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同步放化疗与 单纯化疗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李静

关键词: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 同步放化疗, 单纯化疗, 晚期大肠癌, 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大肠癌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晚期大肠癌患者80例,随机分2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同步放化疗,对照组采用卡培他滨化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毒副反应,随访1、2年生率.结果:观察组缓解率77.5%显著高于对照组缓解率的42.5%,两组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随访2年内,观察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平均生存期长于对照组患者,1年、2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大肠癌的疗效优于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化疗,不良反应相对较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预后.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痴呆疾病用药研究技术发展

    由于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我国老年痴呆患病人数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而老年痴呆疾病会导致患者逐渐丧失认知与非认知功能,因此,对患者自理能力以及生活均产生了许多不利的影响,从而大大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由此可知,如何有效研究出治疗老年痴呆疾病的药物与方法是当前医药领域的一个主要任务.这篇文章重点分析了老年痴呆疾病用药研究技术发展.

    作者:马少华;杨俊法;周英楠;张建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地尔硫卓联合环孢素治疗肾病综合征伴 急性肾损伤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联合应用地尔硫卓与环孢素治疗肾病综合征伴急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9月-2017年8月收治的108例肾病综合征伴急性肾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措施,对照组患者治疗措施的基础上,研究组患者加用盐酸地尔硫卓片与环孢素软胶囊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SCr、KIM-1以及24h尿蛋白量、24h尿量.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缓解率为90.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SCr、KIM-1以及24h尿蛋白量均明显降低,24h尿量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比较,研究组患者治疗后SCr、KIM-1以及24h尿蛋白量降低更加显著,24h尿量升高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地尔硫卓与环孢素治疗肾病综合征伴急性肾损伤患者可以取得显著的疗效,患者的肾功能当地有效的改善,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罗明华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两种不同的口腔护理方法对老年患者口腔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两种口腔护理方法对老年患者口腔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12月我院符合口腔护理条件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口腔护理方法:使用复方氯己定纱布进行口腔擦拭,每日2次.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口腔护理方法:生理盐水棉球口腔擦拭法,每日2次.对两组患者的口腔气味、口腔分泌物残留状况、口腔溃疡状况、口咽部致病菌、吸入性肺炎发生情况等方面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治疗组在患者口腔致病菌、口臭、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等方面较对照组少(P<0.05).治疗组患者的口腔清洁状况优于对照组.结论:使用复方氯己定纱布进行口腔护理,有效提高患者的口腔清洁度,降低患者的口腔并发症,节省护士的操作时间,更适用于需要口腔护理的患者.

    作者:高琼英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粘连性肠梗阻30例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粘连性肠梗阻的手术治疗方法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30例手术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粘连性肠梗阻经治疗治愈28例,占93.33%;好转2例,占6.67%;术后并发1例肺部感染,1例切口感染,经治疗均治愈,无死亡.结论:对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正确选择术式和手术时机,以达到好的效果.

    作者:宋阳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无呕吐病房对肺癌高致吐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究无呕吐病房对肺癌高致吐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将抽取2017年4月~2018年2月收治的60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无呕吐病房管理.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效果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为肺癌高致吐化疗患者进行无呕吐病房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缪洋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观察

    目的:对中风后遗症患者应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方法:对自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间在我院接受中风后遗症诊治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选择104例患者并将其分为中药治疗组和西药治疗组,西药治疗组患者应用西药治疗,中药治疗组患者应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结果:中药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94.23%,西药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78.85%,中药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西药治疗组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Bathel指数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以及治疗3个月后中药治疗组40分以上Bathel指数明显高于西药治疗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风后遗症患者应用补阳还五汤治疗能够提升临床疗效并使患者的生存能力得到改善.

    作者:谭峻峰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护理程序在重型颅脑损伤绿色通道急救护理中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给予绿色通道急救护理中护理程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4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按采取的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护理程序组与常规护理组,每组各24例,护理程序组在急救护理过程中采取护理程序,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有效救治时间和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程序组的平均有效救治时间为(38.42±10.21)分,明显短于对常规护理组的(70.86±15.58)分;护理程序组的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常规护理组,两项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程序在重型颅脑损伤绿色通道急救护理中具有积极的意义,可为救治患者赢得更多的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利霞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中医呼吸内科临床带教教学中PBL教学法的运用研究

    目的:研究在中医呼吸内科临床带教教学中采取PBL教学法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实验应用的资料为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本院纳入的44名中医呼吸内科实习生,参照不同教学方式实施分组,将采取常规教学的学生作为参照组(n=22),将采取PBL教学法的学生作为实验组(n=22),对比两组中医呼吸内科实习生考核成绩以及能力培养情况.结果:数据计算显示,实验组中医呼吸内科实习生病例分析主观题、病例分析客观题的考核成绩高于参照组数据,在激发学生兴趣、提升临床技能、提升语言能力、有利于培养临床思维等方面优于参照组数值,P<0.05,统计学形成数据分析意义.结论:将PBL教学法应用在中医呼吸内科临床带教教学中作用显著,具有借鉴价值.

    作者:马磊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疗效对比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80眼)白内障合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平分为研究组40例(40眼)与对照组各40例(40眼).对照组行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小梁切除术治疗,研究组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小梁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手术后前房深度高于术前,眼压低于术前,视力高于术前;对照组术后散光高于术前与研究组同期;研究组术后散光与术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人工晶体移位、睫状体脉络膜脱落、角膜内皮水肿、前房炎症等并发症发生情况要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应用效果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秀波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多潘立酮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多潘立酮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大庆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60例患者采用多潘立酮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对照组60例患者采用多潘立酮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3%,高于对照组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消化系统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消化系统症状评分均较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潘立酮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显著,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有利于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艳杰;冯春;关大勇;刘红;张运忠;刘春苓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探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研究并分析早产儿发生喂养不耐受的特征,探讨防治措施.方法:收集早产儿共15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50例早产儿当中,41例出现了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为27.33%;患儿的主要临床特征为呕吐、胃潴留和腹胀;且早产儿的出生体重和胎龄越小,发生喂养不耐受的风险越高.结论:早产儿发生喂养不耐受与其出生体重和胎龄有着密切关系,临床特征表现为呕吐、胃潴留等,必须给予严密监测和及时干预.

