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霞
目的 对血清膀抑素C在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检查中临床意义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将我院2013年7月——2015年9月收治的104例糖尿病患者设为研究组,选择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设为健康组,对两组检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尿素、血肌酐、血清膀抑素C异常率分别为35.58%、27.88%、73.08%,研究组糖尿病老年患者尿素、血肌酐、血清膀抑素C等三项指标检测结果相比健康组,明显更高(p<0.05),且均不在正常值范围内.结论 血清膀抑素C在糖尿病老年患者肾功能检测中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可作为早期诊断糖尿病患者肾病的有利依据,为临床防治肾病提供有效指导意义.
作者:冯实;卢淑兰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总结轮状病毒肠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升高的原因与轮状病毒肠炎对患儿心肌的损害.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30例轮状病毒检测阳性者(观察A组)与阴性30例(观察B组)为研究对象,另选30名正常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检测并记录病例心肌损害表现,与CK-MB活性升高病例心电图与影像学改变.结果 在CK-MB酶活性水平的比较中,观察A组>观察B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在CK-MB酶质量与肌钙蛋白Ⅰ的水平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患儿心肌损伤症状、体征随着腹泻脱水改善逐渐消失,CK-MB酶活性升高患者心电图、影像学与无心肌损害表现特异性改变.结论 CK-MB酶活性在轮状病毒肠炎中表现明显升高,但仍然无法据此评定轮状病毒肠炎作为心肌损伤的主要因素.
作者:叶海霞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联用胺碘酮、厄贝沙坦治疗心力衰竭并心律失常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2例心力衰竭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联用胺碘酮、厄贝沙坦治疗,对照组给予胺碘酮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SV、LVEF、LVESD、LVEDD等各项心功能指标均好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联用胺碘酮、厄贝沙坦治疗心力衰竭并心律失常的效果较好.
作者:龚政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了解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接受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2016年——2018年间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确诊为高血压脑出血并制定对症治疗方案患者为分析对象,从中选取42例并在编序后用双色球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有患者21例,分别给予高血压脑出血对症保守治疗、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案下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变化并归纳早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此类疾病应用价值.结果 经治疗后患者颅内血肿以及血肿周围水肿情况均得到改善,观察组改善数据更具优越性(P<0.05);治疗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均得到改善,观察组改善数据更具优越性(P<0.05);经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均得到改善,观察组改善数据更具优越性(P<0.05).结论 对早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相对于保守治疗手段而言具有更好的病情治疗效果,且安全性令人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唐俊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护士分层培训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手术室全科护士做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将2016年的培训效果做为对照组,2017年的培训效果做为试验组,对照组按照以往的护理培训模式进行培训,试验组按照护理分层培训的培训模式进行培训,然后将培训效果进行分析、持续整改.结果 2016年手术室全科护士培训效果为中,2017年手术室全科护士培训效果为优.培训率提高了15%,理论操作合格率提高了8%,病人满意度提高了10%,医生满意度提高了5%.结论 通过护士分层培训管理能有效提高手术室护士的培训效果,有效提高手术室护士业务水平、专业技能,让病人满意、手术医生满意,保障病员安全.
作者:杨容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无偿献血前体检不合格原因.方法 回顾分析260例无偿献血前体检不合格者的临床资料,对无偿献血前体检不合格的原因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本研究中无偿献血者体检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包括血压、饮食、睡眠、体重、既往疾病史、年龄、心肺接种史等,其中血压与饮食占比高,均显著高于其他因素(P<0.05).结论 无偿献血者献血前体检不合格的原因众多,因此应加强对群众的健康教育,以促进临床用血安全性提升.
作者:邱向华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究与讨论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与治疗方法.方法 随机筛选于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入院接受诊治的98例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患者,综合评判所有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以及预后状况.结果 98例患者均经药物治疗25 d内,有95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退,眼压水平恢复正常,3例患者由于眼压控制效果相对较差,视野发生变化而采用手术方式进行及时治疗,经治疗结束后,其临床表现得到显著好转,眼压水平恢复正常.经随访1年,未复发92例,复发6例.结论 在临床治疗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患者中,应首选药物治疗方式,有效控制炎症反应;若疗效不明显且易复发,应及时采用手术进行治疗,并在长期随访中,加强严密观察,在大限度上减低复发率.
