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锻炼的依从性不佳

丛云花;黄雅荣

关键词:膝关节, 置换, 功能锻炼, 依从性
摘要:目的 通过对患者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提高患者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锻炼的依从性.方法 将选取我科2016年1月——2017年9月收治膝关节置换病人34例当作研究对象使用,按照1:1进行分组,给予不同的护理方案,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对膝关节置换手术后康复锻炼的应从性.结果 观察组针对病人给予系统系、针对性的康复指导,常规组给予常规的康复护理.结论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采取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可有效提高患者对康复锻炼的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相关文献
  • 骨搬移技术在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及骨不连患者中的治疗效果

    目的 探析胫骨感染性骨缺损及骨不连患者用骨搬移技术治疗对病情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100例于2016年——2018年间本院确诊为胫骨感染性骨缺损及骨不连并采取外科手术治疗患者相关数据为分析对象,以各组5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应常规胫骨感染性骨缺损及骨不连手术治疗、骨搬移技术治疗.通过对比两种治疗手段下各项临床指标以归纳骨搬移技术对此类患者的应用价值.结果 术后观察组患者病情干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手术相关指标如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数据均有差异,观察组更具优越性(P<0.05);术后随访期间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胫骨感染性骨缺损及骨不连患者制定治疗手段时可将骨搬移技术作为首选干预措施,具有疗效突出、术后恢复快以及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傅大成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评价胃镜联合药物治疗胃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了解胃出血患者采取胃镜、药物联合治疗手段的临床干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480例于2016年——2018年接受本院诊治的胃出血患者为分析对象,数字编序并随机每组240例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分别给予药物治疗、联合胃镜治疗的干预方案,前瞻比较患者资料后归纳胃镜联合药物对胃出血的临床价值.结果 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各项临床指标方面联合组患者所得数据均有显著优越性(P<0.05);治疗及随访期间患者均无出现严重不适症状.结论 胃镜联合药物治疗可成为对胃出血患者的主要干预手段,疗效突出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沈彦军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非淋菌性尿道炎支原体检出情况与药敏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非淋菌性尿道炎支原体检出情况与药敏分析结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入治疗的疑似非淋球菌性尿道炎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行药敏试验进行测定,同时分析其对8种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 .结果50例疑似NGU患者中支原体感染阳性率为54.00%(27/50),其中UU阳性率为48.15%(13/27),MH阳性率为25.93%(7/27),UU+MH阳性率为25.93%(7/27);同时8种抗菌药物药敏试验显示其中类满霉素、强力霉素和交沙霉素的敏感率较高,P<0.05.结论 NGU患者支原体感染中主要以UU为主,在临床的治疗中应参照药敏试验结果合理运用抗生素.

    作者:苏云福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中学餐具消毒效果分析

    目的 了解我市中学食堂餐具的消毒现状.方法 采用大肠菌群快速检测纸片法,依据GB 14934-1994《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对2014——2017年我市部分中学食堂已清洗消毒的餐具进行随机抽样监测.结果 4年共采集餐具1564份,总合格率为79.09%(1237/1564),2014——2017年合格率分别为73.45%(285/388)、74.81%(300/401)、81.90%(371/453)、87.27%(281/322);不同餐具类型中,碗、餐盆、饭(汤)勺和筷子的合格率分别为80.31%(310/386)、75.65%(320/423)、77.97%(276/354)和82.54%(331/401).结论 我市中学食堂餐具消毒合格率较好,且呈逐年上升趋势,但相关部门仍应加强学校餐具消毒监管力度,改进管理措施,提高消毒质量.

    作者:魏巍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全麻术后复苏期呼吸道并发症观察及护理干预研究

    目的 探究观察及护理干预在全麻术后复苏期呼吸道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2016年8月到2017年8月随机选取本院全麻手术后复苏期患者共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给40例,对照组在手术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和加强护理观察干预.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呼吸道并发症出现率、满意度、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结果 观察组呼吸道并发症总出现率低于对照组(22.50%vs45.00%);总满意度率大于对照组(100.00%<77.50%);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少于对照组(10.56±2.36<15.58±1.23;20.63±1.26<26.58±1.29)分钟,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常规护理相比,加强护理观察干预在全麻术后复苏期呼吸道并发症中不仅利于降低并发症出现率,更利于减少患者苏醒、拔管所需要时间,进而提高患者对本院服务医疗满意度,该模式具有独特的临床优势,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刘剑萍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山药多糖的药理作用研究

    通过对山药的有效成分提取,发现山药多糖是其主要活性成分.山药多糖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抗衰老、抗氧化、抗肿瘤、降血糖、促进胃肠功能、保护肝脏、抗突变等作用.本文对其有效成分提取的方法和药理作用进行了分析.

