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醒脾养儿颗粒在小儿厌食症临床疗效观察

汪青英;钟建宏

关键词:小儿厌食症, 醒脾养儿颗粒, 胃蛋白酶
摘要:目的 分析研讨醒脾养儿颗粒在小儿厌食症中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 用1:1随机数字法分2组讨论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280例小儿厌食症患儿,每组140例,对照组接受胃蛋白酶治疗,研究组接受醒脾养儿颗粒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状况,并比较.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疗效96.43%高于对照组81.43%,且P<0.05.研究组体重、血红蛋白上升幅度低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 临床治疗小儿厌食症可考虑给予醒脾养儿颗粒,疗效突出,体重和血红蛋白上升幅度更为明显,推广价值高.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舒适护理在腹腔镜小儿疝气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在小儿疝气手术中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122例在我院行腹腔镜下疝气手术的患儿,入院时间为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随机分为对照组(n=61,予以常规护理)与观察组(n=61,予以舒适护理),观察效果.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心理状态改善率显著要高,并发症发生率显著要低(P<0.05).结论 在腹腔镜下小儿疝气手术中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于彬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析膀胱肿瘤患者接受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的病情干预效果.方法 有膀胱肿瘤患者100例,为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群体,数字编序后随机将其各组50例分为对照组与电切组,对应常规膀胱肿瘤切除、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手段应用效果.结果 电切组各手术相关指标数据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膀胱肿瘤患者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有突出干预效果,相对于传统手术其对患者机体伤害程度较低,有利于术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洋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总结分析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方案基础上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临床体征消退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儿发热消失时间(3.2±0.5)d、咳嗽消失时间(3.1±0.2)d、气喘消失时间(5.1±0.7)d、肺部湿罗音消失时间(4.8±0.3)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疗效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疗效70.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肺炎常规治疗基础上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可提高疗效,加速临床症状改善,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常玉俊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研究胎膜早破亚临床绒毛膜羊膜炎与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发生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胎膜早破亚临床绒毛膜羊膜炎与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胎膜早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0例胎膜早破患者中,发生亚临床绒毛膜羊膜炎的占38.0%(38/100);亚临床绒毛膜羊膜炎组患者孕周时间明显少于无亚临床绒毛膜羊膜炎组患者(P<0.05),破膜距胎儿分娩时间显著长于无亚临床绒毛膜羊膜炎组患者(P<0.05),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发生率显著高于无亚临床绒毛膜羊膜炎组患者(P<0.05).结论 胎膜早破亚临床绒毛膜羊膜炎与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发生显著相关.

    作者:古丽巴哈尔·米吉提;宁晓飞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经皮穿刺进行肝动脉栓塞化疗肝癌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经皮穿刺进行肝动脉栓塞化疗肝癌护理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的经皮穿刺肝动脉栓塞化疗的肝癌患者为我院2015年6月——2017年8月收治,共130例,根据护理措施的差异将两组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了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了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6.67%、3.08%,明显低于对照组53.85%、13.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96.92%,明显高于对照组83.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穿刺进行肝动脉栓塞化疗的肝癌患者,采取全面综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古丽皮亚·巴吐;米克热依·木合特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2017年包钢三医院不良反应总结

    现对我院2017年不良反应上报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为日后我院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作为参考依据.

    作者:陈晶冰;温欣茹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伴角膜裂伤的外伤性白内障手术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目的 伴角膜裂伤的外伤性白内障手术的观察及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收治的伴角膜裂伤性白内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00例,并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有50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围术期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围术期的综合护理.结果 实验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患者满意度显著比对照组高,住院日期和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医务工作者必备的3大素质是实践经验、敏锐的观察力和准确的判断力,在此基础上配合科学的护理方法.

    作者:李伟;彭丽;蒋丽娜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四维彩超在胎儿畸形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分析胎儿畸形诊断用四维彩超手段的临床效果.方法 调查对象选2017年1-12月间在本院接受常规产检孕妇1000例相关临床资料,所有孕妇同时接受二维彩超、四维彩超两种检查诊断方式,通过资料对比以归纳四维彩超在胎儿畸形诊断中的作用.结果 经产后/流产后诊断确诊有18例为畸形胎儿(脊椎裂、无脑畸形、肾积水、唇腭裂),四维彩超诊断确诊率显著高于二维超声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期产检用四维彩超手段检查对于胎儿畸形检出有重要意义,可将其作为产前畸形筛查的重要手段,确保母婴健康,在临床重视推广.

    作者:高晶;付岳松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上呼吸道咳嗽综合征1例患者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1例上呼吸道咳嗽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探讨其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1例上呼吸道咳嗽综合征患者,对其临床情况进行分析,并探讨治疗方法和效果.结果 给予孟鲁司特钠10 mg口服后症状改善不明显,使用呋麻液滴鼻及氯苯那敏口服,症状明显减轻.结论 在对上呼吸道咳嗽综合征患者治疗时,使用呋麻液滴鼻及氯苯那敏口服可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李玉臣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征及误诊分析

    目的 分析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征及误诊发生概率.方法 本文收集2016年8月份至2017年8月份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共80例,根据患者有无出现消化道症状将患者分成腹型组(55例)及非腹型组(25例),对两组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临床表现及实验室的具体检查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腹型组的WBC升高、血清清蛋白降低、CRP升高指标率高于非腹型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在血尿、蛋白尿指标上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误诊概率对比,腹型组患者误诊概率高于非腹型组患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为了降低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误诊概率,应了解疾病的临床特点,对患者的疾病进行全面的检查,提升诊断的正确性,使疾病治疗更具针对性,提升疾病治疗效果.

