;苗昌荣;郑志君;李嘉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观察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及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观察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2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9.68%(3/31),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5.48%(11/31),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颅脑损伤患者实施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通过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可提升患者的预后质量,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刘霞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针药结合治疗老年性失眠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针灸结合中药内服治疗老年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 共80例老年性失眠患者纳入观察.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针灸加中药内服治疗,对照组口服右佐匹克隆片.疗程均为2周.观察治疗前后症状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的变化.结果 ①治疗组显效16例,有效2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对照组显效5例,有效2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0%.经Ridit分析,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②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PSQI均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PSQI下降更明显.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的观察组PSQI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结合中药酸枣仁汤加味内服治疗肝肾阴虚,气血亏虚型老年性失眠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官娜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中医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

    目的 分析中医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人数80,本次研究时间为2016年10月——2017年10月,随机划分对照组、观察组,各40人,依次采用基础护理方式、基础护理方式+中医康复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经过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生活能力评分较低,患者自理能力较好,并且患者神经功能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较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经过本次研究证明在基础护理方式上增加中医康复护理方式,能够有效降低患者ADL评分,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

    作者:姚丽琴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在食管癌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在食管癌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92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成观察和对照两组(n=46例),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结果 观察组经过护理后的焦虑量评分(6.44±1.44)分和抑郁量评分(5.68±1.3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经过护理后的焦虑量评分(12.28±3.33)分和抑郁量评分(11.14±3.21)分(P<0.05).结论 将人文关怀护理措施运用于食管癌患者的护理工作之中,对于患者的身心健康有着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冯琼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处理分析

    目的 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处理方法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妇科患者40例,对麻醉前、气腹前、气腹后、手术后记录HR、SBP、DBP、PaO2和血气变化进行监测.结果 MAP降低、HR变化不大,LaCO2、SPO均增加,术后清醒及拔管时间段,术中痛觉知晓,发生率低.结论 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麻醉平稳、效果可靠,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术后苏醒快,费用低.

    作者:王鑫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妇科阴道炎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对妇科阴道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取80例妇科阴道炎患者参与此次研究,患者均于2017年1月份到2018年1月份入院进行治疗.随机均等分组,对照组予以硝酸咪康唑栓治疗,患者共40例;实验组予以氟康唑以及硝酸咪康唑栓联合治疗,患者共40例.观察患者治疗情况,记录和比较患者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时间以及复发率.结果 实验组的治疗效果理想,总有效率较高,数据对比得出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预后改善情况理想,症状改善时间较短,复发率较低,数据对比得出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氟康唑以及硝酸咪康唑栓对妇科阴道炎患者实施治疗,可改善患者的病情症状,且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宋颖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孕期营养指导在围产期孕妇保健工作中护理体会

    目的 探究孕期营养指导在围产期孕妇保健工作中的护理应用.方法 选取本地孕妇,随机的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孕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干预,嘱咐孕妇定期检查,告诉饮食上的必要性.实验组孕妇则运用科学合理的孕期营养指导干预.结果 对比两组孕妇的顺产率、剖宫产以及患者满意度,观察组都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通过对病人进行心理干预引导,让病人全面了解分娩,能够掌握减少疼痛的办法,降低其紧张情绪,提升病人自然分娩的信心,使得孕妇的自然分娩几率提升,减少剖腹产的出现.

    作者:苏燕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品管圈对手术室护理配合及风险事件的影响

    目的 探讨品管圈对手术室护理配合及风险事件的影响.方法 取我院手术室病人280例为对象,病例选取时间为2016年9月——2017年9月,分成对照组(应用品管圈干预方法)和治疗组(应用品管圈方法),各140例.分析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护理质量评分、主动配合率等指标.结果 治疗组患者并发症以及主动配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组患者主动配合率、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护理干预后,治疗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品管圈在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作者:张祖波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措施.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24例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患儿作为研究治疗,分析其病历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结果 经抗惊厥治疗后,所有患者均达满意效果,未长期使用抗癫痫类药物,随访6个月后,1例出现复发,占比4.17%,但未见脑电图异常,所有患儿精神运动发育正常.结论 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临床表现为全身强直阵挛样、发热与脱水等症状,但无持续惊厥癫痫,意识清晰正常,治疗上可采用常规的肠胃炎治疗方式和抗癫痫类药物,但无需长期使用,复发率也比较低.

    作者:阚妍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8年2月我方医院收治的176例腹股沟疝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76例患者均分为两组.88例患者进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作为观察组,88例患者应用传统疝修补术为对照组.比较两组176例患者各项指标.结果 观察组88例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下地时间、切口疼痛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对腹股沟疝患者起到了突出作用,减少了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志丹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联用胺碘酮、厄贝沙坦治疗心力衰竭并心律失常患者价值观察

    目的 探讨联用胺碘酮、厄贝沙坦治疗心力衰竭并心律失常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2例心力衰竭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联用胺碘酮、厄贝沙坦治疗,对照组给予胺碘酮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SV、LVEF、LVESD、LVEDD等各项心功能指标均好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联用胺碘酮、厄贝沙坦治疗心力衰竭并心律失常的效果较好.

    作者:龚政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输血检验流程及质量控制对策分析

    目的 探索输血检验流程及质量控制对策方法.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23日至2017年11月23日期间我院输血100例患者(实施信封随机分组模式),对照组的50例患者进行常规质量控制,观察组的50例患者进行全面性质量控制.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输血申请单不完善(0.00%)、血液入库核对遗漏率(2.00%)、血液标本不合格(2.00%)、对服务态度满意度(98.00%)、溶血反应(2.00%)、交叉感染(2.00%)、医疗纠纷率(0.00%)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输血患者加强全面性质量控制,能够完善检验流程,提高输血安全性,保证输血工作的顺利进行.

    作者:徐全民;匡建梅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早产儿出院后随访管理及早期干预方式研究

    目的 探讨早产儿出院后随访管理及早期干预方式.方法 将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90例早产儿患儿分组(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给予1岁时随访干预,观察组则采取出院后随访管理及早期干预方式.比较两组早产儿疾病发生率;早产儿体质量、头围和身高等体格情况;智力评分和运动功能评分.结果 观察组早产儿疾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早产儿体质量、头围和身高等体格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智力评分和运动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产儿出院后随访管理及早期干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儿体格情况和促进患儿运动功能、智力水平提高,降低疾病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琴;章岚;彭小梅;陈英才;冷黎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在慢性宫颈炎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在慢性宫颈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于2015年3月——2018年3月间收治的88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为研究主体,划分为A组和B组,均是44例.A组给予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B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A组的急救知识掌握度(88.64%)高于B组(70.45%);遵医行为掌握度(90.91%)高于B组(72.73%);疾病认知掌握度(95.45%)高于B组(75.00%),对比均差异明显(P<0.05).A组的治疗时间短于B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A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45%,B组为79.55%,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 为慢性宫颈炎患者行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可提高其健康知识掌握度与护理满意度,缩短其治疗时间,可推广.

    作者:伍千卫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喘可治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床疗效及对其HLA-DR/CD14+的影响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喘可治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床疗效及对其HLA-DR/CD14+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1月期间治疗的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78例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并以随机抽取的方式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喘可治注射液(雾化吸入)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白细胞介素-2(IL-2)及白细胞抗原(HLA-DR/CD14+)含量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肺功能变化、IL-2和HLA-DR/CD14+含量对比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IL-2、HLA-DR/CD14+含量、肺功能变化及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针对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用喘可治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其临床疗效显著,且药物安全性较高,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机体免疫机能,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向海;刘翠华 刊期: 2018年第21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