    作者:庄新利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糕点中5种添加剂的含量

    目的 建立一种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糕点中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安赛蜜、脱氢乙酸的分析方法.方法 根据5种物质紫外吸收光谱选择佳检测波长,改变洗脱溶剂pH值以及乙酸铵、甲醇比例对洗脱效果进行比较选择适合的洗脱体系,同时采用出峰时间及紫外吸收谱图对5种物质进行定性,外标法定量.结果 山梨酸选择255 nm检测波长,其余4种物质选择225nm检测波长,洗脱体系采用甲醇+乙酸铵(0.02mol/L,pH=9)=15+85等度洗脱条件下,各组分分离效果好,在线性范围0.1-5.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精密度高(RSD<0.5%),回收率均在90-110%,可有效排除假阳性.结论 本研究所采用的方法能实现5种添加剂的有效分离,适用于糕点中5种添加剂的检测.

    作者:张昆仑;郭健;陈晓明;杨彦国;刘玉娇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高频B超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 对进行乳腺疾病诊断中使用高频B超的实际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乳腺疾病患者共1189例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其中745例患者为乳腺良性肿瘤,444例患者为乳腺癌,所有患者均通过病理诊断证实,在对所有患者再使用高频B超进行诊断检查,将其诊断检查结果 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所有患者经过高频B超诊断后,显示出618例患者为乳腺良性肿瘤,275例患者为乳腺癌,与病理诊断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中使用高频B超进行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是一种操作简单的方式,但是在实际诊断过程中需要与其他诊断方式进行联合使用,提高诊断的正确率.

    作者:赛里曼·阿不力孜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消化性溃疡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调查研究消化性溃疡的危险因素并提出有效的护理办法.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在2017年1月到2018年2月医治的150名消化溃疡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研究两组病人的临床特点.结果 观察组病人存在消化溃疡的危险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办法,能够大限度的降低消化溃疡的危险因素.消化溃疡是一类比较常见的内科病症,伴随着质子泵抑制剂的问世[1-2],溃疡病的愈合率显著提升,但是复发的问题没有显著解决,让病人遭受了很大的身心痛楚,严重的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所以注重病人的预防性护理显得尤为重要[3-4].2017年1月到2018年2月医治的150名病人进行康复护理,察看有关护理危险状况以及护理干预办法,具体内容如下.

    作者:王晓琴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双歧杆菌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 研究双歧杆菌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12月102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儿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常规组患儿进行常规的治疗方式,实验组患者服用双歧杆菌类药物,比较两组患者退热时间、止泻时间、止吐时间和住院天数.结果 实验组的患者退热时间、止泻时间、止吐时间和住院天数都要短于常规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歧杆菌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效果显著,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曹璞丽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青春期痛经与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延迟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青春期痛经与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延迟临床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212例痛经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诊断延迟情况,并分析其与青春期痛经的关系.结果 初潮即痛经者共66例诊断延迟时间高于初潮后痛经者146例,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痛经逐渐加重的142例患者诊断延迟低于无加重的70例患者,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伴随症状的110例患者诊断延迟时间低于未伴随症状102例患者,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潮即痛经者、痛经逐渐加重以及伴随症状可缩短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诊断延迟诊断的情况,值得临床推广与关注.

