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细节管理在脑瘫患儿中的管理效果

杨曦

关键词:细节管理, 脑瘫患儿, GMFM,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发育异常率
摘要:目的 探讨细节管理在脑瘫患儿中的管理效果.方法 选取40例脑瘫患儿按照平行对照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20例.观察组接受细节管理,参考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儿管理效果.结果 干预后,两组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MFM)、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发育异常率均有差异(P<0.05).结论 在脑瘫患儿管理中,采用细节管理有助于提高患儿运动能力、智力发育,可降低脑瘫儿异常发生率,效果确切.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机械振动排痰在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小儿支气管肺炎应用机械振动排痰的应用效果.方法 取652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参与此次研究,患儿均于2016年1月份到2017年12月份入院进行治疗.随机均等分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患儿共326例;实验组予以机械振动排痰辅助治疗,患儿共326例.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情况,记录两组患儿的疗效、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实验组的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咳嗽消失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较短,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实施机械振动排痰,可有效改善患儿病情症状,效果显著.

    作者:陈静;张瑞芳;杨丽娟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骨搬移技术在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及骨不连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骨搬移技术在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及骨不连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间收治的胫骨骨缺损及骨不连患者5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骨搬移的技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是93.1%,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是79.3%,明显可以观察到实验组高于对照组,而且数据的差异有意义,P<0.05.此外,实验组的出血量是100.4±6.7ml,手术时间是66.1±8.4min,住院时间是11.5±3.0天,这三项指标的表现情况都要比对照组的好,实验组仅出现2例并发症,比对照组低,上述数据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搬移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及骨不连患者的疗效显著,同时还能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有很高应用价值.

    作者:刘旋;刘杰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持续性护理教育在重度子宫脱垂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持续性护理教育在重度子宫脱垂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南京市妇幼保健院盆底科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重度子宫脱垂的患者100名,随机进行分组,分别为常规组和教育组,常规组按照一般的盆底科的护理常规给重度子宫脱垂的患者进行护理,教育组则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了对重度子宫脱垂患者的持续性的护理教育.记录两组重度子宫脱垂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及术后的护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教育组的重度子宫脱垂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次数优于常规组的重度子宫脱垂患者,两者之间相互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持续性护理教育在重度子宫脱垂患者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使得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大大减少,促进了患者身心健康.

    作者:方一宇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早产儿出院后随访管理及早期干预方式研究

    目的 探讨早产儿出院后随访管理及早期干预方式.方法 将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90例早产儿患儿分组(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给予1岁时随访干预,观察组则采取出院后随访管理及早期干预方式.比较两组早产儿疾病发生率;早产儿体质量、头围和身高等体格情况;智力评分和运动功能评分.结果 观察组早产儿疾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早产儿体质量、头围和身高等体格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智力评分和运动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产儿出院后随访管理及早期干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儿体格情况和促进患儿运动功能、智力水平提高,降低疾病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琴;章岚;彭小梅;陈英才;冷黎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厄贝沙坦片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厄贝沙坦片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94例糖尿病肾变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94例患者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7例患者单纯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47例患者采取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厄贝沙坦片的治疗方式.统计两组94例患者治疗前、治疗7周24 h尿蛋白含量、24 h尿微白蛋白排泄率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47例患者治疗7周后24 h尿微白蛋白排泄率、24 h尿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厄贝沙坦片在糖尿病肾变治疗中发挥了突出作用,24h尿蛋白含量以及24h尿微白蛋白排泄率显著降低.值的临床借鉴与应用.

    作者:刘晓瑜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浅析寒区冬季官兵冻伤与消化系统疾病现状

    本文笔者将近几年的寒区冬季官兵冻伤及消化系统疾病特点进行了简单梳理,旨在为更好的应对冬季严寒条件下我军官兵训练和生活,予以官兵健康保障,制定防护措施,提供科学理论指导,更好地服务部队官兵,维持部队战斗力.

    作者:葛俊辰;陈志彪;陈柏超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的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后血栓脱落可致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严重者危及生命,早期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可防止致死性PE,同时结合抗凝溶栓治疗及有效的护理,效果良好.