作者:单蕾;赵学武;王楠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肾功能衰竭患者跌倒原因并讨论相关预防对策.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在我院发生跌倒的肾功衰患者88例作为研究组,通过对研究组病例进行回顾分析,讨论其跌倒原因,并设计预防对策.结果 研究组患者在病房内和洗手间发生跌倒次数明显高于其他区域,常服用抗压药物患者跌倒率高于其他患者,家庭陪护的跌倒率高于护理人员陪护,夜晚及中午是患者跌倒的高发时间,有跌倒史的患者跌倒率高于其他患者,差异显示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功衰患者发生跌倒的主要原因在于患者自身身体虚弱、家属对护理事项不熟悉以及陪护工作的疏忽,针对上述因素选择针对性护理干预,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工作能力能够有效减少患者跌倒的发生.
作者:吴丽平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分析创伤骨科患者应用外固定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病例筛选2016年1月份——2017年8月份收治的创伤实施支架固定治疗的患者83例按照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有限内固定38例,观察组患者实施外固定治疗45例,比较两组治疗优良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手术相关情况,包括(手术操作时间,手术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优良率达到95.56%(43/45)VS对照组84.21%(32/38)的优良率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VS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固定架在临床应用于创伤骨科的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大大缩短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且治疗后优良率较高,利于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狄传刚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析急诊抢救护理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从2017年——2018年在我院接受医治的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中选出128人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病人采用以往护理方式,观察组则进行急诊抢救护理.结果 对比两组病人的临床医治成效,观察组很大程度上优于对照组,对比两组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进行急诊抢救护理以后,病人各项症状都有明显的改善,并且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抢救成功几率,所以在临床中可以大量作用.
作者:吴翠竹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英夫利昔单抗治疗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选择我院在2016年12月——2018年2月接诊治疗的100例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通过抽签法将其平均分为50例参照组(英夫利昔单抗治疗)与50例实验组(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参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参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0.00%,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英夫利昔单抗治疗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病症,且安全有效.
作者:买提库尔班·买吐送;图尔荪江·麦提库尔班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探讨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影响因素,进一步制定并实施有针对性的防范方法,以期提高血液检验标本的质量.方法 本次采取回顾性分析法,对我院2017年1月——2018年2月出现误差的128份血液检验标本作为研究的对象,及时成立分析小组,在分析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相关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有针对性的防范方法.结果 128份出现误差的血液检验标本当中,主要影响因素包括:采集因素56份(43.75%)、患者自身因素18份(14.06%)、标本处理因素34份(26.56%)、标本送检因素12份(9.38%)、标本检验因素8份(6.25%).结论 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影响因素较多,需加强血液检验过程的质量管理,加强受检者宣教,并提高检验工作人员检验技术水平,进一步促进血液检验标本质量的提高.
作者:高晶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安全性.方法 选择自2012年6月——2017年10月收治入我院且符合要求的甲状腺结节患者122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给予甲状腺腺叶切除术,而对照组给予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对比分析两组的患者在给予相应处理后术中的出血量,发生声音嘶哑、低钙抽搐、暂时性的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及永久性的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情况.结果 给予相应处理后,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70.50±21.35)ml,而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为(160.42±37.25),观察组相比对照组而言出血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60例中有3例出现声音嘶哑,2例出现低钙抽搐,4例出现暂时性的甲状旁腺功能低下,2例出现永久性的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总共9例出现并发症.实验组有8例出现声音嘶哑,6例出现低钙抽搐,3例出现暂时性的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无出现永久性的甲状旁腺功能低下者,总共17例出现并发症.观察组比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更小(p<0.05).结论 甲状腺腺叶切术相比甲状腺次全切术治疗甲状腺结节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的并发症少,有更好的临床效果,更加可靠安全.
