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有肠粘连病史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0例体会

徐秀利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肠粘连病史
摘要:目的 探讨有肠粘连病史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效果与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5年6月期间住院部收治的80例有肠粘连病史的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编号奇偶性方法 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开腹手术,观察组实施腹腔镜手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55.2±6.9)min,术后平均疼痛时间为(34.2±5.1)h,术后平均肛门排气时间为(21.5±1.7)h,术后平均下床活动时间为(20.5±2.6)h,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肠粘连病史胆囊结石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好,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
中国处方药杂志相关文献
  • 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口服治疗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脑梗死120例为分析对象,将12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给予钙离子拮抗剂、维生素E、脑保护剂、脑细胞活化剂等治疗,改善脑部供血状况,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硫酸氢氯吡格雷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状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8.73±5.14)分,优于对照组(13.54±6.4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1.6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低于对照组的3.3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22>0.05).结论 临床治疗脑梗死的治疗中,应用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可提高治疗效果,对神经功能有一定改善作用,且安全可靠.

    作者:匡国贵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小剂量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红霉素治疗对COPD缓解期患者生存质量的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小剂量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红霉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缓解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2月诊治的76例COPD缓解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方法 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小剂量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红霉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患者生存质量.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肺功能(FEV1/FVC)、生活质量评分、呼吸困难评分、急性发作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FEV1/FV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呼吸困难评分、急性发作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病情加重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COPD缓解期患者在小剂量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基础上联合红霉素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莫诚航;邓嘉宁;施唯;杨双嘉;邝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双柏散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究在急性胆囊炎临床治疗中应用双柏散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消化内科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治疗组.对照组患者采取西医治疗,治疗组患者则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双柏散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急性胆囊炎采用双柏散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7%(45/47),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4.5%(35/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双柏散能够显著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阚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与结局分析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及分娩结局.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148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选择剖宫产者95例(剖宫产组),选择阴道试产者53例(阴道试产组),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阴道试产成功39例,成功率73.6%;阴道试产组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新生儿Apgar评分均明显优于剖宫产组(P<0.05);且两组孕妇并发症情况比较,阴道试产组子宫下段切口愈合不良、术后发热、恶露情况等并发症发生率(9.4%)明显少于剖宫产组(3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具有可选择性,可在严密观察产程变化的情况下可采取阴道分娩.

    作者:杨芬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2年~2015年间收治的20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发生睡眠障碍分为睡眠障碍组(76例)和非睡眠障碍组(134例),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状态、生活能力、精神状态等进行比较,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的其他资料,并通过多元回顾分析法对影响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主要因素进行判断.结果 睡眠障碍和非睡眠障碍组患者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和HAMD、HAMA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有无卒中史、是否合并冠心病或者高血压等疾病、卒中前的PSQI得分、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和HAMD评分等均为导致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多,通过针对性干预改善患者的睡眠障碍是促进患者恢复的重要途径.

    作者:张建强;邰迎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康复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心理康复治疗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依据入院顺序随机分组,就常规健康指导与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照组,n=50)与加强心理康复治疗(观察组,n=5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SCL-90总分无差异,治疗后均有程度不等地下降,观察组下降幅度更为显著(P<0.05).干预后观察组SCL-90各因子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临床收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心理康复方案治疗,可显著缩短病程,改善自我认知能力,促进社会功能恢复,为远期生存质量的提高提供了保障.

    作者:王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82例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就诊前后顺序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给予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对照组予以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以及Child-Pugh计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就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与HBV DNA阴转率而言,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采取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疗效甚佳,可对HBV DNA的复制加以控制,加速肝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严井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肾衰竭失代偿期继发难治性高血压给予联合血液净化治疗的临床效果探析

    目的 评析肾衰竭失代偿期继发难治性高血压给予联合血液净化治疗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现选取78例确诊并接受治疗的肾衰竭失代偿期继发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参照双盲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其中对照组39例仅接受血液透析(HD)治疗,治疗组39例同时还配合血液灌流(HP)治疗,完成为期12周的治疗后,以血压改善、血浆肾素(RA)、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甲状旁腺素(PTH)等指标情况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的差异,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好转率为94.9%,与对照组的74.4%相比,明显更高(P<0.05);对比两组治疗前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与治疗前相比,各组治疗后SBP、DBP水平均有所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血压降低更为明显(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RA、ET、AngⅡ及PTH等指标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对比各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而治疗组治疗后各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针对肾衰竭失代偿期继发难治性高血压给予HD与HP联合治疗有助于降低血压,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为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案.

    作者:魏欣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奥拉西坦治疗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奥拉西坦治疗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1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脑梗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奥拉西坦胶囊口服,对照组则加用吡拉西坦片口服.治疗3个月后,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对比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MoCA评分为(22.61±5.82)分,MMSE评分为(26.37±5.26)分,均高于治疗前,而ADL评分为(28.93±11.96)分,低于治疗前,前后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MMSE评分结果 较治疗前提高(3.18±3.27)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9%,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拉西坦治疗脑梗死后认知障碍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改善患者的智力状态,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且安全性高.

    作者:雷军;邓红亮;张萍淑;闫丽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多西紫杉醇或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

    目的 探讨多西紫杉醇或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78例,其中采用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者38例(试验组),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者40例(对照组).两组患者化疗4个周期后进行疗效及不良反应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生存期和不良反应有无差别.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客观有效率分别为31.6%和2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55.8%和39.8%,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液学毒性、恶性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组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远期疗效优于紫杉醇联合顺铂.

    作者:张海生;张明生;张莹;王印林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产妇对分娩方式的选择分析

    由于对自然分娩的恐惧,导致选择剖宫产的人数大大提高.本文主要对不同的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的影响以及产妇选择分娩方式的影响因素作一分析综述,以促进孕妇谨慎选择对母婴安全有利,而且也可以促进母婴身心健康发展的分娩方式.

