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逢慧;何春燕
目的:探讨大剂量呋塞米持续静脉泵入治疗重度心衰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本院2017.1~2018.2期间收治98例重度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结合随机数字表法将全部入选者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均为49例.对照组者常规给予呋塞米进行静脉推注,研究组则给予大剂量呋塞米进行持续静脉泵入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另外,将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为97.96%,与对照组的87.76%相比明显更高(X2=7.846、P=0.005);研究组患者水肿消退、气促缓解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t=25.743、t=24.805、t=76.832),P<0.05.结论:采用大剂量呋塞米持续静脉泵入治疗重度心衰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及体征,促进水肿消退,改善患者心功能,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具备临床实施意义与运用价值.
作者:陈有超;杨乐;杜益娟;闫艳;耿琪;宁婉芬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析医院消毒供应室应用质量追溯系统的价值.方法:于2016年12月到2017年12月医院消毒供应室采取质量追溯系统,与一维条形码技术有效结合,通过信息化管理消毒供应室,分析比较应用质量追溯系统前后消毒供应室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质量追溯系统应用后手卫生、标准预防执行率以及院感知识知晓率与应用前对比明显较高,P<0.05,具备显著统计学意义;应用前后工作效果、工作人员能力等各项指标评分对比差异显著,构成统计学意义.结论:将质量追溯系统运用在医院消毒供应室中具有较高的价值,不仅能保障无菌物品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节约管理成本,还可使消毒供应室各项管理流程得到规范.
作者:季仲红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讨论新生儿坏死性肠炎的诊治方法.方法:结合临床资料对新生儿坏死性肠炎进行诊治分析.结果:新生儿坏死性肠炎是较为常见的一种胃肠道急症,对患儿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均造成严重的影响.结论:从新生儿坏死性肠炎的发病机制、预防、诊断及治疗方面进行研究探讨,为降低患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杜全力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粘连性肠梗阻的手术治疗方法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30例手术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粘连性肠梗阻经治疗治愈28例,占93.33%;好转2例,占6.67%;术后并发1例肺部感染,1例切口感染,经治疗均治愈,无死亡.结论:对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正确选择术式和手术时机,以达到好的效果.
作者:宋阳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本文主要从临床应用价值的角度对肾肿瘤性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并借此探讨肾肿瘤性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4例肾肿瘤患者分成两组,分组原则为均等和随机;其中27例观察组予以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27例对照组予以开放肾部分切除术治疗;根据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比较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优越性.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和肾热缺血时间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肠管损伤、术后尿瘘少尿占比分别为14.81%、11.11%、14.81%,观察组占比分别为3.70%、0%、3.70%,两组对比观察组更优(P<0.05).结论:在肾肿瘤临床治疗过程中,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显著,不仅能有效降低患者术中出血量,且并发症发生率也相对较低,微创优势明显,值得临床推广与普及.
作者:刘志明;黄晓云;杨粉;陈钊;史会萍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究非淋菌性宫颈炎患者应用阿奇霉素与阴道栓剂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94例在我院接受非淋菌性宫颈炎治疗的患者,将所选对象分为探讨组(n=49)和参考组(n=45)2组,参考组患者应用阿奇霉素单药治疗,探讨组患者应用阿奇霉素联合阴道栓剂治疗.结果:探讨组患者病情总缓解率为97.96%,参考组病情总缓解率为82.22%,2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153,P=0.0251),其中,探讨组病情缓解患者为48例,治疗无效患者为1例,参考组病情缓解患者为37例,治疗无效患者为8例.探讨组出现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12%,参考组总发生率为22.22%,2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021,P=0.0239),探讨组出现不良反应患者为3例,参考组为10例.结论:非淋菌性宫颈炎患者应用阿奇霉素与阴道栓剂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抑制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可促进病情缓解和改善.
