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童维生素A、D、E缺乏现状及对儿童生长发育影响研究

李国英;吴善姬;于彩春

关键词:儿童, 维生素A, 维生素D, 维生素E, 缺乏, 生长, 影响, 干预措施
摘要:目的 分析儿童维生素A、D、E缺乏现状及对儿童生长发育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自2015年12月——2017年7月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560名儿童为研究对象,对血清25羟维生素D、A、E水平进行测定.结果 受检儿童中,维生素A平均水平为0.23±0.06mg/L,总体缺乏率为45.32%;维生素D平均水平为18.12±7.35ng/ml,总体缺乏率为30.51%;维生素E平均水平为4.94±1.63mg/L,总体缺乏率为51.09%.从城乡角度,维生素A、D、E缺乏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明显差异.结论 儿童维生素水平缺乏情况,应当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并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以防止儿童维生素缺乏症及并发症的发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伴椎管狭窄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研究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伴椎管狭窄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 将82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伴椎管狭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钉棒内固定术治疗方案,对照组患者采用次全切除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时采取钉棒内固定术,术后常规引流、抗感染治疗,并行康复训练.随访两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及典型并发症.结果 ①观察组患者治愈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无效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有效例数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②观察组患者2例切口感染,1例下肢不适,并发症发生率为3例/7.3%;对照组患者1例骨折移位、3例切口感染,4例下肢不适,3例矫形丢失,并发症发生率11例/26.8%,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伴椎管狭窄疗效较好,并发症少,安全性较好.

    作者:荆俊清;李建民;王文静;惠迎春;梁来彬;荆东京;刘登辉;王祥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研究急诊科开通绿色通道对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了解急诊科为收治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开通绿色通道对病情改善控制的影响和临床推广价值.方法 选本院2017年间急诊科收治确诊为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从该群体中抽取100例并设为观察组(急诊科对症抢救并开通绿色通道),另取本院2016年单纯给予急诊科对症治疗的一氧化碳中毒患者100例设为对照组.通过对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了解绿色通道开通对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临床价值.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治愈率、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均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随访期间并发症情况出现率显著低于常规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科收治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在确认病情后应立即开通绿色通道,对于保障对症抢救手段效果有积极意义,防止患者病死情况发生,降低治疗后各种并发症,对于患者健康、生活质量等方面均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常二鹏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与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系统在急诊内科患者病情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与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系统(APACHE-II)在急诊内科患者病情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8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37例急诊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MEWS、APACHE-II两种方法评估病情,比较二者的评分情况.结果 转入专科病房的43例患者,其MEWS评分、APACHE-II评分均显著低于转入ICU的94例患者(P<0.05).结论 应用MEWS系统可动态监测、客观评估急诊内科患者的病情,具有操作简单、快速的优势,建议与APACHE-II系统联合应用.

    作者:王春明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呼吸道病原菌检测分析

    目的 观察重症监护病房(ICU)院内感染呼吸道病原菌检测结果.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198例ICU院内感染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记录病原菌鉴定结果.结果 198例患者,176例(88.89%)为革兰阴性菌,18例(9.09%)为革兰阳性菌,4例(2.02%)真菌;其中病原菌主要为45例(22.73%)铜绿假单胞菌、39例(19.70%)鲍曼不动杆菌、36例(18.18%)肺炎克雷伯菌、22例(11.11%)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及16例(8.08%)大肠埃希菌.结论 革兰阴性杆菌是ICU院内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临床中应提高监测与控制力度,从而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

    作者:魏巍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嗜酸乳杆菌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

    目的 评价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H.pylori阳性患者62例随机分为2组,A组(对照组):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枸橼酸铋钾胶囊,口服每日2次,疗程14天.B组:在A组三联14天基础上,加用复方嗜酸乳杆菌,口服每日3次,总疗程14天.治疗期间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疗程结束6周后复查13 C-UBT,观察Hp根除率.结果 A、B组Hp根除率按意向性(ITT)分析分别为62.5%、90%,按方案(PP)分析分别为66.6%、93.1%,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B组明显低于A组(10%vs22%,P<0.05),且均可耐受,停药后不良反应自行消失.结论 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四联疗法均可提高Hp根除率,安全性优于含铋剂的四联方案.

