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B型超声对血吸虫病所见及临床分析

袁平

关键词:血吸虫病, B型超声诊断
摘要:目的对已确诊为血吸虫病的247例患者进行B型超声检查.方法采用Aloka 650,Aloka 630型超声显像仪,患者于空腹下进行肝、胆、脾、检查.结果肝脾系统有变化者236例,占被检人数95.5%.可见弥漫性肝回声增强,不均,呈网络状改变,部分表现为肝左叶增大.结论 B超所见符合血吸虫病的病理改变,有利于疾病的诊断.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相关文献
  • 实时三维超声透明模式在胆囊疾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透明模式在胆囊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实时三维超声对89例胆囊疾病诊断.结果实时三维超声透明模式能够清晰显示胆囊病变的大小、数量、立体形态、胆囊壁回声,病变与胆囊壁的关系.结论实时三维超声透明模式对胆囊疾病的诊断更加准确.

    作者:谢程;李柔萱;姚秀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肥厚型心肌病左室流出道压力与左房大小的关系对比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分析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LVOTPG)与左心房(LA)大小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肥厚梗阻性心肌病(HOCM)45例、肥厚型非梗阻性心肌病(HNOCM)40例、正常人52例,分别测量左室流出道(LVOT)宽度、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LVOTPG)及左心房的大小.结果正常对照组LVOT的宽度18.2 mm,LVOTPG 8.76 mm Hg,LA31.5 mm;HNOCM组LVOT的宽度15.18 mm,LVOTPG 13.13 mm Hg,LA 39.12 mm;HOCM组LVOT的宽度 9.28 mm,LVOTPG 38.74 mm Hg,LA 43.21 mm.结论 HOCM患者LVOTPG对左房功能的影响较HNOCM患者大,而与正常人相比对左房功能的影响更加明显.

    作者:丁明岩;刘美洁;刘莹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超声诊断在附睾炎治疗前后的应用价值

    本文报道应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追踪观察临床诊断40例附睾炎患者治疗前后的声像图表现.本组附睾炎均发生在尾部,二维超声表现如下.

    作者:赵书水;姜彩云;陈福美;张立花;陈瑕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超声引导卵巢囊肿硬化性治疗的研究

    目的探索微创外科在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5例临床和超声观察确诊的单纯囊肿和子宫内膜异位性囊肿(巧克力囊肿),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抽液、无水乙醇注射冲洗硬化性治疗.结果囊肿完全消失28例;缩小80%以上6例;缩小50%~80%1例.结论无水乙醇无明显毒副作用,经治疗后病例随访时间短3个月,长1年以上.效果显著,疗效稳定.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娄玉兰;娄金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4 114例腹部超声体检结果分析

    目的对超声在各年龄段腹部脏器体检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其发病规律及特点.方法统计4 114例健康人体检超声下腹部脏器各种疾病在各年龄段的患病数及患病率.结果恶性肿瘤均发生在中老年人,囊肿及结石随年龄发病率逐渐升高.结论超声可发现无临床症状的早期恶性病变,为早期根治肿瘤提供了客观依据.

    作者:王晓洋;黄朴忠;李焱;徐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高原急性肺水肿的检测应用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22名高原急性肺水肿患者肺动脉平均压的检测,以了解高原急性肺水肿发生时及治疗好转后肺动脉平均压的变化.方法在海拔4 600~4 800米高原发生的急性肺水肿患者22例,应用彩色多普勒测定其肺动脉平均压,分别在治疗前后对肺动脉压进行比较,同时与未发生肺水肿组人群进行比较,采用成组设计的两样本均数t检验.结果 22例急性肺水肿患者治疗前平均肺动脉平均压(MPAP)x 68.6±17.5,治疗后MPAP x 47.8±8.8,t=4.98,P<0.001,高原未发生肺水肿组MPAP x 19.4±5.8,t=12.59,P<0.001.三组的MPAP有极显著差异.结论高原急性肺水肿患者肺动脉压明显增高,经治疗后肺动脉压可明显下降,但不能短期降至正常.未发生肺水肿组与肺水肿组有极显著差异.高原肺动脉压增高是急性肺水肿发生的主要原因.

    作者:汪涛;解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超声对心包积液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超声对心包积液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0例心包积液超声诊断与临床引导心包穿刺分析.结果极大量心包积液10例;大量心包积液5例;中量心包积液4例;少量心包积液8例;微量心包积液3例.结论超声是目前临床上诊断心包积液首选有效的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其敏感性与特异性优于X线.

    作者:王秀荣;魏晓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子宫脂肪瘤超声表现1例

    患者女,71岁.以下腹部包块就诊,妇科检查:外阴老年型,阴道畅,分泌物少,宫颈光,已萎缩.盆腔偏右可触及一14 cm×13 cm×10 cm大小包块,质地偏硬,无压痛,活动好,余未触及异常.

    作者:张卫红;蔡绍青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川崎病的超声心动图监测意义

    川崎病即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川崎病所致冠状动脉病变已日益受到临床医师的关注.本文报道我院近几年6例川崎病应用超声心动图监测冠状动脉的情况.

