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根管内折断器械的取出方法及临床病例分析

张成飞;尹兴;丁瑞宇;林琼光;刘萌;楚小玉;张静;崔静;魏克立

关键词:根管治疗, 器械折断, 手术显微镜
摘要:目的探讨根管内折断器械的取出方法及临床应用.方法对56个根管内器械折断的病例,应用根管治疗显微镜和不同取出方法处理并进行分析.结果器械折断的56个根管中,有41个取出,4个通过断针并根管充填.其中,根管上部断针5个全部取出;根管中部断针28个,25个取出;根尖部断针(包括全根管)23个,11个取出.结论应用适当方法,根管内中上部的断针大部分可取出,根尖部的断针取出较困难.
口腔疾病防治杂志相关文献
  • Quad-Helix扩弓器的制作与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Quad-Helix扩弓器的制作、临床戴用技巧、适应证及疗效.方法对15例混合牙列后期及恒牙期的牙弓狭窄患者,运用Quad-Helix扩弓器进行扩弓治疗.结果通过病例总结发现,上颌第一双尖牙扩弓距离平均为4.5mm,上颌第二双尖牙扩弓距离平均为5.4mm,上颌第一磨牙扩弓距离平均为5.5 mm.大扩弓距离为7.5mm,小扩弓距离为2.0 mm,平均扩弓时间为42d.结论Quad-Helix扩弓器适用范围广,疗效确切,而且还可用于移动个别牙齿及增强支抗.

    作者:李戈;兰泽栋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根管长度电测法应用于慢性根尖周病治疗的研究

    目的探讨慢性根尖周病治疗中根管长度电测法准确性.方法使用Y-Ⅲ牙科发声探针电测根管长度,试验组测量根尖阴影直径在3.00~5.00mm27颗牙,共30个根管.对照组根尖无阴影32颗牙,共35个根管.电测根管长度确定后,在牙椅旁即刻照X线片,然后测量X线片上根管锉与根尖平面关系.结果以X线片根尖平面为标准,电测根管长度误差范围在-1.00~+0.50mm的试验组有27个根管,符合率达90.00%.对照组有31个根管,符合率达88.57%.两组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根管长度电测法的准确性与根尖周的生物学特性关系不大,根管长度电测法不但适用于牙髓病,也适用于根尖周病.

    作者:高宝贤;谢素英;钱志成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儿童口腔疾病与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了解儿童牙科疾病的发生情况、严重程度及治疗情况,为研究儿童牙病的发展变化和防治技术的改进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儿童牙科初诊病例,将患儿的主诉、主诉牙诊断和需治疗情况分类记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到儿童牙科就诊的主要疾患顺序为乳牙替换、龋病、根尖周炎、牙髓炎、牙外伤等.主诉疼痛肿胀者占初诊病例的27.16%,要求补牙者占16.73%,而常规检查者仅占0.54%.治疗人次顺序为替换拔牙、牙髓治疗、龋齿充填、因龋拔牙等,构成比依次为39.82%、25.84%、14.51%、13.10%.结论儿童龋病比较严重,但家长对儿童牙病重视不够.要提高儿童牙病的防治水平必须加大宣传力度,且有赖于家长、学校及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作者:张泳;鲁小梅;罗冬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上颌单颌拔牙与双颌拔牙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的软硬组织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上颌单颌拔牙与双颌拔牙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的软硬组织改变的差异.方法选择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33例,其中上颌拔除2个前磨牙(甲组)18例,双颌拔除4个前磨牙(乙组)15例,应用X线头影测量技术对其矫治前后的软硬组织的变化进行测量,分析其测量结果.结果两组SNA、SNB、ANB矫治前后的变化无明显差异.乙组上切牙内收与上唇的变化更为显著,颏前点明显前移,下唇凸度明显减小,乙组面型突度变较甲组更为显著.结论上颌单颌拔牙适用于下唇和下切牙凸度小、下颌无拥挤或轻度拥挤的轻中度骨性和牙源性的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双颌拔牙适用于中重度拥挤的中度骨性和牙源性的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

    作者:杜英;段银钟;杨振华;陈曦;杨彤彤;刘红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综合治疗苯妥英钠致牙龈增生的体会

    长期服用苯妥英钠者约40%~50%发生牙龈纤维性增生,尤其是年轻人居多.对于此类牙龈增生好的治疗方法是牙龈切除术.以往笔者曾作过多例此类手术,往往在术后1年或更短时间就复发.究其原因是术后未对患者进行洁治和口腔卫生维护、牙龈按摩、消除牙龈炎症等综合性防治.近几年来,笔者对因口服苯妥英钠引起牙龈增生的患者采取综合性治疗,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钱呈;黄再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青春期牙科就诊病人牙科焦虑症调查

