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长德
目的 分析儿童维生素A、D、E缺乏现状及对儿童生长发育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自2015年12月——2017年7月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560名儿童为研究对象,对血清25羟维生素D、A、E水平进行测定.结果 受检儿童中,维生素A平均水平为0.23±0.06mg/L,总体缺乏率为45.32%;维生素D平均水平为18.12±7.35ng/ml,总体缺乏率为30.51%;维生素E平均水平为4.94±1.63mg/L,总体缺乏率为51.09%.从城乡角度,维生素A、D、E缺乏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明显差异.结论 儿童维生素水平缺乏情况,应当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并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以防止儿童维生素缺乏症及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国英;吴善姬;于彩春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维生素D缺乏与冠心病患者的血清炎症指标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心内科就诊的120例冠心病患者为病例组研究对象,选择同期来院就诊的50例健康就诊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研究对象血清25-OHD3、hs-CRP、IL-6、IL-10、TNF-α等水平是否存在差异,并分析25-OHD3与上述炎症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病例组血清25-OHD3水平低于对照组,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25-OHD3与炎症因子的水平呈现明显负相关性.结论 维生素D可能通过炎症因子水平来影响冠心病的发病及进展.
作者:马丽梅;邱涛;王晓蕊;苗昌荣;郑志君;李嘉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对妇科阴道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取80例妇科阴道炎患者参与此次研究,患者均于2017年1月份到2018年1月份入院进行治疗.随机均等分组,对照组予以硝酸咪康唑栓治疗,患者共40例;实验组予以氟康唑以及硝酸咪康唑栓联合治疗,患者共40例.观察患者治疗情况,记录和比较患者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时间以及复发率.结果 实验组的治疗效果理想,总有效率较高,数据对比得出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预后改善情况理想,症状改善时间较短,复发率较低,数据对比得出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氟康唑以及硝酸咪康唑栓对妇科阴道炎患者实施治疗,可改善患者的病情症状,且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宋颖 刊期: 2018年第21期
难治性哮喘是哮喘临床治疗的一大难点,其治疗难度大、所需费用高而影响着患者,因此需要寻找治疗的新技术,改善难治性哮喘治疗的现状.而支气管形成术(BT)是当下治疗难治性哮喘的一项新技术,对于难治性的哮喘的治疗有着显著的效果,而且在目前的治疗结果反馈中显示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支气管形成术(BT)的临床应用相对较少,进而长期疗效分析的数据也相对较少,仍需进一步证实.因此本文主要对该治疗方法进行进一步的效果分析及安全性分析.
作者:杨涛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睾丸扭转的临床诊治.方法 选取在本院接受诊治的26例睾丸扭转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诊治后临床资料的结构将其分为保留组和切除组,对两组患者的病程及扭转度数进行分析.结果 保留组例数为7例,切除组例数为19例,比较发现,P<0.05,组间差异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患者的病程发现,切除组的平均病程比保留组的长,且P<0.05,组间差异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患者的扭转度数发现,切除组扭转度数≥720°的例数比保留组的多,且P<0.05,组间差异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对26例睾丸扭转患者的诊治临床资料分析发现,睾丸保留率与患者的病程及扭转度数相关,越早进行诊治的效果越优,睾丸保留率越高.
作者:蔡阳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血流变检测在血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针对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31血栓性疾病患者以及收取同时期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32例受试者,将63例受试者按有无血栓性疾病分别纳入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受试者比较血流变指标.观察结果.结果 观察组31例患者各项血流变指标均高于对照组32例受试者.结论 利用血流变检测指标与鉴别正常健康者与血栓性疾病者,血流变检测可为临床尽早干预治疗提供可靠依据,诊断价值以及预防风险价值突出,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巍巍;刘丽萍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患者并发症的预防作用.方法 抽取20例四肢骨折手术病人给予探讨,平均分组,参考组选择一般护理干预,实验组选择早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效果.结果 经过分析,实验组远远强于参考组,差异较大,具有临床对比价值.结论 针对四肢骨折手术病人开展早期护理干预,能够降低并发症,减少治疗时间,改善护理满意度,促进身体康复,具有良好的临床运用价值.
作者:孙宏霞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并探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普罗帕酮药物治疗)与对照组(维拉帕米药物治疗),每组患者人数相同各56例,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转律成功率以及心动转律时间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及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14%、28.57%,两组结果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转律成功率以及心动转律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普罗帕酮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能够提升患者的心动转律成功率,在缩短患者心动转律时间的同时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光春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针对血凝酶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胃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治疗胃出血的17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87例,对其实施泮托拉唑治疗;观察组88例,则对其实施血凝酶联合泮托拉唑治疗,对比两组胃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止血时间、病情复发情况.结果 根据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病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 针对胃出血患者实施血凝酶联合泮托拉唑进行治疗,其止血效果优异,不良发应与病情复发的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
作者:庄严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析在护理管理中贯彻安全管理理念并据此制定对应措施的相关步骤和应用价值.方法 选笔者所在医院内科自2016年始在护理管理中运行安全管理,选2015年接受常规安全管理模式下患者100例设为对照组,另选2017年接受安全护理管理模式患者100例设为观察组.对比实施安全管理前后护士素质改善以及出现差错事故情况.结果 相对于实施前,实施安全护理管理模式后护士工作能力、工作质量、综合能力等各评分数据均有明显优越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发生护理差错事故情况显著高于观察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内科护理管理中采取安全管理理念对提高护士专业素质以及降低护理过程差错情况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贾瑞芝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比较腹股沟疝传统手术与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80例腹股沟疝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均为40例;两组患者分别选择传统手术方式与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观察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方面,实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和疾病复发率方面,实验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对腹股沟疝患者进行治疗时,和传统手术方式相比较,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效果更加理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宗凯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泌尿外科患者护理管理中精细化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下取得的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泌尿外科收治的患者122例,科室于2016年7月起实施精细化管理模式,实施前后患者各61例,比较实施前后护理管理评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患者护理满意率.结果 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护理操作、护理文书书写等评分结果实施后均高于实施前,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实施前11.48%(7/61)与实施后1.64%(1/61),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率观察比较,实施前与实施后分别为86.89%(53/61)、98.36%(60/61),组间数据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泌尿外科护理管理中,引入精细化管理模式,对帮助提高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维系良好护患关系有积极作用,应在护理管理实践中应用推广.
