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创
目的 探索预约复诊卡对提高艾滋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重要性和意义.方法 选择从2012年1月1日后入组进行HAART治疗的HIV感染者或AIDS病人共200例,随机分成2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发放人手一张预约复诊卡.对照组:没有发放预约复诊卡,而是常规医生口头叮嘱、电话回访提醒、同伴提醒、村医督促提醒等方法.对比观察两组两年中(共11次随访)按时复诊、漏服药的人次数(上次随访至本次随访漏服药次数在95%以下的视为漏服药人次)、是否需要电话提醒包括需要电话提醒服药、电话需按时提醒复诊的患者为需电话提醒人次数).结果 观察组100例中排除死亡3人,失访5人,停药1,转出1人,有效观察90人;对照组100例中排除死亡5人,失访9人,停药2,转出1人,有效观察83人,对比观察两组有效患者的按时复诊的人次数,观察组在第0.5、1、2、3、6、9、12、15、18、21、24个月的按时复诊率分别为98%、100%、100%、99%、98%、96%、97%、94%、100%、97%、99%、均高于同期对照组的87%、90%、88%、89%、86%、83%、84%、83%、89%、83%、88%(P<0.05);观察组在第0.5、1、2、3、6、9、12、15、18、21、24个月的漏服药的人次数分别为1%、0%、0%、1%、3%、2%、0%、3%、1%、2%、2%,均低于同期对照组的7%、6%、4%、7%、5%、1%、6%、5%、8%、4%、7%(P<0.05);观察组在第0.5、1、2、3、6、9、12、15、18、21、24个月的需电话提醒的人次数分别为6、2、4、1、3、2、0、3、1、0、4,同期对照组分别是的17、12、14、13、18、16、11、14、12、13、14(P<0.05).结论 预约复诊卡可提高按时复诊与按时服药的依从性.
作者:陈善玲 刊期: 2018年第21期
浅析自制风轮主方在风轮眼病中的应用.通过运用其治疗聚星障、凝脂翳、花翳白陷、角膜云翳、混睛障及椒疮并发症六种临床常见的风轮眼病,一方统治,随病加减变通,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具有较强的临床实用性.
作者:霍银芳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对治疗口腔颌面部肿瘤应用手术治疗的实际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选择2007年1月——2015年12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共168例作为研究分析对象,使用随机数字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应用放射治疗方式,观察组应用手术治疗方式,将两组患者的实际治疗、不良反应出现几率以及患者对治疗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不良反应出现率方面,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患者对治疗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对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手术治疗有显著的效果,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不良反应出现率更低,更具安全性,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盖书勤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持续性护理教育在重度子宫脱垂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南京市妇幼保健院盆底科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重度子宫脱垂的患者100名,随机进行分组,分别为常规组和教育组,常规组按照一般的盆底科的护理常规给重度子宫脱垂的患者进行护理,教育组则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了对重度子宫脱垂患者的持续性的护理教育.记录两组重度子宫脱垂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及术后的护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教育组的重度子宫脱垂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次数优于常规组的重度子宫脱垂患者,两者之间相互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持续性护理教育在重度子宫脱垂患者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使得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大大减少,促进了患者身心健康.
作者:方一宇 刊期: 2018年第21期
肺癌是临床常见恶性肿瘤疾病,好发于支气管黏膜上皮.据报道指出,我国近年来肺癌的发病率逐年攀升,严重危及生命.目前手术是治疗肺癌的首选方式,但外科手术对患者机体损伤较大,术后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危及了病人的术后康复.随着护理模式的不断改善,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应运而生.现结合目前临床肺癌患者手术治疗的现状,分析围手术期快速康复护理的发展应用.
作者:关晶;张坤;李阳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析在治疗终末期肿瘤患者中应用安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选取于我院接收的52例终末期肿瘤患者,对照组24例选取时间为2016年6月到2016年12月,实验组28例选取时间为2017年1月到2017年6月.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予以安宁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接受度、护理舒适度评分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护理接受度、忽视舒适度评分与护理满意度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安宁护理对终末期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理想,能够减轻患者在心理上与生理上的痛苦,让患者在舒适与安宁的状态下走完后的人生旅程,应用价值高,值得临床医学的推广.
作者:王雁;尹晓娟 刊期: 2018年第21期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后血栓脱落可致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严重者危及生命,早期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可防止致死性PE,同时结合抗凝溶栓治疗及有效的护理,效果良好.
作者:杨国梅;张承圣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析急诊抢救护理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从2017年——2018年在我院接受医治的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中选出128人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病人采用以往护理方式,观察组则进行急诊抢救护理.结果 对比两组病人的临床医治成效,观察组很大程度上优于对照组,对比两组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进行急诊抢救护理以后,病人各项症状都有明显的改善,并且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抢救成功几率,所以在临床中可以大量作用.
作者:吴翠竹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俯卧位脊柱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58例俯卧位脊柱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运用在俯卧位脊柱手术患者中,能够将其并发症发生率降到低,改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李顺兰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究肺癌患者应用个体化综合治疗的疗效及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90例肺癌患者,且通过纳入标准均判定为肺癌患者,并对抽取的肺癌患者分为研究、对照两组各45例,对照组的45例肺癌患者选择常规治疗,研究组抽取的45例肺癌患者选择个体化综合治疗,即应用化疗联合血管抑制素类药物、靶向分子药物等进行治疗.结果 对照组与研究组抽取的各45例肺癌患者选择常规治疗与个体化综合治疗,结果显示,研究组肺癌患者选择个体化综合治疗的有效率、生存时间/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的差异性较大(P<0.05).患者治疗受化疗联合血管抑制素类药物、靶向分子药物治疗等因素的影响.结论 针对肺癌患者选择个体化综合治疗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且患者接受化疗联合血管抑制素类药物、靶向分子药物治疗可以提升患者生存时间和治疗有效率,值得推荐和应用.
