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临床研究

阚妍

关键词:轻度胃肠炎, 良性婴幼儿惊厥, 临床特点, 治疗措施
摘要:目的 分析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措施.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24例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患儿作为研究治疗,分析其病历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结果 经抗惊厥治疗后,所有患者均达满意效果,未长期使用抗癫痫类药物,随访6个月后,1例出现复发,占比4.17%,但未见脑电图异常,所有患儿精神运动发育正常.结论 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临床表现为全身强直阵挛样、发热与脱水等症状,但无持续惊厥癫痫,意识清晰正常,治疗上可采用常规的肠胃炎治疗方式和抗癫痫类药物,但无需长期使用,复发率也比较低.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彩超在泌尿系统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究彩超在泌尿系统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96例泌尿系统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彩超诊断特点.结果 经彩超检查显示,96例泌尿系统结石患者中,有25例结石单发单侧,71例结石多发多侧.结石多发多侧患者中,有6例为膀胱结石,8例为后尿道结石,29例为输尿管结石,28例为肾结石.结论 作为临床一种无创、简便、价格低廉的诊断方法之一,彩超在泌尿系统结石诊断中具有诊断准确率高,显示发病部位准确等优势,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永颖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英夫利昔单抗治疗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英夫利昔单抗治疗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选择我院在2016年12月——2018年2月接诊治疗的100例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通过抽签法将其平均分为50例参照组(英夫利昔单抗治疗)与50例实验组(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参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参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0.00%,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英夫利昔单抗治疗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病症,且安全有效.

    作者:买提库尔班·买吐送;图尔荪江·麦提库尔班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对脑血栓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分析

    目的 研究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对脑血栓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18例脑血栓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59例.予以对照组患者阿司匹林治疗,予以观察组患者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治疗的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0%,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8.13%,两组比较呈现为(X2=4.8273,P=0.0280)的差异性,产生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满意程度分别为98.30%和86.44%,两组比较呈现为(X2=5.8940,P=0.0151)的差异性,产生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脑血栓患者采用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治疗,治疗的效果更好,患者的满意程度更高.

    作者:刘泽萍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健康教育在骨伤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骨伤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骨伤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加强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焦虑、抑郁情况的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健康教育干预后两组的焦虑、抑郁(SAS、SDS)评分与干预前评分相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健康教育干预后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6.67%,两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应用于在骨伤科的临床护理工作中,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焦虑、忧郁等不良心理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海英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观察手术治疗口腔颌面部肿瘤的临床疗效

    目的 对治疗口腔颌面部肿瘤应用手术治疗的实际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选择2007年1月——2015年12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共168例作为研究分析对象,使用随机数字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应用放射治疗方式,观察组应用手术治疗方式,将两组患者的实际治疗、不良反应出现几率以及患者对治疗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不良反应出现率方面,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患者对治疗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对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手术治疗有显著的效果,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不良反应出现率更低,更具安全性,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盖书勤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嗜酸乳杆菌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

    目的 评价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H.pylori阳性患者62例随机分为2组,A组(对照组):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枸橼酸铋钾胶囊,口服每日2次,疗程14天.B组:在A组三联14天基础上,加用复方嗜酸乳杆菌,口服每日3次,总疗程14天.治疗期间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疗程结束6周后复查13 C-UBT,观察Hp根除率.结果 A、B组Hp根除率按意向性(ITT)分析分别为62.5%、90%,按方案(PP)分析分别为66.6%、93.1%,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B组明显低于A组(10%vs22%,P<0.05),且均可耐受,停药后不良反应自行消失.结论 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四联疗法均可提高Hp根除率,安全性优于含铋剂的四联方案.

    作者:丁晓蕊;刘成霞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探讨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了解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细节护理措施对提升服务质量以及安全性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析对象有100例,随机抽取自本院2017年——2018年间诊治并需要由手术室科室治疗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对其分组(常规组、细节组),各组有患者50例,期间护理工作人员无发生职位变动,对应常规手术室护理、联合手术室细节护理.通过对患者护理后数据比较以归纳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的应用效果.结果 相对于常规组,细节组工作人员手术室质量评价更具优越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护理安全性评分以及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评价,细节组患者所得数据均更具优越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节组患者对接受护理服务满意率评价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手术室护理中联合细节护理理念能够有效提高工作人员护理质量,保障手术的安全性以及术后质量,提高患者满意评价,值得推广.

