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延续护理对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李茂娟

关键词:延续护理, 直肠癌, 永久性结肠造口,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 探究延续护理对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从2017年——2018年在我院接受医治的病人中选出30名进行肠造口手术的结直肠癌病人进行研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进行以往护理方式,观察组则进行延续护理.结果 出院三个月以后,两组病人的自我护理性能以及生活质量评估都比住院以前有所提升,并且观察组效果显著的优于对照组.结论 延续性护理不仅可以改善病人出院以后的生活质量,还可以提升病人的自我保护意识.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活血化瘀中药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分析临床应用活血化瘀中药后发生不良反应的类型及原因,探讨改善对策,旨在进一步提升患者用药的安全性.方法 收集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4月期间接诊并使用活血化瘀中药治疗,之后出现不良反应的6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病人使用药品种类,出现不良反应情况,分析副作用产生的原因,基于此提出改善措施意见及建议.结果 66例活血化瘀中药不良反应者中,多药品里血栓通居首位,达30.4%,其他还常见有血塞通、丹参、香丹等中药成分注射药品;分析不良反应情况,皮肤组织副反应多,其他受累部位还多见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结论 活血化瘀中药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常累及皮肤组织、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医务工作者应剖析其发生原因,提出改善建议,以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许桂花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预见性护理与循证护理在手术室麻醉患者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手术室麻醉患者临床护理采用预见性护理与循证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所收治的手术患者30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15例,实验组患者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参照组患者给予循证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总满意度93.3%,参照组患者86.7%,组间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前2组生活质量对比无显著性差异,护理后2组患者各项评分均有显著改善,认知功能以及社会功能均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肢体功能与总体健康组间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手术麻醉患者当中,可将2种护理方式相互结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孙凯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分析联合应用长期低剂量克拉霉素、鼻用激素、鼻腔冲洗对复发性鼻窦炎的治疗效果

    目的 在复发性鼻窦炎患者中采用克拉霉素、鼻用激素以及鼻腔冲洗进行治疗,探究分析治疗效果.方法 于2016年3月——2017年11月期间从我院选取100例复发性鼻窦炎患者进行探讨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组50例:将鼻用激素联合鼻腔冲洗应用到对照组中,将低剂量克拉霉素、鼻用激素以及鼻腔冲洗应用到观察组中,比较两组患者的鼻内镜评分、症状改善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鼻内镜评分、症状改善情况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均较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较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复发性鼻窦炎患者中采用克拉霉素、鼻用激素以及鼻腔冲洗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在有效改善患者症状的同时也改善了患者的鼻内镜评分,具有在临床中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崔海萍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中医特色体检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意义

    当今,医学模式已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的整体医学模式转变,从以疾病为中心的群体医学向以人为中心的个体医学转变.人体生命过程中的特殊规律以及人群中个体差异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医学任务也将从以治病为主转向防病,传统的体检不能达到对广大患者起到自始至终的健康管理.如何使患者获得全程的健康管理,对健康管理中心提出了更高的考验.结合多年来对三甲中医院体检中心的医疗实践,提出要发挥中医院的特色和优势,以西医检查项目和多种中医特色体检手段,建立具有中医优势的健康管理体系,同时重视个体的体质因素和证候特征在发病和患病中影响因素,积极运用到健康管理中,为每位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模式.中医体检与西医体检结合运用,弥补西医体检在亚健康临床诊断和干预方面的欠缺,同时也是对中医预防学不断发展形势下的中医特色服务创新模式的有益探索.

