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超英;杨湘薇
目的 评价并分析协同护理模式对于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以便为临床干预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 本研究的调查方法为分组对照研究,本研究调查时间为2016年8月到2017年12月,本研究选择期间进行血液透析的10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患者均为51例,在血液透析基础之上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观察组则选择采用协同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评价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并作出比较.结果 对于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情况进行评价和比较,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更优越,两组经过统计软件的检验,具有差异性,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血液透析患者在进行临床护理的过程中,应用协同护理模式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能够更好的接受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艳丽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了解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细节护理措施对提升服务质量以及安全性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析对象有100例,随机抽取自本院2017年——2018年间诊治并需要由手术室科室治疗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对其分组(常规组、细节组),各组有患者50例,期间护理工作人员无发生职位变动,对应常规手术室护理、联合手术室细节护理.通过对患者护理后数据比较以归纳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的应用效果.结果 相对于常规组,细节组工作人员手术室质量评价更具优越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护理安全性评分以及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评价,细节组患者所得数据均更具优越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节组患者对接受护理服务满意率评价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手术室护理中联合细节护理理念能够有效提高工作人员护理质量,保障手术的安全性以及术后质量,提高患者满意评价,值得推广.
作者:刘杰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总结并分析牙周基础治疗慢性牙周炎患者临床各项指标变化情况.方法 在我院采取3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的50个位点为治疗组研究对象开展此次研究,同时纳入50名健康体检者的50个位点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对象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牙周探诊深度(PPD)、探诊出血(BOP)、临床附着丧失量(CAL)的改善情况以及牙周袋深度的变化情况.结果 患者治疗后PPD、BOP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两者之间相差较大,而P<0.05,数据从统计结果思考,具有参考价值,CAL与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患者治疗后牙周袋深度为(10.06±1.04)mm,明显优于治疗前的(17.34±2.05)mm,两者之间相差较大(t=9.0833,P=0.0000),满足P<0.05,数据从统计结果思考,具有参考价值.结论 在治疗慢性牙周炎时,牙周基础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PPD、BOP指标以及患者牙周袋深度,可以被推广应用.
作者:齐蕾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究延续护理在肾结石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选择延续护理.结果 观察组术后遵医行为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及复发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延续护理能够加强患者对健康知识的了解,降低术后的复发率和加强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陈飞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探讨使用结肠镜治疗结肠息肉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室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所收治的100例结肠息肉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的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实行结肠镜治疗,对照组实行常规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后的患者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后的患者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结肠息肉患者实施结肠镜治疗,效果确切,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何静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狼疮性肾炎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对我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狼疮性肾炎患者30例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 30例患者经临床精心治疗及护理,总有效率93.3%.结论 狼疮性肾炎患者做好临床护理工作,注意观察病情变化,预防感染,良好的心理等,对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和临床效果起着积极有效的作用.
作者:李霞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胆石症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术期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取74例胆石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术期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赵爽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究孕期运动干预对孕期体重增长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从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生产的产妇中抽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50人,对照组50人,实验组采用孕期运动干预,对照组则不采用.对两组产妇的孕期体重增长和妊娠结局进行比较.结果 孕前体重和分娩前的体重均无明显变化,P>0.05,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但是对整个孕期孕妇的体重增加值进行比较,实验组的患者体重增加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组孕妇的妊娠结果进行比较,实验组在生产时间和手术出血量上都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且实验组的顺产率为8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孕期运动干预对孕期体重增长和妊娠结局的影响较大,能够有效控制孕期体重的增加,提高顺产率.
作者:陈皓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探讨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影响因素,进一步制定并实施有针对性的防范方法,以期提高血液检验标本的质量.方法 本次采取回顾性分析法,对我院2017年1月——2018年2月出现误差的128份血液检验标本作为研究的对象,及时成立分析小组,在分析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相关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有针对性的防范方法.结果 128份出现误差的血液检验标本当中,主要影响因素包括:采集因素56份(43.75%)、患者自身因素18份(14.06%)、标本处理因素34份(26.56%)、标本送检因素12份(9.38%)、标本检验因素8份(6.25%).结论 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影响因素较多,需加强血液检验过程的质量管理,加强受检者宣教,并提高检验工作人员检验技术水平,进一步促进血液检验标本质量的提高.
