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二维超声对食管下段增生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曹渝荣

关键词:二维超声, 食管下段, 增生性, 病变, 豫北地区, 钡餐检查, 内窥镜, 发病率, 多发病
摘要:食管增生性病变是一种多发病,在豫北地区的发病率较高,以往多以内窥镜、X线钡餐检查为主.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相关文献
  • B超诊断膀胱憩室合并结石1例

    患者,男性,72岁.因尿频、尿急、尿痛伴排尿困难10余年,症状加重3月就诊.体检:一般情况可,心肺无异常,下腹部膀胱区有压痛,直肠指诊:前列腺大小约5.0cm×4.0cm,质中,表面光滑,中央沟消失.尿常规:RBC(+),WBC(++).

    作者:徐进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B超引导穿刺诊断肾包膜下出血1例

    患者,男性,46岁.因左侧腰腹疼痛一月,渐加重十余天伴低热来诊.一月前,骑自行车摔伤过,当时无特殊不适,未就诊检查.

    作者:肖春梅;吴江河;谢秋桂;朱赖超;刘发文;李建英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超声诊断膀胱嗜铬细胞瘤1例

    患者,女,39岁.因下腹酸胀2周来我院检查.腹部B超检查:膀胱充盈,膀胱左下壁见一肿块,后改用阴道超声检查:膀胱充盈,膀胱左下壁腔内见21mm×15mm×19mm等回声团块,包膜光整,基底部位于粘膜层(图1),CDFI及PW:团块内部及周边血供丰富呈彩球样,团块中央采集一动脉频谱:PI:0.977,RI:0.6,PK1:18.7cm/s,PK2:7.5cm/s,AVG:11.5cm/s.超声诊断:膀胱占位,血供丰富(图2).

    作者:康美南;崔铜春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彩超诊断中期孕植入性胎盘1例

    患者,女性,25岁.因中期孕要求终止妊娠,于2001年1月31日入院.患者于一年前足月剖宫产后哺乳未行经,5月前停哺乳,4月前曾有恶心感,半月前出现胎动不适感即行B超检查,诊断为中期孕宫内活胎(双顶径4.7cm,股骨长3.9cm,胎盘后壁0级).入院当日即行引产术,下午顺利娩出一死男胎,发现脐带断裂,胎盘未娩出.20分钟后行钳夹清宫术,感觉胎盘与宫壁粘连紧,夹出2cm×3cm胎盘组织,患者疼痛难忍,出血约400ml,终止手术后出血减少.次日即行彩超检查.

    作者:罗萍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视网膜脱离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视网膜脱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近两年我院眼科检查证实为网脱的103例患者109只眼进行彩色多普勒检查.首先用二维超声(2D)纵横断面观察眼内结构,同步CDFI探测视网膜中央动脉(CRA)及随网脱附于其上的血管分支.在血流明显处取样,计测收缩期大血流速度(PSV)、舒张末大血流速度(EDV)、平均血流速度(Vm)、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结果:与眼科检查结果对照,2D诊断符合率83%,CDFI诊断符合率90%,2D漏诊的19例中9例由CDFI确诊.结论:CDFI的网脱检出率高于2D,如二者结合可提高网脱的检出率,网脱部分血流越丰富,手术效果愈好.

    作者:胡淑芳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B超在眼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B超自临床广泛应用以来,在眼科方面的发展也较快,已成为眼科疾病诊断不可缺少的检查方法.本文对收集到资料完整的58例(66只眼)眼部疾病的B超声像做一回顾性分析,以利提高诊断水平.

    作者:周燕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经腹与经阴道超声对异位妊娠诊断比较

    目的:探讨经腹与经阴道超声(TVS)对异位妊娠诊断比较.方法:对30例异位妊娠采用TAS与TVS检查后的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本文30例异位妊娠,输卵管妊娠包块型19例、流产型8例、破裂型3例.TVS诊断符合30例(其中2例第二次复查确诊).TAS诊断符合19例.结论:TVS超声对异位妊娠能提早作出正确诊断,可协助临床随时掌握病情,指导临床及时取得有效治疗措施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卢新民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2001年超声诊断学习班招生通告

    作者: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超声生物显微镜在探测角膜病变深度的临床意义

    目的:评价超声生物显微镜在探测陈旧性眼化学伤和热烧伤角膜病变深度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3例13眼陈旧性眼化学伤和热烧伤后全角膜混浊者术前、术后进行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并对角膜厚度、角膜病变深度进行了测量,病例均行全板层角膜移植术,并对术后疗效进行了分析.结果:平均中央角膜厚度为0.736±0.117mm,距离角膜中央2.5mm的平均中周部角膜厚度为0.823±0.132mm.角膜病变位于角膜基质浅1/2层内者1例,3/4层内者4例,达到或超过3/4层者8例.术后所有病例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视力达0.05以上者6例、0.1以上者4例.结论:超声生物显微镜能精确测量混浊角膜厚度、探测角膜病变的深度,对板层角膜移植手术疗效预测有一定的帮助.

    作者:李奇根;陈龙山;陈家祺;王宁利;陈秀琦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性别畸形的超声诊断及临床意义

    性别畸形的诊断多依赖于性染色体的检查,但它不能提供性腺及内生殖器的有无,发育状况及所在位置,而超声检查则明确提供解剖学依据,较性染色体仅能提供遗传学上的依据更显其优越性,现就我院超声诊断并经临床确诊的21例性别畸形报道如下.