    作者:刘杰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肱骨远端骨折术后运动康复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肱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术后运动康复模式的临床效果及作用.方法 选择2014年4月至2017年4月我院所收治的肱骨远端骨折患者3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17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模式,实验组采用运动康复治疗模式,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肱骨远端骨折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临床肱骨远端骨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8.24%)明显高于参照组(47.06%),实验组感染、静脉血栓、愈合延迟及固定松脱等不良反应发生比例(11.76%)低于参照组(58.8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肱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运动康复疗法能够改善患者预后效果,从而保障患者骨骼功能得以迅速恢复,提升肱骨远端骨折患者生活质量,应予以临床推广.

    作者:石裕;姜晓伟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影响因素及防范方法分析

    目的 分析探讨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影响因素,进一步制定并实施有针对性的防范方法,以期提高血液检验标本的质量.方法 本次采取回顾性分析法,对我院2017年1月——2018年2月出现误差的128份血液检验标本作为研究的对象,及时成立分析小组,在分析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相关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有针对性的防范方法.结果 128份出现误差的血液检验标本当中,主要影响因素包括:采集因素56份(43.75%)、患者自身因素18份(14.06%)、标本处理因素34份(26.56%)、标本送检因素12份(9.38%)、标本检验因素8份(6.25%).结论 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影响因素较多,需加强血液检验过程的质量管理,加强受检者宣教,并提高检验工作人员检验技术水平,进一步促进血液检验标本质量的提高.

    作者:高晶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一次性与多次根管治疗在牙髓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究牙髓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实施一次性根管疗法和多次根管疗法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 研究于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牙髓病患者共64例作为实验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患者32例.对照组患者行多次根管疗法,观察组患者行一次性根管疗法,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后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同时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情况进行评定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无显著差异,即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牙髓病患者采取一次性根管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多次根管疗法,可有效提升临床疗效,规避并发症风险,因此该种治疗方案值得推广.

    作者:王英达;贾兴亚;肖金萍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血清降钙素原检验在呼吸系统感染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探析

    目的 探究分析在治疗呼吸系统感染的过程中应用血清降钙素原进检验可产生的临床价值,服务于临床.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接收治疗的200例患有呼吸系统感染的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并根据患者的感染诊断结果分为严重感染组与非严重感染组,每组各有100例,同时选择100例健康患者作为对照组,在治疗前后检测三组人员体内具有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后对比分析治疗前后三组人员体内具有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在展开相关疾病治疗之前,严重感染组的患者体内具有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远远高于非严重感染组与对照组人员体内的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三组之间检测出来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所产生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展开相关疾病治疗之后,严重感染组、非严重感染组、对照组三组之间检测出来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所产生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呼吸系统感染的过程中应用血清降钙素原进检验不仅可以更加准确有效地判断出患者所患相关呼吸系统疾病的严重感染程度,还能有助于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判断治疗患者的临床恢复及预后状况,在临床治疗相关呼吸系统感染疾病中具有广泛应用和指导意义.

    作者:范宁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探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治疗效果

    目的 观察并探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普罗帕酮药物治疗)与对照组(维拉帕米药物治疗),每组患者人数相同各56例,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转律成功率以及心动转律时间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及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14%、28.57%,两组结果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转律成功率以及心动转律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普罗帕酮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能够提升患者的心动转律成功率,在缩短患者心动转律时间的同时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光春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牙周基础治疗慢性牙周炎患者临床各项指标变化研究

    目的 总结并分析牙周基础治疗慢性牙周炎患者临床各项指标变化情况.方法 在我院采取3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的50个位点为治疗组研究对象开展此次研究,同时纳入50名健康体检者的50个位点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对象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牙周探诊深度(PPD)、探诊出血(BOP)、临床附着丧失量(CAL)的改善情况以及牙周袋深度的变化情况.结果 患者治疗后PPD、BOP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两者之间相差较大,而P<0.05,数据从统计结果思考,具有参考价值,CAL与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患者治疗后牙周袋深度为(10.06±1.04)mm,明显优于治疗前的(17.34±2.05)mm,两者之间相差较大(t=9.0833,P=0.0000),满足P<0.05,数据从统计结果思考,具有参考价值.结论 在治疗慢性牙周炎时,牙周基础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PPD、BOP指标以及患者牙周袋深度,可以被推广应用.