作者:高晶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对胫骨闭合性骨折患者实施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和切开复位髓内钉固定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及佛山市中医院2012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8例胫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以切开复位髓内钉固定,观察组给以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HSS评估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胫骨闭合性骨折患者实施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术,手术中出血量小,且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较短,其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皮剑;赵志文;邹运璇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索和分析抑郁症患者应用耳穴压豆法护理干预对其睡眠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 2015年8月至2017年9月在我院接受抑郁症治疗的患者中抽取59例,将抽取对象分为探究组(n=31)和对比组(n=28),所抽取对象经分组后其临床资料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抽取对象均应用抗抑郁药物治疗,同时采用康复护理措施.探究组患者同时应用耳穴压豆法,比较2组患者睡眠效率、入睡时间以及睡眠时间.结果 护理后探究组患者睡眠效率明显较对比组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9506,P=0.0472),入睡时间明显较对比组患者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7661,P=0.0143),睡眠时间明显长于对比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676,P=0.0358).结论 抑郁症患者应用耳穴压豆法护理干预可改善其睡眠质量.
作者:段丽丽;段建伟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骨搬移技术在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及骨不连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间收治的胫骨骨缺损及骨不连患者5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骨搬移的技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是93.1%,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是79.3%,明显可以观察到实验组高于对照组,而且数据的差异有意义,P<0.05.此外,实验组的出血量是100.4±6.7ml,手术时间是66.1±8.4min,住院时间是11.5±3.0天,这三项指标的表现情况都要比对照组的好,实验组仅出现2例并发症,比对照组低,上述数据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搬移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及骨不连患者的疗效显著,同时还能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有很高应用价值.
作者:刘旋;刘杰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究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相关性指标判定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42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且通过纳入标准均判定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并对抽取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进行门静脉主干进行测定,胃镜检查并判定静脉曲张程度,分析各项指标的临床价值.结果 42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其食管静脉曲张与门、脾静脉内径的关系以及与Child-Pugh的关系分析,结果显示,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与Meld评分、Child-Pugh分级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而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与脾静脉内径、门静脉内径等指标呈现正相关性.结论 针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需要高度重视,通过测定患者门、脾静脉内径可以判定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的程度,为后期治疗提供帮助与参考依据.
作者:卢晶莹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电针伏兔穴配合推拿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急性腰扭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运用电针伏兔穴配合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60例,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情况.结果 电针伏兔穴配合推拿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与口服塞来昔布胶囊相比,疗效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电针伏兔穴配合推拿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翁李华;沈小峰;周金凤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分析早期康复治疗配合针灸对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16年2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选取50例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法实施分组,对照组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针灸进行治疗.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上肢肌力、下肢肌力大于等于Ⅲ级的比例明显的比对照组高(P<0.05).而且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Barthel评分也明显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 对于急性缺血性中风的患者在早期实施康复治疗同时配合针灸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促进了患者的康复,在临床上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桑瑶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联合动脉阻断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内接收的子宫肌瘤患者中,随机抽取40名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20例.对照组患者注射垂体后叶素后行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患者接受动脉阻断术联合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基本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联合动脉阻断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安全有效,对患者卵巢不会产生影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杨晓丽;宋腊梅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晚期癌症患者实施临终关怀护理模式对其生活质量及疼痛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2月——2018年1月诊治的110例癌症晚期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55例)与对照组(5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进行临终关怀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护理后物质生活、社会功能、生活能力和躯体功能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轻度疼痛18.18%、中度疼痛72.73%、重度疼痛9.09%,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晚期癌症患者接受临终关怀护理效果显著,可减轻其疼痛度,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彭茜茜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究对产妇产前实施产前护理新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7年至2018年全年来我院就诊的80例孕妇,作为本次调研对象并随机分为传统和试验两组,每组40人,其中传统组选择传统护理干预,实验组孕妇则实施产前护理新模式.结果 试验组在产程时间情况以及新生儿Apgar分值等方面均优于传统组.结果对产妇产前实施产前护理新模式提高了产科质量,且降低了产妇的剖宫产率,其应用价值值得肯定.
作者:闫丽梅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胃癌手术患者中应用健康教育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选择我院2016年8月——2017年10月接诊治疗的92例行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通过抽签法将其平均分为46例实验组(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与46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及健康知识知晓程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65%、健康知识知晓率为86.95%,参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6.09%、健康知识知晓率为60.86%,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胃癌手术患者中应用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可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及护理满意度,因此,值得推广并应用.
作者:杨云君;丁孝梅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评价回药皮炎汤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疗效.方法 将入选的120例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治疗组:早晚口服回药皮炎汤,对照组: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左西替利嗪口服液,两组均治疗28天,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3.33%,对照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回药皮炎汤治疗阴虚内热型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更确切,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赵平安;张洁 刊期: 2018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