    作者:李天栋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医院肿瘤性标本安全体系的建立前后样本安全性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医院肿瘤性标本安全体系建立前后对各种肿瘤标本的影响,包括临床信息、组织学改变、免疫表型、分子遗传学改变.方法:详细收录每个病例的临床信息,常规HE染色、免疫组化标记、分子遗传学检测.结果:医院肿瘤性标本安全体系建立前,各种肿瘤性标本均出现自溶、组织结构破以及抗原的丢失,这些导致ER、PR、HER-2的失表达,同时亦可导致EGFR基因检测的不准确.体系建立后则有效地避免了上述情况的出现.结论:医院肿瘤性标本安全体系的建立保障了肿瘤性标本的安全性,为准确的病理诊断、免疫表型及分子遗传学指标的检出打下基础,是精准医疗的前提.

    作者:张伟同;吴欢;王家玉;潘培安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预防及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预防及护理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32例患者(化脓性阑尾炎),收治时间为2015年2月2018年2月,把患者分为两组(随机抽签),两组患者数量均为16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以及常规护理+预防感染护理(观察组)进行干预.结果:两组切口乙级愈合与丙级愈合例数对比没有显著差异(P大于0.05);两组切口甲级愈合例数、感染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对比差异显著(P小于0.05).结论:给化脓性阑尾炎术后患者实施预防护理,能够有效减少感染的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王丹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院前急救与护理干预在创伤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与护理干预在创伤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6月至2017年12月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大庆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4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将这些患者列为观察组,采用院前急救与护理干预.同时收集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40例做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院内急救护理方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抢救介入时间、抢救成功率、抢救成功的患者在救护过程中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介入时间、抢救成功率、抢救成功的患者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各组数据统计结果均为P<0.05.结论:院前急救与护理干预在创伤性休克患者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明显缩短了抢救时间,提高了抢救成功率,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陈洪芳;顾连芬;马艳辉;邸静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股骨颈骨折护理应用舒适护理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股骨颈骨折护理应用舒适护理的具体效果.方法:选择医院在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医院治疗的5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将这些患者随机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模式来护理.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护理的效果,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弃拐时间(14.78±2.47)周,完全康复时间(23.72±4.82)周;观察组患者弃拐时间(11.34±2.19)周,完全康复时间(20.43±4.76)周.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8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6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是一个非常好的护理方式,可以让股骨颈骨折患者恢复的快,护理满意度和舒适度也高,并发症降低,对于患者来说,可以减轻痛苦,对于家属来说,也是一种心理慰藉,这种护理方法非常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李君;刘永莉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氧化锆喷砂表面对人牙周膜成纤维增殖的影响

    目的:初步探讨利于人牙龈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氧化锆表面处理方式.方法:CCK-8法测定各样本(A喷砂组、B对照组、C玻片组)表面人牙龈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各组样本表面细胞生长情况良好.结论:经喷砂处理的氧化锆表面能更有效的提高HGF生长.

    作者:周祥文;王丽波;韦纪英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产房助产士护理风险因素分析与防范对策研究

    目的:试分析产房助产士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并提出相关的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助产士护理过程中存在的护理风险实施分析,开展助产士护理风险防范管理,在实施风险管理前的产妇中选择46例作为参照组,在实施风险管理后的产妇中选择46例为观察组,并将管理前后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助产士护理过程中的主要风险有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远高于参照组,而护理风险事件的总发生率远低于参照组.结论:在产房助产士护理过程中通过采取合理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有利于减少不良事件,获取更高的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中的实际应用推广价值较高.

    作者:陈燕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社区空巢老人的生活健康质量和卫生护理服务需求的现状研究

    目的:通过对城市社区空巢老人的健康现状和卫生服务利用进行调研,了解城市社区空巢老人的生活健康质量和对社区卫生护理的需求情况.方法:选取上海市普陀区曹杨地区212例60岁以上的社区空巢老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生活健康质量及护理服务需求评定问卷进行调研.结果:社区空巢老年人对于社区卫生服务需要未满足率达到40%以上,主要包括卫生服务诊费太高(48.28%);候诊时间太长(36.78%).社区空巢老人在各方面的卫生服务需求均较高,其中健康体检的需求高达78.3%,其次为用药指导(59.0%)和开展专家讲座(45.8%).结论:曹杨社区样本中的空巢老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在社区卫生服务上,我们需要提供更加完善的医疗保险政策和更加可靠的卫生服务,大限度地提高空巢老人的生活水准,满足其卫生服务需求.

    作者:徐剑敏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脾胃气虚型胃脘痛中医护理方案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方案在脾胃气虚型胃脘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给临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脾胃气虚型胃脘痛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入选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的45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的45例患者给予中医护理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提升,研究组的提升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治疗的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82.22%)(P<0.05).结论:在脾胃气虚型胃脘痛患者中应用中医护理方案,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疗效,值得临床大力推崇.

    作者:陈志兰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小儿腹泻患儿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在小儿腹泻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57例小儿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x2=14.840,P=0.000)(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x2=11.316,P=0.001)(P<0.05).结论:将综合性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腹泻患儿中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机率.

    作者:赵小春 刊期: 2018年第16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