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健豪
难治性哮喘是哮喘临床治疗的一大难点,其治疗难度大、所需费用高而影响着患者,因此需要寻找治疗的新技术,改善难治性哮喘治疗的现状.而支气管形成术(BT)是当下治疗难治性哮喘的一项新技术,对于难治性的哮喘的治疗有着显著的效果,而且在目前的治疗结果反馈中显示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支气管形成术(BT)的临床应用相对较少,进而长期疗效分析的数据也相对较少,仍需进一步证实.因此本文主要对该治疗方法进行进一步的效果分析及安全性分析.
作者:杨涛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全身感染期使用手术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重症胰腺炎全身感染期的患者55例,分为对照组22例,实验组23例,对照组采用抗感染、抑酶、胃肠减压引流等非手术治疗,实验组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采用手术清除坏死病灶等外科处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愈20例,总有效率86.96%;对照组患者治愈17例,总治愈率77.27%,实验组患者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消化道出血、感染性休克、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腹腔间隔室综合征(IAP)等情况发生率少于对照组.结论 重症胰腺炎全身感染期患者使用手术治疗效果明确,并发症少,有利于预后,值得临床加以推广应用.
作者:刘辉 刊期: 2018年第21期
食品安全与食品监督管理问题一直是国内位居首位的重要国计民生问题,目前国内食品安全与食品监督管理工作问题较多,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不够完善是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针对此情况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与食品监督管理体系,加强对食品生产源头的监管,切实将食品监督管理责任落到实处对做好食品监督管理工作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美蓉 刊期: 2018年第21期
小细胞肺癌的诸多治疗手段中,放射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也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由于放射治疗参与的时机、与化疗的联合方式、放射剂量、分割方式、靶区的选择、预防性脑补放射治疗等多个因素决定了治疗的效果,本文综述了小细胞肺癌的放射治疗研究进展,从上述几个方面讨论了不同治疗条件和方案对于放射治疗在小细胞肺癌的影响,不同治疗手段的联合使用为该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孙雪;吴爱鲁;赵志鹏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比较分析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在宫外孕治疗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研究对象搜集自2016.03——2018.02期间60例宫外孕患者,按照患者所采取的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均包含30例患者.腹腔镜组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开腹组患者采取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结果 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尿管留置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和住院治疗时间等方面的比较,腹腔镜组患者均较开腹组患者具有明显的优势,各项指标的组间比较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的宫内妊娠率,显著高于开腹组患,组间比较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再次宫外孕发生率比较,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开腹手术治疗相比,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外孕不仅疗效显著,且能够有效降低对患者的创伤,减少术中出血量,利于患者术后恢复,且治疗安全性较高.
作者:王海礁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剖宫产术与阴道助产术对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将我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82例足月妊娠临床胎儿窘迫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1例.观察组给予剖宫产术,对照组给予阴道助产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但其产后出血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剖宫产术可有效缓解胎儿窒息程度,但会提高产后出血的风险.因此临床中应通过实际情况采用相应的治疗措施.
作者:刘洋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显微手术治疗矢状窦旁及大脑镰旁脑膜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30例矢状窦旁及大脑镰旁脑膜瘤的临床资料,探讨术后疗效.结果 按Simpson脑膜瘤切除分级标准评价:Ⅰ级12例,Ⅱ级9例,Ⅲ级5例,Ⅳ级4例.病理分型结果显示内皮细胞型13例,纤维型10例,砂砾型5例,血管型2例.无手术死亡病例.11例癫痫患者中10例患者术后癫痫未再发作,1例术后发生癫痫,予以苯妥英钠治疗后未再发作.结论 综上所述,显微镜治疗矢状窦旁和大脑镰旁脑膜瘤应力争达到Simpson I级切除,良好的手术操作和显微技术的掌握是提高手术全切率和疗效的主要因素.
作者:王秉尧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究肺癌患者应用个体化综合治疗的疗效及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90例肺癌患者,且通过纳入标准均判定为肺癌患者,并对抽取的肺癌患者分为研究、对照两组各45例,对照组的45例肺癌患者选择常规治疗,研究组抽取的45例肺癌患者选择个体化综合治疗,即应用化疗联合血管抑制素类药物、靶向分子药物等进行治疗.结果 对照组与研究组抽取的各45例肺癌患者选择常规治疗与个体化综合治疗,结果显示,研究组肺癌患者选择个体化综合治疗的有效率、生存时间/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的差异性较大(P<0.05).患者治疗受化疗联合血管抑制素类药物、靶向分子药物治疗等因素的影响.结论 针对肺癌患者选择个体化综合治疗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且患者接受化疗联合血管抑制素类药物、靶向分子药物治疗可以提升患者生存时间和治疗有效率,值得推荐和应用.
作者:张振刚;王海霞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究早期俯卧位通气在主动脉夹层术后低氧血症患者中的护理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的病例样本分析对象为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2例主动脉夹层术后低氧血症患者,以护理方法的异同为划分标准将其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早期俯卧位通气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早期仰卧位通气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氧分压、吸入氧浓度、氧指数、收缩压及心率指标结果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主动脉夹层术后低氧血症患者早期俯卧位通气护理,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低氧血症症状,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应用与推广.