    作者:杨国梅;张承圣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探讨成分输血在产科大出血中的应用与输血护理效果

    目的 探讨了成分输血在产科大出血中的应用及输血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来我院进行成分输血的86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对其实施不同的护理措施.一组仅实施常规护理,另一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特殊护理干预.结果 研究发现,试验组患者的满意度远高于对照组且其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产后大出血患者实施特殊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其满意度,适合大力推广.

    作者:李美兰;吴英子;全红兰;于茂莲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集束化营养干预方案在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患者治疗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了集束化营养干预对提高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患者营养情况及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58例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患者护理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实施常规护理,另一组实施一般护理联合集束化营养干预.结果 研究发现,实施了一般护理联合集束化营养干预护理的观察组患者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及氮平、情感职能、生理职能及生理机能明显强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患者实施集束化营养干预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适合大力推广.

    作者:白玉玲;李晓庆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缬沙坦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并研究缬沙坦对于心血管疾病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以便为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可行参考.方法 本研究选择的研究对象均来自我院收治的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患者入院时间为2016年8月到2017年12月,选择其中的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患者均为39例.为本研究对照组患者选择采用常规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之上,采用缬沙坦进行治疗,评价本研究两种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结果 对于两组患者临床治疗以后的总有效率情况进行评价并作比较,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之间存在差异性,而且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增高,经统计学软件检验和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为患者选择采用缬沙坦进行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可以促进患者较好的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叶长德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分析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症的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方法

    目的 探究与讨论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与治疗方法.方法 随机筛选于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入院接受诊治的98例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患者,综合评判所有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以及预后状况.结果 98例患者均经药物治疗25 d内,有95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退,眼压水平恢复正常,3例患者由于眼压控制效果相对较差,视野发生变化而采用手术方式进行及时治疗,经治疗结束后,其临床表现得到显著好转,眼压水平恢复正常.经随访1年,未复发92例,复发6例.结论 在临床治疗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患者中,应首选药物治疗方式,有效控制炎症反应;若疗效不明显且易复发,应及时采用手术进行治疗,并在长期随访中,加强严密观察,在大限度上减低复发率.

    作者:单蕾;赵学武;王楠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阴道分泌物对妇女尿常规检查结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在妇女尿常规检查中阴道分泌物对其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妇科疾病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在责任护士的帮助下于阴道分泌物流出后采集中段尿液,对照组由自身采用常规尿液采集方式进行检查,对比两组中段尿液中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蛋白质检出率、尿液酸碱度、尿胆原和尿胆红素含量.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蛋白质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结论 阴道分泌物会对常规尿检测结果造成影响,造成检测假阳性率升高.临床尿检时应告知患者正确的采集尿液标本方法,同时强化对医务人员的教育,提高尿检的准确率.

    作者:盛玉军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肾功衰患者跌倒原因分析与预防对策

    目的 分析肾功能衰竭患者跌倒原因并讨论相关预防对策.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在我院发生跌倒的肾功衰患者88例作为研究组,通过对研究组病例进行回顾分析,讨论其跌倒原因,并设计预防对策.结果 研究组患者在病房内和洗手间发生跌倒次数明显高于其他区域,常服用抗压药物患者跌倒率高于其他患者,家庭陪护的跌倒率高于护理人员陪护,夜晚及中午是患者跌倒的高发时间,有跌倒史的患者跌倒率高于其他患者,差异显示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功衰患者发生跌倒的主要原因在于患者自身身体虚弱、家属对护理事项不熟悉以及陪护工作的疏忽,针对上述因素选择针对性护理干预,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工作能力能够有效减少患者跌倒的发生.

