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慈成;李振荣;刘晓春
目的 探讨血清糖链蛋白125(CA125)在先兆流产预测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8月期间接收的100例先兆流产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46例先兆流产保胎成功,其余54例先兆流产保胎失败,并同期选择前来院接受检查的正常妊娠人员50例作为对照组,对三组人员的血清CA125含量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先兆流产保胎失败组血清CA125水平为(53.45±21.94)U/mL,高于对照组(20.45±9.84)U/mL和保胎成功组(28.39±11.38)U/mL,组间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以血清CA125为参考指标,预测保胎成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4.6%和74.9%,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4.结论 先兆流产患者血清CA125水平显著升高,可作为预测难免流产的血清学标志物.
作者:曹国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由于对自然分娩的恐惧,导致选择剖宫产的人数大大提高.本文主要对不同的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的影响以及产妇选择分娩方式的影响因素作一分析综述,以促进孕妇谨慎选择对母婴安全有利,而且也可以促进母婴身心健康发展的分娩方式.
作者:丁雪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硒酵母片联合左甲状腺素钠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于内分泌科就诊的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给予硒酵母片联合左甲状腺素钠治疗,对照组给予左甲状腺素钠治疗.6个月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甲状腺功能指标变化、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和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显著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及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T3、FT4及TSH的改善程度更为显著,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复查肝、肾功能,血、尿、粪常规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硒酵母片联合左甲状腺素钠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作者:李海英;卢薇;王青;许小红;袁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贯彻实施国家卫生法律法规,更好地完善医院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管理和使用.方法 分析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在医院管理和使用中的不足,总结原因.结果 通过制度、医务人员、流通购进等途径,找出改善的对策.结论 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属于特殊管制类药物,规范药品的管理及使用,可以避免药物流入社会其他领域,造成不良后果.
作者:吴丽嫦;林桂锋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小剂量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红霉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缓解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2月诊治的76例COPD缓解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方法 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小剂量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红霉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患者生存质量.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肺功能(FEV1/FVC)、生活质量评分、呼吸困难评分、急性发作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FEV1/FV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呼吸困难评分、急性发作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病情加重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COPD缓解期患者在小剂量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基础上联合红霉素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莫诚航;邓嘉宁;施唯;杨双嘉;邝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治疗热射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6月~2014年9月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热射病患者49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23例)和乌司他丁治疗组(26例),常规治疗组给予物理降温、药物降温、脱水、镇静、脑组织保护剂、抗休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乌司他丁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应用10万单位乌司他丁溶于500 mL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治疗,每天3次.观察两组治疗后的疗效.结果 与常规治疗组相比,乌司他丁治疗组的体温下降时间明显缩短,住ICU时间明显缩短,对PT、Scr、BUN、ALT、CK等反应凝血功能及心、肝、肾功能指标改善更为明显,而且病死率降低.结论 应用乌司他丁治疗热射病可以保护脏器功能,缩短患者病程,降低病死率,对热射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卢纪杰;王春亭 刊期: 2016年第05期
腹壁疝多发生在复杂、反复的腹部大手术之后,是一种常见的腹部外科手术并发症.目前,腹壁疝尚没有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 和预防措施,且腹壁疝复发率高,并发症难以处理,这给临床工作带来了诸多难题.目前,腹壁疝以浆液肿、血肿和感染等为常见并发症,严重时还会发生肠瘘、肠梗阻等.临床研究证实,该病的发生与患者的切口症状、自身情况、切口选择、手术时间、切口感染、缝合技术、手术操作以及术前准备等诸多因素有直接关系.腹壁疝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对患者身体、生活和工作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本文笔者针对腹壁疝外科治疗进展作简单综述.
作者:陈文海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药物性低血糖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50例,收集患者的相关资料,统计分析引发药物性低血糖的危险因素.结果 150例患者均获得3个月随访,47例患者发生了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为31.3%.经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联合使用降糖药、使用胰岛素、使用磺脲类药物、未进行自我血糖监测是发生药物性低血糖的危险.结论 合理使用降糖药,加强患者教育和自我管理,可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
作者:于鹏;杨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解毒活血方配合阿昔洛韦治疗老年急性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80例老年急性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试验组给予解毒活血方配合阿昔洛韦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阿昔洛韦药物治疗,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在止疱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VAS评分及疼痛持续时间方面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解毒活血方配合阿昔洛韦治疗老年带状疱疹急性期临床疗效显著,优于仅西药治疗.
作者:张德珍;莫德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豫北地区学龄前小儿急性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情况.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间鹤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0~6岁急性呼吸道感染小儿770例,入院首日取肘静脉血2 mL,检测肺炎支原体IgM抗体,分年龄段、性别、季节探讨重症肺炎支原体感染情况.结果 本次研究的学龄前小儿IgM抗体阳性率为14.81%;下呼吸道感染肺炎支原体阳性率明显高于上呼吸道感染,女性阳性率明显高于男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岁≤年龄<5岁小儿中肺炎支原体阳性率均明显高于<1岁小儿,差异有计学意义(P<0.05);1岁≤年龄<3岁和3岁≤年龄<5岁小儿肺炎支原体阳性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春季急性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阳性率高为19.64%.3~6岁小儿中重症肺炎支原体感染率为1.22%,明显高于<1岁小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豫北地区春季0~6岁小儿急性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率高,以女性为主,3~6岁为感染高发年龄段;重症肺炎支原体感染多见于年长儿.