    作者:丁晓蕊;刘成霞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分阶段护理干预在腹腔镜下卵巢肿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分阶段护理干预在腹腔镜下卵巢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7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进行腹腔镜下卵巢肿瘤手术的患者100名,然后随机分成2组,常规组和阶段护理组,常规组按照手术室的正常护理流程给患者进行整个围术期的护理,阶段护理组则在常规的护理流程中增加了几个时间段的护理干预.分别记录两组的患者手术所用时间及患者对护理人员服务的满意度评分.结果 两组卵巢肿瘤的手术患者手术时间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相互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分阶段护理干预在腹腔镜肿瘤患者中的应用缩短了手术时间,节约了护理资源,提高了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陈璐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在宫外孕患者护理中应用人文关怀的价值研究

    目的 在宫外孕患者护理中应用人文关怀的价值研究.方法 收集我院在2016年1月——2018年1月所收治的150宫外孕患者作为研究资料,采用随机原则均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结果 就患者抑郁程度以及焦虑程度而言,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此结果经统计方法处理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宫外孕患者,为其采取人文关怀护理模式,不仅可以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同时能够提高患者对于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以及使用.

    作者:王小静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骨科手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护理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骨科手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骨科于2017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行手术治疗的6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3.03%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67%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骨科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后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胡冰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食道癌根治术的术前准备与术后护理方法

    目的 探究食道癌根治术的术前准备与术后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6年10月期间25例食道癌患者进行研究,在患者术前准备与术后进行护理干预.结果 通过护理减少了食道癌患者焦虑、恐惧、抑郁等消极情绪,增强患者及家属对战胜疾病的信心.结论 食道癌根治术在术前准备与术后给予护理干预,可以减少患者治疗时间,改善患者心里情绪,减少并发症发生,治愈率得到提高,同时提高患者满意程度.

    作者:吕海欧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胆石症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胆石症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术期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取74例胆石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术期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赵爽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舒适护理在混合痔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析在混合痔手术患者中施以舒适护理的施行疗效.方法 随机筛选我院接受混合痔手术的68例患者,平均分配为探析组与对照组,各为34例.对照组(n=34)施以普通护理模式,探析组(n=34)施以舒适护理模式.将2组的舒适程度、护理满意情况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 探析组的舒适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相比于对照组,探析组的护理满意情况得到明显提高(P<0.05).结论 在混合痔手术患者中施以舒适护理能在大程度上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感,提升护理治疗的舒适度,护理满意度高.

    作者:石兆霞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不锈钢器械钝化处理在临床使用中的研究

    目的 分析不锈钢器械钝化处理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 研究主体为200件生锈的医疗器械,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00件,对照组器械放置在80℃,比例为1:7的除锈溶液中浸泡10min,取出后重新洗刷.观察组将器械放置在温度为85℃,比例为1:7的钝化剂中浸泡30min后取出.对比两组器械使用合格率.将除锈合格的器械放在0.45%Nacl溶液中5h,对比两组器械返锈率.结果 经过清洗后的器械在经过干燥通过目测与5倍镜观察后显示,两组器械除锈合格率差异不大.两组器械清洗合格后关节处完全打开,依次浸泡在0.45%的Nacl溶液中,经过5h的浸泡后观察返锈率,对照组返锈率(25.78%)明显比观察组(6.12%)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钝化剂能够有效起到除锈作用,与除锈剂一致,但是钝化剂能够减少器械返锈次数,使器械寿命延长,在临床使用中能够提供更多便利.

    作者:李小芬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特点与临床合理用药

    目的 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特点,探究临床合理用药的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88例采用中药注射剂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表现、基本资料、用药情况,总结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特点,并根据其特点制定相应的临床合理用药措施.结果 多发性、普遍性、不可预知性、多样性为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特点;注射用双黄连易导致不良反应.临床在应用中药注射剂时,应制定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用药前详细评估患者身体情况,做到有针对性给药,以保证临床合理用药.结论 临床在用药前,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特点,做到规范用药能够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刘涛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牙周基础治疗慢性牙周炎患者临床各项指标变化研究

    目的 总结并分析牙周基础治疗慢性牙周炎患者临床各项指标变化情况.方法 在我院采取3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的50个位点为治疗组研究对象开展此次研究,同时纳入50名健康体检者的50个位点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对象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牙周探诊深度(PPD)、探诊出血(BOP)、临床附着丧失量(CAL)的改善情况以及牙周袋深度的变化情况.结果 患者治疗后PPD、BOP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两者之间相差较大,而P<0.05,数据从统计结果思考,具有参考价值,CAL与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患者治疗后牙周袋深度为(10.06±1.04)mm,明显优于治疗前的(17.34±2.05)mm,两者之间相差较大(t=9.0833,P=0.0000),满足P<0.05,数据从统计结果思考,具有参考价值.结论 在治疗慢性牙周炎时,牙周基础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PPD、BOP指标以及患者牙周袋深度,可以被推广应用.

