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电针伏兔穴配合推拿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60例

翁李华;沈小峰;周金凤

关键词:急性腰扭伤, 电针, 推拿, 疗效
摘要:目的 观察电针伏兔穴配合推拿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急性腰扭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运用电针伏兔穴配合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60例,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情况.结果 电针伏兔穴配合推拿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与口服塞来昔布胶囊相比,疗效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电针伏兔穴配合推拿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补阳还五汤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补阳还五汤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作用效果.方法 120例研究对象为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间就诊患者,均诊断为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所有患者在入组治疗后均进行常规治疗,给予厄贝沙坦片和硝苯地平缓释片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中药方剂治疗,连续服药1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后尿蛋白排泄率、24小时尿蛋白排出量、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尿蛋白排泄率、24小时尿蛋白排出量、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补阳还五汤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蛋白尿及脂质代谢异常情况,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刘勇刚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早期俯卧位通气在主动脉夹层术后低氧血症患者中的护理应用及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早期俯卧位通气在主动脉夹层术后低氧血症患者中的护理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的病例样本分析对象为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2例主动脉夹层术后低氧血症患者,以护理方法的异同为划分标准将其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早期俯卧位通气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早期仰卧位通气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氧分压、吸入氧浓度、氧指数、收缩压及心率指标结果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主动脉夹层术后低氧血症患者早期俯卧位通气护理,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低氧血症症状,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应用与推广.

    作者:魏颖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观察手术治疗口腔颌面部肿瘤的临床疗效

    目的 对治疗口腔颌面部肿瘤应用手术治疗的实际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选择2007年1月——2015年12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共168例作为研究分析对象,使用随机数字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应用放射治疗方式,观察组应用手术治疗方式,将两组患者的实际治疗、不良反应出现几率以及患者对治疗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不良反应出现率方面,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患者对治疗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对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手术治疗有显著的效果,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不良反应出现率更低,更具安全性,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盖书勤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骨搬移技术在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及骨不连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骨搬移技术在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及骨不连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间收治的胫骨骨缺损及骨不连患者5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骨搬移的技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是93.1%,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是79.3%,明显可以观察到实验组高于对照组,而且数据的差异有意义,P<0.05.此外,实验组的出血量是100.4±6.7ml,手术时间是66.1±8.4min,住院时间是11.5±3.0天,这三项指标的表现情况都要比对照组的好,实验组仅出现2例并发症,比对照组低,上述数据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搬移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及骨不连患者的疗效显著,同时还能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有很高应用价值.

    作者:刘旋;刘杰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牙髓坏死的年轻恒牙牙髓血管再生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 通过对牙髓坏死的年轻恒牙施行牙髓血管再生治疗,术后跟踪随访6个月-2.5年,观察其临床疗效,为其能在临床上大规模开展提供病例支持.方法 选取从2015.8——2017.8在沧州市人民医院口腔分院牙体牙髓科和儿童牙科就诊的因龋齿、外伤、牙齿畸形等造成牙髓坏死的年轻恒牙20例,橡皮障下常规开髓、拔除残髓,1.5%的次氯酸钠和9%的生理盐水反复彻底冲洗根管,封入氢氧化钙糊剂,待症状消失后,刺激根尖出血到釉牙骨质界下3mm,止血后充填MTA,后行树脂永久充填.术后3个月,6个月,1年,2年观察患牙临床症状和根尖发育情况.结果 19例患牙复诊期间无临床症状,16例根管有根管壁增厚,根尖有闭合趋势.3例根尖炎症明显好转,低密度影降低,但牙根未见发育.1例1年复查时出现瘘管,改行根尖诱导成形术.结论 牙髓血管再生术对年轻恒牙坏死的治疗有很高的成功率,在临床上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作者:杜连美;郭洁;王静;马东湘;高尔东;张敏;陈平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清胰II号对急性胰腺炎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对ROS/JNK通路的影响

    目的 探讨清胰II号对急性胰腺炎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对ROS/JNK通路的影响.方法 选取36只雄性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清胰II号干预组,各12只.建模后,处死大鼠后,留取外周血、胰腺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NF-κ的核转位.流式细胞分析检测胰腺组织ROS的水平变化.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p-JNK,JNK的变化.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和清胰II号干预组的NF-κB、ROS、p-JNK,JNK均明显增高,与模型组比较,清胰II号干预组的NF-κB、ROS、p-JNK,JNK均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胰II号对急性胰腺炎大鼠的保护作用是通过抑制ROS/JNK通路发挥作用.