作者:刁建辉;孙振慧;崔英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究分析在治疗呼吸系统感染的过程中应用血清降钙素原进检验可产生的临床价值,服务于临床.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接收治疗的200例患有呼吸系统感染的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并根据患者的感染诊断结果分为严重感染组与非严重感染组,每组各有100例,同时选择100例健康患者作为对照组,在治疗前后检测三组人员体内具有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后对比分析治疗前后三组人员体内具有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在展开相关疾病治疗之前,严重感染组的患者体内具有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远远高于非严重感染组与对照组人员体内的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三组之间检测出来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所产生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展开相关疾病治疗之后,严重感染组、非严重感染组、对照组三组之间检测出来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所产生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呼吸系统感染的过程中应用血清降钙素原进检验不仅可以更加准确有效地判断出患者所患相关呼吸系统疾病的严重感染程度,还能有助于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判断治疗患者的临床恢复及预后状况,在临床治疗相关呼吸系统感染疾病中具有广泛应用和指导意义.
作者:范宁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西咪替丁+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86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西咪替丁+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血清炎性因子、复发率及住院时间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西咪替丁+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效果显著,有利于患儿病情的快速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惠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联合用药方案.方法 收集我院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基础用药相同,研究组加用氯吡格雷及阿托伐他汀.对比①两组治疗前后心脏各项指标;两组治疗后心电图恢复正常时间及出院后1年内再次心肌梗塞发生次数.结果 ②两组治疗前心脏各项指标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心脏各项指标比较有差异(P<0.05).②两组治疗后心电图恢复正常时间及出院后1年内再次心肌梗塞发生次数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 本次研究认为联合用药可以改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脏功能,减少出院后再次心肌梗塞的发生
作者:崔雪莲;张涌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分析1565 nm非剥脱点阵激光联合果酸治疗痤疮后凹陷性瘢痕的疗效.方法 座疮后凹陷性瘢痕的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单一的1565 nm非剥脱点阵激光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1565 nm非剥脱点阵激光联合果酸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体疗效(95%)高于对照组(72.5%)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565 nm非剥脱点阵激光联合果酸治疗凹陷性瘢痕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并且出现不良反应比较少,安全性高.
作者:张慧;王彦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彩超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8月到2017年8月收治的乳腺肿瘤患者120例,使用彩超探头进行检查并和病理结果进行比较,检验彩超诊断结果的准确性.结果 通过彩超检查后,判断良性肿瘤98例(81.67%),恶性肿瘤22例(18.33%),病理检查结果为良性肿瘤为100例(83.33%),恶性肿瘤为20例(16.67%),两种方法确诊结果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0例良性肿瘤患者中,0级患者82例,Ⅰ级患者10例,Ⅱ级患者4例,Ⅲ级患者4例;20例恶性肿瘤患者中,0级患者0例,Ⅰ级患者5例,Ⅱ级患者6例,Ⅲ级患者9例.结论 乳腺肿瘤诊断中使用彩超进行检测,能够较准确的检测出乳腺肿瘤的良性和恶性,临床应用价值非常大.
作者:倪秋香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复方丁香罗勒治疗儿童腹泻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03月——2016年11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腹泻病病人420例.以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210例,对照组21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腹泻病病因、临床表现等方面经统计学检验无差异性;在给予相同的处理原则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复方丁香罗勒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有效性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复方丁香罗勒具在儿童腹泻治疗中具有用量小、效果好,不良反应少的特点,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永军;吴雄;常开朝;刘红林;忽朋林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了解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接受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2016年——2018年间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确诊为高血压脑出血并制定对症治疗方案患者为分析对象,从中选取42例并在编序后用双色球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有患者21例,分别给予高血压脑出血对症保守治疗、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案下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变化并归纳早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此类疾病应用价值.结果 经治疗后患者颅内血肿以及血肿周围水肿情况均得到改善,观察组改善数据更具优越性(P<0.05);治疗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均得到改善,观察组改善数据更具优越性(P<0.05);经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均得到改善,观察组改善数据更具优越性(P<0.05).结论 对早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相对于保守治疗手段而言具有更好的病情治疗效果,且安全性令人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唐俊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8年2月我方医院收治的176例腹股沟疝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76例患者均分为两组.88例患者进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作为观察组,88例患者应用传统疝修补术为对照组.比较两组176例患者各项指标.结果 观察组88例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下地时间、切口疼痛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对腹股沟疝患者起到了突出作用,减少了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志丹 刊期: 2018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