    作者:董玉福;安艳红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黛力新辅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观察及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与分析胃食管反流病采用黛力新辅助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从本院2015年2月——2018年2月期间内接收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中,随机抽取220例患者,将其进行奇偶排序,110例偶数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耐信片、铝碳酸镁片、莫沙必利分散片联合进行治疗,110例奇数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耐信片、铝碳酸镁片、莫沙必利分散片联合黛力新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睡眠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睡眠质量总改善率均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采用黛力新辅助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可;董玉媛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探讨调强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联合CO60腔内后装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效果

    目的 针对于中晚期宫颈癌病人采取调强放疗和三维适形放疗联合腔内后装放疗,对其放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本研究涉及到的对象为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所收治的处于中晚期阶段的宫颈癌病人176例,随机分化成两组,其中一组采取的放疗方法为调强放疗联合腔内后装放疗,为A组,另一组采取三维适形放疗联合腔内后装放疗,为B组,放疗后对两组病人血小板下降、消化道损伤、肠道慢性放射性损伤的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数据显示,A组出现血小板下降、消化道损伤、肠道慢性放射性损伤的例数都比B组的少,进行统计学分析,存在明显差别.结论 对中晚期宫颈癌病人采取调强放疗联合腔内后装放疗的安全性要比采用三维适形放疗的要高,但两种放疗方法效果一致.

    作者:亢启军;陈君;吴超群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牙周序列治疗在牙周炎正畸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本文详细地探讨了牙周炎在正畸治疗时所采取的序列治疗.方法 对36例牙周炎患者需要正畸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牙周序列干预,对照组则按个人口腔正常刷牙,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牙周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正畸治疗后观察组在牙龈颜色、菌斑控制情况、牙周状况等方面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牙周炎患者在正畸治疗中采用牙周序列治疗,对牙周组织的健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孙澎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分析血清胱抑素C在老年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检查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对血清膀抑素C在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检查中临床意义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将我院2013年7月——2015年9月收治的104例糖尿病患者设为研究组,选择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设为健康组,对两组检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尿素、血肌酐、血清膀抑素C异常率分别为35.58%、27.88%、73.08%,研究组糖尿病老年患者尿素、血肌酐、血清膀抑素C等三项指标检测结果相比健康组,明显更高(p<0.05),且均不在正常值范围内.结论 血清膀抑素C在糖尿病老年患者肾功能检测中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可作为早期诊断糖尿病患者肾病的有利依据,为临床防治肾病提供有效指导意义.

    作者:冯实;卢淑兰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食品安全与食品监督管理探讨

    食品安全与食品监督管理问题一直是国内位居首位的重要国计民生问题,目前国内食品安全与食品监督管理工作问题较多,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不够完善是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针对此情况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与食品监督管理体系,加强对食品生产源头的监管,切实将食品监督管理责任落到实处对做好食品监督管理工作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美蓉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护理人员对病人健康行为干预的探讨

    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是互相制约的,凡受心里和社会因素影响而产生的疾病称身心疾病.病员都是作为家庭、社会的一名成员存在的,许多疾病所产生的症状,常常是在全面适应家庭、社会生活过程中所表现的精神缺陷.护理人员不仅要注意病人个人的心理反应,更要注意其他家庭成员及其他人对病人的态度,以及他们之间都的互相关系.应及时劝导和帮助病人正视现实、分析矛盾、端正态度、克服困难,以培养较为稳定的情绪与行为模式.护理人员对病人进行的行为干预就是帮助病人自理,以增进健康,促进疾病痊愈.护理人员的语言及行为会对护患之间的关系构成一定的影响,改变病人的健康状况和疾病的转归.

    作者:管侠;梁丰;李敏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新分析

    目的 探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稳心颗粒对于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效果,并评价此方法的安全性.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72例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将其中36例列为对照组仅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其余36例列为观察组在前者基础上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QT间期离散度、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QT间期离散度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从不良反应发生率来看,前者显著小于后者,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稳心颗粒能够有效抗心肌梗死患者心律失常,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并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一种安全可靠的用药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云霞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对老年性脑梗塞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梗塞老年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护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与患者满意度.结果 护理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与患者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脑梗塞老年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能大幅度提高护理质量,促进临床疗效提升,患者满意度高,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阎凤;刘改祥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输血检验流程及质量控制对策分析