    作者:蔡治方;兑丹华;彭慈军;兰天罡;傲宇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 观察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安全性.方法 选择自2012年6月——2017年10月收治入我院且符合要求的甲状腺结节患者122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给予甲状腺腺叶切除术,而对照组给予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对比分析两组的患者在给予相应处理后术中的出血量,发生声音嘶哑、低钙抽搐、暂时性的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及永久性的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情况.结果 给予相应处理后,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70.50±21.35)ml,而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为(160.42±37.25),观察组相比对照组而言出血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60例中有3例出现声音嘶哑,2例出现低钙抽搐,4例出现暂时性的甲状旁腺功能低下,2例出现永久性的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总共9例出现并发症.实验组有8例出现声音嘶哑,6例出现低钙抽搐,3例出现暂时性的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无出现永久性的甲状旁腺功能低下者,总共17例出现并发症.观察组比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更小(p<0.05).结论 甲状腺腺叶切术相比甲状腺次全切术治疗甲状腺结节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的并发症少,有更好的临床效果,更加可靠安全.

    作者:严俊;葛维林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分阶段护理干预在腹腔镜下卵巢肿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分阶段护理干预在腹腔镜下卵巢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7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进行腹腔镜下卵巢肿瘤手术的患者100名,然后随机分成2组,常规组和阶段护理组,常规组按照手术室的正常护理流程给患者进行整个围术期的护理,阶段护理组则在常规的护理流程中增加了几个时间段的护理干预.分别记录两组的患者手术所用时间及患者对护理人员服务的满意度评分.结果 两组卵巢肿瘤的手术患者手术时间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相互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分阶段护理干预在腹腔镜肿瘤患者中的应用缩短了手术时间,节约了护理资源,提高了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陈璐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8年2月我方医院收治的176例腹股沟疝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76例患者均分为两组.88例患者进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作为观察组,88例患者应用传统疝修补术为对照组.比较两组176例患者各项指标.结果 观察组88例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下地时间、切口疼痛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对腹股沟疝患者起到了突出作用,减少了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志丹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胃壁增厚在胃癌超声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检查胃壁增厚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因胃病疾患在内科就诊的患者及腹部常规超声检查检出胃区异常回声1687例患者进行口服超声造影选择性筛查,空腹饮温水500-600 mL,测量粘膜至浆膜之间的距离,纵切面及横切面两次测量胃壁增厚7 mm以上建议胃镜检查;同期对胃镜病理诊断胃癌患者进行腹部超声检查,测量胃壁厚度.结果 胃壁增厚7 mm以上患者142例,均行胃镜检查,其中胃癌16例.贲门癌:5例胃壁厚度:11-35 mm;平均厚度22.5 mm;胃窦癌:11例胃壁厚度:9-20 mm;平均厚度15.6 mm.讨论胃壁厚度≥7 mm可以作为筛查早期胃癌的一种超声首选方法.

    作者:冯金全;马春燕;李芳;张敏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措施.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24例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患儿作为研究治疗,分析其病历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结果 经抗惊厥治疗后,所有患者均达满意效果,未长期使用抗癫痫类药物,随访6个月后,1例出现复发,占比4.17%,但未见脑电图异常,所有患儿精神运动发育正常.结论 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临床表现为全身强直阵挛样、发热与脱水等症状,但无持续惊厥癫痫,意识清晰正常,治疗上可采用常规的肠胃炎治疗方式和抗癫痫类药物,但无需长期使用,复发率也比较低.

    作者:阚妍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探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 了解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接受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2016年——2018年间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确诊为高血压脑出血并制定对症治疗方案患者为分析对象,从中选取42例并在编序后用双色球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有患者21例,分别给予高血压脑出血对症保守治疗、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案下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变化并归纳早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此类疾病应用价值.结果 经治疗后患者颅内血肿以及血肿周围水肿情况均得到改善,观察组改善数据更具优越性(P<0.05);治疗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均得到改善,观察组改善数据更具优越性(P<0.05);经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均得到改善,观察组改善数据更具优越性(P<0.05).结论 对早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相对于保守治疗手段而言具有更好的病情治疗效果,且安全性令人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唐俊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小细胞肺癌的放射治疗进展

