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礁
目的 观察比较腹股沟疝传统手术与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80例腹股沟疝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均为40例;两组患者分别选择传统手术方式与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观察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方面,实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和疾病复发率方面,实验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对腹股沟疝患者进行治疗时,和传统手术方式相比较,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效果更加理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宗凯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究医养结合老年长期照护模式的运行效果.方法 本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在2007年8月到2017年8月收治的42例老年患者,将所有患者作为本研究的观察组,在临床治疗基础之上为患者进行医养结合长期照护模式的干预,另外选择同期收治的42例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于对照组患者在出院以后进行居家养护.评价本研究两组患者护理干预结束以后的Barthel指数评分和GQOLI-74评分情况.结果 对两组患者出院后半年的Barthel指数评分和GQOLI-74评分进行评价和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存在有明显的差异性,而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更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医养结合老年长期照护模式的应用和实施可以有效的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凤珍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评价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H.pylori阳性患者62例随机分为2组,A组(对照组):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枸橼酸铋钾胶囊,口服每日2次,疗程14天.B组:在A组三联14天基础上,加用复方嗜酸乳杆菌,口服每日3次,总疗程14天.治疗期间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疗程结束6周后复查13 C-UBT,观察Hp根除率.结果 A、B组Hp根除率按意向性(ITT)分析分别为62.5%、90%,按方案(PP)分析分别为66.6%、93.1%,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B组明显低于A组(10%vs22%,P<0.05),且均可耐受,停药后不良反应自行消失.结论 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四联疗法均可提高Hp根除率,安全性优于含铋剂的四联方案.
作者:丁晓蕊;刘成霞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探讨使用结肠镜治疗结肠息肉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室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所收治的100例结肠息肉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的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实行结肠镜治疗,对照组实行常规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后的患者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后的患者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结肠息肉患者实施结肠镜治疗,效果确切,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何静 刊期: 2018年第21期
本文笔者将近几年的寒区冬季官兵冻伤及消化系统疾病特点进行了简单梳理,旨在为更好的应对冬季严寒条件下我军官兵训练和生活,予以官兵健康保障,制定防护措施,提供科学理论指导,更好地服务部队官兵,维持部队战斗力.
作者:葛俊辰;陈志彪;陈柏超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评价回药皮炎汤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疗效.方法 将入选的120例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治疗组:早晚口服回药皮炎汤,对照组: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左西替利嗪口服液,两组均治疗28天,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3.33%,对照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回药皮炎汤治疗阴虚内热型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更确切,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赵平安;张洁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电针伏兔穴配合推拿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急性腰扭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运用电针伏兔穴配合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60例,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情况.结果 电针伏兔穴配合推拿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与口服塞来昔布胶囊相比,疗效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电针伏兔穴配合推拿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翁李华;沈小峰;周金凤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监测黑河市爱辉区农村儿童麻疹抗体水平情况,同时评估其免疫效果,从而为防控麻疹提供信息支持.方法 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随机抽取爱辉区农村282例健康儿童,选择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麻疹IgG抗体.结果 271例麻疹抗体呈现阳性,阳性率为96.10%;不同年龄组、性别及免疫史儿童阳性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 爱辉区农村儿童麻疹抗体水平良好,有关部门仍应提高麻疹抗体水平监测力度以避免麻疹的传播,从而保障儿童的正常发育与身体健康.
作者:徐晶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析在混合痔手术患者中施以舒适护理的施行疗效.方法 随机筛选我院接受混合痔手术的68例患者,平均分配为探析组与对照组,各为34例.对照组(n=34)施以普通护理模式,探析组(n=34)施以舒适护理模式.将2组的舒适程度、护理满意情况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 探析组的舒适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相比于对照组,探析组的护理满意情况得到明显提高(P<0.05).结论 在混合痔手术患者中施以舒适护理能在大程度上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感,提升护理治疗的舒适度,护理满意度高.
