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张玲丽

关键词:综合护理, 冠心病患者,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800例冠心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选择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的患者护理效果更好,患者满意度更高.结论 综合护理模式有效提高了患者临床治疗效率,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工作具有深远意义,值得在临床冠心病患者护理工作中进行推广应用.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分析档案管理对提高慢病控制率的价值

    目的 探究分析建立健康档案管理对提高慢性病控制率的价值.方法 通过社区内巡诊、门诊、入户随访的方式对慢性病患者建立健康电子档案,并将其输入慢病管理系统,然后对其分析研究.结果 健康档案建立后,患者对于各类慢病的相关知识知晓率有了显著提高,其不良健康行为也大幅度减少.结论 建立慢病档案,有利于提高人们对慢病知识的了解,做到日常有效预防,降低慢病患病率.

    作者:李亮;李勤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PFNA与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分析

    目的 观察对比PFNA与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 选取2014年9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93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进行观察,其中其中治疗组采用PFNA治疗,对照组采用DHS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伤口大小,骨折愈合时间,下地负重时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伤口大小,骨折愈合时间,下地负重时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方面均优于DHS组(P<0.05).结论 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方式选择中PFNA较DHS更合适,值得推广.

    作者:罗平;谢小军;将钦柏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巨大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 分析研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巨大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用1:1随机数字法分2组讨论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巨大子宫肌瘤患者80例,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开腹子宫切除术治疗,研究组接受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状况,并比较.结果 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7.50%低于对照组17.50%(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建议临床治疗巨大子宫肌瘤采用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具有低并发症、恢复快、疼痛小、创伤小等优势,有效且安全,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刘常燕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 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于本院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3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一组采用常规护理,为对照组,一组采用围手术期护理,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4±0.4)分,高于对照组的(7.2±0.2)分(P<0.05);实验组患者未见严重并发症,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6.67%(4例)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患者各项体征指标的正常,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于老年糖尿病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娟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影响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探讨

    目的 研究影响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患者137例,运用跟踪回访的方式收集相关因素并加以统计.结果 心搏骤停到复苏开始的时间、复苏后患者七十二小时的体温、患者复苏后血PH值等相关因素对于患者的预后效果较为明显.结论 在临床实践中,把握影响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患者预后相关因素,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可以有效地提升患者预后效果,保证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作者:朱邦社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未足月胎膜早破对妊娠结局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以及有效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 选取36例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50例正常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妊娠结局.结果 观察组的产妇感染率、新生儿吸入性肺炎和窒息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阴道助产率以及剖宫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未足月胎膜早破可显著增加母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需要加强对产妇的产前看护管理,积极做好未足月胎膜早破的预防管理.

    作者:陈青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2017年包钢三医院不良反应总结

    现对我院2017年不良反应上报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为日后我院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作为参考依据.

    作者:陈晶冰;温欣茹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探究

    目的 探究在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中应用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儿科进行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治的患儿中随机抽取119例,所抽取患儿入院后均接受痰液、脑脊液以及尿液等常规检查,接受对症治疗后进行血常规检查以及全血C反应蛋白检查.结果 血常规检验结果显示68例患者为阳性,阳性率为57.14%,C反应蛋白检验显示71例患者为阳性,阳性率为59.66%,2组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557,P=0.6932),血常规联合C反应蛋白检验结果显示85例患者为阳性,阳性率为71.43%,联合检验阳性检出率明显较血常规高,两种检验方式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889,P=0.0215),联合检验阳性检出率明显较C反应蛋白高,两种检验方式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6467,P=0.0462).结论 在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中应用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能够使检查阳性率得到明显提高,可有效降低漏诊率,有助于改善患儿病情以及身心健康.

    作者:李文杰;苏琳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130例老年冠状动脉CT检查的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CT检查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6年11月接收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3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CT检查的常规护理干预;对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CT检查的整体护理干预,观察并对比两组的焦虑恐惧概率、血压和心率波动概率及CT成像质量效率.结果 对照组经常规护理干预后,其焦虑、恐惧概率,血压与心率波动概率均明显高于经整体护理干预的观察组,而CT成像质量的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患者行冠状动脉CT检查,加强对其心理护理、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的整体护理干预,不仅可减少患者恐惧、焦虑的心理,而且可降低患者血压、心率波动的概率,有效提高患者CT成像质量.

