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实施干预性护理的效果评定

马红英

关键词:功能性子宫出血, 干预性护理,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实施干预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6年3月——2017年10月接收的118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2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有59例患者,对照组接受常规妇科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个性化干预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5患者的止血时间、反复出血率以及贫血率均要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是98.31%,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是86.44%,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为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实施干预性护理能够获得显著临床效果,能够快速止血,且还能降低贫血率,值得临床推广.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高频彩超诊断小体积恶性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探究高频彩超诊断小体积恶性乳腺叶状肿瘤(PTB)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4例经手术病例确诊的小体积恶性乳腺叶状肿瘤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 24例患者中,分叶状肿瘤患者6例,椭圆形肿瘤患者16例,不规则形状肿瘤患者2例;肿瘤边界清晰者22例,肿瘤边界不清晰者2例;0例患者内部回声衰减,6例患者内部回声不变,18例患者内部回声增强;囊性变患者7例,钙化患者2例.所有患者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均能探测到血流信号,其中10例Ⅰ级、8例Ⅱ级、6例Ⅲ级;所有患者收缩期平均峰值流速为(19.32±6.48)cm,平均阻力指数为(0.73±0.04);病理类型为:10例良性、6例交界性、8例恶性.从以上结果得出,小体积恶性乳腺叶状肿瘤与血流信号等级并无显著对应关系.结论 高频彩超诊断小体积恶性乳腺叶状肿瘤彩色多普勒声像图具有清晰的特异性,分辨容易,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作者:肖华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针罐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及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究分析针罐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及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及护理.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于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6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对症治疗及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则实施梅花针叩刺配合拔罐及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患者满意度更高.结论 梅花针叩刺配合拔罐及护理显著提高了带状疱疹患者的治疗效果,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痛苦,改善医患关系,在带状疱疹患者的治疗及护理工作中具有深远意义,值得在日后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汗左拉木·海力力;卡比努尔·司马义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有效沟通在B超门诊护理中的重要性及意义

    目的 探讨有效沟通在B超分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以及有效沟通对医患关系的积极意义.方法 采用队列研究的方法,以来我院进行B超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400名患者,将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检查全过程中给予有效沟通的方式进行分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 干预前两组S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SA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调评分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沟通对B超门诊日常护理工作有积极影响,可以缓解患者焦虑情绪并提高日常护理质量.

    作者:黄天娥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整体护理预防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的效果

    目的 研究预防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采用整体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所收治的行脑室外引流术患者80例,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参照组患者未给予术后整体护理,实验组患者术后给予整体护理,比较2组患者术后颅内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颅内感染情况发生率5%显著低于参照组患者颅内感染发生率25%,组间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 预防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采用整体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避免患者发生术后颅内感染.

    作者:朱红芬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浅谈水质检验中的数据误差及处理

    水质检验作为疾病预防工作的重点,其检验质量对整个人民群众健康生活的保障会起到很大的影响.鉴于此,水质检验人员在开展各项检验工作时,需充分明确整个数据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数据误差,如偶然误差、固定误差、操作误差等,进一步了解引发误差的原因,以制定针对性的误差处理方法,以将水质检验中出现的各种误差降到小,终保证检验过程中,所检验数据更加完整、精准.

    作者:杨红梅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患者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体位干预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患者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体位干预的护理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120例剖宫产患者,收治时间为2016年01月——2018年02月,通过电脑平均随机分组,划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60例.麻醉前30min内均予以静脉滴注复方平衡盐水500ml+胶体500ml(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常规组未接受任何护理干预,研究组同时接受体位干预的护理.结果 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3min、5min、10min不良反应率比较,研究组低于常规组,且麻黄素应用率显著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通过合理的体位干预,可以显著改善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患者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对手术顺利实施具有重大的保障意义.

    作者:张清华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助产过程中新生儿锁骨骨折的预防及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助产过程中新生儿锁骨骨折的预防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于本院进行自然分娩的5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分成两组,一组采用常规助产方式,为常规组,一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新生儿锁骨骨折预防护理措施,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产妇的助产效果.结果 观察组中新生儿锁骨骨折发生率为2%(5例),明显低于常规组的5.6%(14例),两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8%(245例),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5.6%(214例)(P<0.05).结论 在自然分娩产妇助产过程中,实施新生儿锁骨骨折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减少骨折发生率,并提高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该护理方式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曾愚萍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醒脾养儿颗粒在小儿厌食症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研讨醒脾养儿颗粒在小儿厌食症中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 用1:1随机数字法分2组讨论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280例小儿厌食症患儿,每组140例,对照组接受胃蛋白酶治疗,研究组接受醒脾养儿颗粒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状况,并比较.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疗效96.43%高于对照组81.43%,且P<0.05.研究组体重、血红蛋白上升幅度低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 临床治疗小儿厌食症可考虑给予醒脾养儿颗粒,疗效突出,体重和血红蛋白上升幅度更为明显,推广价值高.

    作者:汪青英;钟建宏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跟腱断裂缝合术36例围手术期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跟腱断裂缝合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36例跟腱断裂缝合术患者采取系统护理干预,随访观察并发症发生及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本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1例发生切口感染;2例出现踝关节僵硬;1例发生跟腱再断裂,再次进行缝合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压疮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 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可以防止跟腱断裂缝合术患者出现压疮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有助于促进踝关节功能恢复.

    作者:李秀英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全麻手术患者围麻醉期的舒适状况及影响因素

    目的 研究分析全麻手术患者麻醉器的舒适状况以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于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900例行全麻手术患者,并对其围麻醉期的舒适状况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900例患者中在其围麻醉期间舒适度平均评分为(110.10±17.68)分.没有工作的患者与离退休患者之间的舒适状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历高的患者与低学历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行全麻的手术患者在其围麻醉期间的舒适程度为中高度,而影响的原因有焦虑与寒冷以及疼痛感、工作情况、学历,所以医护人员需要对这些影响因素引起足够重视,并进行针对性护理,从而提高其舒适程度.