    目的了解青春期牙科就诊病人牙科焦虑症状况,以便提供心理指导.方法325例(男151,女174)12~18岁牙科就诊病人就诊后完成一份问卷调查;调查表分三部分:儿童社会人口学资料,柯氏牙科焦虑症量表(DAS)和凯氏牙科恐惧症评定表(DFS).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女总DAS得分分别为8.29±2.92、8.84±2.88(P>0.05);DFS总均值分别为36.91±8.63、37.36±8.61(P>0.05);牙科焦虑症常见的刺激因素有:特殊声音(牙机钻牙的声音)、特殊环境(牙科诊室、牙椅、医院气氛)、特殊气味和气氛(诊室药水味).结论青春期牙科就诊病人牙科焦虑症没有性别差异;其发生与个人经历、认识和就诊环境有关.

    作者:庄最新;李燕芬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深圳市小学生口腔疾病社区综合防治初查报告

    目的了解我市学生口腔疾病社区综合防治工作试点初步效果.方法选取7所试点小学及相应的防治医疗机构,入校进行口腔健康状况调查,督促患有龋病的学生及时治疗.3个月后对检查、治疗情况进行调研、分析.结果7所学校接受检查的在校学生9 800人,患龋人数6 762人,龋齿25 136颗.其中1~4年级学生乳牙患龋率为74.31%,乳牙龋均为2.77;5~6年级学生恒牙患龋率为56.67%,恒牙龋均为0.89.学生龋齿填充率为7.46%.普查后3个月,各试点社区、医院口腔科接受经普查指导就诊的学生总数仅为140人,仅占需要治疗的人数的3%.结论学生口腔健康教育需进一步加强,群众口腔保健知识普及度亟待提高;这项工作需多方协作、相互配合,特别是有关行政部门的重视尤为关键.

    作者:武剑;阮世红;熊静帆;池洪珊;彭绩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种植术前骨量增加方法

    牙种植现已成为失牙修复的选择之一.上颌前牙区的美观十分重要,这要求种植体不仅稳固,而且周围有足够的软硬组织以达到外观上与天然牙相似.牙缺失后由于废用萎缩、血供下降、局部感染及义齿的压力造成大量的骨缺失[1].这在矢状方向尤其明显.因此,种植前经常需要增加骨量.

    作者:满毅;林映荷;王敏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畸形中央尖伴融合牙和多生牙1例

    畸形中央尖、多生牙、融合牙在临床上并不少见,而在同一患者口内多个前磨牙发生畸形中央尖,同时伴有下颌前牙融合牙、上颌前牙多生牙的牙齿发育畸形则较为少见.

    作者:徐莉;黄洋;李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头颈鳞癌新辅助化疗的研究进展

    新辅助化疗又叫诱导化疗或早期化疗(induction chemotherapy或newadiuvant chemotherapy,NACT),是指在恶性肿瘤局部治疗(手术或放疗)前给予的全身化疗[1].手术或放疗作为初的治疗常常造成血管破坏,局部血运差,使其后进行的辅助化疗局部药物浓度不足.而NACT能消除药理上的庇护所,增加药物在瘤床的分布,降低癌细胞的活力,增加对局部区域的控制.因此,可以取得较高的缓解率.NACF有以下优点:①避免抗药性,早期控制肿瘤;②肿瘤缩小有利于提高手术切除率;③缩小手术范围,有望使患病器官得以保存;④手术时肿瘤活力降低,不易播散入血;⑤防止远处转移.

    作者:王慧菁;陈伟良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多层面螺旋CT的口腔种植体定位研究

    目的探讨多层面螺旋CT的后处理重建技术在口腔种植体植入术前精确定位及骨量测量的意义.方法测量比较带有3个放射标记物的模板在模型及多层面螺旋CT影像中的距离和相互角度,并在CT影像中虚拟植入种植体,观察种植体植入情况.结果多层面螺旋CT中影像的放射标记物间的距离与模型上测量数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并能直观、准确提供种植体植入的骨量信息.结论使用多层面螺旋CT能在术前准确评估牙槽骨骨量及确定种植体植入位置、方向、大小、长度.

    作者:胡文;吴纪楠;唐秉航;李良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成人流行性腮腺炎(附4例报告)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非化脓性腮腺肿胀、疼痛及发热为特征,多见于2~14岁儿童,成人少见.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口腔科近3年来共收治4例成人流行性腮腺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伯友;彭勇;耿发云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长春市小学生家长的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调查

    目的了解小学生家长对儿童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的情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长春市自强小学的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发出问卷400份并对收回的398份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家长缺乏儿童口腔保健知识,关于刷牙的方法及作用、氟化物的防龋作用、窝沟封闭的作用等认识仍有不足.结论应加强对小学生家长进行口腔健康教育.

