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林
目的 通过对患者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提高患者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锻炼的依从性.方法 将选取我科2016年1月——2017年9月收治膝关节置换病人34例当作研究对象使用,按照1:1进行分组,给予不同的护理方案,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对膝关节置换手术后康复锻炼的应从性.结果 观察组针对病人给予系统系、针对性的康复指导,常规组给予常规的康复护理.结论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采取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可有效提高患者对康复锻炼的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丛云花;黄雅荣 刊期: 2018年第15期
高原脑水肿是由急性缺氧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严重障碍.其特点为发病急,临床表现以严重头痛、呕吐、共济失调、进行性意识障碍为特征.本文就某部部分官兵高原机动途中发生急性脑水肿,对其现场急救作出分析,旨在为预防和减少急性高原脑水肿的发生,加强对急性高原脑水肿的救治,为其他部队提供借鉴.
作者:武新胜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于本院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3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一组采用常规护理,为对照组,一组采用围手术期护理,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4±0.4)分,高于对照组的(7.2±0.2)分(P<0.05);实验组患者未见严重并发症,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6.67%(4例)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患者各项体征指标的正常,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于老年糖尿病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娟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应用于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效果与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于我院实施手术治疗的阑尾炎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常规护理+优质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术后,两组疼痛评分均呈降低趋势,观察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在并发症发生率上明显低于对照组(5.26%vs15.79%),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阑尾炎患者行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减少痛苦,且并发症少,恢复快,值得推广.
作者:郭秀兰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普外手术治疗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及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12月收治的50例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行延期手术,观察组行早期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资料统计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后24 h引流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项数据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0,低于对照组的8.00%(2/25),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 胆源性急性胰腺炎采用早期手术治疗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借鉴.
作者:肖尊权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和分析血塞通对治疗血管病的方法与护理体会.方法 从本院在2012年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患有血管病的患者中随机抽取54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在采用血塞通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59%,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07%,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血塞通治疗血管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结合适当的护理措施,能够使患者快速恢复健康,值得进行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赵洪芹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中的作用和应用价值.方法 将24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分为观察组(120例)和对照组(120例),对照组患者按照心脏内科常规护理要求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联合协同护理模式,比较两组间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以及自我护理能力(ESCA评分),并观察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ESCA评分和ADL评分分别为(122.8±13.7)分和(45.7±6.6)分,优于对照组的(105.4±12.5)分和(39.6±4.6)分,且明显优于护理前(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LVEF为(47.3±1.2)%,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律失常恢复时间、房室传导阻滞恢复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较对照组缩短(P<0.05).结论 协同护理模式可改善心内科患者自我护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并有助于心功能改善,提高患者预后.
作者:李芸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我院痛麻杞宁口服液对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下肢神经症状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我院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下肢神经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控制血糖水平,甲钴胺500ug,每日3次,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痛麻杞宁口服液,治疗8周.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下肢的临床症状评分,检测患者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c),治疗前后肌电图(EMG)检测分析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传导速度.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下肢神经症状评分、FPG和HbAc水平、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传导速度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下肢神经症状评分、FPG和HbAc水平、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传导速度较治疗前皆显著改善(P<0.01),且治疗后研究组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 痛麻杞宁口服液能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下肢神经症状.
作者:王琳;孟庆岩;高颖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跟腱断裂缝合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36例跟腱断裂缝合术患者采取系统护理干预,随访观察并发症发生及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本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1例发生切口感染;2例出现踝关节僵硬;1例发生跟腱再断裂,再次进行缝合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压疮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 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可以防止跟腱断裂缝合术患者出现压疮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有助于促进踝关节功能恢复.
作者:李秀英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胃肠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探讨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12个月期间于我院胃肠外科就诊的手术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常规护理+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术后,经临床护理,观察组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89±0.34)vs(5.18±0.68)],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明显较短,且止痛药使用率明显低(5.26%vs18.42%),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舒适护理在胃肠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能有效缓解疼痛,减少止痛药物的使用,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值得推广.
作者:于芹霞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患者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体位干预的护理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120例剖宫产患者,收治时间为2016年01月——2018年02月,通过电脑平均随机分组,划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60例.麻醉前30min内均予以静脉滴注复方平衡盐水500ml+胶体500ml(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常规组未接受任何护理干预,研究组同时接受体位干预的护理.结果 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3min、5min、10min不良反应率比较,研究组低于常规组,且麻黄素应用率显著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通过合理的体位干预,可以显著改善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患者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对手术顺利实施具有重大的保障意义.