    作者:李兵;王超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腰穿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结果的分析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分析腰穿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结果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抽取45例我院接收治疗的肿瘤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分析总结其检测结果 ,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腰穿脑脊液生化、常规检查:32例脑脊液白细胞指数<50×106/L,3例(50-200)×106/L,10例>200×106/L,高指数为1333×106/L,低指数为5×106/L,测定脑脊液葡萄糖指数为:19例>2.5mmol/L,9例2mmol/L-2.5mmol/L,17例<2mmol/L,低指数为0.32mmol/L.测定脑脊液总蛋白指数:24例<450mg/L,8例为500-1000mg/L,9例1000mg/L-3000mg/L,4例>3000mg/L,高指数为4300mg/L.结论 临床采用腰穿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可为临床医生在对疾病进行确诊时提供一定有效依据,其临床应用价值较大,可大力推广.

    作者:徐宝;顾建华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护理进展

    胃癌病人手术之前由于消化道受到损伤,一般会出现营养不良和水电解质功能紊乱,手术以后因为禁止饮食、持续胃肠减压,更加容易引发营养缺乏.所以,对胃肠功能正常或者伴有部分功能的病人,采取营养支持的时候通常采取肠内营养.

    作者:唐伟燕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针刺配合心理疏导疗法治疗肿瘤相关性抑郁3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心理疏导疗法治疗肿瘤相关性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肿瘤相关性抑郁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盐酸舍曲林片50 mg QD,共4周;4周后根据患者情况逐渐减量停药,但不计入观察范围.治疗组:针刺四神聪、印堂、膻中、内关(双)、神门(双)、太冲(双)、阴陵泉(双)、阳陵泉(双)、三阴交(双)、中脘、关元.毫针平补平泻,每次留针30分钟.每日针刺1次,2周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配合心理疏导疗法:①顺其自然法;②认知行为治疗;③音乐疗法.观察患者每天的心理变化.两组均治疗4周后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0.00%(P<0.05).结论针刺配合心理疏导疗法治疗肿瘤相关性抑郁的临床效果明显.

    作者:丁庆刚;旋静;张文龙;王晓枫;刘洋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办公自动化环境下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相关要点探讨

    当今是一个信息化的应用时代,信息化发展迅猛,特别是近年来,信息技术与医院的管理工作渐渐融合.并且随着当前医院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医学领域新的科研成果不断涌现,医院档案出现了数量不断增加、信息更加广阔,形式更加丰富,管理方法更加复杂的特点.所以对医院来说,档案的完整与安全和档案的处理效率极其重要.自动化的办公系统,将会彻底颠覆了医院的工作流程、医院档案的储存方法;在医院内扩大了信息的共享范围圈,协同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对医院运营效率和医疗服务都能起到极大的保障作用,使医院的未来走向科技化和专业化.目前,许多医院试图创造数字化办公来对医院的档案进行管理.然而近年来,医院管理体制与管理方式的落后,医院档案尚未普及自动化管理.因此,在对医院档案管理在办公自动化环境下的工作特点和相关现状进行了大量研究后,针对这一系列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研究来进行解决:探讨医院档案管理在办公自动化环境下的重要意义,提高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对具体问题给出了相关的改进对策.

    作者:杨卫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浅谈肿瘤放射治疗科对本科生临床见习的带教心得

    本科生作为未来临床医疗工作的中坚力量,其临床培养带教工作任重而道远,本文分享了肿瘤放射治疗科对大学二年级学生临床见习带教的心得.

    作者:李烨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降脂抗凝联合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临床疗效

    目的 探究降脂抗凝联合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成实验组、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口服降脂药物阿托伐他汀治疗,给予实验组患者口服降脂药物阿托伐他汀和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血脂、炎症水平及不稳定斑块发生情况等.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血脂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不稳定斑块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采用降脂与抗凝联合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脂质代谢功能及抗炎功能,提高斑块稳定水平,改善患者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及应用.

    作者:王德海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检验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和分析糖尿病患者血脂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在我院检验科进行体检的80例患者作为对比对象为对比组,两组研究对象均检测晨起空腹血脂水平.对比分析两组研究对象血清中的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等血脂指标水平.结果 研究组糖尿病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L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HDL-C)指标差异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与健康者相比,血脂指标存在明显的异常,对于临床中糖尿病疾病的诊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阳艳萍;尚宏霞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膀胱癌患者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腹壁造口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探讨

    目的 分析膀胱癌患者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腹壁造口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情况.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78例膀胱癌者为研究对象.病患均接受了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腹壁造口术,在围术期内,开展针对性护理,分析结果 .结果经针对性护理后,手术成功者共计75例,术后愈合满意.另有3名病患术后出现肺部感染现象,经针对性处理之后,患者感染得以控制,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于接受膀胱癌患者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腹壁造口术者,在围术期内,开展针对性护理,能全面提升治疗效果,促进疾病转归,消除患者内心不安,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莹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经皮椎体成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经皮椎体成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39例,均采取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本组39例患者治疗后,显效20例,有效1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87%.术后随访1个月患者的剧烈疼痛率、重度疼痛率、中度疼痛率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个月患者的轻度疼痛率、无痛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椎体成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临床效果显著,是优秀的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左晨龙;陈其磊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浅谈消化内科护理临床见习课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结我科2015——2017年护理临床见习课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问题进行分析,为解决问题,学校相关部门,带教老师、见习生需要共同努力,以解决问题,圆满完成见习计划,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熊冬梅;张洁;刘晓 刊期: 2018年第15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