    作者:郑晓文;姜宁;李婉君;李春雷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负压封闭引流术在下肢严重毁损伤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在烧创伤修复重建外科临床护理工作中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术的疗效和影响因素,保证有效引流.方法 对2017年3月至2017年10月我科收治的60例下肢损伤的患者,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术进行治疗,观察疗效、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接受VSD治疗的60例患者全部治愈,其中13例(21.67%)发生引流管堵塞,5例(8.33%)发生漏气现象,2例(3.33%)发生引流管脱落.在经过护理后,患者均未发生护理并发症,且护理满意度高达96.7%.结论 VSD治疗过程中密切、细致观察,及时分析出现影响因素的原因并做出正确处理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作者:郭爱芝;李钊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感染管理医院督查对医院临床感染防控的效果分析

    目的 对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确保患者医疗安全.方法 院感科对医院48个护理单元进行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督查,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观察整改后效果.结果 发现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结论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督查,效果明显,值得各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吉翠琴;林玉萍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呼吸气囊在供应室集中处理的应用

    目的 分析呼吸气囊在供应室进行集中处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于2016年7月至2017年8月我院由供应室集中处理的60例呼吸气囊以及自行处理的60例呼吸气囊,检测其面罩、球形气囊等,比较检测出的细菌数量.结果 供应室集中处理方式,呼吸气囊的面罩、球形气囊、呼气阀的清洗合格率显著优于自行处理方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行处理方式中科室相关工作人员对面罩、球形气囊、呼气阀采样之后,测定其菌落情况,发现其菌落全部超过100 cfu/cm2.结论 呼吸气囊的结构较为复杂,而自行处理会导致清洗不干净,或者清洗消毒不完全,由供应室集中处理的呼吸气囊其合格率较高,能够有效预防医院感染,具有安全性.

    作者:于敬敏;朱春芳;姚春梅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优质护理干预对慢性湿疹患者的护理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应用优质护理对慢性湿疹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湿疹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的方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压疮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压疮的发生率2.85%,对照组压疮的发生率为17.14%,观察组压疮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HAMA评分无差异,干预后两组患者HAMA评分均有下降,但观察组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负性心理及不良情绪,减少压疮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及依从性,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作者:吕晓红;刘灵;房庆华;李杰;路璐;李娜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青春期痛经与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延迟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青春期痛经与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延迟临床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212例痛经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诊断延迟情况,并分析其与青春期痛经的关系.结果 初潮即痛经者共66例诊断延迟时间高于初潮后痛经者146例,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痛经逐渐加重的142例患者诊断延迟低于无加重的70例患者,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伴随症状的110例患者诊断延迟时间低于未伴随症状102例患者,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潮即痛经者、痛经逐渐加重以及伴随症状可缩短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诊断延迟诊断的情况,值得临床推广与关注.

    作者:罗正莲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浅谈消化内科护理临床见习课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结我科2015——2017年护理临床见习课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问题进行分析,为解决问题,学校相关部门,带教老师、见习生需要共同努力,以解决问题,圆满完成见习计划,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熊冬梅;张洁;刘晓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800例冠心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选择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的患者护理效果更好,患者满意度更高.结论 综合护理模式有效提高了患者临床治疗效率,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工作具有深远意义,值得在临床冠心病患者护理工作中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张玲丽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探索腹腔镜微创子宫肌瘤剔除术在治疗子宫肌瘤中临床效果及对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 研讨子宫肌瘤患者接受腹腔镜微创子宫肌瘤剔除术处理的效果及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28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随机非盲实验,同时划分患者为两组,Ⅰ组接受传统开腹手术治疗,Ⅱ组在腹腔镜技术下剔除肌瘤,对比评估两组的手术处理情况.结果 Ⅱ组相对Ⅰ组患者在各项手术指标(操作时间、出血量及平均住院日等)上有明显优化,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在COS、β-内啡肽等各项应激反应指标上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Ⅱ组相对Ⅰ组在上述各项指标水平上明显降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子宫肌瘤患者使用腹腔镜微创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是一种可行手术方案,能够优化手术疗效、减轻机体应激反应,值得推荐.

    作者:郭星容;魏元鹏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消化性溃疡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调查研究消化性溃疡的危险因素并提出有效的护理办法.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在2017年1月到2018年2月医治的150名消化溃疡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研究两组病人的临床特点.结果 观察组病人存在消化溃疡的危险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办法,能够大限度的降低消化溃疡的危险因素.消化溃疡是一类比较常见的内科病症,伴随着质子泵抑制剂的问世[1-2],溃疡病的愈合率显著提升,但是复发的问题没有显著解决,让病人遭受了很大的身心痛楚,严重的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所以注重病人的预防性护理显得尤为重要[3-4].2017年1月到2018年2月医治的150名病人进行康复护理,察看有关护理危险状况以及护理干预办法,具体内容如下.

    作者:王晓琴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激素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疗效研究

    目的 了解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接受激素、高压氧联合治疗控制病情效果.方法 分析资料来自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收治并确诊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102例,其中出现迟发性脑病患者24例,数字编序后随机将其各组12例分为常规组与联合组,对应给予高压氧治疗、联合激素药物(甲基强的松龙)治疗.通过对不同治疗方案下患者资料比较分析并归纳激素联合高压氧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对疗效进行评估,联合组患者疗效有效率所得数据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前后对患者Barthel、MMSE指标进行检测,患者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有所改善,联合组所得数据更具优越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制定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治疗方案时可在高压氧干预基础上给予激素药物,可提高病情改善效果并有效改善指标,近远期疗效而言均有突出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张涛 刊期: 2018年第15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