    作者:齐蕾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细节管理在脑瘫患儿中的管理效果

    目的 探讨细节管理在脑瘫患儿中的管理效果.方法 选取40例脑瘫患儿按照平行对照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20例.观察组接受细节管理,参考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儿管理效果.结果 干预后,两组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MFM)、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发育异常率均有差异(P<0.05).结论 在脑瘫患儿管理中,采用细节管理有助于提高患儿运动能力、智力发育,可降低脑瘫儿异常发生率,效果确切.

    作者:杨曦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16排螺旋CT在早期中心型肺癌中的诊断价值评价

    目的 分析16排螺旋CT在早期中心型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内总共选取80例早期中心型肺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案例.采取CT机对所有患者实行从胸廓入门到肺底的平扫与增强扫描.将检查结果和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探讨16排螺旋CT在早期中心型肺癌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通过16排螺旋CT对80例患者实行扫描之后发现所有患者的肺叶支气管均可以准确显示,同时患者的肺段支气管也可以有效显示,早期中心型肺癌患者的支气管显示率可达到100%.16排螺旋CT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无明显差异,数据差异均未达到统计学标准(P>0.05).结论 16排螺旋CT在早期中心型肺癌中的诊断价值显著,能够有效的展现患者的肺叶、肺段支气管病灶详情,具备无创、安全性较高、确诊率较高等优势,值得推广普及.

    作者:刘创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探析急诊抢救护理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

    目的 探析急诊抢救护理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从2017年——2018年在我院接受医治的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中选出128人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病人采用以往护理方式,观察组则进行急诊抢救护理.结果 对比两组病人的临床医治成效,观察组很大程度上优于对照组,对比两组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进行急诊抢救护理以后,病人各项症状都有明显的改善,并且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抢救成功几率,所以在临床中可以大量作用.

    作者:吴翠竹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64排螺旋CT脑血管造影与MRI脑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的研究

    目的 探究64排螺旋CT脑血管造影技术和MRI脑血管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脑血管出现病变的患者120例(于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接诊),其中120例为A组选择64排螺旋CT脑血管造影行检测,后再选择这120例为B组行MRI脑血管成像检测,对异常和显像等进行探讨.结果 A组患者的脑血管主干以及主要的分支进行显示,显示率为100%,动脉5级的分支显示则为95.6%,异常的10例患者中有动脉瘤24例以及部分闭塞12例,血管畸形4例.B组的则有动脉瘤10例、血管畸形10例和部分闭塞8例.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64层螺旋CT对脑部患者展开脑血管造影技术比MRI更加的安全、方便、快捷,定性和定位也更高.

    作者:王志鹏;徐强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显微手术治疗矢状窦旁及大脑镰旁脑膜瘤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显微手术治疗矢状窦旁及大脑镰旁脑膜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30例矢状窦旁及大脑镰旁脑膜瘤的临床资料,探讨术后疗效.结果 按Simpson脑膜瘤切除分级标准评价:Ⅰ级12例,Ⅱ级9例,Ⅲ级5例,Ⅳ级4例.病理分型结果显示内皮细胞型13例,纤维型10例,砂砾型5例,血管型2例.无手术死亡病例.11例癫痫患者中10例患者术后癫痫未再发作,1例术后发生癫痫,予以苯妥英钠治疗后未再发作.结论 综上所述,显微镜治疗矢状窦旁和大脑镰旁脑膜瘤应力争达到Simpson I级切除,良好的手术操作和显微技术的掌握是提高手术全切率和疗效的主要因素.

    作者:王秉尧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分析联合应用长期低剂量克拉霉素、鼻用激素、鼻腔冲洗对复发性鼻窦炎的治疗效果

    目的 在复发性鼻窦炎患者中采用克拉霉素、鼻用激素以及鼻腔冲洗进行治疗,探究分析治疗效果.方法 于2016年3月——2017年11月期间从我院选取100例复发性鼻窦炎患者进行探讨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组50例:将鼻用激素联合鼻腔冲洗应用到对照组中,将低剂量克拉霉素、鼻用激素以及鼻腔冲洗应用到观察组中,比较两组患者的鼻内镜评分、症状改善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鼻内镜评分、症状改善情况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均较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较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复发性鼻窦炎患者中采用克拉霉素、鼻用激素以及鼻腔冲洗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在有效改善患者症状的同时也改善了患者的鼻内镜评分,具有在临床中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崔海萍 刊期: 2018年第21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