    作者:伊晓东;王家秀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经腔道超声在急诊时诊断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价值

    目的探讨经腔道超声(经直肠或经阴道超声)对急诊时输尿管中下段(盆部及壁内部)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急腹症患者,行经腹与经腔道超声检查,后作分析比较.结果 112例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均经超声、X线平片、静脉肾盂造影及逆行输尿管造影等检查确诊.超声显示率94.6%(106/112),其中经腹超声显示率34.8%(39/112),经腔道超声显示率90.2%(101/112),两者共同显示34例,显示率有显著差异(P<0.005).结论经腔道超声比经腹超声对诊断急诊时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更有价值,是对经腹超声的重要补充,可成为常用检查方法.

    作者:许旭东;杨守和;赵怀泽;徐晓飞;张桂瑜;郭锋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超声对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对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自1999年来诊治的7例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7例患者的卵巢增大,3例伴腹水,1例腹水伴胸水.结论超声是诊断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首选方法.

    作者:刘良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B型超声对血吸虫病所见及临床分析

    目的对已确诊为血吸虫病的247例患者进行B型超声检查.方法采用Aloka 650,Aloka 630型超声显像仪,患者于空腹下进行肝、胆、脾、检查.结果肝脾系统有变化者236例,占被检人数95.5%.可见弥漫性肝回声增强,不均,呈网络状改变,部分表现为肝左叶增大.结论 B超所见符合血吸虫病的病理改变,有利于疾病的诊断.

    作者:袁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经阴道超声宫腔造影术在诊断子宫疾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宫腔造影术(SHG)在诊断子宫疾病中的价值.方法应用经阴道超声宫腔造影术对40例子宫疾病的声像图特点进行了观察,并与手术及诊刮结果对比.结果 40例病例中子宫体肥大、子宫肌腺症合并结节5例,宫腔粘连5例,子宫内膜息肉8例、子宫内膜增厚4例、子宫内膜增厚伴囊样改变2例、子宫内膜息肉样增生1例、子宫粘膜下肌瘤10例、子宫内膜异常回声(怀疑内膜癌)2例、不全纵隔子宫1例、节育环移位嵌顿2例,粘膜下肌瘤与内膜息肉诊断与手术对比均准确.结论 SHG的操作简单易行,患者无痛苦、易接受,诊断效果明确.是一种诊断宫腔内疾病的良好方法.

    作者:李竞;张立春;刘若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彩超诊断甲状腺腺瘤的价值

    甲状腺腺瘤是甲状腺常见的良性肿瘤,约占甲状腺疾病的60%,占甲状腺肿瘤的70%~80%,10%有癌变的可能[1].为了进一步探讨超声对其诊断的价值,现将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2例甲状腺腺瘤报告如下.

    作者:宋全献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少女巨大无性细胞瘤的超声表现1例

    患者女,13岁.因腹痛1天急诊入院.病后无呕吐及发热,未排大便.既往体健.月经未初潮.体查:下腹部隆起,可扪及一直径10 cm包块,轻压痛,叩诊实音,活动可.

    作者:陈湘丽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超声诊断550例输尿管各段结石的体会

    输尿管结石是临床急腹症中常见的一种疾病,但是由于输尿管解剖部位的特殊,给超声医生带来了很大程度的困难,本文从1995年1月~2003年1月共收集550例输尿管结石病例,进行如下总结.

    作者:慕丽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应用Tei指数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室功能的初步研究

    Tei指数为一种崭新的综合评价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的新指数,1995年由Tei等提出[1],适合于评价不同年龄段的高血压患者的左室功能.对此国外已有大量报道,而国内鲜见报道,本文旨在对应用Tei指数评价高血压患者的左室舒张收缩功能作一初步的探讨.

    作者:孙凤雪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经腹超声对进展期胃癌的术前评价

    目的评价经腹超声在进展期胃癌术前诊断和分型中的作用.方法对54例进展期胃癌患者进行了纤维胃镜和经腹超声检查,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治疗并将上述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经腹超声判断进展期胃癌的分型与病理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值为 0.74,经腹超声分型准确率为 79.63%.经腹超声对胃周围肿大淋巴结总显示率为 64.1%,转移淋巴结显示率为 79.2%.结论经腹超声对进展期胃癌术前的诊断和分型有较高的准确性,在临床上有一定实用价值.

    作者:殷军;何志容;徐亚丽;刘川;郭廷华;盛明洪;周兴祥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小儿胃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超声表现

    患者男,13岁.自述上腹部胀痛不适,伴乏力、纳差两月余.查体:贫血貌,上腹部剑突下可触及边界不清的包块.

    作者:杨洁;杨蓉;王保健;王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B超诊断巨大先天性胆总管囊肿1例

    患者男,13岁.因右上腹胀,不适1年余入院.查体:腹平坦无压痛,肝脾未及,上腹肌分离.

    作者:刘惠良;薛振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ISTIC) 中国超声诊断情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