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中期妊娠行剖宫产术患者护理

马丹;张俊茹;冯媛

关键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妊娠, 剖宫产, 护理
摘要:1病例介绍:1.1患者女,年龄:37岁,停经33天,自测尿HCG+,自诉早孕反应明显,早孕期间,无感冒、毒物、放射性接触史,无腹痛、阴道流血史。既往月经规律,经期4-5天,周期30天,孕4月始觉胎动,腹渐膨隆,不定期做产检。于2012-07-31主因停经36周,下腹痛4小时急诊以“<1>.孕36周4/0RSA临产<2>,臀位,<3>,前次剖宫产”入院。患者自妊娠以来无恶心,呕吐,无明显肛门坠痛,体力好,食欲量好,睡眠好,大便正常,小便正常。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心肺明显异常。专科查体:宫高40cm,腹围120cm,胎方位(RSP)胎心音150次/分,双顶径8.6cm,股骨长6.6cm,胎儿脐带绕颈1周,羊水偏多,胎盘后壁,功能Ⅱ级.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核苷类药物治疗乙肝后肝硬化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核苷类药物治疗乙肝后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间在我院接受诊断治疗的乙肝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使用核苷类药物恩替卡韦进行治疗,同时辅以各项对症治疗,主要包括抗感染治疗、降低门静脉压力、保护肠粘膜和营养支持等。治疗1周后,如果患者粪便无脓血,胃镜检查未发现出血病灶,可辅助中成药物(复方甘草甜素等)进行强化治疗。结果:70例患者中55例HBV-DNA转阴,2例病情好转,13例病情恶化。结论:对乙肝后肝硬化患者使用核苷类药物治疗,同时辅以其他治疗,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田晔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成分输血与安全输血浅谈

    输血医学:输血医学是围绕将献血者血液输给患者进行救治这一中心,进行开发、应用、研究,从而保证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和疗效性的学科。由于各种高新技术不断向输血领域渗透,已使输血医学迅速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随着输血医学的发展,陈旧的输血观念也得到了更新,由之前的输全血到现在的成分输血,不断地树立合理用血、科学用血、节约用血的新观念,缓解目前出现的用血紧张的局面。

    作者:覃碧静;曾德理;周春浪;覃宜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保乳手术治疗Ⅰ期、Ⅱ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评估

    目的:评估保乳手术治疗Ⅰ、Ⅱ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2年1月接受保乳手术治疗的Ⅰ期、Ⅱ乳腺癌女性患者共35例,且术后均予以放化疗,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阳性患者均接受内分泌治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阳性的患者接受赫赛汀治疗。评价术后3年生存率与局部复发率,术后采用Harris评价乳房美观效果。结果:35例Ⅰ期、Ⅱ期乳腺癌患者行保乳手术治疗,3年生存率100%,3年术后局部复发率5.7%,术后乳房美观效果优良率88.6%。结论:保乳手术治疗Ⅰ、Ⅱ乳腺癌且术后辅以放化疗及内分泌治疗,不仅能提高生存率,减少术后局部复发率,而且大程度保留了乳房完整,美容效果满意,临床疗效肯定。

    作者:张世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一例急性小肠坏死病人的护理干预

    1病例介绍患者,男38岁,以“腹痛、腹胀15天,右下腹可见原引流管孔处引出黄色液体”为主诉入院。既往5个月前因肠梗阻行小肠减置管术压术,患者一般状态差,无发热,小便正常,生命体征平稳,神清语明、表情痛苦,查体合作,经查体腹部膨隆、肠鸣音减弱、、原腹部引流管孔处有液体流出,检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29.14*10︿9/L。因患者家属不同意手术,行胃肠减压,抗炎、补液、营养、对症支持治疗。经3天治疗,病情无好转,体温达39℃腹痛明显,伴有明显的反跳痛及肌紧张,患者病情继续加重,向患者及家属再次交代,病人随时有生命危险,急需手术治疗,患者家属同意后完善术前准备后,急诊行全麻下小肠部分切除小肠外引流腹腔冲洗引流术。放置5枚引流管,术中见腹腔内肠管广泛粘连,约有50厘米小肠坏死破溃,剩余小肠水肿扩张明显并粘连成团,腹腔内有较多的脓性肠液,切除坏死肠管后无法一期吻合及小肠造瘘,故小肠残端闭死后,小肠近端内放置引流管置腹壁外,术后诊断:小肠坏死,弥漫性腹膜炎,肠梗阻。术后加强抗炎,营养支持,对症治疗。术后第3天,腹腔引流管引流液颜色黄绿并有肠内容物,补充诊断小肠残端瘘。术后第7天自述已排气,腹胀明显好转,肠鸣音6次每分,第9天拔出胃管。术后10天腹腔引流液明显减少,拔出左右腹腔引流管各一枚,术后第15天拔出左腹腔引流管,。术后第19天拔出右腹腔引流管,患者一般状态明显改善,无恶心、呕吐、无腹胀,手术切口愈合良好,留置小肠引流管,患者家属要求出院,医生办理出院。