    作者:刘兰芬;李新民;苗凤君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信息三则

    作者: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超声科;郑州汇臣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射频治疗肝恶性肿瘤术中的B超监测

    目的:探讨B超在射频治疗肝恶性肿瘤中的监测与配合.方法:对用多弹头射频治疗的15例肝恶性肿瘤病人进行术前定位,引导,术中术后监测.结果:15例病人中14例手术经过顺利,治疗后肿瘤声像图均有不同程度改变,其中肿块缩小者11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射频治疗肝恶性肿瘤微创,安全可靠,效果满意,B超实时监测简便易行.

    作者:许春梅;林婵妆;康利克;刘天奇;梁建彩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B超经腹诊断B2期直肠癌1例

    患者,女,农民.因腹泻、脓血便3个月来诊,伴里急后重感.查体一般状况可,大便常规检查,未做肛诊.仪器为Aloka-370B超仪,3.5MHz凸阵探头.超声示:膀胱轻度充盈,直肠右侧壁、左侧壁及后壁明显增厚,厚处约1.2cm,其粘膜面凹凸不平,增厚区范围约4.9cm×3.4cm×4.0cm(L×AP×T),其腔内探及少许强回声.直肠周围、腹盆腔及腹膜后未探及明显结节及团块状回声.子宫及双侧附件、肝、胆、胰、脾、双肾及结肠未见明显异常回声.

    作者:王超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彩超诊断颗粒细胞瘤1例

    患者,女,27岁.查体发现左侧附件包块1年.多次B超检查考虑畸胎瘤.因无任何不适未做处理.近来B超发现包块逐渐长大,入院诊治.妇科检查:左侧附件区可触及4cm×4cm×5cm包块,质中,呈实性,无压痛,活动好.

    作者:刘天鹰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颈动脉-海绵窦瘘的超声诊断

    目的:总结颈动脉-海绵窦瘘的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的诊断特征.方法:对1997年9月~2000年8月我院收治的15例(16只眼)颈动脉-海绵窦瘘患者进行超声检查,观察二维声像图及血流特征.结果:16只眼均可见眼上静脉扩张及眼外肌增厚.5只眼显示视神经暗区增宽.彩色多普勒显示扩张的眼上静脉内呈现眼亮的搏动性红色血流(13例14只眼)或五彩镶嵌状的涡流(2例2只眼).多普勒频谱相应的呈高速的动脉样血流频谱或双向性血流频谱.结论:超声检查尤其是彩色多普勒对颈动脉-海绵窦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刘向东;刘凤伟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晶状体脱位的超声诊断探讨

    本文回顾分析了1997年元月~2000年12月经超声诊断的16例晶状体脱位患者的资料,旨在探讨超声对晶状体脱位的诊断价值,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技术水平.

    作者:魏敏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第五届全国超声治疗学术会议征文启事

    作者: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正常人眼动脉血流测定

    目的:我们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正常人眼动脉(OA)流速,以明确不同年龄段外周小血管流速的变化,为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及缺血性眼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材料及方法:45名受检者为25~55岁中、青年,均除外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病及其它重要眼部与全身疾病史.分成3组:A组26~35岁,B组36~45岁,C组46~55岁,每组15人30只眼.仪器:ATL公司HDI 3000彩超诊断仪,探头频率为5~12MHz.方法:被检查者平卧位,轻闭双眼,将探头轻触上睑,不对眼球施加压力,进行水平扫查.当屏幕上清楚地显示视神经暗区,于偏鼻侧球后壁约10~15mm处,PW可测得OA血流频谱,测量OA,收缩期高流速(PSV),舒张末期低流速(EDV),阻力指数(RI),脉动指数(PI),所有数据输入电脑打印记录,统计学:SPSS软件行方差分析.结果:PSV:B组(23.04±6.66)较A组(26.30±6.62)低,但差异无显著性;C组(19.54±5.27)较A组低,且有显著性差异(P=0.001).EDV:C组(5.6±1.76)较A组(7.03±2.28)低且差异有显著性(P=0.019),B组(6.1±1.89)较A组低,但差异无显著性.RI:三组间无明显差异.PI:C组(1.50±0.29)与A组(1.77±0.36)间有显著差异(P=0.007),B组(1.84±0.39)与AC组均无明显差异.结论:正常人眼动脉的流速随年龄增长而减低,而脉动指数呈增高趋势.35岁时已开始出现变化,45岁以后有明显变化.故认为45岁有可能是外周血管开始老化的危险年龄,此年龄段应作为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关键年龄.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眼部动脉流速的测量可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作者:黄葵;梁丽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脉络膜缺损的超声特征

    目的与方法:采用B型超声诊断仪探查20例32只眼脉络膜缺损的病例.结果:32只眼均显示脉络膜缺损的特征性声像,2只眼可看到缺损区视网膜裂孔及视网膜脱离光带.结论:脉络膜缺损声像图,对本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郭百灵;刘蕾;刘斌 刊期: 2001年第07期

  • 超声诊断未婚女性宫颈癌(Ⅱa)1例

    患者,女,20岁,未婚.无性生活史.因经期延长伴阴道不规则出血3年,来院就诊.查体:重度贫血貌,心肺听诊无殊.妇检:外阴、处女膜完整,未作内诊.遂行B超检查,腹部超声+直肠超声示:子宫后位:54mm×36mm×39mm,子宫轮廓清,宫壁回声均匀,内膜居中厚11mm,子宫颈管下段与后穹窿宫颈外口处可见:56mm×44mm×51mm大小,不均质低回声团块,呈不规则长椭圆形,内部回声紊乱(图1).双侧卵巢形态、大小正常.

    作者:夏文霞 刊期: 2001年第07期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ISTIC) 中国超声诊断情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