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琳;马莲
众所周知口腔疾病非常常见,几乎每一个人的口腔都可能存在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口腔疾病的防治已引起大众的关注.口腔保健也逐渐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作者:章锦才;叶克刚;李成章;范旭;胡德渝;黄少宏;俞大鑫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自体冷冻病变骨-肋骨复合移植修复下颌骨节段性缺损的可能性.方法对2例下颌骨成釉细胞瘤患者作骨段切除,病变骨冷冻后复合肋骨即刻移植.结果 2例切口一期愈合,面部外形满意,口腔功能基本正常,经8~9年复查,肿瘤无复发.结论自体冷冻病变骨-肋骨复合移植修复下颌骨是治疗下颌骨良性肿瘤术后节段性缺损的有效方法.
作者:陈炳煜;程付良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替硝唑碘仿地塞米松糊剂用于根管消毒的疗效.方法 178颗行根管治疗的患牙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用替硝唑碘仿地塞米松糊剂和甲醛甲酚进行根管消毒,比较其疗效.结果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替硝唑碘仿地塞米松糊剂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根管消毒剂供临床选用.
作者:朱成智;张兴明;张艳;梅君;闫晓婷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义齿软衬材料应用于义齿组织面,可改善义齿的固位,提高义齿基托与牙槽嵴的密合性,缓解疼痛.义齿软衬材料临床功能的发挥受其使用性能的影响.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义齿软衬材料使用性能(包括软衬材料与义齿基托之间结合的牢固性、软衬材料的弹性、尺寸稳定性、色泽稳定性,微生物的黏附等)及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钟惠兰;杜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腭裂裂隙面积与腭裂患者代偿性不良构音习惯间的相关性.方法测定17例腭裂患者的腭部和裂隙面积,计算裂隙的面积比;运用声学软件测定5个元音/a/、/i/、/o/、/e/、/u/的第一(F1)、第二(F2)、第三(F3)共振峰值.结果裂隙面积比与术前元音/e/的F1、F2、F3回归分析有显著意义,而且术前元音/e/的F1值与裂隙面积比呈正相关.元音/a/、/i/、/o/、/e/、/u/术前与术后各自的F1、F2、F3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裂隙面积比越大,患者的不良发音习惯越严重,治疗中需注重纠正多年来形成的不良发音习惯才能达到较好的语音改善效果.
作者:陈泽辉;陈伟辉;郭海啸;王德声;曲延征;欧阳奇明;蔡志宇;郑直;王承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牙漂白技术在临床上应用较广.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牙漂白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不同漂白剂的漂白原理,漂白剂对牙体组织、口腔软组织以及修复材料的影响等作了大量研究.本文就有关牙漂白技术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程磊;苏勤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评价Bis-Core复合树脂重塑薄弱根管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9颗薄弱根管的残根先用Bis-Core复合树脂重塑成正常形态,再进行常规桩核冠修复,随访6~20个月,观察牙根的折裂情况及桩核松动情况.结果所有牙根均未发生折裂,其中28颗桩核无松动,冠修复情况良好,有效率达96.55%,仅有1颗桩核松动脱落,修复失败.结论用Bis-Core复合树脂重塑薄弱根管,再以常规桩核冠修复,可以提高牙根的抗折能力.
作者:吴新;卓建;夏金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下颌磨牙游离缺失采用第一、第二前磨牙为基牙的套筒冠修复,义齿受载时不同基牙的位移与应力分布特点.方法采用螺旋CT扫描、自编程序和ANSYS软件建立起精确的套筒冠三维有限元模型,在其上进行不同载荷的加载,分析不同基牙的位移与应力分布趋势. 结果套筒冠义齿在受载情况下不同基牙的位移差别占其总位移的9%以下,应力均匀分布于不同基牙.结论套筒冠义齿中不同位置的基牙受载时共同下沉,承担着牙合力.
作者:陆轩;满毅;林映荷;管东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ProTaper机用镍钛锉的根管预备效果.方法将行根管治疗的76颗患牙共146个根管随机分为P组(38颗牙,74个根管)和S组(38颗牙,72个根管),P组用ProTaper机用镍钛锉冠根向逐步深入法预备根管,S组用手用不锈钢锉逐步后退法预备根管,观察两组在根管预备时间、锉折断、备根后患牙的疼痛发生率和根充效果的差异.结果 P组根管预备时间平均为4 min 20 s,明显少于S组的9 min 31 s;两组的器械折断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P组备根后疼痛发生率为5.3%,明显低于S组的23.7%(P<0.05);P组根充恰填率明显高于S组(P<0.01),欠填率明显低于S组(P<0.01).结论只要掌握冠根向备根技术的要点,ProTeper机用锉比传统手用不锈钢锉更省时省力,可以有效地降低术后疼痛发生率,提高根充效果.
作者:陈幼新;雷磊;王强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人釉原蛋白重组质粒PsecTaq2A-AMG在COS-1细胞系中的表达,为基因工程制备釉原蛋白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脂质体载体法将釉原蛋白重组质粒PsecTaq2A-AMG导入COS-1细胞系,用Zeoin筛选得到稳定转染克隆,并经免疫组化及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细胞内和细胞培养液中重组釉原蛋白的表达.结果在未经转染的对照组细胞内和细胞培养液中均未检测到重组釉原蛋白的表达,而经转染的实验组不论细胞内或细胞培养液中均检测到重组釉原蛋白的较高表达,重组质粒PsecTaq2A-AMG转染组ELISA定量检测细胞内重组釉原蛋白浓度达0.877 μg/ml.结论 PsecTaq2A-AMG具有较强的在真核细胞系中表达和分泌重组釉原蛋白的能力,适宜基因工程体外制备重组釉原蛋白.
