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裕;姜晓伟
目的 探究与分析手足口病患者的感染控制与护理管理对策.方法 从本院选择50例手足口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时间为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给予所有患者采取相应的感染控制与护理管理措施.观察患者所在社区、学校等地的感染控制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且其所在的社区、学校并未发生感染.结论 对手口足病患者采取相应的感染控制与护理管理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感染的发生率,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金秀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对比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3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30例采取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30例采取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在手术时间上,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在术中出血量上,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上,观察组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此外,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为3.33%,和对照组的13.33%比较明显更低(P<0.05).结论 在临床中,针对子宫肌瘤患者,采取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效果要明显优于开腹手术;因此,值得采纳及应用.
作者:冷双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本实验的课题主要探讨不同剂量羟考酮对产妇剖宫产手术腰-硬联合麻醉后寒颤反应的治疗效果.方法 先根据随机数字法对本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期间的60例剖宫产手术中出现寒颤的产妇进行分组,将所有产妇分为A、B、C三组,每组均为20例产妇.待胎儿娩出之后,对每组患者分别静脉注射羟考酮20ug/kg、40ug/kg、80ug/kg;对注入后5min、10min、15min、20min、30min时的寒颤情况与镇痛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A组与B组之间的寒颤治愈率差距不大,组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C组患者的寒颤治愈率远高于A组和B组,且C组的镇痛满意度评分优于A组和B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羟考酮的注射剂量在80 ug/kg时,对产妇剖宫产手术腰-硬联合麻醉后寒颤反应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的提高产妇寒颤的治愈率,值得推广.
作者:郑荣珍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评价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H.pylori阳性患者62例随机分为2组,A组(对照组):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枸橼酸铋钾胶囊,口服每日2次,疗程14天.B组:在A组三联14天基础上,加用复方嗜酸乳杆菌,口服每日3次,总疗程14天.治疗期间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疗程结束6周后复查13 C-UBT,观察Hp根除率.结果 A、B组Hp根除率按意向性(ITT)分析分别为62.5%、90%,按方案(PP)分析分别为66.6%、93.1%,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B组明显低于A组(10%vs22%,P<0.05),且均可耐受,停药后不良反应自行消失.结论 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四联疗法均可提高Hp根除率,安全性优于含铋剂的四联方案.
作者:丁晓蕊;刘成霞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究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的效果,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 以2016年8月11日至2017年4月15日我院8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8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40例,应用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对照组(40例,应用氨氯地平片治疗).研究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舒张压[(81.24±2.98)mmHg]、收缩压[(131.32±3.57)mmHg]相比对照组[(86.28±3.52)mmHg、(138.36±2.78)mmHg]明显更低,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略低于对照组(17.50%),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切实可行,有效性较高,且安全可靠.
作者:曲兵兵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了解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用丹珍头痛胶囊治疗的病情控制作用以及推广价值.方法 分析对象择自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2018年间收治确诊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群体,从中抽取60例,数字编序后双色球方式将其分为常规组与联合组,各组患者30例,分别用常规三叉神经痛西医对症治疗、联合丹珍头痛胶囊治疗.比较患者在接受不同治疗方案后病情改善情况.结果 疗程后,联合组患者病情控制改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常规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治疗后进行随访,随访期间各时间段联合组患者VAS评分数据均优于常规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在常规西医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丹珍头痛胶囊能够更好的缓解病情,控制疼痛,值得推广.
作者:张亚坤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血流变检测在血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针对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31血栓性疾病患者以及收取同时期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32例受试者,将63例受试者按有无血栓性疾病分别纳入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受试者比较血流变指标.观察结果.结果 观察组31例患者各项血流变指标均高于对照组32例受试者.结论 利用血流变检测指标与鉴别正常健康者与血栓性疾病者,血流变检测可为临床尽早干预治疗提供可靠依据,诊断价值以及预防风险价值突出,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巍巍;刘丽萍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对舒芬太尼在小儿无肌肉松弛药麻醉诱导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取80例全麻患儿,患儿均于2017年1月份到2018年1月份入院进行治疗.随机均等分组,对照组患儿应用芬太尼进行麻醉诱导,患儿共40例;实验组患儿应用舒芬太尼进行麻醉诱导,患儿共40例.观察两组患儿的麻醉情况,记录两组患儿诱导前后的指标变化情况以及两组患儿的气管插管条件评分情况.结果实验组患儿的诱导后的收缩压、心率、舒张压、心率收缩压乘积相比诱导前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儿诱导前后指标变化差异不明显,P>0.05.实验组的气管插管条件分值理想,临床可接受条件率较高,数据对比所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舒芬太尼对小儿实施无肌肉松弛药麻醉诱导,麻醉效果理想,能够有效抑制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为气管插管提供良好的条件.
作者:段玉琼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究孕期运动干预对孕期体重增长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从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生产的产妇中抽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50人,对照组50人,实验组采用孕期运动干预,对照组则不采用.对两组产妇的孕期体重增长和妊娠结局进行比较.结果 孕前体重和分娩前的体重均无明显变化,P>0.05,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但是对整个孕期孕妇的体重增加值进行比较,实验组的患者体重增加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组孕妇的妊娠结果进行比较,实验组在生产时间和手术出血量上都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且实验组的顺产率为8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孕期运动干预对孕期体重增长和妊娠结局的影响较大,能够有效控制孕期体重的增加,提高顺产率.