    作者:齐蕾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行髓核摘除术与椎间融合术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究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行髓核摘除术与椎间融合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98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成实验组、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9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椎间融合术治疗,给予实验组患者髓核摘除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 经过手术,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84%,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1.63%,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给予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髓核摘除术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作者:王雷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小细胞肺癌的放射治疗进展

    小细胞肺癌的诸多治疗手段中,放射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也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由于放射治疗参与的时机、与化疗的联合方式、放射剂量、分割方式、靶区的选择、预防性脑补放射治疗等多个因素决定了治疗的效果,本文综述了小细胞肺癌的放射治疗研究进展,从上述几个方面讨论了不同治疗条件和方案对于放射治疗在小细胞肺癌的影响,不同治疗手段的联合使用为该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孙雪;吴爱鲁;赵志鹏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黛力新辅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观察及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与分析胃食管反流病采用黛力新辅助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从本院2015年2月——2018年2月期间内接收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中,随机抽取220例患者,将其进行奇偶排序,110例偶数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耐信片、铝碳酸镁片、莫沙必利分散片联合进行治疗,110例奇数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耐信片、铝碳酸镁片、莫沙必利分散片联合黛力新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睡眠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睡眠质量总改善率均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采用黛力新辅助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可;董玉媛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牙髓坏死的年轻恒牙牙髓血管再生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 通过对牙髓坏死的年轻恒牙施行牙髓血管再生治疗,术后跟踪随访6个月-2.5年,观察其临床疗效,为其能在临床上大规模开展提供病例支持.方法 选取从2015.8——2017.8在沧州市人民医院口腔分院牙体牙髓科和儿童牙科就诊的因龋齿、外伤、牙齿畸形等造成牙髓坏死的年轻恒牙20例,橡皮障下常规开髓、拔除残髓,1.5%的次氯酸钠和9%的生理盐水反复彻底冲洗根管,封入氢氧化钙糊剂,待症状消失后,刺激根尖出血到釉牙骨质界下3mm,止血后充填MTA,后行树脂永久充填.术后3个月,6个月,1年,2年观察患牙临床症状和根尖发育情况.结果 19例患牙复诊期间无临床症状,16例根管有根管壁增厚,根尖有闭合趋势.3例根尖炎症明显好转,低密度影降低,但牙根未见发育.1例1年复查时出现瘘管,改行根尖诱导成形术.结论 牙髓血管再生术对年轻恒牙坏死的治疗有很高的成功率,在临床上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作者:杜连美;郭洁;王静;马东湘;高尔东;张敏;陈平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针药结合治疗老年性失眠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针灸结合中药内服治疗老年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 共80例老年性失眠患者纳入观察.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针灸加中药内服治疗,对照组口服右佐匹克隆片.疗程均为2周.观察治疗前后症状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的变化.结果 ①治疗组显效16例,有效2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对照组显效5例,有效2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0%.经Ridit分析,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②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PSQI均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PSQI下降更明显.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的观察组PSQI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结合中药酸枣仁汤加味内服治疗肝肾阴虚,气血亏虚型老年性失眠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官娜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高龄慢性心衰伴心律失常实施胺碘酮治疗临床观察

    目的 了解对合并心律失常的高龄慢性心衰患者在对症治疗基础上联合胺碘酮治疗对病情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所在医院2017年1月——12月间收治年龄在70岁以上并确诊为慢性心衰伴心律失常患者120例相关数据为分析对象,数字编序后用计算机各组6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应用常规慢性心衰伴心律失常对症治疗、联合胺碘酮治疗.通过数据归纳以了解胺碘酮在此类患者中应用价值.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种治疗方案下患者心脏事件、药物不良反应事件及复律时间进行对比,提示观察组更具优越性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年龄偏高且合并有心律失常的慢性心衰患者在进行救治过程,除常规对症治疗手段,可联合胺碘酮能够提高临床疗效,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刘炳路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复方丁香罗勒在儿童腹泻病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丁香罗勒治疗儿童腹泻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03月——2016年11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腹泻病病人420例.以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210例,对照组21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腹泻病病因、临床表现等方面经统计学检验无差异性;在给予相同的处理原则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复方丁香罗勒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有效性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复方丁香罗勒具在儿童腹泻治疗中具有用量小、效果好,不良反应少的特点,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永军;吴雄;常开朝;刘红林;忽朋林 刊期: 2018年第21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