    作者:骆红梅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益菌康佐治儿童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益菌康佐治儿童消化不良的疗效作用.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162例消化不良腹泻患儿,利用电脑随机抽选的方式对其进行分组,对照组患儿予以儿泻停颗粒治疗,研究组患儿予以复方嗜酸乳杆菌片(益菌康)治疗.比较2组患儿的各症状改善情况及总有效率.结果 ①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观察组的腹泻、腹胀、腹部疼痛、大便性状各症状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中有53例显效、26例有效、2例无效;对照组中有38例显效、28例有效、15例无效;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7.53%)显著高于对照组(8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消化不良腹泻患儿采用益菌康治疗,可有效改善其腹泻、腹胀、腹部疼痛、大便异常等症状,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朱司军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综合护理在腹泻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在腹泻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76例腹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一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为普通组,一组采用综合护理,为干预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经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显著恢复,达到了治愈效果,有效率为100%,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较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腹泻缓解时间为(3.2±1.2)d,大便改善时间为(2.8±0.5)d,发热缓解时间为(3.8±1.3)d,普通组患者的腹泻缓解时间为(4.3±1.1)d,大便改善时间为(4.8±0.6)d,发热缓解时间为(5.2±1.4)d,干预组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时间均优于普通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虽然不能够影响腹泻的终治疗效果,但能够快速的改善临床症状,加快治疗效果,可在腹泻的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杨莲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后患者胃肠动力恢复效果探讨

    目的 分析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后患者胃肠动力恢复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胃溃疡穿孔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方式将两组患者划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常规组采取传统开放性修补术,实验组采取腹腔镜微创手术.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状况以及恢复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手术状况以及术后康复情况均显著低于常规组,数据差异达到统计学标准(P<0.05).结论 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后患者胃肠动力恢复效果突出,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术后康复效果,值得推广普及.

    作者:高海峰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针罐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及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究分析针罐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及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及护理.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于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6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对症治疗及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则实施梅花针叩刺配合拔罐及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患者满意度更高.结论 梅花针叩刺配合拔罐及护理显著提高了带状疱疹患者的治疗效果,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痛苦,改善医患关系,在带状疱疹患者的治疗及护理工作中具有深远意义,值得在日后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汗左拉木·海力力;卡比努尔·司马义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

    目的 对中药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分析ADR发生的特点.方法 收集巨野县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上报的167例中药注射剂引起的ADR报告.结果 167例发生不良反应患者原因较多,患者年龄不同、药剂使用剂量、几种药剂联合使用以及药剂本身存在的问题等都是促成不良反应的原因,其发生在临床中具有多样性,普遍性、不可预测性、多发性以及期间的差异性等.结论 应重视中药注射剂的ADR报告和监测工作,以减少和避免ADR的发生,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奚志洁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液氮冷冻联合派瑞松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液氮冷冻联合派瑞松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方法 此次实验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湿疹患者共60例作为此次实验研究对象.依照就诊时间差异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探讨,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仅使用派瑞松治疗,观察组患者则使用液氮冷冻联合派瑞松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终疗效,及出现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治疗期间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和后期复发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液氮冷冻联合派瑞松治疗慢性湿疹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且不易复发.

    作者:王伟丽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助产士全程导乐分娩模式在临床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分析助产士全程导乐分娩模式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150例分娩产妇作为观察对象,进行随机对照试验;随机将观察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75例实施常规导乐分娩干预,使用助产士全程导乐分娩模式给予观察组干预,比较两组不同助产导乐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胎儿窘迫发生率、产后出血、产程时间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而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研究显示,对分娩产妇应用助产士全程导乐分娩模式干预,可提高产妇阴道分娩率,提高胎儿身体状态,减少产后出血量与产妇产程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林荣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经皮椎体成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经皮椎体成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39例,均采取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本组39例患者治疗后,显效20例,有效1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87%.术后随访1个月患者的剧烈疼痛率、重度疼痛率、中度疼痛率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个月患者的轻度疼痛率、无痛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椎体成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临床效果显著,是优秀的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左晨龙;陈其磊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饮食护理应用在甲亢并糖尿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甲亢并糖尿病患者行饮食护理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前来我院就诊的78例甲亢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入饮食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亢并糖尿病患者行饮食护理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于艳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老年糖尿病合并股骨颈骨折的护理

    目的 探究能够有效提高老年糖尿病合并股骨颈骨折患者生活质量及治疗效果的护理方法,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88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心理护理、健康指导,让患者能够全面掌握疾病的相关知识,并进行适当、适量的功能锻炼.观察、分析所有患者的生活能力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 88例患者中有1例出现肺部感染,1例出现深静脉血栓,由于早发现、早治疗,并经过有效的护理,所有患者全部治愈,并全面恢复生活能力.结论 通过对以上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及院内感染率,而采取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则有效提高了老年人的自护能力,改善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晓梅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糖尿病对骨质疏松症的影响及其机制

    糖尿病在全世界广为流行,且相关并发症危害巨大,骨骼的并发症也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例如夏科骨关节炎等.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人常见的骨骼疾病,其导致的骨折也是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骨质疏松症同样也是糖尿病患者中为重要的代谢性骨病.1型糖尿病(T1DM)对于骨骼的损害早已得到公认,该型患者的骨密度降低,骨折风险明显升高.然而,2型糖尿病(T2DM)患者对骨的影响颇有争议.但随着研究证据的积累,T1DM和T2DM均已被视为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例如美国国家骨质疏松基金会2014年版指南即提出上述观点.本文将讨论糖尿病对骨质疏松症的影响及其机制.

    作者:何燮勇 刊期: 2018年第15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