    目的 探索输血检验流程及质量控制对策方法.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23日至2017年11月23日期间我院输血100例患者(实施信封随机分组模式),对照组的50例患者进行常规质量控制,观察组的50例患者进行全面性质量控制.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输血申请单不完善(0.00%)、血液入库核对遗漏率(2.00%)、血液标本不合格(2.00%)、对服务态度满意度(98.00%)、溶血反应(2.00%)、交叉感染(2.00%)、医疗纠纷率(0.00%)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输血患者加强全面性质量控制,能够完善检验流程,提高输血安全性,保证输血工作的顺利进行.

    作者:徐全民;匡建梅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特点与临床疗法探究

    目的 探讨研究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特点与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37例,对其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分析,并通过临床特点的不同,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结果 本组37例患者平均随访(3.3±1.0)个月,保守治疗、手术治疗、综合治疗3种方法治疗后7、30天VAS评分、活动能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具有许多类型,治疗需要根据情况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

    作者:左晨龙;陈其磊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行髓核摘除术与椎间融合术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究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行髓核摘除术与椎间融合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98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成实验组、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9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椎间融合术治疗,给予实验组患者髓核摘除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 经过手术,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84%,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1.63%,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给予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髓核摘除术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作者:王雷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轮状病毒肠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升高的原因及轮状病毒肠炎对心肌损害的影响

    目的 总结轮状病毒肠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升高的原因与轮状病毒肠炎对患儿心肌的损害.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30例轮状病毒检测阳性者(观察A组)与阴性30例(观察B组)为研究对象,另选30名正常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检测并记录病例心肌损害表现,与CK-MB活性升高病例心电图与影像学改变.结果 在CK-MB酶活性水平的比较中,观察A组>观察B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在CK-MB酶质量与肌钙蛋白Ⅰ的水平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患儿心肌损伤症状、体征随着腹泻脱水改善逐渐消失,CK-MB酶活性升高患者心电图、影像学与无心肌损害表现特异性改变.结论 CK-MB酶活性在轮状病毒肠炎中表现明显升高,但仍然无法据此评定轮状病毒肠炎作为心肌损伤的主要因素.

    作者:叶海霞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动机性访谈式延伸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动机性访谈式延伸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90例脑卒中患者,所有脑卒中患者的收取时间(2016年1月2日——2016年5月10日),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一组(45例脑卒中患者)、对照组一组(45例脑卒中患者),分别实施动机性访谈式延伸护理以及常规护理,将两组脑卒中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95.01±1.15)分、认知能力评分(26.12±1.17)分与对照组患者具有差异(P<0.05).结论 通过对脑卒中患者实施动机性访谈式延伸护理后,取得显著效果,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认知能力,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姜丽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评价血流变检测在血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血流变检测在血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针对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31血栓性疾病患者以及收取同时期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32例受试者,将63例受试者按有无血栓性疾病分别纳入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受试者比较血流变指标.观察结果.结果 观察组31例患者各项血流变指标均高于对照组32例受试者.结论 利用血流变检测指标与鉴别正常健康者与血栓性疾病者,血流变检测可为临床尽早干预治疗提供可靠依据,诊断价值以及预防风险价值突出,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巍巍;刘丽萍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急性阑尾炎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护理研究

    目的 观察探讨对急性阑尾炎患者手术治疗进行临床护理的措施和效果研究.方法 选取我科室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所收治的10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的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实行综合护理,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后的患者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后患者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阑尾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效果确切,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林玉梅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探究与分析手足口病患者的感染控制与护理管理对策

    目的 探究与分析手足口病患者的感染控制与护理管理对策.方法 从本院选择50例手足口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时间为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给予所有患者采取相应的感染控制与护理管理措施.观察患者所在社区、学校等地的感染控制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且其所在的社区、学校并未发生感染.结论 对手口足病患者采取相应的感染控制与护理管理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感染的发生率,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金秀 刊期: 2018年第21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