    作者:罗正莲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疗效观察

    目的 对老年腹股沟疝患者实施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对其疗效进行观察评价.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48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分组研究,分为1组、2组,2组实施传统疝气修补术,1组实施腹膜外腹腔镜下疝气修补术,对两组手术结果 进行观察评价.结果1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VAS疼痛评分等各项手术指标,相比2组均更好(p<0.05);1组并发症率为4.76%,2组为19.05%,两组并发症率相比,明显1组更低(p<0.05);1组疾病复发率为1.59%,2组为12.70%,两组复发率相比明显1组更低(p<0.05).结论 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用于老年腹股沟疝患者中疗效确切,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降低复发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徐春凌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腹腔镜手术在阑尾炎患者中的应用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方式在阑尾炎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普外科就诊的各种类型阑尾炎患者90例,分为对照组53例,实验组37例,两组患者均行阑尾切除手术,其中对照组采取传统开腹手术方式,实验组采取腹腔镜手术方式,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20.13±7.39ml,对照组为42.28±5.60ml;实验组患者术后4 h、12 h、24 h疼痛视觉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术后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在阑尾炎治疗中,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好、并发症少等优点,是安全成熟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娄继哲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糖尿病足的外洗治疗

    目的 观察中药内服联合外洗治疗早期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在对患者进行控制血糖、感染、改善身体的微循环操作后,对患者采取中医外洗方外治糖尿病足,治疗1-4周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经中西医结合三法联用治疗糖尿病足患者均收到满意疗效.结论 在早期老年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提倡采用中药内服联合外洗治疗方案,不仅可优化临床疗效,同时可提升其足功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郑孝宏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危重病人CRRT患者应用针对性护理对其血管通路不畅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对危重病人CRRT患者应用针对性护理,观察其对血管通路不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危重病人CRRT患者104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52例,以对照组为基础,进行针对性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管通畅率61.54%,对照组患者血管通畅率25%,差异明显(P<0.05);两组患者24h静脉压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危重病人CRRT患者应用针对性护理,能够减少血管通路不畅情况,提升护理效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玉林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巨大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 分析研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巨大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用1:1随机数字法分2组讨论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巨大子宫肌瘤患者80例,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开腹子宫切除术治疗,研究组接受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状况,并比较.结果 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7.50%低于对照组17.50%(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建议临床治疗巨大子宫肌瘤采用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具有低并发症、恢复快、疼痛小、创伤小等优势,有效且安全,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刘常燕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影响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探讨

    目的 研究影响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患者137例,运用跟踪回访的方式收集相关因素并加以统计.结果 心搏骤停到复苏开始的时间、复苏后患者七十二小时的体温、患者复苏后血PH值等相关因素对于患者的预后效果较为明显.结论 在临床实践中,把握影响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患者预后相关因素,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可以有效地提升患者预后效果,保证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作者:朱邦社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探讨专科医院儿科护士流失的原因及管理策略

    目的 探讨专科医院儿科护士流失的原因及管理策略.方法 2017年2月和2018年2月分别随机抽选我院90名儿科护士用做本文研究及调查分析的资料,实施回顾性分析研究,对儿科护士的工作满意度调查结果 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2017年和2018年儿科护士大多存在自身工作强度大、工作任务重、待遇不理想、工作压力大、个人发展空间小、管理者的支持不足、付出得不到社会承认等,2018年儿科护士想调离儿科所占百分比明显低于2017年儿科护士想调离儿科所占百分比,P<0.05,证实数据值检测后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儿科护士的流失原因存在多种,开展儿科护士流失防范管理策略之后,可以减少儿科护士的流失.

    作者:谢晓玲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婴儿脐炎并败血症的护理

    目的 婴儿脐炎并败血症的护理方法.方法 及时处理病灶,促进皮肤早日愈合;保证抗菌药物有效进入体内;维持体温稳定;供给足够的营养和水分;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结果 经良好的治疗及护理婴儿脐炎并败血症治愈出院.结论 败血症发生很多时候跟患者生活不注意因素导致,所以在进行败血症护理的时候,只要正确的护理是没有问题.

    作者:王政钗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心理护理在乳腺癌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对心理护理在乳腺癌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进行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乳腺癌患者共7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干预组38例,对照组采用乳腺癌手术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进行常规处理外加入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进行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结果 .结果干预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中认知功能(86.85±6.53)、躯体功能(89.37±3.94)、情绪功能(90.26±3.24)、社会功能(89.58±4.36)、角色功能(89.70±5.71)均高于相应对照组评分,P<0.05.结论 对乳腺癌患手术者进行心理护理可以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使手术效果达到预期值,效果明显.

    作者:肖富俊 刊期: 2018年第15期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