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大宁;罗少军;汤少明;吕端远;张新营
目的:探讨行不规则肝叶切除治疗肝癌时的入肝血流阻断方法.方法:保留肝动脉血供的肝蒂阻断行不规则肝叶切除.结果:本组43例,阻断门静脉时间,短13 min,长52 min,平均26 min.术中出血量,少30 mL,多620 mL,平均220 mL.大部分病人不需要输血.全部病人均在术后30 min内苏醒,术后2周肝功能恢复正常.结论:不规则肝叶切除行保留肝动脉血供的肝蒂阻断法较全蒂阻断法可明显延长断肝时限,以及减少出血量.
作者:陈春雷;陈曹臻;林晖;戴维;方寒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时发生腹膜炎的病原学及治疗方法.方法:腹膜炎患者41例的腹透液均做细菌、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使用抗生素治疗.结果:培养出细菌27例次(阳性率65.8%),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7例,表皮葡萄球菌9例,类链球菌4例,假单胞菌3例,大肠杆菌4例;药敏试验提示17例(62.9%)对头孢拉定或庆大霉素敏感.经抗生素治疗2周后39例治愈,2例经重新治疗2周亦达到治愈.结论:根据病原选择合理的抗生素治疗腹膜炎是可行的,同时应注意透析时间、频率及腹透液浓度的调整以保证腹透顺利进行.
作者:李海坚;韩小彤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医学科研的目的,就是要为人类健康服务,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故选择的科研题目应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能解决医学领域中的理论问题,或在临床实践中能提高诊断治疗水平,特别应选择当前危及人类健康的普通和严重疾病的病因、诊断及防治方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1].
作者:刘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其教学质量对医学生现读的学业与未来的工作生涯都会有重要的影响.而实验课的教学质量除老师外,教学准备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也会对整个人体解剖学的教学质量带来一定的影响.本文就如何做好人体解剖学实验课的教学准备谈一些我们的做法与体会.
作者:蔡雪彦;吕端远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水平与低密度脂蛋白(LDL)的关系.方法:将45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分成高LDL组、单纯高血压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HGF水平.结果:高LDL组血清HGF较单纯高血压组及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均P<0.01),单纯高血压组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清HGF浓度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无显著相关(r=0.039,P>0.05);与LDL浓度呈中度正相关(r=0.66,P<0.05).结论:血清HGF水平与LDL密切相关,HGF可作为反映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指标之一.
作者:陈建英;杨天伦;陈灿;王小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检测高血压病患者骨密度及血清骨钙素水平,了解高血压病患者骨代谢的变化.方法:用骨密度仪检测高血压病患者(男女各30例)骨密度水平,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其血清骨钙素,并以健康人(男女各30例)作对照.结果:男、女高血压病患者骨密度分别为(1.35±0.402)、(0.528±0.21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男性高血压病患者血清骨钙素(6.57±3.49)μg/L与健康人无明显差别,而女性高血压病患者血清骨钙素(10.80±6.29)μg/L明显升高(P<0.01).结论:高血压病患者血清骨钙素升高可能为其骨密度下降原因之一.
作者:许锦荣;钟清;莘筑;凌云;许超然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65例肾小球疾病临床病理特点与诊断.方法:采用临床与病理检查对照分析.结果:(1)临床诊断:65例中以肾病综合征常见有39例(60.0%),慢性肾炎12例(18.5%),隐匿性肾炎9例(13.8%),急性肾炎及慢性肾衰型各2例(3.1%),急性肾衰型1例(1.5%);原发及继发性肾炎均以女性为多(各为1.2∶1,12∶1).(2)病理诊断:65例中以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多(80%),其中系膜增生性肾炎(MsPGN)35例,膜性肾病(MN)7例,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FSGS)及急性肾小球肾炎(AGN)各3例;继发性肾炎均为狼疮性肾炎(LN)有13例(20%).(3)临床及病理关系:以肾病综合征为主要表现者病理类型原发性以MsPGN常见,继发性以LN为主;以慢性肾炎为主要表现者病理类型主要为MsPGN,LN;以隐匿性肾炎为主要表现者,几乎均为MsPGN.结论:粤北地区肾脏病行病理检查结果表明,该地区以原发性系膜增生性肾炎为主(男性稍多,1.06∶1);以隐匿性肾炎为主要表现者几乎均为MsPGN;继发性肾炎者几乎均为狼疮性肾炎,女性占绝对优势;系膜增生性肾炎伴发血尿及非系膜增生性肾炎伴发高血压者明显增高P<0.01.根据不同临床表现可大致推测肾脏病理类型.尿NAG、r-GT值不能准确反映肾间质小管功能损害.