    作者:李梅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中西药结合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中西药结合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9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6例,两组都给予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胺碘酮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86.9%,对照组的有效率为69.6%,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LVDs与LVDd值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能有效改善预后与超声心功能指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一凡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剖宫产瘢痕妊娠的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在B超监视下行清宫术+宫腔镜电切术诊治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应用。方法:分析30例剖宫产瘢痕妊娠的诊治及预后。结果:诊断剖宫产瘢痕妊娠宫腔镜检查的诊断率为92%,阴道B超为86.4%,二者无显著性差异。全部患者均行在B超监视下行清宫术+宫腔镜电切术,术后随访1年~3年,无任何病例有其他术后并发症。术前18例(60%)出现异常子宫出血,术后15例(83%)症状改善。3例经期时间较前缩短2—3天。结论:在B超监视下行清宫术+宫腔镜电切术诊治剖宫产瘢痕妊娠是有效方法。

    作者:郭洪艳;唐晖;何纯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宁夏山区回族手足口病流行的主要原因、预防及护理

    1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 Disease , HFMD)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死亡。现已成为危害儿童多国家及地区发生过多次较大规模的暴发和流行,并引起一定数量儿健康的重点传染病之一。人对人肠道病毒普遍易感,大多数成人以隐性感染为主,儿童则多表现为显性感染。有研究显示,在手足口病聚集性患者疫情中,EV71和CoxA16感染所致的儿童手足口病显性和隐性感染比例分别为1:1.6、1:2.2。一般感染后均可获得长期而牢固的型特异性免疫,但不同型别的病毒感染后诱导的特异性免疫缺乏交叉保护力。

    作者:妥霞;张红彦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分级责任制护理在普通儿外科的应用

    目的:探讨分级责任制护理在普通外科中的应用。方法:从2012年11月开始对全科室的患者实施分级责任制的护理,根据护士的工作经验、能力及患者的病情,给于能级对应式的护理,再由责任护士全权负责患者的治疗护理等各项操作。比较实施前后患者的满意度、护理质量。结果:护理质量大大的提高,基本满足病人需求、减少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了健康教育的知晓率和患者满意度,也提高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结论:分级责任制护理责任制护理的开展,使护理工作真正“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使护理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作者:张春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2012年甘肃省永登县居民传染病漏报调查

    目的:调查永登县法定报告传染病在农村居民中的漏报情况。方法:依据《甘肃省传染病居民漏报调查方案》和《全国法定传染病疑似病例诊断标准》。结果:调查抽取了5个乡镇5个行政村4130户13645人。查出传染病确诊病例86例,漏报15例;疑似病例22例,漏报22例;合计漏报37例,漏报率43.02%。结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监督机构加大对乡村级医疗机构的传染病报告监督检查力度,疾病控制中心加强业务指导,做好宣传工作,减少传染病漏报。

    作者:刘万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谈如何提高病区护理管理质量

    医院管理是一门特殊的科学,而护理管理是其医院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护理管理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管理与建设。病区护士长作为医院组织管理架构中基层的管理者,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其管理水平不仅影响本科室临床护理质量,而且与医院的整体发展也密切相关。

    作者:刘玉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同时接种TDaP和hib疫苗致过敏反应1例报告

    同时接种吸附无细胞百白破(TDaP)和 b 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hib)引发罕见过敏反应,分析反应原因,预防反应发生,为以后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监测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郝培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前后中医证候特点探究

    目的:通过观察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前后中医证候分布与转变情况,初步揭示肝癌患者手术前后的中医证候变化特点.为手术后肝癌的辨证论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63例肝癌手术患者手术前后证候进行采集。结果:(1)基本证候分布变化结果:手术后血瘀证、气虚证变化大,血瘀证较手术前减少6.3%.气虚证较手术前增加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各证手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基本证候量化评分结果:手术后气虚证增多.气虚证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各证手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癌患者手术前后均呈现血瘀和气虚的症状.因此需重视活血化瘀、健睥益气.但术后血瘀证有所减少,气虚证增多,应该对活血化瘀和健脾益气力度有所调整:肝癌术后中医治疗应更重视健脾益气。

