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门诊部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潘利萍;姚江梅

关键词:门诊部护理, 不良时间, 针对性护理管理, 患者满意度
摘要:目的 总结门诊部出现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同时并给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探讨针对性护理方案在临床上起到的作用.方法 选择随机实验的方法,根据2016——2017年度和2017——2018年度所接受的管理方案的不同把这两个时间段内的患者随机的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结果 在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这两项指标上,实验组的数值较高,在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上,实验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别很大,存在临床上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门诊部运用针对性护理管理方案,可以很好的解决护理不良事件,使得医院整体的护理质量有所上升,患者也对护理工作更加满意,临床上的推广意义很广泛.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医院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措施探讨

    从任何时期来说档案管理工作都是一个重要的工作,档案管理工作对于社会而言是一个基础性质的信息资源,它属于国家信息资源当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前社会的发展使得各行各业也在迅速发展,这也使得档案管理工作的内容不断的进行细致,所涉及到的条款也更加的清晰.那么在新时期背景之下,对于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分析,研究医院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针对于此,本研究主要探究医院档案规范化管理措施,并将相关的研究情况作出如下报道,希望所得的结果能够为相关的领域提供可行参考.

    作者:回音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药学干预在抗生素用药中的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药学干预在抗生素用药中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96例抗生素药物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成实验组、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未行药学干预,实验组患者行药学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抗生素使用疗程、费用及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抗生素药物治疗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患者抗生素药物治疗有效率为77.27%,实验组患者抗生素药物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27%,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给予患者抗生素药物治疗时,采取有效的药学干预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用药安全性,有效确保抗生素药物合理使用,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作者:张影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观察研究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及耐药性分析.方法 收集我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20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幽门螺杆菌阳性检出情况,及对呋喃唑酮、庆大霉素、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甲硝唑等常用抗生素耐药情况.结果 本组200例消化性溃疡中,幽门螺杆菌阳性检出率53.5%;其中复合型溃疡HP阳性检出率64.00%、十二指肠溃疡阳性检出率53.60、胃溃疡阳性检出率48.00%.比较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HP感染率(P>0.05).107例药敏试验分析显示,幽门螺杆菌对甲硝唑100.00%耐药、对克拉霉素耐药率21.5%、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率13.08%;而对庆大霉素、阿莫西林、呋喃唑酮等敏感性较为良好.结论 研究显示,消化性溃疡发生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存在必然联系,临床中对消化性溃疡患者检出HP阳性者,治疗前需进行药敏试验,并选择佳药物治疗;若未进行药敏试验,可首选呋喃唑酮、庆大霉素、阿莫西林等进行治疗.

    作者:陈志彪;黄超群;张博洋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细节管理在脑瘫患儿中的管理效果

    目的 探讨细节管理在脑瘫患儿中的管理效果.方法 选取40例脑瘫患儿按照平行对照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20例.观察组接受细节管理,参考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儿管理效果.结果 干预后,两组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MFM)、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发育异常率均有差异(P<0.05).结论 在脑瘫患儿管理中,采用细节管理有助于提高患儿运动能力、智力发育,可降低脑瘫儿异常发生率,效果确切.

    作者:杨曦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延续护理对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究延续护理对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从2017年——2018年在我院接受医治的病人中选出30名进行肠造口手术的结直肠癌病人进行研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进行以往护理方式,观察组则进行延续护理.结果 出院三个月以后,两组病人的自我护理性能以及生活质量评估都比住院以前有所提升,并且观察组效果显著的优于对照组.结论 延续性护理不仅可以改善病人出院以后的生活质量,还可以提升病人的自我保护意识.

    作者:李茂娟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康复护理措施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措施在脑卒中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20例进行研究;按照抛硬币法进行分组,对照组54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66例,行综合康复护理,对比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神经功能评分(NIHSS)、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对比均无较大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各指标评分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康复护理方式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神经症状及运动能力,可推广应用.

    作者:邢辉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甲状腺疾病与骨生长发育关系的研究进展

    目的 探讨甲状腺疾病和骨生长发育之间的关系.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主要选择本院在2017年1月到2018年2月收治的5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该患者和骨生长发育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 甲状腺疾病导致患者的骨生长发育不全,影响患者的骨生长进度和质量.结论 甲状腺疾病会导致骨质疏松症出现,增加患者的骨折易发度,增加骨折风险.所以,在临床中,非常有必要加强对于甲状腺疾病的关注,尽可能早地对相关检查进行完善,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防止患者出现骨质疏松和骨折.

    作者:李洁君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对脑血栓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分析

    目的 研究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对脑血栓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18例脑血栓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59例.予以对照组患者阿司匹林治疗,予以观察组患者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治疗的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0%,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8.13%,两组比较呈现为(X2=4.8273,P=0.0280)的差异性,产生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满意程度分别为98.30%和86.44%,两组比较呈现为(X2=5.8940,P=0.0151)的差异性,产生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脑血栓患者采用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治疗,治疗的效果更好,患者的满意程度更高.

    作者:刘泽萍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高危因素及防治

    目的 观察并分析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高危因素及防治.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50例危重新生儿为此次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其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探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临床高危因素并进行针对性防治.结果 50例机械通气新生儿中,有24例发生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48%;单因素分析发现插管时间、插管次数、胎龄、出生体重、使用PS以及医源性操作等因素与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有关(P<0.05).结论 针对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高危因素,要给予积极的综合防治措施.