作者:张振刚;王海霞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临床应用活血化瘀中药后发生不良反应的类型及原因,探讨改善对策,旨在进一步提升患者用药的安全性.方法 收集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4月期间接诊并使用活血化瘀中药治疗,之后出现不良反应的6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病人使用药品种类,出现不良反应情况,分析副作用产生的原因,基于此提出改善措施意见及建议.结果 66例活血化瘀中药不良反应者中,多药品里血栓通居首位,达30.4%,其他还常见有血塞通、丹参、香丹等中药成分注射药品;分析不良反应情况,皮肤组织副反应多,其他受累部位还多见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结论 活血化瘀中药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常累及皮肤组织、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医务工作者应剖析其发生原因,提出改善建议,以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许桂花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复方丁香罗勒治疗儿童腹泻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03月——2016年11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腹泻病病人420例.以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210例,对照组21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腹泻病病因、临床表现等方面经统计学检验无差异性;在给予相同的处理原则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复方丁香罗勒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有效性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复方丁香罗勒具在儿童腹泻治疗中具有用量小、效果好,不良反应少的特点,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永军;吴雄;常开朝;刘红林;忽朋林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供应室器械清洗质量控制在防止院内感染的作用.方法 选取从病房收回的金属器械(中等污染)400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在器械清洗过程的前、中、后加强器械清洗质量控制,对照组器械清洗完后常规目测检查.结果 器械清洗过程的前、中、后加强器械清洗质量控制的观察组较对照组清洗质量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供应室器械清洗过程的前、中、后加强器械清洗质量控制,能够有效的控制医院内感染.
作者:刘淑萍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究先心病患儿接受介入手术后护理程序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于我院接受介入手术的先心病患儿22例,采用奇偶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11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行优化护理程序模式,对比2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及家长满意度情况.结果 实验组先心病介入术后发热、血管栓塞及神经损伤并发症发病比例(9.09%)低于参照组(54.55%),与参照组(54.55%)相比,实验组家长先心病介入术护理总满意率(100%)较高,组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先心病患儿在介入手术治疗后,应采用优化护理程序进行针对性护理,从而降低先心病患儿并发症发生比例,提高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应予以临床推广.
作者:于建敏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措施.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24例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患儿作为研究治疗,分析其病历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结果 经抗惊厥治疗后,所有患者均达满意效果,未长期使用抗癫痫类药物,随访6个月后,1例出现复发,占比4.17%,但未见脑电图异常,所有患儿精神运动发育正常.结论 轻度胃肠炎伴良性婴幼儿惊厥临床表现为全身强直阵挛样、发热与脱水等症状,但无持续惊厥癫痫,意识清晰正常,治疗上可采用常规的肠胃炎治疗方式和抗癫痫类药物,但无需长期使用,复发率也比较低.
作者:阚妍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析在混合痔手术患者中施以舒适护理的施行疗效.方法 随机筛选我院接受混合痔手术的68例患者,平均分配为探析组与对照组,各为34例.对照组(n=34)施以普通护理模式,探析组(n=34)施以舒适护理模式.将2组的舒适程度、护理满意情况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 探析组的舒适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相比于对照组,探析组的护理满意情况得到明显提高(P<0.05).结论 在混合痔手术患者中施以舒适护理能在大程度上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感,提升护理治疗的舒适度,护理满意度高.
作者:石兆霞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70例产后出血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传统止血措施,观察组给予子宫压迫缝合术,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产后出血效果理想,且操作简便,并发症少,安全可靠,促进了患者病情的快速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冬雪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非计划再次手术的原因,不断健全基层医院非计划再次手术管理体系,保障医疗安全.方法 收集2015——2016年医院非计划再次手术的住院患者22例,对发生原因、分布科室、转归及纳入医师动态管理前后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 2015年非计划再次手术发生率为0.23%,2016年非计划再次手术发生率为0.09%,主要发生在泌尿外科,其发生与手术难度、医生技术水平和责任心有关,其中术后出血、术后感染、内固定移位、引流管取出失败等为主要原因.结论 将非计划再次手术纳入医生授权动态管理,可以减少和避免非计划再次手术的发生.
作者:王莲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医院药品保管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中的原因和提出合理的解决方式,便于提升药品保管和管理的质量.方法 分析医院药品保管和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药品保管和管理制度不完善、医院重视程度不够、服务意识薄弱等.结果 分析医院药品保管和管理所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针对性的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结论 通过建立健全药品保管和管理制度,提升医护人员的职业知识和职业素养,推进药品保管和管理的自动化水平,注重药品分类摆放和标识,从而提升药品保管和管理的质量.
作者:于如宏 刊期: 2018年第21期
目的 研究妊娠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产妇行剖宫产术不同心内分流情况下的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麻醉科2013年至2017年期间66例妊娠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产妇的临床资料.按患者心脏超声所示分为无分流者35例,有分流者31例.有分流者中左向右分流者17例,右向左分流者14例.结果 无分流组术后住院时间、ICU入住率、ICU入住时间、产妇死亡率、低体重儿率、新生儿死亡率、新生儿转儿科率均小于有分流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向右分流组术后产妇及新生儿相关上述转归均优于右向左分流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内分流对于妊娠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预后有着显著的影响,尤其是存在右向左分流的患者.
作者:张挺;郭秀娟;王春玲 刊期: 2018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