    作者:高扬;张茹慧;邱文彦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VP糊剂根管充填或空管疗法治疗乳磨牙尖周脓肿的疗效比较

    目的对患尖周脓肿的乳磨牙采用VP糊剂进行根管充填或空管疗法的疗效观察.方法将182例190颗患牙随机分为VP糊剂根管充填组和空管疗法组,1年后回访.结果根管充填组治疗有效率为93.75%,空管疗法组为91.49%,经卡方检验两者疗效无显著性差异(x2=0.38,P>0.05).结论空管疗法疗效好,操作简便,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作者:张利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智齿冠周炎致下颌第一磨牙区病变误诊分析

    笔者对近年来诊治的14例智齿冠周炎所致的下颌第一磨牙区及第一磨牙病变的误诊误治情况进行了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初诊情况 来焦作市五官医院就诊的14例患者,男4例,女10例,年龄18~30岁,病史1~6个月.下颌第一磨牙龋坏10例,牙体完整4例,其中2例伴根分叉区病变及牙髓炎症状,2例颊侧单纯肿胀,12例伴下颌第一磨牙颊侧粘膜红肿、溢脓,窦道形成.但所有患者就诊时均无张口受限及智齿冠周炎症.

    作者:温有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Vitapex根充加根尖刮治术治疗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Vitapex根充加根尖刮治术治疗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2例146颗牙进行根尖刮治及双氧水窦道通过冲洗后,应用Vitapex根充,12个月后复查.结果总有效率95.9%,效果满意.结论Vitapex根充加根尖刮治对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治疗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徐美乐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支抗种植体不同螺纹顶角对骨界面应力分布的影响

    目的研究刃状螺纹型支抗种植体的螺纹顶角改变对骨界面应力分布的影响,以供临床筛选合适的支抗种植体.方法用三维有限元方法给种植体施加150 g近远中方向的载荷,分别对螺纹顶角为60°、75°、120°的三种支抗种植体-骨界面进行应力分析.结果三种螺纹顶角种植体颈部的Von-Mises应力值分别为0.533 0MPa、0.632 0MPa、0.591 0MPa;位移值分别为0.1630μm、0.159 0μm、0.152 0μm.结论螺纹顶角为60°的种植体适合作正畸支抗体.

    作者:兰泽栋;林珠;龙红月;周磊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口腔链球菌的耐酸机制

    在口腔天然菌群中,链球菌占的比例大,包括血链球菌、轻链球菌、唾液链球菌和变形链球菌(以下简称变链菌)等.口腔链球菌系产酸菌,能很快发酵糖产酸,导致环境pH下降.因此,链球菌在低pH环境中生长及继续代谢碳水化合物产酸是学者们面对的一大问题.本文对各种链球菌的耐酸机制进行综述.

    作者:庄姮;刘天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畸形中央尖伴牛牙样牙1例

    牛牙样牙(taurodontism)是指牙体长而牙根短小,髓室纵径长,根分歧移向根尖处,牙形似有蹄类动物牙齿,属于一种比较少见的牙髓腔异常疾病.该病多见于下颌第二磨牙,发生于下颌前磨牙少见,而畸形中央尖伴牛牙样牙发生于下颌第一前磨牙者罕见,国内外资料均未见报道.现将吉林大学口腔医院内科诊治的1例报告如下.

    作者:黄洋;周春华;姜秋;徐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23例增生性牙龈炎的治疗体会

    目的观察综合治疗增生性牙龈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3例16~28岁的增生性牙龈炎患者,采用药物治疗、局部龈上龈下超声波洁刮治的基础治疗、手术治疗等,并观察其疗效.结果药物治疗和基础治疗3个月后23例患者中有18例牙龈颜色恢复正常,肥大的牙龈完全恢复到正常形态,占78.3%,其中1个月9例,2个月6例,3个月3例;3例经2次洁、刮治后牙龈颜色恢复正常,但稍显肥大,占13.0%;2例经2次洁、刮治后,牙龈颜色基本正常,龈乳头和部分龈缘仍明显肥大,3个月后经牙龈切除术治疗,恢复正常,占8.7%.结论大部分增生性牙龈炎的年青患者通过牙周药物治疗和基础治疗,牙龈可恢复正常形态,但恢复的时间不同.

    作者:曾雄群;章锦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口腔疾病防治杂志

口腔疾病防治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广东省口腔医院,广东省牙病防治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