作者:魏颖 刊期: 2018年第21期
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以及新医改政策落实,为推动妇幼卫生工作的发展,应根据妇幼保健现有工作详情提出建议,并着眼于长远发展,以推动妇幼保健工作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作者:刘拥军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使用阿莫西林联合克拉维酸钾与使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患儿使用阿莫西林联合克拉维酸钾进行治疗,对照组患儿使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患儿在咳嗽消失时间、肺部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长等方面的表现都要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于使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阿莫西林联合克拉维酸钾的用药方案的治疗效果更加明显,能够帮助患儿快速缓解各种体征,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王春超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病人心理状态与疾病复发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间于我院治疗的支气管哮喘病人68例,采取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与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的自信心评价、自我认知与疾病控制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疾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支气管哮喘病人,采取护理干预可以改善其心理状态,树立自信心,积极面对疾病,降低复发率,对患者健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卓玛措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及分析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发病特征,同时总结护理的体会.方法 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120例纳入到本研究中来,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对于患儿的发病特点进行观察,同时予以参照组患儿一般的常规护理举措,研究组患儿实施综合护理模式,对比护理情况.结果 在120例患儿中,春季、冬季发病的人数较多,分别为58例、40例,而且夜间发病人数是85例,明显的多于白天发病人数;对比两组患儿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以及总体护理满意度,研究组均明显的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发病季节通常集中在春季和冬季,而且夜间发病的概率明显的高于白天.对患儿实施积极有效的综合护理模式,能够显著的提升总体治疗有效率.
作者:宋晓玲;张海霞;王凌燕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乳腺癌保乳术后同步放化疗的临床疗效、复发率及不良反应.方法 随机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肿瘤科收治的乳腺癌患者60例,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保乳术后同步放化疗组(同步放化疗组,n=30)和保乳术后序贯化疗组(序贯化疗组,n=30)两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局部复发、远处转移、3年生存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同步放化疗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96.7%(29/30)显著高于序贯化疗组73.3%(22/30)(P<0.05),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3年生存率6.7%(2/30)、6.7%(2/30)、96.7%(29/30)均显著高于序贯化疗组23.3%(7/30)、16.7%(5/30)、83.3%(25/30)(P<0.05).结论 乳腺癌保乳术后同步放化疗的临床疗效较序贯化疗显著,复发率较低,能够耐受不良反应.
作者:左玉生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加强剖宫产产妇围产期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行剖宫产术82例产妇根据不同护理干预方式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实验组(41例,加强围产期护理干预)和对照组(41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下肢肿胀率、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下肢症状评分以及产妇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产妇下肢肿胀率(9.76%)、下肢深静脉血栓率(2.44%)显著低于对照组43.9%、19.5%,比较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产妇下肢肿胀、疼痛、温度、皮肤颜色等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产妇对护理满意度(97.56%)显著高于对照组(73.17%),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加强剖宫产产妇围产期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产妇下肢症状,有效降低下肢肿胀率,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也可有效提高产妇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王颖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究彩超在泌尿系统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96例泌尿系统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彩超诊断特点.结果 经彩超检查显示,96例泌尿系统结石患者中,有25例结石单发单侧,71例结石多发多侧.结石多发多侧患者中,有6例为膀胱结石,8例为后尿道结石,29例为输尿管结石,28例为肾结石.结论 作为临床一种无创、简便、价格低廉的诊断方法之一,彩超在泌尿系统结石诊断中具有诊断准确率高,显示发病部位准确等优势,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永颖 刊期: 2018年第21期
当今,医学模式已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的整体医学模式转变,从以疾病为中心的群体医学向以人为中心的个体医学转变.人体生命过程中的特殊规律以及人群中个体差异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医学任务也将从以治病为主转向防病,传统的体检不能达到对广大患者起到自始至终的健康管理.如何使患者获得全程的健康管理,对健康管理中心提出了更高的考验.结合多年来对三甲中医院体检中心的医疗实践,提出要发挥中医院的特色和优势,以西医检查项目和多种中医特色体检手段,建立具有中医优势的健康管理体系,同时重视个体的体质因素和证候特征在发病和患病中影响因素,积极运用到健康管理中,为每位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模式.中医体检与西医体检结合运用,弥补西医体检在亚健康临床诊断和干预方面的欠缺,同时也是对中医预防学不断发展形势下的中医特色服务创新模式的有益探索.
作者:董玉福;安艳红 刊期: 2018年第21期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质量在得到提高的同时,旅游行业在近年来的发展势头突飞猛进,这使得旅店业务变得繁忙,在市场中的面临的竞争环境加剧.由于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部分旅店客床为了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经常对客房的床上用品偷工减料,为了减少人力支出清洗不彻底,为了充分了解旅店客房床上用品细菌污染的实际状况,我们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中的具体规定来对旅店业床上用品的细菌污染程度做出详细调查.
作者:沈永芳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方法.方法 本研究选择我院外科手术室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之间收治20例胆囊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患者的手术配合与护理方法及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单孔法患者16例,三孔法患者4例,平均住院时间为(2.3±0.5)天,全部患者术后均良好愈合,且未见胆漏、出血等并发症问题.结论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接受系统的手术配合与护理,能够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保证手术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兰元素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品管圈对手术室护理配合及风险事件的影响.方法 取我院手术室病人280例为对象,病例选取时间为2016年9月——2017年9月,分成对照组(应用品管圈干预方法)和治疗组(应用品管圈方法),各140例.分析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护理质量评分、主动配合率等指标.结果 治疗组患者并发症以及主动配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组患者主动配合率、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护理干预后,治疗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品管圈在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作者:张祖波 刊期: 2018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