作者:李莉;邓行江;李荣藻;黄洁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加味大柴胡汤保护阻塞性黄疸大鼠的肝功能、抑制脂质过氧化损伤及缓解内毒素血症的作用.方法:制作急性阻塞性黄疸大鼠模型,分为7,14及21 d三个时段,每个时段分为3组,即:(1)假手术组(SO组);(2)胆总管结扎+生理盐水组(BDL+NS组);(3)胆总管结扎+大柴胡汤(BDL+中药组).在各时相点,剖杀大鼠取肝组织及门静脉血,作病理检查;检测肝组织丙二醛(MDA)和门静脉内毒素的含量.结果:(1)胆管结扎7、14、21 d,BDL+中药组肝组织MDA含量显著高于SO组(P<0.01),但低于BDL+NS组(P<0.01);(2)胆管结扎7、14、21 d后,门静脉血浆内毒素BDL+NS组明显高于其它组(P<0.01).结论:大柴胡汤在提高机体抗病的能力、保护肝功能及减轻内毒素血症方面作用明显.
作者:王三明;伊新;魏洪吉;林木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胃癌急性穿孔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近10 a手术确诊的胃癌急性穿孔36例.结果:60岁以上者占70%,男女比例为4.1∶1;52.8%患者有诱因.穿孔前主要症状为上腹不规律疼痛,乏力、纳差、消瘦,贫血等;穿孔时表现为突发性上腹剧痛和腹膜炎改变.穿孔部位以胃体小弯(63.9%)和胃窦部(30.6%)多见;癌肿直径4~8 cm;穿孔直径0.6~2.5 cm,形态多不规则,穿孔周围有硬块,浆膜有癌肿浸润.本组均为进展期溃疡型胃癌,以腺癌为主(88.9%).治疗采用穿孔修补16例、姑息切除6例和根治性切除14例.结论:胃癌急性穿孔多发生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术前难与消化性溃汤穿孔鉴别,预后差.对全身情况好、能耐受手术、穿孔时间短、腹腔污染轻、无远处转移者,应争取行胃大部切除术或根治术,以延长生存期.
作者:邓交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一氧化氮(NO)供体硝普钠(SNP)对体外培养的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用终浓度分别为0、25、50、100、200、400、600 μmol/L的SNP处理海马神经元24 h,用MTT比色法分析细胞存活率,倒置显微镜、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观察凋亡的形态学改变,DNA琼脂糖凝胶分析凋亡的生化特征.结果:SNP可剂量依赖性的降低神经元的存活率,当SNP浓度为50 μmol/L时,其存活率为56.2%;倒置显微镜观察可见神经元胞体固缩,突起断裂,网络消失;荧光显微镜可见染为高亮蓝色的典型凋亡小体,其细胞核明显固缩、凝聚和断裂,且随SNP剂量的增加,出现凋亡小体的细胞明显增多;50、100、200 μmol/L SNP处理海马神经元,电泳图谱显示清晰的DNA梯度.结论:SNP可诱导培养的海马神经元凋亡.
作者:张海风;刘勇军;祝其锋;张海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比较罗红霉素(RMC)与美满霉素(MCC)对沙眼衣原体(CT)尿道炎、宫颈炎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120例患者分别用RMC和MCC治疗.结果与结论:两种药物对CT尿道炎、宫颈炎的疗效相近(P>0.05),MCC副作用明显较多(P<0.01).
