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伴椎管狭窄的临床价值分析

荆俊清;李建民;王文静;惠迎春;梁来彬;荆东京;刘登辉;王祥

关键词:钉棒内固定术,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椎管狭窄
摘要:目的 研究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伴椎管狭窄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 将82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伴椎管狭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钉棒内固定术治疗方案,对照组患者采用次全切除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时采取钉棒内固定术,术后常规引流、抗感染治疗,并行康复训练.随访两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及典型并发症.结果 ①观察组患者治愈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无效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有效例数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②观察组患者2例切口感染,1例下肢不适,并发症发生率为3例/7.3%;对照组患者1例骨折移位、3例切口感染,4例下肢不适,3例矫形丢失,并发症发生率11例/26.8%,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伴椎管狭窄疗效较好,并发症少,安全性较好.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分析讨论Orem护理体系对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自护能力的影响

    目的 分析讨论Orem护理体系对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3月到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患者,使用单盲法将其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给予研究组患者Orem护理体系,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社会功能量表(SD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SDSS和ADL显著好于对照组,对比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rem护理体系对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的自护能力的影响较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慧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健康教育在骨伤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骨伤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骨伤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加强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焦虑、抑郁情况的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健康教育干预后两组的焦虑、抑郁(SAS、SDS)评分与干预前评分相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健康教育干预后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6.67%,两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应用于在骨伤科的临床护理工作中,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焦虑、忧郁等不良心理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海英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观察手术治疗口腔颌面部肿瘤的临床疗效

    目的 对治疗口腔颌面部肿瘤应用手术治疗的实际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选择2007年1月——2015年12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共168例作为研究分析对象,使用随机数字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应用放射治疗方式,观察组应用手术治疗方式,将两组患者的实际治疗、不良反应出现几率以及患者对治疗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不良反应出现率方面,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患者对治疗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对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手术治疗有显著的效果,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不良反应出现率更低,更具安全性,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盖书勤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血清降钙素原检验在呼吸系统感染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探析

    目的 探究分析在治疗呼吸系统感染的过程中应用血清降钙素原进检验可产生的临床价值,服务于临床.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接收治疗的200例患有呼吸系统感染的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并根据患者的感染诊断结果分为严重感染组与非严重感染组,每组各有100例,同时选择100例健康患者作为对照组,在治疗前后检测三组人员体内具有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后对比分析治疗前后三组人员体内具有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在展开相关疾病治疗之前,严重感染组的患者体内具有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远远高于非严重感染组与对照组人员体内的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三组之间检测出来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所产生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展开相关疾病治疗之后,严重感染组、非严重感染组、对照组三组之间检测出来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所产生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呼吸系统感染的过程中应用血清降钙素原进检验不仅可以更加准确有效地判断出患者所患相关呼吸系统疾病的严重感染程度,还能有助于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判断治疗患者的临床恢复及预后状况,在临床治疗相关呼吸系统感染疾病中具有广泛应用和指导意义.

    作者:范宁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黑河市爱辉区农村儿童麻疹抗体水平监测报告分析

    目的 监测黑河市爱辉区农村儿童麻疹抗体水平情况,同时评估其免疫效果,从而为防控麻疹提供信息支持.方法 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随机抽取爱辉区农村282例健康儿童,选择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麻疹IgG抗体.结果 271例麻疹抗体呈现阳性,阳性率为96.10%;不同年龄组、性别及免疫史儿童阳性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 爱辉区农村儿童麻疹抗体水平良好,有关部门仍应提高麻疹抗体水平监测力度以避免麻疹的传播,从而保障儿童的正常发育与身体健康.

    作者:徐晶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普通针刺和火针治疗寒湿型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 对比分析普通针刺和火针治疗寒湿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查看我院收治的100例(2015年1月——2018年1月)寒湿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普通针刺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火针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过针灸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总疗效比值为90%,观察组总疗效比值为82%,比较得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疗效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大(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风寒湿型KOA患者而言,火针和普通针刺其疗效相同,但火针既省钱又省时,相比而言更具有优势,可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卢雪琴;黄勇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骨科手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护理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骨科手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骨科于2017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行手术治疗的6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3.03%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67%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骨科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后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胡冰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联合动脉阻断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联合动脉阻断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内接收的子宫肌瘤患者中,随机抽取40名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20例.对照组患者注射垂体后叶素后行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患者接受动脉阻断术联合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基本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联合动脉阻断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安全有效,对患者卵巢不会产生影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杨晓丽;宋腊梅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新分析

    目的 探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稳心颗粒对于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效果,并评价此方法的安全性.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72例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将其中36例列为对照组仅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其余36例列为观察组在前者基础上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QT间期离散度、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QT间期离散度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从不良反应发生率来看,前者显著小于后者,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稳心颗粒能够有效抗心肌梗死患者心律失常,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并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一种安全可靠的用药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云霞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肱骨远端骨折术后运动康复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肱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术后运动康复模式的临床效果及作用.方法 选择2014年4月至2017年4月我院所收治的肱骨远端骨折患者3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17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模式,实验组采用运动康复治疗模式,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肱骨远端骨折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临床肱骨远端骨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8.24%)明显高于参照组(47.06%),实验组感染、静脉血栓、愈合延迟及固定松脱等不良反应发生比例(11.76%)低于参照组(58.8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肱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运动康复疗法能够改善患者预后效果,从而保障患者骨骼功能得以迅速恢复,提升肱骨远端骨折患者生活质量,应予以临床推广.