    作者:牟得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250例阴道分泌物革兰氏染色镜检结果探讨

    目的::探讨女性阴道分泌物中白细胞数量和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女性滴虫、霉菌及线索细胞的检出率。方法:对女性阴道分泌物进行革兰氏染色,利用显微镜将其白细胞数量、滴虫、霉菌及线索细胞检测出来。结果:据实验标本数据得出,250例阴道炎患者中,经将其分泌物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得出:滴虫阳性率为8.59%,霉菌阳性率为18.89%,线索细胞的阳性率为6.7%,从实验探究数据中可以看出,患者霉菌的阳性率明显比滴虫阳性率高出许多,两者之间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滴虫、霉菌、线索细胞的检出率与女性阴道炎性反应程度及其不同年龄阶段有关。

    作者:麦有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基础加骶管麻醉用于小儿中下腹及下肢手术

    目的:寻求小儿中下腹及下肢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方法:择期及急症小儿中下腹及下肢手术250例,经肌注氟胺酮(5mg/kg)基础麻醉,忠儿入睡后开放有效静脉通道,按利多卡因总量8mg/kg,配成容量为1~1.5 ml/kg,用7号针头采用骶管直刺法单次注药。结果:全组250例麻醉效果好,肌肉松弛,生命体征平穗,麻醉并发症少。结论:基础加骶管麻醉是小儿中下腹厦下肢手术的一种较理想的临床麻醉方法。

    作者:农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血透深静脉导管双侧双翼减张固定的对照研究

    目的:评价采用双侧双翼固定深静脉导管的稳固程度。方法:将168例深静脉置管患者随机分为双侧双翼固定组、单侧固定组,于置管后1月内观察导管固定情况,评价其稳固程度。结果:采用双侧双翼减张固定组缝线脱落率20%,单侧固定组缝线脱落率为33.7%;两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深静脉导管双侧双翼减张固定能有效加强导管的固定,同时未增加患者医疗费用,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颜波;赵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剖宫产术中宫体大出血利用止血带止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止血带对剖宫产手术宫体出血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到2013年我院收治的50名剖宫产出血病人,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25人和对照组25人,研究组病人使用止血带法进行止血,对照组常规止血方法,观察比较两组病人的止血时间、出血量以及术后阴道的出血量。结果:研究组病人平均止血时间4±2.4h,出血量750±120ml,术后阴道出血量220±50.8,都明显小于对照组结果,其差异具有统计性(P<0.05);而且研究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方面明显少于对照组病人。结论:临床中应用止血带对剖宫产患者出血的止血作用显著,而且操作方便,止血时间短,创伤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阎晋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CA125和HE4在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CA125和HE4在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采用ELISA试验检测24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治疗过程中CA125和HE4值。结果: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术后化疗后,CA125和HE4均降至正常,HE4时间早于CA125。结论:CA125和HE4在上皮性卵巢癌的治疗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孙丽莎;王虹;李丽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血浆纤维结合蛋白测定及其临床应用

    纤维结合蛋白(Fibronection,简称 Fn),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体液、组织及细胞表面的高分子量糖蛋白,有复杂的生物学功能,是一种重要的调理素,在网状内皮一机体防御系统中有重要作用,对纤维结合蛋白在液体中的浓度测定,对临床上某些疾病发展及预后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已引起临床工作者的广泛注意,现将血浆纤维结合蛋白检测及临床应用介绍如下。

    作者:尕桑措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析目前分级诊疗体系的现状

    早在2006年,卫生部就提出要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双向转诊制度”,鼓励社区医院实行“首诊制”,实现“小病不出社区,大病及时转诊”。2013年,全国居民约59%的健康问题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得到解决,虽然和过去相比有了不小进步,但离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居民80%以上的健康问题可以在基层得到解决”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在部署医改工作及任务时提出“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健全分级诊疗体系,加强全科医生培养,推进医师多点执业,让群众能够就近享受优质医疗服务。”值得一提的是,“健全分级诊疗体系”是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

    作者:孙士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内科老年高血压患者抗高血压药物用药的合理性调查

    目的:调查分析内科老年高血压患者抗高血压药物用药的合理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内科2013年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29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抗高血压药物用药情况。结果:使用频率排在前三位的抗高血压药物分别为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抗高血压药物用药的不合理性主要体现在用药方法不当、药物选择不当、药物联用不当三个方面。结论:内科老年高血压患者抗高血压药物用药的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制定用药方案,选择适合患者的药物合理给药,进行个体化用药阶段性治疗,以达到佳治疗效果。

    作者:刘光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