作者:赵连兴;阮征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提高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的认知水平.方法:对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策.结果与结论:提高护士的法律意识及风险防范能力,是减少和避免护理纠纷的重要和有效的手段之一.
作者:王秋英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总结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心肌梗死住院患者的护理资料.结果:10例疼痛剧烈者在24 h内缓解疼痛,4例心率失常者48 h内恢复窦性心率,2例心力衰竭者在72 h内基本控制病情发展.40例好转出院.结论:帮助患者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及时镇痛、吸氧、动态心电监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可促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好转,降低病死率.
作者:周权英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患者男,54岁,渔民.因进食河豚鱼后口唇、舌尖、四肢麻木2 h入本院急诊科治疗.患者进食河豚鱼(去内脏)约200 g后30 min自觉口唇、舌尖、四肢麻木、头晕、恶心、呕吐、吐出胃内容物.予催吐、洗胃、导泻、静注速尿、甘露醇、地塞米松、654-2及补液等处理,上述症状无改善,且逐渐出现言语不清、意识模糊,甚至昏迷,呼吸表浅.予吸氧,静滴呼吸兴奋剂,后出现呼吸停止,心率减慢至19次/min.即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胸外心脏按压,静注阿托品1 mg,心三联1组,经上述抢救心率增加至100次/min,但其余症状无改善,遂行血液灌流(HP)治疗.
作者:刘付捷;黄访英;莫晓敏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课堂讲授是目前一种传授知识的过程,把握好这个环节对实现教学目标起着重要的作用.笔者有机会参加了教学督导组,参加听课,并与同行对33位中青年教师进行课评.现将评价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何建猷;钟遂平;陈孝文;程爽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了解筋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6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以筋膜下全子宫切除术及常规全子宫切除术进行手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筋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常规全子宫切除术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且前者具有术后并发症少、生活质量高等优点.结论:筋膜下全子宫切除术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黄东;蔡絮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断指再植手术的成功,除了需要精细的显微外科操作外,精心周密的护理也不可缺少.我科自2001年正式开展显微外科手术以来,共收治15例,成功率达100%,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程晓桃;罗鉴兰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血清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和甲胎蛋白(AFP)在原发性肝癌(PHC)诊断中的临术意义和两者联检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生物化学比色定量法对56例PHC患者、43例良性肝病患者以及56例健康人员TSGF和AFP水平进行检测,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肝癌患者二项指标均明显高于正常及良性病变组(P均<0.01),良性病变组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别(P>0.05).两项联检在灵敏度、准确性方面均优于单项指标.但两者变化无明显相关性.结论:TSGF可作为PHC的一项辅佐性指标,TSGF与AFP联检,可提高PHC早期诊断的检出率和准确性.
作者:马丽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血清TNF-α、IL-6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对37例HIE患儿和12例对照组新生儿血清TNF-α、IL-6水平进行动态测定.结果:轻、中、重度HIE患儿急性期血清TNF-α、IL-6水平较恢复期明显增高(P<0.05~0.01),并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水平(P<0.05~0.01),病情越重,增高越明显.恢复期重度HIE组血清IL-6水平仍高于对照组(P<0.05),而轻、中度HIE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三组患儿恢复期血清TNF-α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别.结论:TNT-α、IL-6参与HIE脑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通过动态观察HIE患儿血清中TNF-α、IL-6水平的变化,对了解HIE脑损伤程度及判断预后可能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张振华;庞国象;李国明;吴柱国;周毅红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对冠心病发生的影响.方法:以185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为观察组,171例2型糖尿病不合并高血压的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冠心病在观察组的发生情况明显比对照组增高,差异有显著性.并且病程长的患者比病程短的患者发生率高.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应当及早严格控制血压,以预防和减少冠心病的发生.
作者:张宁;胡妙仪 刊期: 2003年第01期