作者:陈皓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了解急诊科为收治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开通绿色通道对病情改善控制的影响和临床推广价值.方法 选本院2017年间急诊科收治确诊为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从该群体中抽取100例并设为观察组(急诊科对症抢救并开通绿色通道),另取本院2016年单纯给予急诊科对症治疗的一氧化碳中毒患者100例设为对照组.通过对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了解绿色通道开通对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临床价值.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治愈率、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均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随访期间并发症情况出现率显著低于常规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科收治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在确认病情后应立即开通绿色通道,对于保障对症抢救手段效果有积极意义,防止患者病死情况发生,降低治疗后各种并发症,对于患者健康、生活质量等方面均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常二鹏 刊期: 2018年第21期
本文笔者将近几年的寒区冬季官兵冻伤及消化系统疾病特点进行了简单梳理,旨在为更好的应对冬季严寒条件下我军官兵训练和生活,予以官兵健康保障,制定防护措施,提供科学理论指导,更好地服务部队官兵,维持部队战斗力.
作者:葛俊辰;陈志彪;陈柏超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持续性护理教育在重度子宫脱垂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南京市妇幼保健院盆底科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重度子宫脱垂的患者100名,随机进行分组,分别为常规组和教育组,常规组按照一般的盆底科的护理常规给重度子宫脱垂的患者进行护理,教育组则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了对重度子宫脱垂患者的持续性的护理教育.记录两组重度子宫脱垂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及术后的护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教育组的重度子宫脱垂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次数优于常规组的重度子宫脱垂患者,两者之间相互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持续性护理教育在重度子宫脱垂患者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使得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大大减少,促进了患者身心健康.
作者:方一宇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医院药品保管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中的原因和提出合理的解决方式,便于提升药品保管和管理的质量.方法 分析医院药品保管和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药品保管和管理制度不完善、医院重视程度不够、服务意识薄弱等.结果 分析医院药品保管和管理所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针对性的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结论 通过建立健全药品保管和管理制度,提升医护人员的职业知识和职业素养,推进药品保管和管理的自动化水平,注重药品分类摆放和标识,从而提升药品保管和管理的质量.
作者:于如宏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早产儿出院后随访管理及早期干预方式.方法 将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90例早产儿患儿分组(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给予1岁时随访干预,观察组则采取出院后随访管理及早期干预方式.比较两组早产儿疾病发生率;早产儿体质量、头围和身高等体格情况;智力评分和运动功能评分.结果 观察组早产儿疾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早产儿体质量、头围和身高等体格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智力评分和运动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产儿出院后随访管理及早期干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儿体格情况和促进患儿运动功能、智力水平提高,降低疾病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琴;章岚;彭小梅;陈英才;冷黎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进行手术的急性脑外伤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接收的120例急性脑外伤手术患者随机分成观察和对照两组(n=60例),进而使用不同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结果 观察组经过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91.04±6.0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经过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82.25±5.77)分,并且观察组经过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经过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16.67%(P<0.05).结论 将综合护理运用于急性脑外伤手术患者疾病的护理过程中,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均拥有极大的帮助,值得推广.
作者:孔丽珍;田春霞 刊期: 2018年第21期
在患者出院时做好患者及家属相关疾病的有关健康知识教育,使他们掌握疾病相关预防及护理知识,教会出院患者的自护能力,促进患者出院后疾病康复、身心健康,预防复发.
作者:王李梅;张承圣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探讨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影响因素,进一步制定并实施有针对性的防范方法,以期提高血液检验标本的质量.方法 本次采取回顾性分析法,对我院2017年1月——2018年2月出现误差的128份血液检验标本作为研究的对象,及时成立分析小组,在分析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相关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有针对性的防范方法.结果 128份出现误差的血液检验标本当中,主要影响因素包括:采集因素56份(43.75%)、患者自身因素18份(14.06%)、标本处理因素34份(26.56%)、标本送检因素12份(9.38%)、标本检验因素8份(6.25%).结论 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影响因素较多,需加强血液检验过程的质量管理,加强受检者宣教,并提高检验工作人员检验技术水平,进一步促进血液检验标本质量的提高.
作者:高晶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析在治疗终末期肿瘤患者中应用安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选取于我院接收的52例终末期肿瘤患者,对照组24例选取时间为2016年6月到2016年12月,实验组28例选取时间为2017年1月到2017年6月.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予以安宁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接受度、护理舒适度评分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护理接受度、忽视舒适度评分与护理满意度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安宁护理对终末期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理想,能够减轻患者在心理上与生理上的痛苦,让患者在舒适与安宁的状态下走完后的人生旅程,应用价值高,值得临床医学的推广.
作者:王雁;尹晓娟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对脑血栓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18例脑血栓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59例.予以对照组患者阿司匹林治疗,予以观察组患者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治疗的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0%,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8.13%,两组比较呈现为(X2=4.8273,P=0.0280)的差异性,产生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满意程度分别为98.30%和86.44%,两组比较呈现为(X2=5.8940,P=0.0151)的差异性,产生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脑血栓患者采用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治疗,治疗的效果更好,患者的满意程度更高.
作者:刘泽萍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对经皮椎体成型术在老年脊椎压缩性骨折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取126例老年脊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参与此次研究,患者均于2015年1月份到2018年1月份入院进行治疗.随机均等分组,对照组予以经皮椎体后凸成型术治疗,患者共63例;实验组予以经皮椎体成型术治疗,患者共63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以及术后情况,并予以记录和比较.结果 实验组手术情况理想,手术时间较短,骨水泥注入量较少,数据对比所得P值在0.05以下,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影像学检查指标改善情况理想,伤椎前缘高度、伤椎后缘高度以及Cobb角改善幅度较大,数据对比所得P值在0.05以下,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老年脊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实施经皮椎体成型术治疗,创伤性小,可改善患者的骨折情况,促进患者骨折愈合.
作者:孙军旺;徐建平;侯海林 刊期: 2018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