作者:石兆霞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超(TVCDS)检测子宫血循环阻力指数的特征性改变,提高早期宫内外妊娠的诊断率.方法 应用CD-FI和PD检测了38例宫内早孕和30例未破型宫外早孕的子宫动脉、螺旋动脉和滋养层动脉血流的RI值,并作对照分析.结果 宫内早孕组子宫动脉平均RI值低于宫外早孕组,宫内早孕组子宫螺旋动脉彩色多普勒的阳性率则明显高于宫外早孕组;宫外早孕组附件区滋养动脉检出率86.7%(26/30),特异性100%.结论 CDFI和PD各项指标结合停经史及β-HCG检测,可提高宫内外早孕诊断的准确率,降低漏诊误诊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罗丽珊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了优质护理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肺功能情况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80例老年慢阻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两组,对其实施不同的护理方案.一组实施常规护理,另一组实施优质护理.结果 研究发现,实施了优质护理的观察组老年患者生活质量及肺功能情况FEVIFVI值、FEVI、FEVI%预测值明显强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老年慢阻肺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肺功能情况,适合大力推广.
作者:李丽珍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索预约复诊卡对提高艾滋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重要性和意义.方法 选择从2012年1月1日后入组进行HAART治疗的HIV感染者或AIDS病人共200例,随机分成2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发放人手一张预约复诊卡.对照组:没有发放预约复诊卡,而是常规医生口头叮嘱、电话回访提醒、同伴提醒、村医督促提醒等方法.对比观察两组两年中(共11次随访)按时复诊、漏服药的人次数(上次随访至本次随访漏服药次数在95%以下的视为漏服药人次)、是否需要电话提醒包括需要电话提醒服药、电话需按时提醒复诊的患者为需电话提醒人次数).结果 观察组100例中排除死亡3人,失访5人,停药1,转出1人,有效观察90人;对照组100例中排除死亡5人,失访9人,停药2,转出1人,有效观察83人,对比观察两组有效患者的按时复诊的人次数,观察组在第0.5、1、2、3、6、9、12、15、18、21、24个月的按时复诊率分别为98%、100%、100%、99%、98%、96%、97%、94%、100%、97%、99%、均高于同期对照组的87%、90%、88%、89%、86%、83%、84%、83%、89%、83%、88%(P<0.05);观察组在第0.5、1、2、3、6、9、12、15、18、21、24个月的漏服药的人次数分别为1%、0%、0%、1%、3%、2%、0%、3%、1%、2%、2%,均低于同期对照组的7%、6%、4%、7%、5%、1%、6%、5%、8%、4%、7%(P<0.05);观察组在第0.5、1、2、3、6、9、12、15、18、21、24个月的需电话提醒的人次数分别为6、2、4、1、3、2、0、3、1、0、4,同期对照组分别是的17、12、14、13、18、16、11、14、12、13、14(P<0.05).结论 预约复诊卡可提高按时复诊与按时服药的依从性.
作者:陈善玲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颈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2016年7月——2017年10月期间接诊的35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研究组)及同期入院健康体检的35例正常人(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纳入研究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颈动脉都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检查结果.结果 研究组脑血管疾病患者检出颈内动脉斑块总概率及硬斑率、混合斑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脑血管疾病患者检出颈动脉狭窄总概率及中、重度狭窄率均高于健康人对照组(P<0.05).结论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检出颈动脉狭窄,而且可清晰显示动脉狭窄程度及粥样斑块情况,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关娜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总结门诊部出现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同时并给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探讨针对性护理方案在临床上起到的作用.方法 选择随机实验的方法,根据2016——2017年度和2017——2018年度所接受的管理方案的不同把这两个时间段内的患者随机的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结果 在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这两项指标上,实验组的数值较高,在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上,实验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别很大,存在临床上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门诊部运用针对性护理管理方案,可以很好的解决护理不良事件,使得医院整体的护理质量有所上升,患者也对护理工作更加满意,临床上的推广意义很广泛.
作者:潘利萍;姚江梅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O型孕妇产前IgG抗a抗b抗体效价阳性率.方法 抽取我院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间就诊的1000例O型血孕妇及其配偶静脉血,利用间接抗人球蛋白法检验IgG抗a抗b抗体效价.结果 1000例O型血孕妇血清中IgG抗体效价≥1:64的总孕妇例数在所有受检孕妇中占有14.50%(145/1000),0-A不合例数要高于0-B不合例数,二者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当孕妇产前IgG抗体效价≥1:64时应尽早采取临床干预对策,对降低新生儿溶血症的发生具有重要影响.