作者:张清华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究高频彩超诊断小体积恶性乳腺叶状肿瘤(PTB)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4例经手术病例确诊的小体积恶性乳腺叶状肿瘤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 24例患者中,分叶状肿瘤患者6例,椭圆形肿瘤患者16例,不规则形状肿瘤患者2例;肿瘤边界清晰者22例,肿瘤边界不清晰者2例;0例患者内部回声衰减,6例患者内部回声不变,18例患者内部回声增强;囊性变患者7例,钙化患者2例.所有患者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均能探测到血流信号,其中10例Ⅰ级、8例Ⅱ级、6例Ⅲ级;所有患者收缩期平均峰值流速为(19.32±6.48)cm,平均阻力指数为(0.73±0.04);病理类型为:10例良性、6例交界性、8例恶性.从以上结果得出,小体积恶性乳腺叶状肿瘤与血流信号等级并无显著对应关系.结论 高频彩超诊断小体积恶性乳腺叶状肿瘤彩色多普勒声像图具有清晰的特异性,分辨容易,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作者:肖华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究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特点与临床疗法.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6年7月——2017年6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患者50例,其中男30例,女20例,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并总结每种临床特点选择的治疗方法,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接受了不同治疗方案的患者,在疼痛以及日常行为能力这两项评分中,在治疗前,差别不大.但是治疗之后,手术疗法和联合疗法治疗的31例患者,疼痛与日常行为能力评分下降明显,远远的低于保守治疗患者.在随访调查期间<4个月后,再次进行评分的比较,可知无明显的评分差异,表明所有患者均出现症状的缓解与好转.结论 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选择有针对性的临床治疗方法,能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关晓龙;彭国峰;袁景 刊期: 2018年第15期
良好的绿化景观是校园精神文明的主要体现.在校园内种植中药,既可以美化环境,又可以愉悦众人心情.因此,在高校校园绿化过程中,应该加强绿化过程中设计.本项目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高校师生对于校园绿植景观的满意度与校园绿植中药材植株的感官情况等方面信息,以找出绿植中药在高校绿化中的创新应用可行性.
作者:郭梦霞;周炬;赵云;杨拯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在学校结核病控制中应用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的效果与价值.方法 数据统计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的356名在校学生所有数据资料,均予以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观察统计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实施前后的情况.结果 数据统计显示,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实施前学生结核病行为正确率56.17%、学生结核病知识知晓率53.37%对比实施后结核病行为正确率96.91%、学生结核病知识知晓率98.31%,统计学具有显著参考意义(P<0.05).结论 将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应用在学校结核病控制中具有显著的作用,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李凤芬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对进行乳腺疾病诊断中使用高频B超的实际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乳腺疾病患者共1189例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其中745例患者为乳腺良性肿瘤,444例患者为乳腺癌,所有患者均通过病理诊断证实,在对所有患者再使用高频B超进行诊断检查,将其诊断检查结果 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所有患者经过高频B超诊断后,显示出618例患者为乳腺良性肿瘤,275例患者为乳腺癌,与病理诊断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中使用高频B超进行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是一种操作简单的方式,但是在实际诊断过程中需要与其他诊断方式进行联合使用,提高诊断的正确率.
作者:赛里曼·阿不力孜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析膀胱肿瘤患者接受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的病情干预效果.方法 有膀胱肿瘤患者100例,为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群体,数字编序后随机将其各组50例分为对照组与电切组,对应常规膀胱肿瘤切除、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手段应用效果.结果 电切组各手术相关指标数据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膀胱肿瘤患者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有突出干预效果,相对于传统手术其对患者机体伤害程度较低,有利于术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洋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究关节镜加微创切口技术治疗膝关节脱位合并多韧带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 择84例2016年2月至2017年5月膝关节脱位合并多韧带损伤患者按随机表分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开展关节镜加微创切口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脱位合并多韧带损伤康复效果;手术开展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关节感染、神经损伤等的出现率.并比较治疗前后VAS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膝关节脱位合并多韧带损伤康复效果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手术开展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术后关节感染、神经损伤等的出现率比对照组低,P<0.05.干预前VAS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相似,P>0.05.干预后观察组VAS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关节镜加微创切口技术治疗膝关节脱位合并多韧带损伤临床效果确切,可缩短手术和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减轻痛苦和改善膝关节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殷继来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分析布地奈德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儿童急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儿科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接诊的580例儿童急性支气管炎患儿为本次研究观察对象.将他们按照治疗办法不同,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B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一起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A组治疗总有效率是84.48%.B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4.14%.B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两组的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地奈德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儿童急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显著,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刘常;尹静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本文将对肺呼吸康复治疗在慢阻肺缓解期患者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 将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接收的64例慢阻肺缓解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肺呼吸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肺功能以及运动耐力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度96.8%明显高于对照组81.2%,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慢阻肺缓解期患者治疗中,采用肺呼吸康复治疗方法,临床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有利于患者通气、换气,患者治疗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智群 刊期: 2018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