作者:严俊;葛维林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婴幼儿健康体检过程中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发病情况分析,提出干预措施.方法 回顾2015年1——12月来我院儿科门诊健康体检的6-36个月婴幼儿健康管理资料,并汇总分析.结果 小儿营养性贫血发病率为14.12%,男童发病率为13.12%,女童发病率为15.15%.不同年龄段中6-11个月发病率33.66%,12-23个月发病率11.55%,24-36个月发病率6.57%.结论 营养性贫血在婴幼儿群体的发病情况其与家庭状况、喂养方式、添加辅食等因素相关.喂养方式的科学指导及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对降低婴幼儿营养性b贫血的发病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吕佩茹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将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与丙种球蛋白联合用于急性脊髓炎患者治疗中,对其疗效进行评价.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30例急性脊髓炎患者分组研究,甲组使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与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乙组单纯给予常规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对两组治疗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①两组疗效对比分析:甲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相比乙组66.67%明显更高,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两组脊髓功能恢复情况:甲组感觉恢复时间、小便恢复时间、独立行走时间、住院时间相比乙组明显更短,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③两组不良反应:甲组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共2例,不良反应率为13.33%,乙组出现1例,不良反应率为6.67%,两组不良反应率相比差异不大(x2=2.464,p<0.05).结论 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与丙种球蛋白联合用于急性脊髓炎患者治疗中效果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促进脊髓功能恢复,值得应用.
作者:阿不都米吉提·阿吉;阿地力江·阿布力米提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7月至2018年3月份收治的36例女性尿失禁患者进行研究,患者均采用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分析手术技巧和临床的疗效.结果 36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均治愈,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5.89±3.63)min,患者手术的出血量为(13.56±1.88)mL,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5.69±1.98)d.结论 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治疗女性压力尿失禁的效果好,并且手术的操作简单,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患者的满意程度高.
作者:孙健豪 刊期: 2018年第21期
小细胞肺癌的诸多治疗手段中,放射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也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由于放射治疗参与的时机、与化疗的联合方式、放射剂量、分割方式、靶区的选择、预防性脑补放射治疗等多个因素决定了治疗的效果,本文综述了小细胞肺癌的放射治疗研究进展,从上述几个方面讨论了不同治疗条件和方案对于放射治疗在小细胞肺癌的影响,不同治疗手段的联合使用为该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孙雪;吴爱鲁;赵志鹏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稳心颗粒对于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效果,并评价此方法的安全性.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72例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将其中36例列为对照组仅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其余36例列为观察组在前者基础上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QT间期离散度、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QT间期离散度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从不良反应发生率来看,前者显著小于后者,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稳心颗粒能够有效抗心肌梗死患者心律失常,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并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一种安全可靠的用药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云霞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以SBAR思维方式为导向的预防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方案的效果.方法 对ICU气管插管患者,实施以SBAR交班思维方式为导向的评估干预方案,主要包含成立ICU预防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质量改进小组,建立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和分级预警机制,加强预防非计划性拔管护理措施的日常督查管理.结果 实施方案后ICU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由实施前的1.54%降到0.21%;护理人员对非计划性拔管的有效评估、护理落实的有效性方面显著高于实施前(均P<0.01).结论 以SBAR思维方式为导向的预防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方案,能够有效降低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保障住院患者的医疗护理安全.
作者:过瑛瑛;陆海林;程浩然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16排螺旋CT在早期中心型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内总共选取80例早期中心型肺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案例.采取CT机对所有患者实行从胸廓入门到肺底的平扫与增强扫描.将检查结果和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探讨16排螺旋CT在早期中心型肺癌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通过16排螺旋CT对80例患者实行扫描之后发现所有患者的肺叶支气管均可以准确显示,同时患者的肺段支气管也可以有效显示,早期中心型肺癌患者的支气管显示率可达到100%.16排螺旋CT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无明显差异,数据差异均未达到统计学标准(P>0.05).结论 16排螺旋CT在早期中心型肺癌中的诊断价值显著,能够有效的展现患者的肺叶、肺段支气管病灶详情,具备无创、安全性较高、确诊率较高等优势,值得推广普及.
作者:刘创 刊期: 2018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