作者:李洁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实际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来本院接受检查且获得病理诊断是子宫肌瘤的100例患者归入子宫肌瘤组,将病理确诊为子宫腺肌病的100例患者归入子宫腺肌病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观察两组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表现、舒张期血流速度(ED)、收缩期血流速度(PS)、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等子宫血流动力学各参数值变化情况,并以病理检查结果 作为标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断正确率情况.结果 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后,两组患者的ED和PS相当(P>0.05);子宫肌瘤组的RI值为0.65±0.01,子宫腺肌病组为0.72±0.08;子宫肌瘤组的PI值为1.52±0.27,子宫腺肌病组为1.24±0.3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病理检查结果 ,子宫肌瘤组的临床诊断正确率93.5%,子宫腺肌病组为9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能提供较高的准确结果 ,操作简单,易于实施,同时配合子宫血流动力学各参数值变化情况更能帮助鉴别出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
作者:王聪聪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阑尾炎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收治的3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其中行开腹手术者25例,行腹腔镜手术者13例.结果 腹腔镜组住院时间短于开腹组(P<0.05);手术费用腹腔镜组较高(P<0.05),而术后住院费用开腹组较高(P<0.05),总住院费用两组无差别(P>0.05).本研究中腹腔镜组仅有1例(7.69%)出现切口感染,仅有1例(7.69%)出现粘连,仅有3例(23.08%)有出现术后疼痛,而开腹组有15例(60.00%)出现切口感染,有12例(48.00%)出现粘连,有20例(80.00%)出现术后疼痛.腹腔镜组有1例因解剖异常中转手术.结论 腹腔镜阑尾炎切除术治疗阑尾炎患者疗效确切,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作者:胡滨 刊期: 2016年第05期
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TRALI)是一种因输血治疗引起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和人体的抗体相关,在被动输血治疗时会将机体内的抗体激活,该种抗体主要为HLA或者特异性粒细胞.本文以综述的形式对TRALI的定义、病因、危险因素、诊断和防治等方面进行阐述.
作者:翟春雨;方姝静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在抗菌药物综合干预管理中的作用和效果.方法 收集2013年1月~2013年12月和2014年1月~2014年12月这两个阶段收治住院患者进行研究,每个阶段选取500例患者.2013年1月~2013年12月,该阶段临床药师未进行药学干预;2014年1月~2014年12月,该阶段临床药师进行药学干预.对比药学干预前后抗菌药物使用率、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人均药物费用、人均抗菌药物费用、住院时间、病原体送检率,并分析这两个阶段的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结果 干预前的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4.6%,干预后的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3.2%,干预后的抗菌药物使用率明显降低(P<0.05).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的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明显降低(P<0.05),人均药物费用、人均抗菌药物费用均明显减少(P<0.05),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药学干预前的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率为38.21%,药学干预后的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率降至21.21%(P<0.05).结论 由临床药师对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进行药学干预,能够有效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促进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
作者:侯江涛;吴木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合并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并展开针对性的预防.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江苏省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440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合并医院感染与未发生医院感染患者中老年患者占比、恶性肿瘤分期、侵袭性操作、抗生素的应用、低蛋白血症等指标上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440例恶性肿瘤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40例(9.09%);医院感染组住院时间(33.22±10.45)d、死亡7例(17.50%)高于无合并医院感染的(14.22±3.98)d、10例(2.50%),组间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医院感染组老年患者占比52.50%、实施侵入性操作占比45.00%、低蛋白血症占比37.50%、肿瘤分期Ⅲ~Ⅳ占比35.00%、预防应用抗生素占比42.50%,均高于无合并医院感染组的35.50%、25.50%、24.50%、20.00%、20.50%(P<0.05),可见年龄、恶性肿瘤分期Ⅲ~Ⅳ、侵袭性操作、抗生素的应用、低蛋白血症是引起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较高,感染危险因素多,会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患者死亡率,应针对高危患者展开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从而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刘健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应用于高血压患者外科手术的可行性与效果.方法 收集2014年1月~2015年6月接受外科手术的高血压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应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照组予以异丙酚维持麻醉,对比两组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降压药物用量、拔管时间及苏醒评分.结果 两组围手术期SBP、DBP及HR均无显著变化(P>0.05);观察组的艾司洛尔、硝酸甘油用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拔管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苏醒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结论 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应用于高血压患者外科手术能够维持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性,有效减少降压药物用量,是一种安全可行的麻醉方法 .
作者:刘欣;何春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的治疗方法 .方法 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4月接收的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患儿26例为本研究对象.调取26例患儿的临床病例资料作回顾性剖析.结果 及时采取对症治疗措施包括:抗炎、口腔局部用药、补液支持.结论 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病发危急,临床医护人员需加强对此类疾病患儿的关注力度,并在患儿确诊后,立即对其实施相应的对症治疗,方可保障患儿的生命安全,促使其恢复健康.
作者:葛艳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戈舍瑞林联合比卡鲁胺与手术去势两种方法 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114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7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性手术去势治疗,试验组采用戈舍瑞林联合比卡鲁胺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后不同时期的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和生活质量,以及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依从性.结果 试验组在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方面、生活质量评分、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要优于对照组,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戈舍瑞林联合比卡鲁胺治疗晚期前列腺癌明显优于手术去势方法 ,而手术去势会给患者心理造成极大的压力,且不良反应大.因此,戈舍瑞林联合比卡鲁胺方案是治疗晚期前列癌的一种安全而有效方法 .
作者:杨韬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应用他克莫司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88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润肤软膏外敷;研究组采用他克莫司外敷.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主观和客观指标评分的变化,并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6.36%(38/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9.09%(26/44);同时两组患者治疗后主观和客观指标评分均明显下降,其中研究组患者评分下降趋势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他克莫司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效果较好.
作者:童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在急性胆囊炎临床治疗中应用双柏散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消化内科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治疗组.对照组患者采取西医治疗,治疗组患者则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双柏散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急性胆囊炎采用双柏散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7%(45/47),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4.5%(35/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双柏散能够显著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阚飞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