作者:张萍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尿毒清联合ARB/ACEI治疗糖尿病肾病大量蛋白尿的疗效.方法:选择糖尿病肾病大量蛋白尿患者,收治患者50例,2015年2月~2017年2月为选取时间,平均分患者成2组,研究组、对照组,分别使用尿毒清联合ARB/ACEI治疗、常规降糖治疗.分析组间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24h尿微量蛋白、24h尿蛋白定量、Scr、BUN.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更高,且研究组的24h尿微量蛋白、24h尿蛋白定量、Scr、BUN数据均与对照组相比更低,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尿毒清联合ARB/ACEI治疗糖尿病肾病大量蛋白尿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对患者的蛋白尿情况有效改善,可以缓解肾功能衰竭症状.
作者:谷梁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究在神经外科应用品管圈对提高患者家属健康教育知晓率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随机选择53例自2016年4月至2016年12月间在我院神经外科接受诊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参照组,选择54例自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间在我院神经外科接受诊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研究组,参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应用品管圈活动.结果:研究组患者家属健康教育知晓率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家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5867,P=0.0431).结论:在神经外科应用品管圈能够使患者家属健康教育知晓率得到显著提升,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顾春艳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对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行以贝伐珠单抗联合顺铂胸腔灌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行以顺铂胸腔灌注治疗、贝伐珠单抗联合顺铂胸腔灌注治疗.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天、7天后研究组胸腔积液VEGF浓度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行以贝伐珠单抗联合顺铂胸腔灌注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张胤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并研究选择采用预见性护理对尿毒症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护理过程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选择采用分组对照的方法进行研究和调查,对于所有患者均选自我院在2016年7月到2017年8月收治的尿毒症血液透析的患者,本研究选择28例作为对照组,对于所有患者配合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和指导,同时选择28例作为观察组,对所有患者选择采用预见性护理进行干预和指导,对两组患者护理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对于两组患者入院时和出院时的肌酐(Scr)以及尿素氮(BUN)指标水平进行比较,两组患者在入院的时候没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在出院时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尿毒症血液透析的患者,在护理的时候为患者配合预见性护理进行干预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恢复的效果,改善患者的肌酐和尿素氮的水平,促进患者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金娥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在生化免疫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6例甲状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分别使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法进行检测,将实行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的组别设定为对照组,将实行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检测的组别设为研究组,比较两组的检测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检测符合率为96.88%,灵敏度为97.30%,特异性为92.50%;Tg水平为(715.26±90.23)ng/mL,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运用于甲状腺肿瘤生化免疫检验中,可获得较高的检测符合率以及灵敏度、特异度,且甲状腺球蛋白水平更高,能够为临床诊断提供有力依据.
作者:王红;党文水;于志刚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施于温针灸治疗,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0例进行分组研究,随机分成30例研究组和30例对照组.研究组患者采用温针灸结合电针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针刺结合电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采用不同的方法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达96.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0.0%,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施于温针灸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邱显雯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研究肿瘤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并发症原因,并对其护理对策进行分析.方法:按照就诊先后的顺序将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在我院留置PICC进行化疗治疗的肿瘤患者均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总计100例患者,每组各50例.研究组患者接受针对性护理,参照组患者则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参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数据对比为P<0.05.导致肿瘤化疗患者留置PICC后出现并发症的原因主要有导管材料、操作不当、患者自身原因等因素.结论:肿瘤化疗患者经外围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会因较多因素出现并发症,在对其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后,能够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效果显著,应当广泛应用.
作者:杨友花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药房药品差错的原因及防范措施,保证病人用药安全.方法:查阅近年来相关的文献资料,对药房药品差错的原因进行归纳,整理,再针对性提出防范措施.结果:药房药品差错的主要原因为临床医师处方差错、药品发放或调配错误、药品储藏及摆放不当及药房管理制度及培训制度不健全,通过针对性的防范管理,可以有效降低药房差错事件的发生.结论:药房药品差错的发生与诸多因素相关,需引起药房管理的足够重视,及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大程度提高药房服务质量.