作者:郭绘芳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彩超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8月到2017年8月收治的乳腺肿瘤患者120例,使用彩超探头进行检查并和病理结果进行比较,检验彩超诊断结果的准确性.结果 通过彩超检查后,判断良性肿瘤98例(81.67%),恶性肿瘤22例(18.33%),病理检查结果为良性肿瘤为100例(83.33%),恶性肿瘤为20例(16.67%),两种方法确诊结果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0例良性肿瘤患者中,0级患者82例,Ⅰ级患者10例,Ⅱ级患者4例,Ⅲ级患者4例;20例恶性肿瘤患者中,0级患者0例,Ⅰ级患者5例,Ⅱ级患者6例,Ⅲ级患者9例.结论 乳腺肿瘤诊断中使用彩超进行检测,能够较准确的检测出乳腺肿瘤的良性和恶性,临床应用价值非常大.
作者:倪秋香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患者采取预防性护理流程在降低失禁性皮炎发生的应用效果分析分析.方法 纳入我院ICU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42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为对照组.分析原因,制定预防性护理流程,运用于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另42例ICU患者为预防组.将两组患者失禁性皮炎发生率及发生程度、疼痛VAS评分、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分析.结果 预防组患者发生失禁性皮炎几率为2.38%,多为轻度且无重度,而对照组为26.18%,且以重度患者居多,预防组VAS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对于ICU患者而言,采取预防性护理流程,可明显降低患者发生失禁性皮炎的几率,减轻皮炎的严重程度,降低患者疼痛,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拉近护患距离,效果理想.
作者:刘春英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氟马西尼对丙泊酚全麻恢复期宫颈癌根治术手术患者恢复期催醒效果.方法 60例经腹宫颈癌根治术手术患者,苏醒期自主呼吸恢复满意时,F组静脉推注氟马西尼0.5mg,S组给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气管导管拔除后,送麻醉恢复室观察清醒程度评分、神经功能评分,对手机视频的记忆.24 h后访视被送回病房是否有记忆等情况.结果 给药后F组各时点清醒程度评分均比S组高(P均<O.01),在10、30、60 min时间点神经功能评分均比S组高(P均<0.01),两组患者识别手机视频的时间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氟马西尼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丙泊酚静脉麻醉后宫颈癌患者术后恢复期催醒效果.
作者:王振国;胡洪敏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将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与丙种球蛋白联合用于急性脊髓炎患者治疗中,对其疗效进行评价.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30例急性脊髓炎患者分组研究,甲组使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与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乙组单纯给予常规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对两组治疗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①两组疗效对比分析:甲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相比乙组66.67%明显更高,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两组脊髓功能恢复情况:甲组感觉恢复时间、小便恢复时间、独立行走时间、住院时间相比乙组明显更短,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③两组不良反应:甲组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共2例,不良反应率为13.33%,乙组出现1例,不良反应率为6.67%,两组不良反应率相比差异不大(x2=2.464,p<0.05).结论 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与丙种球蛋白联合用于急性脊髓炎患者治疗中效果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促进脊髓功能恢复,值得应用.
作者:阿不都米吉提·阿吉;阿地力江·阿布力米提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究分析在治疗呼吸系统感染的过程中应用血清降钙素原进检验可产生的临床价值,服务于临床.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接收治疗的200例患有呼吸系统感染的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并根据患者的感染诊断结果分为严重感染组与非严重感染组,每组各有100例,同时选择100例健康患者作为对照组,在治疗前后检测三组人员体内具有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后对比分析治疗前后三组人员体内具有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在展开相关疾病治疗之前,严重感染组的患者体内具有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远远高于非严重感染组与对照组人员体内的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三组之间检测出来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所产生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展开相关疾病治疗之后,严重感染组、非严重感染组、对照组三组之间检测出来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所产生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呼吸系统感染的过程中应用血清降钙素原进检验不仅可以更加准确有效地判断出患者所患相关呼吸系统疾病的严重感染程度,还能有助于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判断治疗患者的临床恢复及预后状况,在临床治疗相关呼吸系统感染疾病中具有广泛应用和指导意义.
作者:范宁 刊期: 2018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