    小细胞肺癌的诸多治疗手段中,放射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也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由于放射治疗参与的时机、与化疗的联合方式、放射剂量、分割方式、靶区的选择、预防性脑补放射治疗等多个因素决定了治疗的效果,本文综述了小细胞肺癌的放射治疗研究进展,从上述几个方面讨论了不同治疗条件和方案对于放射治疗在小细胞肺癌的影响,不同治疗手段的联合使用为该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孙雪;吴爱鲁;赵志鹏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宫外孕患者临床效果分析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 比较分析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在宫外孕治疗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研究对象搜集自2016.03——2018.02期间60例宫外孕患者,按照患者所采取的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均包含30例患者.腹腔镜组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开腹组患者采取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结果 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尿管留置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和住院治疗时间等方面的比较,腹腔镜组患者均较开腹组患者具有明显的优势,各项指标的组间比较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的宫内妊娠率,显著高于开腹组患,组间比较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再次宫外孕发生率比较,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开腹手术治疗相比,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外孕不仅疗效显著,且能够有效降低对患者的创伤,减少术中出血量,利于患者术后恢复,且治疗安全性较高.

    作者:王海礁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创伤骨科患者应用外固定架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创伤骨科患者应用外固定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病例筛选2016年1月份——2017年8月份收治的创伤实施支架固定治疗的患者83例按照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有限内固定38例,观察组患者实施外固定治疗45例,比较两组治疗优良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手术相关情况,包括(手术操作时间,手术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优良率达到95.56%(43/45)VS对照组84.21%(32/38)的优良率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VS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固定架在临床应用于创伤骨科的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大大缩短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且治疗后优良率较高,利于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狄传刚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医院保卫工作优化路径探讨

    医院环境是否安全与和谐,同国家医疗卫生事业是否能够顺利发展、社会是否安定等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医院保卫工作能够帮助患者正常就医,维持良好的就医秩序,保证其就医安全,在保证医院提供医疗服务工作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有效降低医院突发事件的发生几率,需要不断优化保卫工作,建立完善的医院安保制度.

    作者:金虎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经阴道彩超检测子宫血循环阻力指数在宫内外早孕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超(TVCDS)检测子宫血循环阻力指数的特征性改变,提高早期宫内外妊娠的诊断率.方法 应用CD-FI和PD检测了38例宫内早孕和30例未破型宫外早孕的子宫动脉、螺旋动脉和滋养层动脉血流的RI值,并作对照分析.结果 宫内早孕组子宫动脉平均RI值低于宫外早孕组,宫内早孕组子宫螺旋动脉彩色多普勒的阳性率则明显高于宫外早孕组;宫外早孕组附件区滋养动脉检出率86.7%(26/30),特异性100%.结论 CDFI和PD各项指标结合停经史及β-HCG检测,可提高宫内外早孕诊断的准确率,降低漏诊误诊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罗丽珊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血浆网膜素-1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分析网膜素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探讨其与2型糖尿病肾病起始和进展可能相关联的机制.方法 收集2016年11月至2017年5月前来青海省人民医院内分泌Ⅱ科就诊的7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作为糖尿病组(DM组),并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其区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NUAlb组)、微量白蛋白尿组(MUAlb组)和临床白蛋白尿组(CUAlb组),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共2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NC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受试者血浆Omentin-1水平,同时测定体重指数(BMI)、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肌酐(Scr)等相关临床指标,分析血浆Omentin-1与各代谢指标的关系.结果 DM组及各亚组的血浆Omentin-1水平均明显低于NC组(P<0.01),各亚组间Omentin-1水平表现为CUAlb组

    作者:王贝贝;姚勇利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护理人员对病人健康行为干预的探讨

    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是互相制约的,凡受心里和社会因素影响而产生的疾病称身心疾病.病员都是作为家庭、社会的一名成员存在的,许多疾病所产生的症状,常常是在全面适应家庭、社会生活过程中所表现的精神缺陷.护理人员不仅要注意病人个人的心理反应,更要注意其他家庭成员及其他人对病人的态度,以及他们之间都的互相关系.应及时劝导和帮助病人正视现实、分析矛盾、端正态度、克服困难,以培养较为稳定的情绪与行为模式.护理人员对病人进行的行为干预就是帮助病人自理,以增进健康,促进疾病痊愈.护理人员的语言及行为会对护患之间的关系构成一定的影响,改变病人的健康状况和疾病的转归.

    作者:管侠;梁丰;李敏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品管圈对手术室护理配合及风险事件的影响

    目的 探讨品管圈对手术室护理配合及风险事件的影响.方法 取我院手术室病人280例为对象,病例选取时间为2016年9月——2017年9月,分成对照组(应用品管圈干预方法)和治疗组(应用品管圈方法),各140例.分析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护理质量评分、主动配合率等指标.结果 治疗组患者并发症以及主动配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组患者主动配合率、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护理干预后,治疗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品管圈在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作者:张祖波 刊期: 2018年第21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