    作者:丁雪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影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药物性低血糖的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药物性低血糖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50例,收集患者的相关资料,统计分析引发药物性低血糖的危险因素.结果 150例患者均获得3个月随访,47例患者发生了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为31.3%.经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联合使用降糖药、使用胰岛素、使用磺脲类药物、未进行自我血糖监测是发生药物性低血糖的危险.结论 合理使用降糖药,加强患者教育和自我管理,可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

    作者:于鹏;杨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支气管哮喘应用盐酸氨溴索辅以特布他林雾化加温吸入的临床研究

    目的 应用盐酸氨溴索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加温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以期探索佳用药途径.方法 选取92例符合相关诊断标准的支气管哮喘患者为调查对象,所有患者均处于急性发作期,参照随机双盲法将其划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46例接受盐酸氨溴索联合特布他林常温雾化吸入治疗,试验组46例则采取加温雾化吸入的用药方式进行治疗,疗程为12周,尔后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各症状与体征消失时间、治疗前后肺功能改善情况,并对用药期间的安全性进行评析.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5.7%,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6.1%(P<0.05);试验组患者的咳嗽、喘息与胸闷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大呼气峰流速度(PEF)以及PEF占预计值百分比(PEF%)等肺功能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各指标均有所改善(P<0.05),而试验组较对照组有更为显著的改善幅度(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应用盐酸氨溴索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加温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有助于迅速改善症状,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情况,临床疗效理想,且此用药方式安全性高.

    作者:汤运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老年肾病综合征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中老年肾病综合征(NS)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中老年NS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糖皮质激素泼尼松1 mg/(kg·d)维持治疗8周,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及疗效.结果 62例患者中33例完全缓解,18例部分缓解,11例无效,总缓解率为82.26%;治疗后患者的血白蛋白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尿蛋白定量、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 中老年NS以膜性肾病占主要地位,应用糖皮质激素配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多可获得良好疗效,但不同病理类型的疗效存在一定的差异.

    作者:祝冬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当归与川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及对比

    当归与川芎临床主要用于化瘀止痛、补血活血的治疗,对临床上因脑供血不足导致的头晕、头痛、失眠、昏花、偏头痛、健忘等疾病有良好效果.当归、川芎在临床上运用非常广泛,但两者之间的药理作用有明显差异,因此要求临床医师在对两者充分研究的同时还要全面掌握配伍禁忌,从而提高治疗效果.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归、川芎研究进展、两者间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以及两种药物配伍后的成分,并对比了两者不同的功效,旨在保证当归、川芎在临床上被更合理使用.

    作者:罗宝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血药浓度监测在甲氨蝶呤治疗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血药浓度监测在甲氨蝶呤治疗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者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均相酶扩大免疫法(EMIT)对使用甲氨蝶呤后24 h、48 h、72 h的血药浓度进行监测.结果 对20例患者进行43次的甲氨蝶呤浓度测定,其中仅有1例患者出现了甲氨蝶呤排泄延迟的情况.结论 在临床治疗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中,进行甲氨蝶呤血药浓度监测是必要的,同时要时刻观察患者用药时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及时进行相应的处理.

    作者:侯秀彬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他克莫司软膏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 研究应用他克莫司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88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润肤软膏外敷;研究组采用他克莫司外敷.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主观和客观指标评分的变化,并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6.36%(38/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9.09%(26/44);同时两组患者治疗后主观和客观指标评分均明显下降,其中研究组患者评分下降趋势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他克莫司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效果较好.

    作者:童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双乌镇痛液外用治疗多发性骨髓瘤骨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双乌镇痛液外用治疗多发性骨髓瘤骨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50例多发性骨髓瘤骨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双乌镇痛液外用治疗,观察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50例患者中,显效29例,有效1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8.0%;对比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乌镇痛液外用治疗多发性骨髓瘤骨痛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骨痛症状.

    作者:杨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不同成分人工泪液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干眼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不同成分人工泪液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干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120例性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干眼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组,分别给予玻璃酸钠、聚丙烯酸、聚乙二醇治疗,对比三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术后1个月,A、B、C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40/40)、92.5%(37/40)和82.5%(33/40),A、B组的有效率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干眼症平均得分为0.17、0.31和0.44分,泪膜破裂时间超过10 s例数为38例(95%)、32例(80%)和33例(82.5%),泪液分泌量大于10 mm例数为36例(90%)、32例(80%)和32例(80%).三组患者之间的干眼症平均得分、泪膜破裂时间超过10 s例数比例、泪腺分泌量大于10 mm例数比分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干眼症可应用人工泪液治疗,可短期内在角膜上形成光滑有规则的泪膜,促进泪膜恢复,减轻干眼症状,提高视觉质量.含有玻璃酸钠成分的人工泪液治疗干眼的效果更好.

    作者:谢艳利;周克相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24例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的临床用药分析

    目的 了解某院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的用药治疗情况并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4年10月~2015年10月住院治疗的SSSS患儿的发病情况、年龄分布、用药品种、抗菌药的选用及用药天数、治疗天数、治疗效果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这期间共有24例SSSS患儿,全部为6岁以下患儿,新生儿5例,婴幼儿19例,抗菌药均选用第3代头孢菌素或青霉素类抑酶复合剂,无联用,平均用药8 d,治愈23例,好转1例,未愈无,均未发现用药不良反应.结论 某院SSSS患儿治疗用药有效,治疗期间无加重死亡病例,用药基本合理.

    作者:黄俊何;杜天成;黄少林;黄在基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中国处方药杂志

中国处方药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监督管理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

主办:国家食品监督管理总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