作者:章锦才;赵川江;徐琛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的4种给药方式对骨缺损愈合的影响.方法在40只SD大鼠胫骨上建立3 mm的骨缺损模型,左侧缺损部位不作处理设为空白对照组、右侧分别给予单纯骨粉修复(A组)、单纯骨粉修复加局部注射辛伐他汀(B组)、局部骨粉复合2.5%辛伐他汀(C组)和骨粉复合15.0%辛伐他汀(D组)修复.术后第4周、8周分别处死各组大鼠,观察骨缺损区成骨情况.结果 C组局部愈合正常,无破溃及组织反应,缺损处骨量和骨密度增加明显(比A组高32%,P<0.05),镜下成骨细胞多,纤维组织少,整体愈合效果佳;而B组和D组局部都有破溃及类排斥反应性奶酪状分泌物,缺损局部骨量及骨密度与A组相比没有明显增加(P>0.05),炎性细胞及纤维组织较多,个别大鼠局部发生骨折.A组骨密度较空白组高,未见局部有破溃和组织反应,缺损侧胫骨未见完全骨折.而空白组缺损未完全骨性愈合,局部皮肤无破溃及类排除反应,部分大鼠局部发生骨折.结论骨粉复合一定浓度的辛伐他汀对正常大鼠的胫骨缺损愈合有促进作用.
作者:周东风;刘志强;周磊 刊期: 2005年第04期
3(│) 慢性根尖周炎的皮肤窦道误诊为颌面部的皮肤疖肿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朝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为防治老年人根管治疗期间急症(EIAE)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年龄60~82岁因急性牙髓炎行多次法根管治疗的患者236例,总结和分析其EIAE发生情况.结果本组EIAE的发生率为24.20%,后牙EIAE发生率明显高于前牙,超充者EIAE发生率明显高于恰充者.结论老年人EIAE的发生率与患牙牙位及根充情况有关.
作者:王君;谢培豪;兰青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评价四手操作护理与医师独立操作对临床操作的工作效率和窝沟封闭保留的效果.方法符合窝沟封闭条件的7~8岁儿童共186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93人,分组统计操作时间及1年后复查窝沟封闭剂保留情况.结果四手操作组为每人次(10.45±2.78) min,独立操作组每人次(22.18±5.07) min,两组操作时间比较P<0.001;1年后复查,四手操作组窝沟封闭剂完全保留牙占78.53%,部分保留19.55%,完全脱落1.92%,独立操作组分别为47.22%、44.44%、8.33%,两组比较P<0.001.结论四手操作能明显提高窝沟封闭工作效率和封闭剂保留率.
作者:梁青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老年人在拔牙麻醉中心理护理对血压、心率及合作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门诊老年人拔牙患者109例,麻醉时随机分心理护理组57例,无心理护理组52例,观察麻醉前后患者的血压及心率的变化,以及手术合作程度.结果心理护理组和无心理护理组比较,患者的合作程度及麻醉前后的心率变化、血压变化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老年拔牙患者提供周密细致的心理护理至关重要.
作者:陈艳卿;朱丽红;余其惠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口臭困扰着约50%的成年人,感官分析法是目前检测诊断口臭简单、常用的标准方法.但这种方法也存在着主观性强、重复性差等缺点.研究者们在许多方面进行不懈的探索,力求使这种方法更加客观、完善.
作者:陈曦;冯希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壳聚糖电介质复合物对髁突软骨细胞增殖、吸附等功能的影响.方法合成磷酸化壳聚糖电介质复合物(CS-PEC)制备三维凝胶支架,并与髁突软骨细胞体外培养,光镜和扫描电镜及MTT等方法检测其对软骨细胞增殖、吸附的影响.结果壳聚糖(chitosan,CS)、CS-PEC支架接种细胞悬液后,细胞形态、铺展良好.在CS-PEC支架中,48~72 h内示细胞形态、铺展良好,逐渐通过伪足相互联系,证明此支架的性能优于单纯CS支架.MTT检测结果显示培养至第5天时,CS-PEC组细胞增殖活性强于CS组,两组之间细胞增殖活性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软骨细胞在CS-PEC支架中的吸附及增殖状态良好,此支架有可能作为软骨再生的载体.
作者:刘来奎;江宏兵;洪宇娟;韩碧洁;易新竹;李晓箐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评价复方硼酸含漱液的治疗作用.方法对临床上随机应用复方硼酸含漱液、口泰含漱液和安慰剂3种含漱液的3组冠周炎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追踪研究.结果复方硼酸含漱液治疗组与口泰含漱液治疗组的疗效相似,其治愈率显著高于安慰剂组.结论复方硼酸含漱液是一种优质、有效、廉价的为患者所接受的含漱液.
作者:王治平;李梅;卢勇涛;许竞;黄有俊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成骨活性的检测是通过各种研究方法验证生物技术、生物材料的成骨能力,其方法包括X射线检测、骨密度定量检测、放射性核素检查、组织形态学检查、细胞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水平的监测等.本文就成骨活性的检测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新进展作一概述.
作者:刘湘宁;冯智强;赖仁发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单独或联合应用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块培养技术进行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的体外培养,对照组采用含小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实验组分别在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转化生长因子-β1或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或两者联合加入,通过四唑盐比色法观察细胞增殖情况.结果转化生长因子-β1或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单独作用后,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较对照组有显著的增殖,而两者联合作用后的增殖较各自单独作用时明显(P<0.05).结论转化生长因子-β1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两者联合具有促进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增殖的作用.
作者:冯萍;刘琪;高丽;葛颂;范永祥 刊期: 200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