    作者:吴丽平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某综合性医院2015年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2015年该院医院感染现患情况,为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2015年该院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不同科室,手术患者的医院感染现患率以及医院感染部位构成,抗菌药物使用及细菌耐药情况.结果 2015年调查住院患者920例,发生医院感染13人,13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为1.41%,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其中手术后肺炎5例,手术后肺炎发生率占总现患率的38.46%.男性感染患者10例,发生率为2.05%,女性患者3例,发生率为0.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05,P>0.05).不同年龄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1,P>0.05).医院感染部位依次为下呼吸道(69.23%),皮肤软组织(15.38%),泌尿道(7.69%),表浅切口(7.69%).医院感染现患率发生科室依次为重症医学科、神经外科,骨科,普通外科.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6.74%,以治疗性用药为主(29.89%),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前病原学送检率为29.09%.医院感染病原体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检出例数前三位依次为肺炎克雷佰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 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有助于了解医院感染现状,有利于加强重点科室、重点环节、重点人群医院感染管理.

    作者:焦建英;刘学萍;张华;孙政元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探析微创钻孔引流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

    目的 对微创钻孔引流在高血压性脑出血中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取5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参与此次研究,患者均于2016年2月份到2017年12月份入院进行治疗.随机均等分组,对照组予以开窗血肿清除术,患者共29例;实验组予以微创钻孔引流术,患者共29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以及预后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手术情况理想,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短,再出血率较低,数据对比所得P值在0.05以下,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预后情况理想,血肿量改善幅度较大,数据对比所得P值在0.05以下,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实施微创钻孔引流治疗,创伤性小,患者术后恢复快,且安全性高.

    作者:王玖飞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索拉菲尼治疗晚期肾癌的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讨靶向药物——索拉菲尼治疗晚期肾癌患者时常见的不良反应及护理措施,为科学合理使用和管理该类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观察潍坊市人民医院35例肾癌患者治疗期间常见的不良反应,积极给予护理干预,结果 在应用索拉菲尼期间,35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其中以手足皮肤反应、腹泻、乏力、皮疹及口腔黏膜炎等为常见.结论 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减轻肾癌患者靶向药物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从而提高靶向药物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翠莲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性病病例漏报调查分析

    性疾病属于一种社会范围性很强的疾病,大多数性疾病都属于传染性的.并且这种疾病的发病因素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如性生活混乱、不卫生等都有可能引发性疾病.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造成较大的困扰.因此对于性疾病的治疗与调查而言十分重要,采用客观的方式了解我州性病病例漏报调查分析性疾病发病人群的感染状况.而在我州的性疾病病历报告中经常存在着漏报现象,对疾病病历的管理以及防治策略的制定存在着一定的影响.本次研究主要针对性疾病病历漏报的现象以及原因进行分析.

    作者:李燕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针药结合治疗老年性失眠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针灸结合中药内服治疗老年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 共80例老年性失眠患者纳入观察.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针灸加中药内服治疗,对照组口服右佐匹克隆片.疗程均为2周.观察治疗前后症状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的变化.结果 ①治疗组显效16例,有效2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对照组显效5例,有效2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0%.经Ridit分析,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②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PSQI均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PSQI下降更明显.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的观察组PSQI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结合中药酸枣仁汤加味内服治疗肝肾阴虚,气血亏虚型老年性失眠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官娜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内窥镜微创手术配合糖皮质激素药物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了解慢性鼻窦炎患者在内窥镜微创手术治疗基础上给予糖皮质激素药物对病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笔者医院2017年——2018年间收治确诊慢性鼻窦炎患者分析对象,有80例,数字编序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联合组,各组有患者40例,分别用内窥镜微创手术手术治疗、联合糖皮质激素药物治疗.比较两种方案下患者疗效差异.结果 联合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后复发情况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慢性鼻窦炎患者制定治疗方案时,可在内窥镜微创手术治疗基础上应用糖皮质激素,疗效突出且对术后复发控制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陈可峰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颈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及针对并发症的临床处理分析

    目的 研究颈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及针对并发症的临床处理.方法 将2015年7月到2017年6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颈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试验组整体护理.比较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比较住院时间和满意度评分.结果 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试验组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住院时间及满意度评分比较试验组更优,数据对比P<0.05.结论 颈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围术期护理采用整体护理的效果较好,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作者:吕慧 刊期: 2018年第21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