    作者:韦冬欣;苏晓谦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联合用药方案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联合用药方案.方法 收集我院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基础用药相同,研究组加用氯吡格雷及阿托伐他汀.对比①两组治疗前后心脏各项指标;两组治疗后心电图恢复正常时间及出院后1年内再次心肌梗塞发生次数.结果 ②两组治疗前心脏各项指标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心脏各项指标比较有差异(P<0.05).②两组治疗后心电图恢复正常时间及出院后1年内再次心肌梗塞发生次数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 本次研究认为联合用药可以改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脏功能,减少出院后再次心肌梗塞的发生

    作者:崔雪莲;张涌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颈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及针对并发症的临床处理分析

    目的 研究颈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及针对并发症的临床处理.方法 将2015年7月到2017年6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颈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试验组整体护理.比较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比较住院时间和满意度评分.结果 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试验组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住院时间及满意度评分比较试验组更优,数据对比P<0.05.结论 颈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围术期护理采用整体护理的效果较好,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作者:吕慧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宫颈扩张球囊用于晚期妊娠引产促宫颈成熟97例分析

    目的 探讨宫颈扩张球囊在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和成功引产方面的效果.方法 选取云龙县人民医院收治有引产指征和阴道试产要求的产妇147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n=97)和对照组(n=50)分别应用宫颈扩张球囊和缩宫素促宫颈成熟,比较2组宫颈成熟效果及分娩结果.结果 观察组宫颈Bishop评分、顺产率、新生儿Apgar评分和引产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产程、产妇出血量则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扩张球囊能有效扩张宫颈,与催产素相比,在促进宫颈成熟和提高引产成功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更高.

    作者:赵晓霞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小细胞肺癌的放射治疗进展

    小细胞肺癌的诸多治疗手段中,放射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也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由于放射治疗参与的时机、与化疗的联合方式、放射剂量、分割方式、靶区的选择、预防性脑补放射治疗等多个因素决定了治疗的效果,本文综述了小细胞肺癌的放射治疗研究进展,从上述几个方面讨论了不同治疗条件和方案对于放射治疗在小细胞肺癌的影响,不同治疗手段的联合使用为该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孙雪;吴爱鲁;赵志鹏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发病特点及护理体会

    目的 观察及分析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发病特征,同时总结护理的体会.方法 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120例纳入到本研究中来,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对于患儿的发病特点进行观察,同时予以参照组患儿一般的常规护理举措,研究组患儿实施综合护理模式,对比护理情况.结果 在120例患儿中,春季、冬季发病的人数较多,分别为58例、40例,而且夜间发病人数是85例,明显的多于白天发病人数;对比两组患儿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以及总体护理满意度,研究组均明显的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发病季节通常集中在春季和冬季,而且夜间发病的概率明显的高于白天.对患儿实施积极有效的综合护理模式,能够显著的提升总体治疗有效率.

    作者:宋晓玲;张海霞;王凌燕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米索前列醇的药理分析及应用分析

    目的 对米索前列醇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同时分析其药理作用.方法 选取邻水县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之间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使用宫缩素进行止血,观察组患者使用米索前列醇止血,比较两组患者的止血效果,并分析药理作用.结果 通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产程耗时短于对照组,3小时出血量及1天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索前列醇治疗产后出血效果良好,能够缩短产程时间,减少产后出血量,值得推广.

    作者:冯仁清;胡莉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重症创伤患者ICU护理分析

    目的 分析重症创伤患者的ICU护理内容及其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ICU收治的重症创伤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创伤患者的ICU护理需要注意针对性以及全面性,通过优质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减少患者并发症率,促进患者病情的好转,护理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唐娟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护理人员对病人健康行为干预的探讨

    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是互相制约的,凡受心里和社会因素影响而产生的疾病称身心疾病.病员都是作为家庭、社会的一名成员存在的,许多疾病所产生的症状,常常是在全面适应家庭、社会生活过程中所表现的精神缺陷.护理人员不仅要注意病人个人的心理反应,更要注意其他家庭成员及其他人对病人的态度,以及他们之间都的互相关系.应及时劝导和帮助病人正视现实、分析矛盾、端正态度、克服困难,以培养较为稳定的情绪与行为模式.护理人员对病人进行的行为干预就是帮助病人自理,以增进健康,促进疾病痊愈.护理人员的语言及行为会对护患之间的关系构成一定的影响,改变病人的健康状况和疾病的转归.

    作者:管侠;梁丰;李敏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左旋甲状腺素治疗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左旋甲状腺素对妊娠期间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CH)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SCH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基础上进行左旋甲状腺素治疗,对治疗前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差异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前,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T3、FT4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FT3、FT4水平,观察组患者TSH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TSH水平,观察组患者的足月顺产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足月顺产率,观察组患者的早产率、剖宫率均小于对照组患者的早产率、剖宫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SCH患者使用左旋甲状腺素能有效恢复甲状腺功能,并对妊娠结局造成积极影响.

    作者:于丽华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预防性护理流程在ICU失禁性皮炎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患者采取预防性护理流程在降低失禁性皮炎发生的应用效果分析分析.方法 纳入我院ICU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42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为对照组.分析原因,制定预防性护理流程,运用于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另42例ICU患者为预防组.将两组患者失禁性皮炎发生率及发生程度、疼痛VAS评分、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分析.结果 预防组患者发生失禁性皮炎几率为2.38%,多为轻度且无重度,而对照组为26.18%,且以重度患者居多,预防组VAS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对于ICU患者而言,采取预防性护理流程,可明显降低患者发生失禁性皮炎的几率,减轻皮炎的严重程度,降低患者疼痛,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拉近护患距离,效果理想.

    作者:刘春英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西咪替丁+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86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西咪替丁+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血清炎性因子、复发率及住院时间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西咪替丁+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效果显著,有利于患儿病情的快速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惠 刊期: 2018年第21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