    作者:石裕;姜晓伟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讨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现随机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102例作为本次调查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患者在治疗中给予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强心药物和硝酸脂类药物,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心电图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心电图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治疗中,不仅要实施常规治疗,还需要采取强心和扩血管治疗措施,保证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淑丽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分析肺癌患者个体化综合治疗的疗效及预后的相关因素

    目的 探究肺癌患者应用个体化综合治疗的疗效及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90例肺癌患者,且通过纳入标准均判定为肺癌患者,并对抽取的肺癌患者分为研究、对照两组各45例,对照组的45例肺癌患者选择常规治疗,研究组抽取的45例肺癌患者选择个体化综合治疗,即应用化疗联合血管抑制素类药物、靶向分子药物等进行治疗.结果 对照组与研究组抽取的各45例肺癌患者选择常规治疗与个体化综合治疗,结果显示,研究组肺癌患者选择个体化综合治疗的有效率、生存时间/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的差异性较大(P<0.05).患者治疗受化疗联合血管抑制素类药物、靶向分子药物治疗等因素的影响.结论 针对肺癌患者选择个体化综合治疗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且患者接受化疗联合血管抑制素类药物、靶向分子药物治疗可以提升患者生存时间和治疗有效率,值得推荐和应用.

    作者:张振刚;王海霞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基于微信平台的混合教学在心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混合教学在心内科护理实习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科实习的2014级护理本科生80人,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及实验组(n=40),对照组采用LBL+PBL联合教学,实验组采用微信平台+LBL+PBL混合教学,实习时间4周,在出科考核中统计两组的理论成绩、技能操作及满意度,比较两组的优劣及差异性.结果 对照组成绩:基本理论(82.28±2.89)分,技能操作(85.08±3.72)分,实验组成绩:基本理论(86.13±3.73)分,技能操作(87.91±3.43)分,实验组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度调查结果:实验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微信平台的混合教学在心内科护理实习带教中效果较好,提高了护理实习质量.

    作者:李家欢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康复护理措施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措施在脑卒中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20例进行研究;按照抛硬币法进行分组,对照组54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66例,行综合康复护理,对比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神经功能评分(NIHSS)、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对比均无较大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各指标评分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康复护理方式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神经症状及运动能力,可推广应用.

    作者:邢辉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护理流程优化对门诊分诊护理质量的提升效果分析研究

    目的 分析护理流程优化对门诊分诊护理质量的提升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80例患者作为对象,根据护理流程的不同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实验组采取护理流程优化,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流程,之后比较两组护理质量.结果 实验组分诊准确率达到97.5%明显高于对照组85.0%,实验组投诉比例占2.5%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门诊质量实验组表现较优(P<0.05);实验组分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接受门诊分诊治疗者采取护理流程优化可以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有推广价值.

    作者:刘志梅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安宁护理在终末期患者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析在治疗终末期肿瘤患者中应用安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选取于我院接收的52例终末期肿瘤患者,对照组24例选取时间为2016年6月到2016年12月,实验组28例选取时间为2017年1月到2017年6月.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予以安宁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接受度、护理舒适度评分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护理接受度、忽视舒适度评分与护理满意度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安宁护理对终末期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理想,能够减轻患者在心理上与生理上的痛苦,让患者在舒适与安宁的状态下走完后的人生旅程,应用价值高,值得临床医学的推广.

    作者:王雁;尹晓娟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氟马西尼对静脉全麻患者恢复期催醒效果的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氟马西尼对丙泊酚全麻恢复期宫颈癌根治术手术患者恢复期催醒效果.方法 60例经腹宫颈癌根治术手术患者,苏醒期自主呼吸恢复满意时,F组静脉推注氟马西尼0.5mg,S组给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气管导管拔除后,送麻醉恢复室观察清醒程度评分、神经功能评分,对手机视频的记忆.24 h后访视被送回病房是否有记忆等情况.结果 给药后F组各时点清醒程度评分均比S组高(P均<O.01),在10、30、60 min时间点神经功能评分均比S组高(P均<0.01),两组患者识别手机视频的时间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氟马西尼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丙泊酚静脉麻醉后宫颈癌患者术后恢复期催醒效果.

    作者:王振国;胡洪敏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观察氟尿嘧啶注射剂联合紫杉醇注射液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分析观察氟尿嘧啶注射剂联合紫杉醇注射液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3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65例与对照组165例,观察组使用紫杉醇注射液+氟尿嘧啶注射剂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紫杉醇注射液+卡培他滨治疗,治疗3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安全性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后副作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中对胃癌晚期患者采用紫杉醇注射液+氟尿嘧啶注射剂联合治疗效果,用药安全性良好,且具备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刚刚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中药热奄包配合针刺治疗腰椎病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 观察中药热奄包配合针刺治疗腰椎病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腰椎病患者,收取例数为90例,(收取时间为2016年1.20日至2017年1.20日),选择随机的方式对本院所有观察对象进行分组,对照组采取针刺治疗、观察组实施中药热奄包配合针刺治疗,每组患者各45例,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腰椎病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0.05.结论 将中药热奄包配合针刺应用于腰椎病患者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值得研究.

    作者:刘泉梅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优质护理在俯卧位脊柱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俯卧位脊柱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58例俯卧位脊柱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运用在俯卧位脊柱手术患者中,能够将其并发症发生率降到低,改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李顺兰 刊期: 2018年第21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