作者:郝晓凤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超声在外周血管假性动脉瘤中的诊治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入诊治的外周血管假性动脉瘤患者50例,均接受常规二维超声检查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分析患者的超声表现以及在彩色多普勒超声条件下实施压迫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本组50例患者均确诊为外周血管假性动脉瘤,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顺利实施压迫治疗,临床治愈率为94%(47/50),压迫治疗的平均时间为(35.32±3.21)min.完成治疗后经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可见破裂口有效闭合、瘤灶变小或消失、瘤灶内有血栓形成,且血流信号消失.结论:超声检查具有动态性、无创性以及可反复操作等特点,能够清晰观察外周血管假性动脉瘤的瘤体大小、破裂口位置、瘤灶内有无血栓形成情况,已成为临床检查及诊断的主要手段,并且在超声监视条件下实施压迫治疗的疗效更加确切,具体操作方便又快捷,具有极高的临床诊治价值.
作者:林雁华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初步探讨利于人牙龈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氧化锆表面处理方式.方法:CCK-8法测定各样本(A喷砂组、B对照组、C玻片组)表面人牙龈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各组样本表面细胞生长情况良好.结论:经喷砂处理的氧化锆表面能更有效的提高HGF生长.
作者:周祥文;王丽波;韦纪英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了解医师处方习惯、监测用药的合理性、发现药物使用的流行趋势,以期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方法:采用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和药物利用指数(DUI)作为药物利用研究单位,抽取徐州市贾汪区人民医院2016年1—6月门诊处方,遴选出应用降压药的处方,分析降压药的使用率、DDDs值、降压药的联用情况和不符合降压药联用原则的情况.结果:共抽取处方106502张,其中降压药处方有10189张,约占所查处方的9.57%,处方中出现频率高降压药有:络活喜、波依定、洛丁新、拜新同、酒石酸美托洛尔、压氏达,主要问题有药物使用较集中,患者的依从性差,盲从性高等.结论:高血压的治疗基本实现了个体化的原则,但在联用时有西药与中成药及同类药物相联用的待商榷的用药情况.
作者:张旭;孟彩彩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研究护理层级管理在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中的作用.方法:将我院70名临床护理人员分为两组:将常规护理管理应用于对照组(n=35)中,将护理层级管理应用于观察组(n=35)中,比较护理管理前、后,两组的护理服务质量评分.结果:管理前,观察组、对照组在护理文书质量、特殊护理能力、护理安全度、技术操作能力四方面的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管理后,观察组、对照组的护理文书质量评分分别为(98.4±1.1)分、(83.7±3.5)分;特殊护理能力评分分别为(92.4±5.6)分、(84.3±4.7)分;护理安全度评分分别为(98.7±1.3)分、(88.4±2.7)分;技术操作能力评分分别为(98.6±0.8)分、(87.6±5.2)分(P<0.05).结论:将护理层级管理应用于临床护理管理中,有助于护理人员职业素养、技术水平的综合提高,使临床护理操作更加安全、规范和有效,从而为患者提供优质、科学的护理服务,值得推广.
作者:任云霄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分析曲美他嗪辅助治疗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4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药物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6min步行距离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VEF以及6min步行距离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LVEF以及6min步行距离较对照组升高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治疗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于洋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究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对其精神状态以及睡眠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47例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在我院接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治疗的患者,常规干预组72例患者,心理护理组75例患者,所有选取对象均接受运动指导、饮食护理、生活护理等基础护理,心理护理组患者同时接受心理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后2组患者SD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8693,P=0.0259)、2组S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8722,P=0.0350),2组患者睡眠障碍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432,P=0.0286),2组入睡时间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678,P=0.0026),2组睡眠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857,P=0.0272).结论: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可使其精神状态以及睡眠质量得到显著改善.
作者:秦开美 刊期: 2018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